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滕王阁序》名句默写 高二下. 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 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写来 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 “ 写尽 九月之景 ” 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 3、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Advertisements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 考 点分 析考 点分 析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蒋雁钦. 考纲要求 :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 题型:选择题和翻译题 文言文句式 不同的句式 能力等级: B 考 点分 析考 点分 析.
常用的文言虚词 高考总复习. 什么叫文言虚词 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 高考总复习 —— 常用的文言虚词.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吉隆坡迈儒礼花园国中 SMK TAMAN MALURI, KUALA LUMPUR.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重点义项).
今天我们来学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田家炳中学 陈 健.
今天我们来学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纪昌学射.
师 说 韩愈.
文言文句式复习.
中华文明探源 中华文明的曙光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师 说 韩 愈.
《师说》知识整理.
師說 韓愈.
师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师 说 作 者:韩 愈 师院附中 乐耘.
第二十二讲 蜀汉、孙吴的政治与经济.
涪陵涪陵中 文言文复习课件 古今字.
油田一中高语组.
五 词类的活用.
做一个快乐的我 首先,要有目标和追求. 做一个快乐的我 首先,要有目标和追求 经常保持笑容.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古代汉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精品课程小组 张世超.
渔 父.
木 兰 诗.
2015届高一英语衔接课 句子成分 cover.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遗”的音、义与“欲厚遗之”相同的是( ) A、以光先帝遗德 B、使人遗赵王书
鸿门宴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郭法春.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课时 感悟 归纳 积累 诵读.
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 . 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韩愈其 人,学习文中所运用的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文言文句式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 题型:翻译题/选择题.
师 说 韩 愈.
助读新课启航 第五单元 识记知识必备 第 20 课 探究文 本研读 揣摩领悟 写法借鉴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
郢 人 《庄子》.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复习导航 一、 考纲要求 新考纲对文言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
文言文判断句归纳 例句分析.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导入新课: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
香港. 香港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木兰诗.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Wentao Ding Linfeng Shi Jiajie Yu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语法复习----代词.
用来修饰名词、代词、句子等,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故称为形容词性从句。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表语从句 宾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了解介词.
第三編 唐宋文学批评 第五章 唐代文学批评.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字词注音 jiàn còu j ì 扁鹊 蔡桓公 立有间 腠理 yìng xuán tàng yùn 汤 熨 火 齐 不应 还 走 su ĭ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The Participle as Adverbial
汉字概说 1.
The Pas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系列 第二册第五单元 第二册第六单元 新野三高 郑清虎 第二册第四单元

第二册第四单元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谏太宗十思疏》: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 云销雨霁(“销”通“消”)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 《师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一、通假字 第二册第四单元知识积累

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形容词,坚固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④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六国论》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形容词,坚固 形容词,顽固,固执 动词,巩固,使……牢固 副词,坚决,坚持 副词,本来,原来 副词,确实,实在 副词,究竟,到底

治 1.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3.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书》 4.民治渠少烦苦。《西门豹治邺》 5.于是约车治装,载券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6.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8.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 灵。 《出师表》 1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12.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治理,管理 安定,太平 安定,太平 修治,建造 整理,备办 训练,整顿 对付,抵御 医治 医治 处理,处治 处理,处治 讲求,研究

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柳敬亭传》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⑧沛公安在 《史记•鸿门宴》 a.奉养 b.哪里 什么地方 c.怎么 d..安心 e.安定 f.安逸 安适 g.安稳 h.抚慰 安抚 e.安定 g.安稳 f.安逸 安适 a.奉养 h.抚慰 安抚 d..安心 c.怎么 b.哪里 什么地方

信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2、海客谈瀛州,烟波微茫信难求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4、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5、低眉信手续续弹 c.讲信用 a.副词,的确,实在 e.信物,凭证 b.使者,送信的人 d.任意,随便 c.讲信用 a.副词,的确,实在 e.信物,凭证 b.使者,送信的人 d.任意,随便

故 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④温故而知新/故垒西边《论语》/《赤壁怀古》 ⑤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⑦累官故不失州郡/大人故嫌迟 《赤壁之战》/《孔雀东南飞》 ⑧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名词,原因,缘故 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动词,衰老 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副词,故意,特意 副词,原来,本来 副词,仍然 连词,所以,因此 复合词,旧事,先例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4.亡国破家相随属( ) 5.屈平属草稿未定( ) 6.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7.以兵属蒙恬( ) 8.属予作文以记之( ) 属 9.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 10.酌玄酒,三属于荨( ) 11.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 ) 12.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 ) 13.以安其属( ) 14.周斌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 15.盘桓瞻属( ) 16.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 17.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属于 类 掌管 zhǔ连接 zhǔ属文,作文章 跟着 zhǔ委托,交付 zhǔ嘱托 zhǔ聚集 zhǔ倾注 zhǔ专注 隶属,归属 官属,部属 亲属 zhǔ通“瞩”,看 zhǔ适逢 适才,刚刚

数 ①识盈虚之有数(     ) ②计之以数(     ) ③礼、乐、射、御、书、数(  ) ④乃以千数(    ) ⑤弈之为数,小数也(       ) ⑥数罟不入湾池(        ) ⑦不数岁薄产累尽( ) ⑧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 ) ⑨何不壹令臣得熟数之于前( ) ⑩使吏数之( ) ⑾数犯边境(    ) 定数,天命 数目,数量 算术 shǔ计算 shù技艺,方术 cù密,与“疏”相对 几,几个 规律,必然性 一一列举 列举罪状加以责备 shuò屡次

 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b.亲爱 疼爱 c.心爱的 a.舍不得 吝啬 d.喜爱 爱好 e.怜惜 爱惜 f.爱护 g.爱戴 b.亲爱 疼爱 c.心爱的 f.爱护 g.爱戴 e.怜惜 爱惜 a.舍不得 吝啬 d.喜爱 爱好

族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收族:和同一家族的人搞好关系)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 6.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7.每至于族,我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a.灭族 b.宗族,家族 c.交错聚结之处 d.众,一般的 f.宗族,家族 e.类 b.宗族,家族 f.宗族,家族 a.灭族 a.灭族 e.类 d.众,一般的 c.交错聚结之处

使:shǐ ①使人奉璧,拜送书于廷。《廉》 ②輮使之然也。《劝》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 ③不能母驱使,及时相谴归。《孔》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 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或未易量。《六》 e.派遣、命令 d.让、使 f.使用、使唤 b.主使、指使 a.出使 c.连词,假设 e.派遣、命令 d.让、使 f.使用、使唤 b.主使、指使 a.出使 c.连词,假设

三、虚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之四) 1.所 (1)助词 ①“所”字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遇《<指南录>后序》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②“所”后一般跟动词,而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先活用为动词。 王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为……所”表被动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3)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原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②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于 (1)介词 ①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⑦比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③对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日。《赤壁之战》 ④和,与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⑤向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⑥在 战于长勺。《营刿论战》 ⑦由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⑧被 不役于物。《训俭示康》 ⑨到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 “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从这”、“在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译为“从这时。” 《殽之战》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译为“在这职业 上。” 《捕蛇者说》

四、特殊句式 A.判断句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B、被动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于”表被动)

C、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介词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多于市人之言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E.省略句 (父母)爱其子,择师而教子。(省主语) (别人)问之,(他)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省主语) (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主语) (阿房宫)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省主语)

再 见 郑清虎于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