医 学 遗 传 学 染 色 体 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 ” 网上教程 上海市科委条财处. 经费预算表 表 1 劳务费预算明细表 表 2 购置设备预算明细表 表 3 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 表 4 材料费预算明细表 表 5 测试化验与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表 6 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预算明细表 小于等于 20 万的项目,表 2 ~表.
Advertisements

平台的优点: ( 1 )永久免费: 学校和老师使用校讯通平台发送短信 是免费的,并且通过使用平台,可获得部分购物卡补贴。 ( 2 )移动办公: 校讯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 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老师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短信 给家长,能够实现移动办公,节省老师的工作时间。 ( 3 )简单易用:
◎ 4990U051 戴安妮 ◎ 4990U055 周 凌 ◎ 4990U057 王詠葦 ◎ 4990U058 蔡惠于 ◎ 4990U015 楊儷庭 ◎ 4990U009 葉于禎 ◎ 4990U007 陳思穎 ◎ 4990U041 蔡巧宜 ◎ 4990U038 洪翠黛 ◎ 4990U042 洪儀芹 ◎
人的性别遗传 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 丁 艳.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1 、男性和女性各 23 对染色体有何异同 ? 哪 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 2 、这两幅图中,哪幅 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 性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 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第 5 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思考】 感冒是不是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地方性疾病和遗传 病有什么关系?
第六章 遗传与人类健康 第一节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遗传咨询与优生.
社交礼仪.
学生入党材料写作规范.
第二十三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是网络还是“网落”.
損益表 原則: 收益與費用的計算,實際上是在實現或發生時所產生,與現金收付當時無關。
1、一般地说,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和 都是成对存在的。
辨性别 A B. 辨性别 A B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昌邑市龙池初中 杨伟红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解读数据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妇产科学 主讲教师:张佳.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学习提纲 中共进贤县委组织部 宋 剑
严格发展程序,提高工作能力 黄 玉 2010年9月.
发展党员的流程和要求 党委组织部 萧炽成.
第七章 常见遗传病.
第十二章 遺 傳.
如何提昇兒童語言及學習能力.
第三章 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ease) 第一节 人类的正常核型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 第三节 染色体病.
斑蝥养殖技术交流 斑蝥是什么 斑蝥的市场行情 斑蝥养殖技术 养殖斑蝥需要做哪些准备.
莫让情感之船过早靠岸 兴庆回中 赵莉.
行政公文写作 第七章 2004年8月 行政公文写作.
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和要求 孟爱梅.
2007年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 税收自查方略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文国.
200901班毕业留念册 杭师大附属学校小学部200901班毕业留念册.
P142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 王素梅.
短促·匆忙 初二(10)班.
魅力星城 盛情相约 第十届“麓山杯”业余排球赛将于2012年五一期间在长沙举行
第九章 求职礼仪 本章从求职者的应聘资料准备、个人形象设计、言谈举止、应试技艺等方面作如下介绍。 求职前的准备: 一、知已知彼,有的放矢
組員:簡年佑組員:xxx 組員:xxx組員:xxx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与选择.
单招班主任培训会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读 单招班主任工作要求 新生资助政策解读 学生工作处 2015年5月.
第三章  电话、电子通讯   本章重难点:     打电话的方法、         接听电话的方法。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章  評估社會功能的生理層面.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为什 么可以重新 长出新的 尾巴?.
遗 传 生命与繁衍的保证.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若p则q。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1.1.2 四 种 命 题.
高一数学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育科学学院03级教育技术2班 刘文平.
人类传播的活动 和历史.
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色 弱 與 色 盲.
栖霞区初三“千人培优”空中课堂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王 涵 2015年12月27日.
《社交礼仪分享》 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中心 二O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会议文书.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复习课 染色变异及应用.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宠物之家 我的宠物性别? 雌(♀) or 雄(♂) 第一阶段:我的宠物我做主 第二阶段:宠物“相亲记” 第三阶段:家族诞生
如何写入团申请书.
