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現代詩選(一) 秘魔崖月夜、再別康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 —— 建筑绿化分会 Building Virescence Sub-Council.
Advertisements

瑞士 班級 : 國三仁 座號 :13 姓名 : 陳嘉鈞. 國家簡介 人口 : 六百九十萬 首都 : 伯恩 面積 :41293 平方公里 語言 : 瑞士是歐洲多語言國家之冠,大多數的瑞士人皆通 曉多種語言,而會說英語的人也很多,尤其是在各主要城 市及觀光地區,英語使用非常普遍。德語(通行於中、北 部,佔.
獻主會小學 梁伊晴 5A ( 18 ). 引引言引引言 老師介紹中國民族的時候,常會提及 到不同民族的特色食品和服飾,所以 我希望能對中國民族的特色食品和服 飾有多些認識。 老師介紹中國民族的時候,常會提及 到不同民族的特色食品和服飾,所以 我希望能對中國民族的特色食品和服 飾有多些認識。 中國民族的特.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薛樂蓉老師製作.
韓非子選 韓非.
第二節 戲劇、通俗文學 與大眾生活.
導師班級經營 壹、觀念與態度 貳、準備與善用 叁、衝擊與省思 肆、安慰與感謝 分享者:許德男  (1)我當導師的觀念與態度(企圖心)。
單元三現代中國 課題:蛻變中的中國家庭(二) 專題匯報:計劃生育
指導教師: 鄭愷雯 學生: 美研二 廖婉婷 音樂四 廖珮廷 美術五 王皓
孟子選 孟軻.
和富使命導航計劃 通識教育研討會: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上海能否取代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鄭氏王朝的興亡
班級:畜保三甲 座號01&17 姓名:王莉媛&蔡咅羽
第十一課 鴻門宴 司馬遷 鴻門宴 畫家 徐純中 繪
側注法,以賓顯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四段 第五段 全文四特色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L1-1 前言: 亭台樓閣在台灣 南園 林家 一、導遊岳陽樓 二、話說岳陽樓古今-位置、沿革、地位 三、記體文章 四、本文背景 五、題解提問.
諫逐客書 李斯.
授課時間:2012年11月22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大会发言人:南通大学高教研究所 蔡陈聪 中国·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报告厅
加拿大幣匯率走勢分析.
第九讲 会计信息分析与应用 《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華人點將錄---姜豐年 熱愛籃球的網路新貴.
傾城之戀 張愛玲.
單元二 說明手法(條分縷析) ——趣談淺說 從私塾到鄉村學校(節錄) 何惠儀、游子安.
西部地區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一、自然環境 二、西北地區_內蒙古 三、西北地區_河西走廊 四、西北地區_新疆 五、青藏地區
現代文學與文化 梅家玲 教授 專題三 扮裝現代‧表演中國 此為專題三封面投影片。
第八課 髻 琦 君.
詞 選 浪淘沙 一剪梅 破陣子.
第七課 勞山道士 蒲松齡.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宗教科 IV.其他教訓 組員: 陳德健 Regine Chan (4) 盧姵樺 Queenie Lo (21)
後現代主義 ─解析魔幻寫實小說「將軍碑」 組長:楊景傑b 組員: 曾雅玫b 廖子柔b
姜夔 組員名單:林沛彣 徐志成 郭郁玟 張顯愷.
泰北 第四世界-遺失的部落 資傳三甲 498F0028 黃佳媛 498F0906 楊佳陵.
南台科技大學機械系100學年度第2學期 題 目:中國古代兵器 指導老師: 林儒禮 教授 班級: 奈米四乙 組員: 郭柏承
大眾交通運輸之想像與創意設計- 一、觀察與省思 二、發想與創意理念 三、發想與創意說明 五、資料與圖片來源 四、設計說明與展示
日本動漫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
赤脚的仁爱 刘源.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框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國際企業管理---日本 指導老師:簡俊成 老師 班級:四企四甲 學生: 陳莉娟 張佳蓉
現代文學導讀 ─ 盧新華 傷痕 組 員:林于翔 4A1L0084
班級:6年8班 組別:第3組 組員:3號田惟中、7號辛璟泰、14號李冠霆 指導老師:王雪蓉老師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外派教师情况介绍.
第十課 用奇謀孔明借箭 羅貫中.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第十二課 漁 父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宋 無款 《溪旁閒話》
現代文學與文化 梅家玲 教授 專題一 觸摸歷史‧進入五四 此為專題一封面投影片。
天主教善導小學 錦繡中華 --- 專題研習報告比賽 親探福建客家土樓真貌.
第一課 桃花源記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陶淵明生平介紹 問題與討論 後人評價 牛刀小試 陶淵明其他作品欣賞 圖源出處 中西理想世界比較
坪石天主教小學 專題研習報告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之 印刷術 6A 連雪瑩 製作日期:2008年 3-5月.
长城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 李俊 人教版小学语文
專題報告比賽 北 京 奧 運 宣道會台山陳元喜小學第一組 5B 莊燦鴻 P.1.
以色列 國三義 組員: 陳凱文 黃崇峻 陳俐中.
北極冰溶化 周譽栢 6B(4).
張曉剛作品介紹 莊尉慈 劉佳芸 江念諭 王怡文
第23个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漁 父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宋 無款 溪旁閒話
主讲教师:晁晓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日本文化簡報 組長:林若潔 組員:翁詳貿.陳琳雯.宋品萱.
組長:林若潔 組員:翁詳貿 組員:陳琳雯 組員:宋品萱
4-2 植物的發育.
綠色建築 決策三 洪珮珊.
坪石天主教小學 中國名城大發現 哈爾濱 - 5B 第2組 製作日期:2011年5月 1.
孔乙己 魯迅 郭書毓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 孔乙己           魯迅 郭書毓老師製作 大連金石灘蠟像館《孔乙己》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漁 第 二 父 課 宋 無款 《溪旁閒話》.
漁 父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宋 無款 溪旁閒話
偶 來 啦 !.
美丽的扎染 制作 关群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第七課 過秦論 賈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二課 現代詩選(一) 秘魔崖月夜、再別康橋 第十二課 現代詩選(一) 秘魔崖月夜、再別康橋 胡適生平介紹 胡適的感情世界 胡適新詩選 相關圖片 課文賞析-秘魔崖月夜 段落大意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徐志摩生平介紹 瀟灑飄逸的徐志摩 世人眼中的徐志摩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徐志摩新詩選 相關圖片 其他補充資料 課文賞析-再別康橋 文章結構表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圖源出處 回全冊目錄

