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与要求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掌握: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管的机能;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 理解: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了解: 肾脏的结构特征;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排尿反射 。 学时:7(学时)
重点和难点 1、重点:肾单位的构造,尿的生成过程。 2、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及彼此 间的关系,尿的浓缩和稀释。
概述 泌尿系统由肾(kidney)、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一、排泄的概念及途径 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1、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 泄 器 官 排 泄 物 排 泄 器 官 排 泄 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2、机体排泄的途径: (1)由呼吸器官排出:CO2、少量的水 分. (2)由大肠排出: CO2、胆色素、无机盐 类. (3)由皮肤排出:汗液(水、尿素、无机 盐). (4)以尿的形式由肾脏排出,而肾脏是主 要的排泄器官.
第一节 肾的构造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二、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②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 第一节 肾的构造
一、肾的位置与外形 二、肾的构造(额状面分开) 肾窦 肾门 . 表面是纤维膜。 下:于第三腰椎. 上:于第十一胸椎 : 分为上、下、前、后、内、外。 下:于第三腰椎. 二、肾的构造(额状面分开) 皮质:包围在髓质的周围,富有血管,由肾小体与肾小 管(肾单位)组成 ,突入皮质内的髓质称肾柱 。 髓质:血管较少,色泽较浅,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 , 肾窦 肾门 . 表面是纤维膜。
1—3 肾锥体 肾乳头 1个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2-3 2-3 血管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 囊(内、外两层上皮,中间为囊腔) 肾小 体 (7-8) 肾锥体 肾乳头 (15—20) 1个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2-3 2-3 血管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 囊(内、外两层上皮,中间为囊腔) 肾小 体 曲部 肾单位nephrom 近曲小管 直部 髓袢 细段 肾小管 曲部 远曲小管 直部
(一)肾单位(nephron)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袢降粗段 肾小管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 端小管 远曲小管
(1) 肾小 体的构造 肾动脉 反复分支 入球小A 互相吻合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盲端凹陷所形成的双层囊。 外:壁层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盲端凹陷所形成的双层囊。 分支 汇合 外:壁层 肾小 囊腔,由上皮细胞组成 内:脏层
(2)肾小管的构造 肾小管的构造由单层扁平细胞构成 曲部 细 单层立方上皮 近 端小管 直部 各段的结构特征 髓袢 U的细段,扁平上皮 直部 立方形(管壁) 远端小管 曲部 肾小管的血管是由出球小动脉出球后,第二次分成毛细血管,由于入球A粗,出球小A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浆成分的滤过,缠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原尿中某些成分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 二)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的构造 皮质走向髓质锥体乳头的小管 走向髓质锥体乳头的小管 几条小的集合管 一条大的集合管 开口于锥体乳头(多个集合管的开口) 。 功能:输送小管液,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有浓缩尿的功能,原尿在此形成终尿。
(三)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少(10-15%) 数 量 多(85-90%) 较小 较大 体 积 数 量 多(85-90%) 较小 较大 体 积 A口径 A入∶ A出= 2∶1 A入≤ A出 袢长度 短 长 A出后的毛细血管 分布于皮质部 的肾小管周围 还形成U形 的直小血管 肾素含量 多 少
(四)球旁器 1. 球旁细胞: 入球A膜内的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内含分泌颗粒=肾素; 2.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四)球旁器 1. 球旁细胞: 入球A膜内的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内含分泌颗粒=肾素; 2. 致密斑: 入球A与远曲小管联接处,细胞呈立柱样变、斑状突起;对远曲小管中的[Na+]、[Cl-]敏感,并将信息经间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五)肾的血液循环 1.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⑴血液分布不匀: 皮质∶外髓∶内髓 = 1.00∶0.25∶0.06 ⑵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⑶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概述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尿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一)化学成分 正常人的尿,昼夜1000—2000ml,受代谢水平的制约,小于500ml少尿,多于2500ml多尿,100ml无尿,人体一昼夜至少排尿500ml 才能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除. 尿中:水 95—97% 固体物 3—5% 有机物:尿素、肌酐等 无机物:Na+、K+、Cl+等 (二)尿的理化特性:新鲜尿呈谈黄色,尿的酸碱度随食物的性质而不同,ph在5 –7之间.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似。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 葡萄糖 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原尿 = 血 浆的超滤液。