第四章 单基因病 Monogenic disease
瞻前顾后解读文本 左右逢源补写句子 宜阳一高语文组:王小美.
第11周 工作计划.
Post-Translation Processing
10.2 直方图.
10 的乘方 從鏡頭看世界 由微視到巨視 ..
第七讲 二维连续分布独立性与二维函数分布 本次课讲授:第二章的 ; 下次课讲第三章的 。
第九章 結 帳 9-1 了解結帳的意義及功能 9-2 了解虛帳戶結清之會計處理 9-3 了解實帳戶結轉的會計處理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代入消去法 加減消去法 自我評量.
圓周 認識圓 圓的認識 圓面積.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博士后入站申请汇报 汇报人:XXX.
內部控制作業之訂定與執行 報告人:許嘉琳 日 期:
C ( )下圖有 4 個邊長為 x 的正方形,4 個 長為 x、寬為 1 的長方形,以及 1 個 邊長為1 的正方形,則這 9 個圖形的
小梅到麵包店為全家買麵包和果汁當早餐,已知麵包一個25元,果汁一瓶18元;
第 5 章 第3节 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杨元元
习题课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二版) 王静颖 王懿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医 学 遗 传 学 染 色 体 病

第一节 染 色 体 畸 变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是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导致的疾病,由于它有多种临床表现,故也称为染色体畸变综合征(chromosome aberration syndr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畸变的诱因 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畸变的诱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畸变(numerical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畸变(structural aberr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染色体数目畸变通常指数目偏离正常核型数目(2n=46),或虽然染色体数目是46但为假二倍体的核型。 整倍性畸变 非整倍性畸变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整倍体(euploid)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或减少,导致多倍体或单倍体。 三倍体(triploid):3n=69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整倍体(euploid) 三极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或减少,导致多倍体或单倍体。 三倍体(triploid):3n=69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整倍体(euploid)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或减少,导致多倍体或单倍体。 三倍体(triploid):3n=69 形成原因 双雄受精(diandry)或双雌受精(digyny)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双雄受精 双雌受精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整倍体(euploid)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导致多倍体(polyploid) 三倍体(triploid):3n=69 四倍体(tetraploid):4n=92 形成原因 核内复制(endoreduplic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双倍染色体(diplochromos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整倍体(euploid)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导致多倍体(polyploid) 三倍体(triploid):3n=69 四倍体(tetraploid):4n=92 形成原因 核内复制(endoreduplication) 核内有丝分裂(endomitosis)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体(aneuploid)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的增加或减少,形成非整倍体。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少于二倍体(46条)时称为亚二倍体(hypodiploi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多于二倍体时称为超二倍体(hyperdiploid)。 如果染色体数目是二倍体 ,但不是23对,而是个别染色体的同时增减,则称为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体(aneuploid) 非整倍体改变的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减数分裂不分离(meiotic non-disjunction) 有丝分裂不分离(mitosis non-disjunc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减数分裂不分离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2N 2N N+1 N-1 N N+1 N-1 N N-1 N+1 N 2N+1

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体(aneuploid) 非整倍体改变的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减数分裂不分离(meiotic non-disjunction) 染色体丢失(loss)或后期延迟(anaphase lag) 减数分裂丢失(meiotic loss) 有丝分裂丢失(mitosis loss)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减数分裂染色体丢失 2N N N-1 N N-1 N 2N 2N 2N-1 2N-1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指染色体本身结构的破坏或重排。 基础:染色体断裂及断裂后的重排 衍生染色体(derivative chromosome) “平衡的”与“不平衡的”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畸变的描述 染色体核型的描述遵循下列公式:“染色体总 数,性染色体组成,变异染色体”。 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 染色体数目畸变核型的描述 染色体结构畸变核型的描述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核型的描述 .