胡適生平介紹 關於胡適 (1) 家世及幼年 (2) 上海讀書 (3) 留學美國 (4) 參與新文化運動 (5) 卜居上海 (6) 掌北大文學院 (7) 出使美國 (8) 任中研院院長

胡適生平介紹 2. 家世及幼年 (1) 胡適祖上世居績溪上莊,其遠祖是唐昭宗太子,避禍逃匿民間,被胡姓收養,改姓胡。 (2) 胡適於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生於上海,父胡傳(一八四一~一八九五)時任淞滬厘卡總巡,不久調任臺灣。 ▲ 胡適的父親:胡傳

胡適生平介紹 (3)甲午戰起,返回績溪。他四歲喪父,母親是繼室,只生胡適一子,二十三歲起守寡撫孤。 (4)胡適有異母兄、姊各三人。二哥胡紹之(一八七七~一九二九)略讀書,明事理,主持家業。胡適自述,他一生最感恩的兩個人,一個是母親,另一個就是他二哥。

胡適生平介紹 3. 上海讀書 (1)一九○四年春,胡適到上海讀書。離鄉前,母親為他訂下與江冬秀的親事。 (2)胡適初入梅溪學堂,翌年轉入澄衷學堂。次年因抗議學校開除一個學生,憤而轉入中國公學。校內充滿進步和革命的氣氛,同時盛行普通話。 (3)一九○八年,發生學潮,胡適參與其中,並與幾百名退學青年另辦中國新公學。擔任低年級的英文教員。在上海六年多,在讀書與人生歷練方面得益甚多。

胡適生平介紹 4. 留學美國 (1)一九○九年十一月,中國新公學解散,一九一○年六月北上,考取官費留美。九月入康奈爾大學農科,一九一二年初改入文科。一九一五年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從杜威學哲學。一九一七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後返國。 (2)在美留學七年中,胡適廣泛深入地參與美國人的社會文化活動,對美國式的西方文化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並開始與朋友討論文學革命的問題。

胡適生平介紹 5. 參與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所辦《新青年》雜誌為中心而發起的思想啟蒙運動。 (2)一九一七年一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新文化運動成為蔓延全國的文化運動。 (3)胡適於歸國後就任北京大學教授,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4)在倡導文學革命、思想革命和教育改革等方面都發揮領導作用,成為與陳獨秀齊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奠定了他在此後數十年中,作為知識界領袖的地位。

胡適生平介紹 6. 卜居上海 (1)一九二六年七月,胡適取道莫斯科往英國。十二月底轉赴美國。一九二七年四月渡海回國。 (2)由於政治局勢的變化。胡適決定不回北大,暫居上海。 (3)一九二八年四月,接任中國公學校長,與朋友創辦《新月》雜誌。 (4)一九三○年五月辭去中國公學校長,十一月攜眷北上,重返北京大學任教。在上海的三年多裡,胡適在學術方面主要致力於中古思想史和禪宗史的研究。

