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培训 汇报课 葛丹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 Brunnstrom 的简介 signe Brunnstrom 是瑞典物理治疗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 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直到 70 年代。 1970 年他出版 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
小儿脑损伤脑瘫 蕾波康复法简介 小儿脑损伤脑瘫 蕾波康复法简介 ( 2008 ) ( 2008 ) 任世光 任世光.
幼兒常見的健康問題 (I) 腦及感覺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 12 對腦神經 腦是主在外界訊息的中樞。新生兒的反射動作是為了 解其未來適應環境的能力。 1 、嗅 7 、顏面 2 、視 8 、聽 3 、動眼 9 、舌咽 4 、滑車 10 、迷走 5 、三叉 11 、副 6 、外展 12 、舌下.
万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中医康复教研室 言语康复治疗学. 内容介绍 所申报新开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开课学时分配、本人的教学能力.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二章:残疾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陈晓伟 06:28.
第二章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脑血管意外后的康复 冯尚武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
小儿脑瘫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第八章 协调功能评定.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spasticity and muscle tone assessment)
运动障碍的 定位诊断.
偏 瘫 的 康 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高晓平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神经病学教研室 陈吉相.
项目: 反射检查 康复教研室.
脑瘫儿童的各种反射 1、  脊髓水平反射: 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挺伸反射、交叉伸展反射、躯干侧弯反射、手握持反射、足底握持反射、踏台反射、自动步行、磁石反射。 2、  脑干水平反射: 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小儿脑瘫的基本知识1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韩彤立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韩彤立
脑性瘫痪康复评定 2014年6月28日.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乳 腺 癌.
第六小组 王然红烈 何佩思 张宝仪 刘竹馨 潘结梅.
主讲人:李慧娟主任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中心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脑性瘫痪的康复.
脑性瘫痪的 Bobath 疗法 (三) -促通.
脑瘫儿神经发育及早期鉴别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顺德妇儿医院 中 日 友 好 顺 德 脑 瘫 中 心.
病例讨论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侯秀英.
第一节 手外伤的评定技术.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Nervous control for movement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马丙祥
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 北京博爱医院 儿童康复科 吴卫红.
儿童康复医学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性瘫痪 江西建设医院.
临床疾病概要(第2版).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
神经平衡疗法基本原理与观念 脑瘫动作培训 颜灵芝 2015年4月7日.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脑 性 瘫 痪 景谷县妇幼保健院 马琳.
小儿脑性瘫痪 王立苹
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
第十六章 Bobath技术 康复教研室:安乐.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中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報告人:資訊工程學系 許慶賢 系主任.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真信心的果效 雅各書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浙江省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培训 汇报课 葛丹丹

脑瘫的康复训练

定 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是指小儿脑发育完成以前,也就是从胎儿期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伴随障碍 呼吸障碍 智力损伤 癫痫 感觉 视力 听觉 行为异常和语言 吞咽咀嚼

脑瘫的分类 根据障碍部位分类: 单瘫(monoplegia) 截瘫(paraplegia) 偏瘫(hemiplegia) 双瘫(diplegia) 双重瘫(double hemiplegia) 三肢瘫(triplegia) 四肢瘫(quadriplegia)

四肢瘫 双瘫 截瘫 偏瘫 双重性瘫 三肢瘫 单瘫

脑瘫的分类 根据病理分类: 痉挛型(spasticity) 手足徐动型(athetosis) 共济失调型(ataxia) 混合型(mixed) 迟缓型(atonia)

各型脑瘫的特点

痉挛型 病变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肌肉张力有不同程度的亢进;腱反射亢进 原始反射残留、姿势异常; 关节挛缩变形; 一侧半球的锥体束受损:偏瘫: 皮层局限性病灶:单瘫或偏瘫; 两侧半球病变:四肢瘫; 肌肉张力有不同程度的亢进;腱反射亢进 原始反射残留、姿势异常; 关节挛缩变形; 运动范围与肌肉痉挛程度成反比,活动范围靠近中枢部位; 缺少四肢的伸展运动; 平衡反应不同程度的缺乏;

手足徐动型 病变的部位主要在脑的基底核部位,多数为四肢瘫; 肌肉的张力呈动摇性; 运动意愿与运动结果不一致; 运动呈不随意、非对称性状态; 原始反射残留,但表现不出来; 关节变形和挛缩的可能性少; 平衡反应中无保护性伸展能力,其它平衡反应部分缺乏。

3.共济失调型 病灶的部位主要在小脑,患者多为四肢瘫; 肌肉的张力在低紧张到正常之间动摇; 关节无挛缩变形; 平衡功能差; 姿势的维持与控制困难; 运动为非协调性; 无原始反射残留;

4.混合型 多为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 肌肉张力既有明显的痉挛又有徐动; 运动过程中肢体远端徐动明显; 关节有挛缩和变形的可能; 原始反射残留,造成明显的非对称性姿势; 重度患者几乎没有随意性运动;

5.迟缓型(时期) 多为四肢瘫 肌张力低下 自主性运动少 无维持姿势的功能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肌张力会立即升高,以背部伸肌为主 患儿多喜欢呈仰卧位:“青蛙姿势”