(一)滤过屏障——滤过膜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1.组成 水分子 外层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阴离子 白蛋白 蛋白质 外层 中层 内层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3、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过;中性溶质此之;负电荷溶质不容易通过 <1.8nm能自由通过 1、半径 1.8~3.6nm能部分通过 >3.6nm完全不能通过 (白蛋白) 2、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3、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过;中性溶质此之;负电荷溶质不容易通过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三)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度量指标 1.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概念: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GFR=两肾原尿量 ml/min/1.73m2 =125ml/min/1.73m2 = 180L/d/1.73m2 2.滤过分数(glomerular filtration fraction GFF) 概念:GFR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 GFF= GFR÷肾血浆流量×100% = 125÷660 × 100% = 19%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滤过率的变化 ①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率↑(血尿)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膜面积↓ 滤过率↓(肾炎) ②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 滤过率↓(大失血) 血浆胶体渗透压↓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囊内压↑ 滤过率↓(结石、肿瘤) ③肾小球血浆流量↓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概 述 三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是指其分泌和排泄作用。 概 述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是指其分泌和排泄作用。 重吸收(reabsorption):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 分 泌(secretion):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排入管腔的过程。
●重吸收和分泌的证据: ×24=180L/d =1-2L/d (=重吸收) ①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 ②比较原尿与终尿量: 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 肌酐、氨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分泌)。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 葡萄糖 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②比较原尿与终尿量: 原尿量=125ml/min×60 ×24=180L/d 终尿量 =1-2L/d (=重吸收)
●重吸收的方式 被动: 渗透作用 易化扩散 主动: (原发主动、 继发主动) 泵 协同转运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示意图动力透 通性
(二)Cl-的重吸收 (三)H2O的重吸收 一、近曲小管中的物质转运 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 (一)Na+的重吸收 1.Na+重吸收机制: ●机制:被动过程。 (一)Na+的重吸收 1.Na+重吸收机制: ⑴前半段:主动过程。 ⑵后半段:被动过程。 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 为主动重吸收外,其余 皆为被动重吸收。 (三)H2O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途径:①细胞旁路; ②H2O通道
(四)HCO3-的重吸收 1.重吸收的机制: 2.重吸收的特点: ⑴ 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被动过程。 2.重吸收的特点: ⑴ 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2)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分泌↑→重吸收HCO3-↑)。 HCO3-的重吸收
(五)K+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4mol/L) (150mol/L) ∴是逆浓度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的。
(六)葡萄糖的重吸收 3.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1.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曲小管(尤其前半段)。 2.重吸收机制:继发主动。 Na+被管周膜Na+泵泵出→[Na+]i↓→为管腔葡萄糖协同转运提供动力 3.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限度(可能与协同转运载体的数目有限有关)。 葡萄糖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160~180mg%(8.9~10.1mmol/L)。 。
[附]:尿糖相关因素: ▲[血糖]↑→尿糖 如:Ⅰ型、Ⅱ型(胰岛素依赖、非依赖性)糖尿病。 ▲[血糖]↑→无尿糖 如:糖尿病久→肾小球损害→GFR↓。 而当严重脱水糖尿病,虽出现糖尿性昏迷,但无尿糖,是GFR↓所致。 ▲[血糖]正常→尿糖 如:根皮苷中毒时它与协同转运载体结合,竞争抑制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
2.HPO42-、SO42-是与Na+同向转运重吸收的。 (七)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 1.氨基酸的重吸收同葡萄糖。 微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吞饮作用被重吸收。 2.HPO42-、SO42-是与Na+同向转运重吸收的。 3.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和大多数利尿药等,由于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均在近曲小管被主动分泌。
二、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有20% Na+ 、 Cl- 、K+、重吸收 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的物质转运 (一)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水 髓 尿素 二、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有20% Na+ 、 Cl- 、K+、重吸收 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的物质转运 (一)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Na+的重吸收 ⑴重吸收的机制:是主动重吸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