胡適生平介紹 7. 掌北大文學院 (1)一九三二年初,胡適接任為北京大學文學院長,成為擔任北大校長的蔣夢麟最倚重的人。 (2)在日寇侵逼、學生運動不斷的情勢下,勉力維持北平及華北教育於不墜。 (3)創辦《獨立評論》,討論時局,發表政見。 (4)先後兩次率團出國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利用民間性的國際講壇,向世界解釋中國人對中國問題及太平洋區域國際問題的立場。

胡適生平介紹 8. 出使美國 (1)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 (2)九月,受蔣介石之託,出訪美、歐諸國,宣傳中國抗戰,爭取援助。次年受命擔任駐美大使。在任期間為爭取美國朝野對中國抗戰的決心和意義的了解,奔走不懈,頗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各界領袖人士的尊重。 (3)一九四二年九月,胡適卸任,仍留居美國,研究歷史考證的學問。直到抗戰勝利後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於一九四六年返國。

胡適生平介紹 9. 任北大校長及中研院院長 (1)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九月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歸國前請傅斯年暫代。次年,胡適返國就任。 (2)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匆匆離開北平。一九四九年四月,胡適把家屬安頓臺灣後,啟程赴美。此後胡適便寓居美國,在紐約租屋居住,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3)一九五七年獲任為中央研究院院長,一九五八年回臺就任。但他的心臟病屢發,一九六二年病逝臺北。

胡適的感情世界 1.江冬秀-生活上的伴侶   被史學弟子唐德剛譽為中國最後一位書生的胡適之,不愧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十四歲即與髮妻江冬秀訂婚,後來在國外留學時,雖然結識了其他令他心動的女子,卻因不願意自己的寡母失信於人,更憐惜一個「舊式鄉下女子」對媒妁郎君多年的痴盼,遂在一個可以革命叛忤,造反有理的年代裡,獨逆自由戀愛新潮,順承母命,許身江氏。

胡適的感情世界 2. 韋蓮絲-知識上的伴侶   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四年間,胡適與韋蓮絲相識,開啟了一段近半世紀的深厚情誼,兩人書信往返,經過五十年動盪的歲月後,依然在胡、韋堅定的友誼下,被珍視、努力的保存下來,從電報、信函到明信片,無一不娓娓述說二人之間相知相惜、彼此難忘的珍貴深情。

胡適新詩選 1.夢與詩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都是平常經驗, 都是平常影象, 1.夢與詩    都是平常經驗,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湧到夢中來, 變幻出多少新奇花樣!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語, 偶然碰著個詩人, 變幻出多少新奇詩句!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胡適新詩選 2.希望(改編為校園民歌--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 2.希望(改編為校園民歌--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胡適新詩選 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 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 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 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 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 能將宿願償 滿庭花簇簇 添得許多香

相關圖片 ▼ 1914年,留美時攝 ▲ 1909年,胡適18歲時 ▲ 胡適初到美國時攝 (前排右三)

▲ 69歲的胡適 ▲國民大會上胡適向蔣介石致送總統當選證書

課文一、秘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段落大意 藉相同之景色,表現人事已非的孤獨淒涼之感。 以山風吹亂松樹影子的形象,表現思念的深情。

課文賞析 本詩旨在表達思念之情。 第一節:連用兩句「依舊是」,從空間著筆,暗示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滄桑之感。而 「月圓」與「空山」意象上的對比,點出「美好」已逝,唯存「空虛」,只能深陷於孤獨的淒涼之中,不能自解。

課文賞析 第二節:「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見證了詩人內心思念之情的熾烈。 全詩語言平易、自然,毫無斧鑿之痕。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蘊含雋永情味。 形式特色: 每節四行,隔句押韻,頗類古典絕句 本詩所使用的詞彙,所營造的意境也都富有古典氣息。

文章結構表 (一) 藉人事景物 景物-(依舊)月圓、空山、靜夜:今昔相同 點出「淒涼」 動作-我「獨」自月下歸來:今不同昔 之詩旨 心情-「淒涼」如何能解 (二) 以形象化手法,表現思念之深情   聲音-「松濤」驚破空山的「寂靜」 影像-山風吹亂松樹映在窗上的影像 心情-吹不散心頭「人影」﹕喻思念之深切

徐志摩生平介紹 1.關於徐志摩 一八九七年一月十五日,徐志摩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按族譜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父名申如,故又小字又申。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穀、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 ▲ 徐志摩早年照片

徐志摩生平介紹 2. 志摩的由來 志摩是在一九一八年去美國留學時父親給他另取的名字。一說是小時,有一個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過頭,並預言「此子係麒麟再生,將來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龍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是徐門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兒的生活,母親是父親的二房太太,略通文墨,人緣極好。