脑瘫患儿功能障碍的评定 运动功能的障碍 ADL(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 言语功能的障碍程度; 智力的障碍程度; 特殊感觉的障碍程度:视觉、听觉; 综合评定;

脑瘫患儿功能障碍的评定 发育检查 以正常儿童从出生到72个月动作能力为标准与障碍儿的动作能力进行比较的评定方法。

儿童发育 (1). 大运动 (2).精细运动 (3).适应性行为(认知) (4).语言 (5).社交行为

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 运动从初级(原始),广泛的运动反射模式向自主控制性运动发展. 从头到尾方向发展. 运动控制首先出现在近端,然后出现在远端. 逐步发展成分节性

脑瘫患儿的发育特征 四肢,躯干的非对称性发育 抗重力活动是困难的 发育不均衡 肌张力不平衡 6个月以上患儿,原始反射残存

2姿势控制能力 将人从卧位到立位的最基本动作,观察患者以什么方式完成。

基本运动控制能力评定表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反射 过伸展(屈曲)检查法 被动运动检查法 摆动运动检查法 姿势性肌张力检查法 主动运动检查法

肌张力检查ASHWORTH 评价量表 等级 标准 Ⅰ Ⅰ+ Ⅱ Ⅲ Ⅳ 无肌张力增高 无肌张力增高 Ⅰ 肌张力轻度增高: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卡住,后释放 Ⅰ+ 肌张力轻度增高:在ROM后50%内出现突然卡住,并呈现最小阻力 Ⅱ 肌张力较明显增高:通过ROM大部分时,均较明显增加,但仍能较易被动活动 Ⅲ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运动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原始反射与自发动作的评定: 原始反射的评定: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拥抱反射(Moro) 抓握反射 交叉伸展反射 躯干侧屈反射 自发动作的评定: 翻正反应 平衡反应

仰卧位异常姿势 1非对称姿势。正常新生儿卧位时为非对称,但可把头移向对侧,调整体干位置 2一側肢体的活动多于另一侧肢体。大拇指内收,或握拳 3四个月后,受到最小的刺激,也会经常出现MORO反射 4运动时伴震颤 5头和体干收缩,或角弓反张 6够取物品时,上肢旋前和内收 7头部控制迟滞 8踝阵挛

腹卧位异常姿势 缺乏保护性的头部侧移 不能从床面抬起头 新生儿期骨盆平放在床上,或当骨盆应平放,却抬的太高 不能把压身体下的上肢拿出

坐位时的异常姿势 借助下支撑坐位时头和体干收缩。 单手或双手借助下,也不能保持坐位。支撑侧上肢内旋,屈曲,握拳 下肢内收 一侧负重 坐在一个很宽的基底面上。

评定项目总结 整体观察 肌张力的情况 受到刺激和静止时肌张力的分布情况 是否挛缩和变形的危险性 在各种姿势下头部和躯干的控制怎样 上肢的支撑(肢位) 坐位的设定(日常动作) 各种爬行 立位 步行

存在的问题点 残损 残疾 残障 分析 设定治疗目标,计划

脑瘫患儿运动训练的原则 姿势和运动的神经肌肉的构造作为主要对象 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对能力障碍所采取的对策

早期训练 根据运动发育的顺序对患儿进行运动、姿势、感觉的教育和再教育;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 不要同时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难的训练项目; 运动与感觉训练应尽可能地同时进行;

VOJTA疗法 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机能. 1.七种姿势反射,衡量小儿的发育是否正常 2反射性腹爬,反射性翻身.

BOBATH 疗法 脑瘫是脑组织在发育中受到的损伤,使本应该正常发育的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或停滞.是未成熟脑组织受到的损伤,因此表现出比同龄儿明显延迟的运动发育或停滞. 脑损伤后,中枢神经抑制调节功能减弱,异常姿势反射被释放,出现异常姿势和运动.

双上肢前方伸及在中线部位的控制训练

诱发翻身动作训练

诱发头部的翻正反应

俯卧位诱发各种反应训练

利用玩具、体位诱发抗重力肌的支撑

痉挛型四肢瘫的训练方法 特点:体干及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痉挛明显,体干,骨盆非对称性姿势. 治疗目的:提高体干的旋转能力,促使患儿出现体干及髋的伸展性姿势,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抗重力活动能力.

病例1 诊 断:CP ,痉挛,轻度手足徐动13岁,男 危险因素:早产29周,出生体重1340克, 出生时有呼吸困难。 发育 史:颈部有控制6个月,翻身9个月, 蹭爬1岁,坐位5岁 评 定:1运动机能 翻身,手膝位可 借助立位可,可步行数米 日常生活的手段是轮椅 进食自立,穿脱衣服需借助

2姿势肌紧张和运动范型 上肢肩胛带周围的屈肌,下肢伸肌及内收肌 伴有运动时肌张力增高 端坐位:下肢伸展,骨盆后倾,体重偏向后侧 有代偿性头部和肩胛带的屈曲,坐在 没有靠背的椅子易向后方倒

问题和目标 入院时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亢进,坐位困难,坐便困难

目标 考虑到年龄,改善如厕动作,获得坐位姿势。

治疗计划 减轻髋关节和肩胛带周围肌的紧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