简式: 对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只用其断裂点来表示。描述内容包括:①染色体总数;②性染色体组成;③畸变类型符号;④受累染色体序号;⑤断裂点的区带号。 46,XX,del (1) (q21) 46,XY,inv (1) (p22p34)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核型的描述 .详式: 对染色体的结构改变用重排染色体区带的组成来表示。 ①、②、③、④项内容仍然适用,第⑤项内容增加描述畸变染色体带的组成。 46,XX,del (1) (pter→ q21:) 46,XY,inv(1) (pter→ p34::p22→ p34::p22→qter )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染色体部分片段的丢失称为缺失。 分为: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缺失(deletion,del) 末端缺失(terminal deletion) 简式 46,XX,del (4) (q27) 详式 46,XX,del (4) (pter→ q27:)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缺失(deletion,del) 中间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 简式 46,XX,del (4) (q13q25) 详式 46,XX,del (4) (pter →q13::q25→ qter )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某一染色体片段出现两份或两份以上,便构成重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重复(duplication,dup) 正向重复 反向重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倒位(inversion) 一条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倒转180度重新接合,称为倒位。 分为: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inversion,inv)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4q13 4q24 简式 46,XY,inv (4) (q13q24) 详式 46,XY,inv(4) (pter→ q13 :: q24 → q13 :: q24 →qter )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inversion,inv)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4q21 简式 46,XY,inv (4) (p14q21) 详式 46,XY,inv(4) (pter→ p14 :: q21 → p14 :: q21 →qter )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inversion,inv)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inversion,inv)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inversion,inv) 倒位携带者 倒位圈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携带者 臂间倒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倒位携带者 臂内倒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染色体片段位置的转移称为易位。 伴有基因位置的改变。 常见形式: 单向易位、相互易位、罗伯逊易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单向易位:又称为转位(transposition) 一条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另外一条染色体上连接。 如果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末端,称为末端易位; 如果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中间,则称为中间易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20q12 4q25 简式 46,XY,t (4;20) (q25;q12) 详式 46,XY, t (4;20) (4pter→ 4q25 ::20q12→ 20qter;20pter→ 20q12::4q25→4qte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相互易位携带者 A B C D 四射体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A B C D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易位(translocation,t) 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 2p21 2q31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 2p21 p21 q31 2q31 简式 46,XY,r (2) (p21q31) 详式 46,XY, r (2) (p21→ q31 )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 简式 46,X, i (Xq) 详式 46,X, i (X) (qter→ cen→ qte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 —— 部分单体型(partial monosomy) 重复 —— 部分三体型(partial trisomy)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 6q22 11p15 简式 45,XY,dic (6;11) (q22;p15) 详式 45,XY,dic(6;11) (6pter→6q22::11p15→11qte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嵌合体 嵌合体(mosaic):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细胞系的个体称为嵌合体。 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体的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有丝分裂不分离(mitosis non-disjunction)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嵌合体个体中各细胞系的类型和数量的比例,取决于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卵裂时间的早晚。 47/45 嵌合体个体 2N 2N-1 2N+1 2N 2N-1 2N+1 2N 2N 47/45 嵌合体个体 46/47/45 嵌合体个体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嵌合体 嵌合体(mosaic):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细胞系的个体称为嵌合体。 