徐志摩生平介紹 3.夙慧早現 (1)小時在家塾讀書,他不愛受拘束,常讓老師生氣,但老師仍稱讚他:「初學聰明超儕輩」。 (2)十一歲時,進入廢科舉後硤石第一所學堂-開智學堂,因他各方面都很優異,而獲「兩腳書櫥」的雅號。一九○九年,僅十四歲的徐志摩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畢業。

徐志摩生平介紹 4.中學時期 (1)一九一○年 ,十五歲:考進了杭州府中(改名杭州一中)。杭州府中校風優良,先後在其任教及學習的著名人士有魯迅、朱自清、俞平伯、夏丏尊、豐子愷等。郁達夫是徐志摩的同班同學。 (2)徐志摩最敬佩的是梁啟超,無論在文筆上或思想上都深受其影響。 ▲ 1913年攝於杭州第一中學

徐志摩生平介紹 5. 與張幼儀的婚姻 (1)一九一五年,二十歲:父母為他訂下婚姻大事。女方張幼儀,是張家璈、張君勱的幼妹。張家璈是當時中國金融界的鉅子,張君勱是當時中國政界的顯赫人物。 (2)雖缺少愛情基礎,志摩終究奉父母之命 ,十月二十九日和張幼儀結婚於硤石。婚後生活表面上相敬如賓,實際上卻缺少愛情應有的熱烈、纏綿與真誠。

徐志摩生平介紹 6. 留學時期 (1)徐志摩婚後不久就準備赴滬讀書。一九一七年進入北京大學。一九一八年夏正式拜梁啟超為師。 (2)一九一八年,二十三歲:長子徐積鍇出生,乳名阿歡,徐志摩赴美留學。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年,興趣轉向對社會主義的研究,讀到羅素的著作,對羅素頗為崇拜。 (3)二十五歲時得到碩士學位,論文題目是《論中國婦女的地位》。並決定到倫敦向羅素學習。徐志摩到英國時,羅素從英國前往中國講學,倆人擦肩而過。

徐志摩生平介紹 7.與林徽音的戀情 (1)一九二○年,二十五歲:因狄更生的協助,徐志摩取得特別生資格,在劍橋大學隨意選科聽課。 (2)認識十七歲的林徽音。她在倫敦一所女子中學讀書。她外表美,又富文學修養,林父又不反對,兩人的感情迅速發展。 (3)張幼儀到英國。但徐林正熱戀中,於是幼儀獨自到德國柏林留學。 (4)徐志摩寫信給張幼儀:「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造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徐志摩生平介紹 8. 婚變 (1)梁啟超知道後,以老師的身份寫信加以勸阻:「若耽迷於不可必得之夢境,挫折數次,生意盡矣。鬱悒佗傺以死,死為無名!死猶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墮落至不復能自拔。嗚呼志摩,可無懼耶!可無懼耶!」但無法改變他離婚的決心。

徐志摩生平介紹 (1) 一九二二年,二十七歲:三月,和張幼儀在柏林協議離婚,次子德生(彼得)生於柏林。 (2) 在離婚後,林徽音也向徐志摩攤牌。而她也決定嫁給梁思成,對徐志摩造成不小的打擊。

徐志摩生平介紹 (3)十九二三年,二十八歲:由梁啟超等人舉辦的中國講學社,邀請泰戈爾來中國,接待的人包括梁啟超、胡適、凌淑華、徐志摩、林長民、林徽音父女等人。 徐志摩、印度詩人泰戈爾、林徽音

徐志摩生平介紹 9. 志摩與小曼 (1)一九二四年,二十九歲: 認識北京名媛--陸小曼。她的丈夫王賡的事業心很強,常請徐志摩陪陸小曼出去玩。兩人的感情因此慢慢的建立起來。 (2)陸小曼原名小眉,後名陸眉,字小曼。徐志摩愛「眉」這個字,於是眉、小龍均成了對小曼的愛稱。 (3)同時新月詩社成立。

徐志摩生平介紹 (4)一九二五年,三十歲:徐志摩的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問世。 (5)和陸小曼處於熱戀中。他感到他有責任和義務來解救小曼,就像當年用理智的雙手來解救自己那樣。 (6)不久,徐志摩赴歐旅行;七月,聞陸小曼病返國。在這期間,《愛眉小札》也誕生了。內容記錄他在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和上海的情況。 (7)終於,在小曼父母、王賡、陸小曼、徐志摩、徐志摩前妻的胞兄張君勱、等人出席的宴席中,王賡成全陸徐兩人。