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体的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有丝分裂不分离(mitosis non-disjunction) 染色体丢失(loss)或后期延迟(anaphase lag) 有丝分裂丢失(mitosis loss)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有丝分裂染色体丢失 2N 2N-1 2N-1 2N-1 2N 2N 46/45 嵌合体个体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畸变的诱因 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四、染色体畸变的后果 自然流产 先天缺陷 体细胞病变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畸变的诱因 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四、染色体畸变的后果 自然流产 先天缺陷 体细胞病变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二节 染 色 体 病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二节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一般具有的临床特征为: ①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 ②先天性多发畸形; 第二节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一般具有的临床特征为: ①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 ②先天性多发畸形; ③性染色体除上述特征外,还有生殖器异常或畸形。 分类: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二节 染色体病 一、常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是由于1~22号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第二节 染色体病 一、常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是由于1~22号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发病率1/600~ 1/ 800 主要临床特征: 严重智力低下,生长迟缓 枕骨扁平,发际低 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内眦赘皮 鼻根低平,舌大,腭弓高尖 通贯手,小指内弯,有一指褶纹 男性不育、女性偶有生育能力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实验室检查 患儿超氧化物岐化酶(SOD-1)活性可增高50%,该酶基因定位21q22。 此外,患者对阿托品敏感、乙酰胆碱缺陷、免疫功能失调。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遗传机制: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由于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绝大多数发生在患者母亲中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减数分裂不分离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2N 2N N+21 N-21 N N+21 N-21 N N-21 N+21 N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由于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绝大多数发生在患者母亲中 其发病率随母亲年龄增高而增大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表6-2 母亲孕龄与Down综合征发病率的关系 新生儿出生时母亲年龄 Down综合征的发病率 其他主要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 20 1/1 420 1/500 25 1/1 250 1/480 30 1/1 140 1/420 35 1/360 1/190 40 1/100 1/77 41 1/80 1/55 42 1/60 1/43 43 1/48 1/34 44 1/38 1/27 45 1/30 1/2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发病率随母亲年龄增高而增大 嵌合型:占1~2%,46 ,XX(XY) /47, XX(XY) , +21 受精卵早期卵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嵌合体个体中各细胞系的类型和数量的比例,取决于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卵裂时间的早晚。 47/45 嵌合体个体 2N 2N-21 2N+21 2N 2N-21 2N+21 2N 2N 47/45 嵌合体个体 46/47/45 嵌合体个体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发病率随母亲年龄增高而增大 嵌合型:占1~2%,46 ,XX(XY) /47, XX(XY) , +21 受精卵早期卵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易位型:占3~4% Dq21q ; 21qGq 常见:46, XX(XY), -14, +t(14q21q)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发病率随母亲年龄增高而增大 嵌合型:占1~2%,46 ,XX(XY) /47, XX(XY) , +21 受精卵早期卵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易位型:占3~4% 46, XX(XY), -14, +t(14q21q) 1、突变而来; 2、由平衡易位携带者亲代传来 45, XX(XY), -14, -21, +t (14q21q)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正常人 平衡易位携带者 易位型患者 流产 未发现 未发现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同源易位:45, XX(XY), -21, -21, +t(21q21q)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21单体流产 21/21易位型患者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分子遗传学: 21号染色体由51×106bp组成,约长46cm,包含600~1000 个基因,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1. 7 % 。 现已将DS的24种特征定位在21号染色体的6个小区域,其中2个区域尤为关注: ①D21S55:表达13种特征的最小区域 ②D21S55-MX1:表达6种外貌特征的最小区域 D21S55 在D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21q22.2跨0.4-3kb。D21S55及21q22.3远端被称为DS 关键区(DCR)。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 产前诊断、治疗和预防 外周血培养,染色体检查——核型分析(确诊) 产前诊断: 获取绒毛膜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 其他检测方法: (1)利用21号染色体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进行诊断。 (2)引物原位标记技术进行诊断。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 群体发病率约0.12‰~0.30‰ 占1/8 000~1/3 500新生儿 主要临床特征: 生长发育障碍 小眼,眼距宽,内眦赘皮 小口,腭弓窄,唇裂或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95 %) 特殊握拳姿势;摇椅样畸形足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18三体型:占80%,47, XX(XY), +18 嵌合型:占10%,46 ,XX(XY) /47, XX(XY) +18 易位型:比较少见,主要是18号与D组染色体的易位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13三体综合征(Patau syndrome) 群体发病率约0.07‰~0.20‰ 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5000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主要临床特征: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发育缺陷 发育迟缓,严重智力低下 小眼或无眼,眼距宽,内眦赘皮 唇裂或腭裂 预后不佳,45%在出生1月内死亡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13三体型:占80%,47, XX(XY), +13 嵌合型:46 ,XX(XY) /47, XX(XY) +13 易位型:46,XX(XY),-14,+t(13q;14q) 双亲之一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时,绝大多数胎儿均流产死亡,产出患儿的风险不超过5%或1% 。如果双亲之一为13q13q易位携带者,由于只能产生三体或单体的合子,流产率达10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常染色体病 5p-综合征(猫叫综合征,Cri-du-chat syndrome) 发病率1/50,000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主要临床特征: 猫叫样哭声,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满月脸 眼距宽,外眼角下斜,内眦赘皮 腭弓高,下颌小 先天性心脏病(2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核型:46,XX(XY),del(5)(p15.1)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第二节 染色体病 一、常染色体病 二、性染色体病 第二节 染色体病 一、常染色体病 二、性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sex chromosomal disease)是由于性染色体(X、Y)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引起的疾病。 主要特征: ①多发流产与不育;②性发育不全或多发畸形;③智力低下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 1942年,Klinefelter首先描述 1956年,发现病人的 X 染色质呈阳性 1959年,证实患者核型为47,XXY 发病率:男性为1/1 000-1/800,群体为0.60‰-0.80‰,在男性新生儿中达到1.2‰。 男性精神发育不全中为 1/100 男性不育中为1/2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核型为47,XXY 形成原因:双亲之一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分裂时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生殖细胞中多了一条X染色体,与正常配子受精而成,估计40%来自于父亲,60%来自于母亲。 嵌合型(占15%) :46 , XY /47, XXY 46, XY/48, XXXY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全(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 1938年,Turner首先描述 1954年,发现患者的 X 染色质呈阴性 1959年,Ford证实患者核型为45,X 发病率女性为1/3500~1/2500,群体为0.39‰~0.50‰,在新生女婴中的发病率约为0.2‰~0.4‰,但在自发流产胚胎中Turner综合征的发生率可高达7.5%。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全(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全(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 X单体型:45,X (约占55%)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核型:45,X 形成原因:Turner综合征多为新发生的,发病机理是双亲形成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其中约75%的X染色体丢失发生在父方,25%的X染色体丢失发生在母方。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全(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 X单体型:45,X,(约占55%) 嵌合型:45,XO/46,XX X染色体结构异常: 1、X长臂等臂:46,X,i(Xq) 2、X短臂等臂:46,X,i(Xp) 身材正常、不矮 3、X短臂缺失:46, XXp- 4、X长臂缺失:46, XXq- 身材不矮小 5、X环状染色体:46, X, r (X)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XYY综合征 1961年,Sandburg首先描述 核型为 47,XYY 发病率为 1/900 男性 男性罪犯和精神病患者中约占3/100 >180 cm:1/200 >190 cm:1/30 >200 cm:1/1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核型为 47,XYY 形成原因:XYY核型是父亲精子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减数分裂时发生Y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精子中有两条Y染色体,与含一条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而成。