徐志摩生平介紹 10. 再婚 (1)一九二六年,三十一歲:徐志摩和陸小曼訂婚,同年孔子誕辰,在北京舉行婚禮。 (2)婚後,志摩因小曼花錢如流水的生活習慣,只好不斷地工作、兼差,有時甚至得靠朋友的幫忙度日。 (3)一九二七年,三十二歲:集股開辦新月書店。 (4)陸小曼和翁瑞午:翁瑞午的父親翁印樀收藏許多名畫。小曼愛畫,翁瑞午就帶畫送給小曼;小曼有暈厥症,他有丁鳳山嫡傳的推拿術;小曼常胃痛,他就教她吸鴉片煙。徐志摩不以為意,他認為朋友是情,夫妻是愛,是不同的。

徐志摩生平介紹 11. 一九二八年,三十三歲: (1)《自剖文集》出版。 (2)三月,《新月》月刊創刊,徐志摩主編。 (3)四月,發表五幕劇《卞昆岡》由徐志摩和陸小曼合作而成。 (4)此時,他在上海光華大學教授英國文學史、英文詩、英美散文、文學批評等課程;同時在南京中央大學講授西洋詩歌、西洋名著選。

徐志摩生平介紹 12. 一九二九年,三十四歲 (1) 梁啟超辭世。年五十六。 12. 一九二九年,三十四歲   (1) 梁啟超辭世。年五十六。 (2) 三月十九日,泰戈爾到徐志摩家,對小曼極為欣賞。相約一九三一年他的七十大壽時再見,然卻再也沒機會了。

徐志摩生平介紹 13. 一九三○年,三十五歲 徐志摩的生活已到窮、窘、枯、乾的地步。國事、家事、理想、愛情件件不如意。四月《輪盤》小說集出版,獻給胡適夫婦,但詩文作品已開始走下坡。

徐志摩生平介紹 14. 志摩之死 一九三一年,三十六歲: (1)一月《詩刊》創刊,由徐志摩主編。 (2)八月《猛虎集》出版。  (1)一月《詩刊》創刊,由徐志摩主編。  (2)八月《猛虎集》出版。  (3)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八時,他憑中國航空公司財務 主任贈他的免費機票搭上了濟南號郵機,從南京向北平準備參加林徽音的演講,途中飛機不幸撞山,徐志摩罹難。  (4)陸小曼收集徐志摩的遺文佚詩與趙家壁合編《徐志摩全集》,林徽音與梁思成提出設立志摩文學 獎,建立志摩圖書館。而徐志摩死後四年,寫〈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悼文。「山中金盡,天 上星散,同情還永遠是宇宙間不盡的黃金。」

瀟灑、飄逸的徐志摩 1. 瀟灑的詩風 (1)志摩的詩具有優美的詩歌形式和藝術手法,又是強烈感情、率真個性的自然流露。他平生最崇拜英國詩人雪萊,尤其是羡慕他的覆舟而死。他說:「我希望我將來能得到他那樣剎那的解脫,讓後世人談起就寄予無限的同情和悲憫。」 (2)他說:「個人最大的悲劇是設想一個虛無的境界來謬騙自己,騙不到底的時候,你就得忍受『幻滅』的莫大痛苦。」作為一個富有浪漫氣質的激情詩人,他的「理想主義」不斷碰壁,只有在詩的精神世界裡,振起自由翱翔的理想翅膀。

瀟灑、飄逸的徐志摩 2.飄逸的美文 徐志摩把自己的筆比成「最不受羈絆的一匹野馬」,他的散文也就有了「跑野馬」的風格,思維、想像也如野馬般,以詩樣語言描述,自由馳騁,無拘無束,濃郁的詩情與鮮明的哲理相融相諧。散文是他最好表達性靈激情的藝術,但若少了詩的純美和音樂的旋律,便沉悶而無生氣。而他散文的內在本質正是詩。

世人眼中的徐志摩 1. 胡適眼中的徐志摩 「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須有愛,必須有自由,必須有美;他深信這種三位一體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可以用純潔的心血培養出來的。……他的失敗是因為他的信仰太單純了,而這個現實世界太複雜了,他的單純的信仰禁不起這個現實世界的摧毀;……志摩這樣一個可愛的人,真是一片春光,一團火焰,一腔熱情。」

世人眼中的徐志摩 2. 梁實秋看志摩的詩 「志摩的詩是他整個人格的表現,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入了一行行的詩句裡,所以我們覺得在他詩的字裡行間有一個生龍活虎的人在跳動,他的音容、聲調、呼吸,都歷歷如在目前。他的詩不是冷冰冰的雕鑿過的大理石,是有情感的熱烘烘的曼妙的音樂。他平常說話就是慣用親昵的熱情的腔調,所以筆底下也是一派撩人的嫵媚。」

世人眼中的徐志摩 3.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給 徐志摩的輓聯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 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參透, 3.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給 徐志摩的輓聯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 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參透, 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 搭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 死於飛機偶然,不必視為畏途。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我已經放手讓感情操縱我的生命, 我愛,我在, 至於是在天堂或者是在地獄, 我都不能怨。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1. 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張幼儀 生平簡歷 (1)張幼儀,一九○○年生於中國江蘇。 (2)一九一五年與徐志摩結婚。張家是望族,幼儀的幾個哥哥都是當時中國政商界的要人。張幼儀個性沉默堅毅,擅於理財,是傳統世家的理想媳婦。 ▲ 徐志摩與張幼儀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3)一九一八生下長子、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國讀書,隔年(一九一九)徐則轉往英國倫敦。 (4)一九二○年,張幼儀前往歐洲與丈夫團聚。 (5)一九二一年志摩要求與幼儀離婚。 (6)一九二二年於柏林產下次子,與志摩正式離婚。 ▲張幼儀一九二四年攝於德國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7) 一九二六年返中國,次年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 (8) 一九二八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7) 一九二六年返中國,次年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 (8) 一九二八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9) 一九四九年移民香港,一九五四年與蘇醫師結婚。 (10)一九七四年蘇醫師去世,幼儀搬往美國與家人團聚。 (11)一九八八年以八十八歲高齡逝世於紐約。 ▲ 張幼儀1937年攝於上海,當時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12)《小腳與西服》序言中說:「幼儀從一個順從的女兒、媳婦,到後來依著自己的想法作抉擇,這是幼儀最大的轉變。別以為這會是個容易的轉變,幼儀對抗的,是原本在她心中、在她生活中的無形的那把尺,是她原本未曾懷疑過的衡量,幼儀想要轉變、得先以懷疑的心情來面對,更需要學習以不同的方式和標準來下任何的決定。」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13)《小腳與西服》最後一段話,幼儀說:「妳總是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妳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問題。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2. 生命中的三個女人-林徽音 徐志摩:我將在茫茫人海 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我將在茫茫人海 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 父親林長民,是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娶了三房太太,林徽音為二房所生,是一位不識字的舊式婦女,又因為是富商之女,不善女工和持家,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歡心。 (2) 徽音雖得到全家的珍愛,但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矛盾之中,也影響了她的性格。 ▲林徽音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3) 十六歲在英國認識徐志摩,兩人陷入熱戀。但徽音的友人費慰梅女士曾寫道:「我猜想,徐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覺得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我覺得徽音和志摩的關係,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在我的印象裡,徽音是被徐志摩的性格、熱忱和他對自己的狂戀所迷惑……。徐志摩的熱烈追求並沒有引起這個未經世事女孩子的對等反應。他的出現只是她生活裡的一個奇遇,不至於讓她背棄家裡為她已經選好的婚姻。」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4)徽音也曾分析:「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音,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林徽音詩作﹞ (5)林徽音後來嫁給了梁啟超的長子、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思成與她年齡相當,敬她愛她,甚至聽從徽音的建議去賓大攻讀建築,回國後夫唱婦隨,一起完成了中國古建築許多的測量工作。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6) 她對徐志摩則另有一種情誼,在徐志摩去世四年後,寫了〈別丟掉〉一詩作為追憶。徽音究竟是真的曾愛上志摩,還是只被他的熱情及才華吸引?可能永遠沒有答案。但可確定的是,徽音追求的不只是愛情,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實現。 (7) 一九五五年,林徽音在北京病逝。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3. 生命中的三個女人-陸小曼 (1)陸小曼(一九○三~一九六五),名眉,徐志摩眼中天真浪漫的女孩,江蘇常州人。 (2)小曼在未結婚前,是北平交際界名花,她不僅是跳舞能手,更能唱一口漂亮的京戲。一九二○年,嫁給王賡,他是一位剛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回國的青年才俊。 ▲ 徐志摩與陸小曼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3)一九二六年八月十四日,徐志摩與小曼兩人歷盡情感波折,終於結成連理。但婚禮上,證婚人梁啟超卻痛斥志摩「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上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陸小曼,你要盡婦道之責,今後不可妨害徐志摩的事業。」 (4)婚後,陸小曼不改奢華習性,徐志摩拼命工作,到處兼職,所得不少,卻仍不夠陸小曼開銷。兩人的感情亮起紅燈。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5)在志摩遇難以後,小曼在傷逝的巨大悲痛中,一反以往的懶散,謝絕交際與玩樂,傾全力地為志摩編寫全集,投入繪畫。在〈哭志摩〉中,小曼向志摩的亡靈痛下決心:「我一定做一個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種人,我決心做人,我決心做一點認真的事業。」 (6)〈哭志摩〉:「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合君心。」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7)一九四一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成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於一九六五年病逝。 ▲陸小曼

徐志摩的感情世界 (8) 陸小曼又名「眉」,志摩便把情愛日記叫作《愛眉小札》。小曼離婚前,志摩寫道,「讓你生活在我對你的愛裡,讓我的愛充實你滋養你,撫愛你勇敢的身體,也緊緊擁抱你勇敢的靈魂。讓我的愛注滿你全身,整個把你融化。如果事情不成,他不同意離婚,那我們就像白朗寧夫婦一樣,遠走高飛,逃到天涯海角。你就是我的裴雷德。再不成就讓我們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同去情死,在死吻的時間裡求得愛的永恒。」

徐志摩新詩選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裡依洄。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裡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裡心碎!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裡的光輝!