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性染色体病 多X综合征 1959年,Jacob首先描述,核型为 47,XXX 发病率约为0.8‰或女婴的1/1000 女性精神病患者中占为 4/1,000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核型: 47,XXX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两性畸形 两性畸形(hermaphroditism):即性别发育畸形,患者的性腺、外生殖器、副性征具有不同程度的两性特征。 现将两性特征模糊者也列入两性畸形之列。 真两性畸形 假两性畸形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真两性畸形 真两性畸形(true hermaphroditism)患者体内兼有睾丸和卵巢两种性腺组织,其外生殖器不同程度地介于两性之间,其外表可为男性或女性。 群体患病率为0.09‰ 约40%的患者卵巢、睾丸各在一侧;约40%患者一侧为卵睾丸,另一侧为卵巢或睾丸;约20%患者两侧均为卵睾丸 核型:57%为46,XX;12%为46,XY;5%为46,XX/46,XY或其他异常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假两性畸形 假两性畸形(pseudohermaphroditism)患者只有一种性腺,但其第二性征和外生殖器却有不同程度的异性化畸形。 假两性畸形个体的染色体核型与其表现型常常一致。核型一般正常,大多为基因问题,常表现出单基因遗传特性。 女性假两性畸形 男性假两性畸形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假两性畸形 女性假两性畸形 核型为46,XX;性腺为卵巢。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最常见的女性假两性畸形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为5种类型;95%为Ⅲ型—21-羟化酶缺陷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假两性畸形 男性假两性畸形 核型为46,XY;性腺为睾丸。 ①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又称为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最常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呈XR遗传。 雄激素受体突变,导致对雄激素不敏感而产生表形女性化 ②雄激素合成障碍,又称为特发性男性假两性畸形,属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③Smith-Lemili-Opitz综合征,为胆固醇合成酶缺陷,呈AR遗传。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脆性X染色体(fragile X chromosome,Fra X)综合征 1943年,Martin、Bell发现X连锁智力低下 1969年,Lubs发现长臂具有“随体和呈细丝状次缢痕”X染色体 后来,Sortherland 证明细丝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7带(Xq27) 脆性部位(fragile site) Xq27.3 —— 脆性X染色体(Fra X)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脆性X染色体(fragile X chromosome,Fra X)综合征 群体发病率约为1/2 500 男性发病率为1/1 500~1/1 000(外显率80%) 女性发病率为1/2 000(外显率30%) 在所有男性智力低下患者中约10%~20%为本病所引起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临床表现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主要发生于男性,而女性多为携带者 男性患者表现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低下 特殊面容,前额突出,大头,面中部发育不全,下颌大而前突,大耳朵,高腭弓,大嘴,唇厚,下唇突出。 男性患者青春期发育后有大睾丸症 一些患者还有多动症,行为异常,性情孤僻,反应过度,产生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20%有癫痫发作。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分子机制 5′端有(CGG)n重复序列 FMR-1基因 —— Xq27 n = 6 ~ 50 CpG岛未甲基化 正常人 150 ~ 500 CpG岛未甲基化 前突变(premutation) 1000 ~3000 CpG岛甲基化 全突变(full mutation) 根据对脆性部位DNA序列的了解,现已可用RFLP连锁分析、DNA杂交分析、PCR扩增等方法来检出致病基因。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本章节重点 染色体数目畸变及产生机制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产生机制 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 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Klin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 携带者:易位携带者、倒位携带者与疾病发生,与异常妊娠。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课后复习思考题 1、染色体数目畸变及结构畸变的类型及其机理。 2、21三体综合征、Klinfelter综合征和Turner综合征的常见核型及形成机理是什么? 3、易位携带者、倒位携带者产生异常妊娠的遗传机制是什么?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课堂案例分析训练 1、解释下列核型 46, XX; 46, XY, +21 46, XX, del(1)(q21); 46, XX, del(1)(q21q25) 46, XY, inv(1)(p22p34) 46, XY, t(2;5)(q21;q31) 45, XX, -14, -21, +t(14;21)(p11;q11)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课堂案例分析训练 2、有一对夫妇外表正常,但妊娠五胎中,有两次流产。成活的3个孩子中,长女外表正常,但其染色体总数只有45条;两个男孩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但其中一个为先天愚型患儿。试问此家系中可能存在哪一类型的染色体病?这对夫妇及其各胎子女的核型可能如何?从母婴保健的角度考虑,对其再次生育,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建议?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谢 谢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脆性位点是一种在染色体特定位置上出现的断裂点,但是它并不完全断裂,而是呈一裂隙(gap),在此断裂点上还可以看见有一细丝相连,或者有不着色的染色体链相连。 脆性位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如缺乏叶酸的培养基或加入了5-氟脱氧尿苷、甲氨蝶呤、甲氧苄定等药物都可使脆性位点出现比例增高。 这种脆性位点是按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的。 四川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