徐志摩新詩選 雪 花 的 快 樂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淒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新詩選 梅雪爭春(紀念三一八) 南方新年裡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靈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殘落的梅萼瓣瓣在雪裏醃, 我笑說這顏色還欠三分艷! 運命說:你趕花朝節前回京, 我替你備下真鮮艷的春景: 白的還是那冷翩翩的飛雪, 但梅花是十三齡童的熱血!

徐志摩新詩選 落葉小唱 一陣聲響轉上了階沿 (我正挨近著夢鄉邊); 這回準是她的腳步了.我想--- 在這深夜! 一陣聲響轉上了階沿 (我正挨近著夢鄉邊); 這回準是她的腳步了.我想--- 在這深夜! 一聲剝啄在我的窗上 (我正靠緊著睡鄉旁); 這準是她來鬧著玩---你看, 我偏不張皇!

一個聲息貼近我的床, 我說(一半是睡夢,一半是迷惘);--- ﹝你總不能明白我,你又何苦 多叫我心傷!﹞一聲喟息落在我的枕邊 (我已在夢鄉裡留戀); ﹝我負了你﹞你說---你的熱淚 燙著我的臉! 這音響惱著我的夢魂 (落葉在庭前舞,一陣,又一陣); 夢完了,阿,回復清醒惱人的--- 卻只是秋聲!

相關圖片 志摩筆跡 燦爛的中國文明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429

相關圖片 康橋印象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1920年林徽音與父親林長民合影

相關圖片 陸小曼

其他補充資料 1. 新月集、新月詩社、新月書店

其他補充資料 2. 新月月刊、新月詩派、格律詩派、豆腐乾體

課文二、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課文二、再別康橋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課文二、再別康橋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文章結構表 1.輕輕的我「走」了 第一節— 2.我輕輕的「招手」 點出「離別」之旨 (黃昏) 3.「作別」西天的雲彩 點出「離別」之旨 (黃昏) 第二節:黃昏-河畔-金柳 第三節:黃昏-河中-青荇 第四節:黃昏-河中-浮藻間榆蔭 第五節:夜晚-河上-撐篙尋夢,滿載星輝 第二~五節— 描寫康橋之美(回憶過往)

文章結構表 1.不能放歌→ 第六節— 整個康橋是靜默的 描寫離別靜默之景 (因為)離別的笙簫-悄悄的 →作用: (回到現實) 2.夏蟲也因離愁而沉默 第六節— 描寫離別靜默之景 (回到現實) 整個康橋是靜默的 →作用: (1)呼應首節 (2)下開結語 1.悄悄地「走」-落寞悵惘 2.揮一揮衣袖 3.不帶走一片雲彩 第七節— 呼應首節「離別」主題 瀟灑之狀

問題與討論 一、〈再別康橋〉一詩首尾都強調詩人輕悄的來,輕悄的走。詩人為什麼要這麼寫?它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參考答案 詩人首尾強調自己輕輕的走、輕輕的來;悄悄的走、悄悄的來,無疑透露詩人內心的悵惘與落寞。詩人珍惜那段生命中美好的日子,但他只能靜靜的重溫,再靜靜的封存。畢竟過去的不能再來;而詩人也畢竟不是「歸人」,只是「過客」。然而,悵惘與落寞並非悲傷,詩人終究在無限眷戀與生命歷練中得有感悟,故輕悄而來、輕悄而走,遂在悵惘、落寞之外,猶有一分超然飄逸。

問題與討論 二、請對〈秘魔崖月夜〉與〈再別康橋〉二詩的作法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風味格調加以闡述。

參考答案 〈秘〉詩的作法是先點出今昔之異的淒涼,再強調自我思念的深刻,極簡潔精純。再詩的作法則細膩具體的描繪美麗之景色、美好之經驗,並且以首尾相應的內涵、節奏,造成情感往復迴環,綿延不盡的效果。再者,無論形式、情致, 〈秘〉詩頗脫胎於中國古典,再詩則略取古典而多仿英詩。至於因此而形成之不同風味格調,則秘詩充滿了「靜」美,再詩充滿了「動」美,秘詩相對而言,較平淡雋永;再詩相對而言,較穠麗繁富。

問題與討論 三、本詩多處運用象徵手法,試指出下列詩句所象徵的意涵。 1.「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2.「輕輕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 3. 「作別西天的雲彩」、 「不帶走一片雲彩」

參考答案 「彩虹」色彩繽紛, 「彩虹似的夢」象徵浪漫美好而多采多姿的生活,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表示時光已過,但美好回憶永藏心底。 象徵自己來去自如,不受牽絆的瀟灑情懷。 以「雲彩」象徵詩人昔日多采多姿的生活,而與美好的過去作別,象徵不受感情羈絆的瀟灑情懷。

牛刀小試 1. 下列現代詩的敘述,何者為是? (A)名為「現代」,即相對於「古代」而言 (B)又稱新詩,名為「新詩」,即相對於「古詩」而言 (C)盛行於民國以後 (D)胡適提倡白話詩,其《嘗試集》即是一本白話詩集 (E)聞一多、朱湘與徐志摩均屬新月詩人。

參考答案 解答 :ACDE 解析:(B)相對於「舊詩」而言。

牛刀小試 2、 新、舊詩比較,何者為是? (A)前者又稱現代詩;後者又稱古體詩、古風 (B)前者以白話寫成為主;後者是文言的句型 (C)前者以自由詩為主;後者嚴謹地格律化,必須五七言句 (D)前者不必用韻;後者在押韻上有限制 (E)前者流行於民國以後;後者至今仍有人創作。

參考答案 解答 :BDE 解析 : (A)後者稱古代詩、古體 詩,古風是舊 詩之一種 (C)後者亦有參差句法,如樂府詩。  

牛刀小試 3、 徐志摩與〈再別康橋〉一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康橋喚醒詩人的性靈,提煉詩人的彩筆,為徐氏永遠的「精神依戀之鄉」 (B)全詩詞采華茂,韻律和諧優美,結構嚴整,情味卻溫婉柔媚 (C)曾與郁達夫同學,徐並拜梁啟超及羅素為師 (D)一生事業全在文學,據印度詩人泰戈爾詩集《新月集》創新月社 (E)與聞一多等人共同致力於新詩格律化,形成「格律詩派」。

參考答案 解答 :ABDE 解析 : (C)並未拜羅素為師。

牛刀小試 4、 請選出正確的修辭: (A)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借代,指音樂 (B)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映襯 (C)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互文 (D)披鶴氅衣,戴華陽巾對偶 (E)膠漆之心,置於胡 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錯綜。

參考答案 解答 :ABDE 解析 : (C)為抽換詞面的錯綜句。

牛刀小試 5、有關新月派之敘述正確者: (A) 徐志摩是新月派詩的創始人之一,聞一多、朱湘皆為新月派詩人 (B)新月派的詩作有其特色:如每節四行,偶數句押韻、每節轉韻,每行大體上是三音步 (C)新月派的音步觀念乃承英詩而來,但加以轉化 (D)〈我所知道的康橋〉是一首新月詩 (E)新月社之名來自於泰戈爾詩集《新月集》。

參考答案 解答 :ABCE 解析 : (D)〈我所知道的康橋〉乃是散文。

圖源出處 胡適公園中胡適塑像 http://news.xinhuanet.com/expo/2005-03/21/content_2722686.htm 胡適的父親_胡傳: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423/html/c01/pop_0423c01.html 1909年,胡適18歲時: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423/html/c02/pop_0423c02.html 胡適初到美國時攝: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423/html/d29/0423d29.html 1914年的胡適: http://www.sinica.edu.tw/as/hu/web/images/PH1120003.JPG 69歲的胡適: 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423 胡適與蔣介石: http://www.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423/html/c09/pop_1_0423c09.html 徐志摩早年照片、 1913年攝於杭州第一中學、志摩筆跡:燦爛的中國文明 http://www.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429/html/b04/0429b04.html

圖源出處 徐志摩、印度詩人泰戈爾、林徽音:http://www.chenhen.com/html/architecture/lin/huahua.htm 徐志摩與張幼儀: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mo/8.htm 張幼儀1924年攝於德國:http://home.kimo.com.tw/queequeg152/ .張幼儀1937年攝於上海,當時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http://home.kimo.com.tw/queequeg152/ 林徽音:http://www.chenhen.com/html/architecture/lin/huahua.htm 康橋印象:http://www.tripshop.com.tw/index/photo21.html 1920年林徽音與父親林長民合影 :中華文化研究院網站 http://www.chiculture.net/ 徐志摩與陸小曼: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192168.htm 陸小曼: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192168.htm 陸小曼的繪畫:何創時基金會提供 陸小曼:中國網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192168.htm

林徽音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