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週 有意義的工作 工作的意義跟專業倫理有何關連? 應用倫理學 第17週 有意義的工作 工作的意義跟專業倫理有何關連?
前 言 真實世界裡的工作: 案例1:Dolores Dante在同一家餐廳當服務生23年, 每週工作六天,每天9小時,回到家時總是精疲力 竭。但她在工作裡感覺到深刻的價值。 案例2:鋼鐵廠工人Mike Lefevre覺得工作一點意 思也沒有,只是漫長的羞辱、挫折和怨恨。為了 生活,養活家人,只能繼續做下去。 請問:多數工作者像Dante還是Lefevre?為什麼有 這麼大的差別?
前 言 工作佔去一生最黃金的歲月和每天絕大多數的時 間。如果工作缺乏意義,很難過幸福人生。 工作的意義也跟履行職業道德的動機有關。 思考: 前 言 工作佔去一生最黃金的歲月和每天絕大多數的時 間。如果工作缺乏意義,很難過幸福人生。 工作的意義也跟履行職業道德的動機有關。 思考: 人為了什麼而工作?人在工作中做的事帶來什麼 價值? 工作的意義跟「道德」有關嗎?如何產生關連?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可能的解答: 馬克斯(Karl Marx)論工作的異化(alienation)。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可能的解答: 馬克斯(Karl Marx)論工作的異化(alienation)。 從工作倫理(work ethic)論工作的意義。 2.倫理兩難:守密、正直性(integrity)和吹哨。 3.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與公共利益。 工作對自我和社會的形塑及其道德意涵。
一、可能的解答 (一)工作的異化: 馬克斯:勞工跟他的工作、生產事物和接觸到的 人是疏離的。 工作“外在於”工作者,讓人感覺痛苦,只是滿足 其他需求的手段。 工作對自尊和認同感很重要,異化於工作最終將 異化於自己。 工作者的異化是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產物。
一、可能的解答 Mike W. Martin:工作者的異化還包含其他原因: (1)工作的個人關係之本質。 (2)適合於社會(social fit):個人的才能對社會的需 求做出多好的回應 。 (3)適合於個人(personal fit):工作如何有助於自我 實現。 也須藉由人的工作倫理(work ethic)來瞭解異化。
一、可能的解答 (二)工作倫理: 工作倫理是對工作的道德價值所持的態度。 1.新教徒的工作倫理: 人有責任投入工作來抑制享樂。工作使人能服務 社群、避免成為社會負擔,在服務上帝的過程裡 累積財富。 工作倫理後來變得世俗化,傾向為了財富本身而 追求財富,且為「工作狂」提供了理據。 把工作抬高到超越個人關係的地位。
一、可能的解答 2.為生活而工作(working in order to live): Gilbert Meilaender:人不應該為了工作而生活, 工作在生活裡扮演的首要角色是工具價值。 人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在其他地方(例如友誼 的連結)尋求個人的實現,不但是可允許的,甚 至是適當的。 思考:疏離的異化和工具價值是否為工作的意義 提供了讓人滿意的答案?工作還有沒有其他意義?
二、倫理兩難 畢業後,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食品工廠 的採購部門任職,負責原料管控。這幾天,你檢 查生產線使用的食品添加物時發現,A產品的幾 種添加物早已過期,卻仍持續使用。 你跟上司報告了這件事,他告訴你這麼做可以大 大提高公司的整體獲利,況且這些添加物的含量 不多,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傷害。上司也提醒, 你在聘僱合約裡簽了保密條款,不得揭露對公司 不利的資訊。他甚至暗示,假設你不肯合作,他 會給你很差的考績,最後讓你丟掉這份工作。 請問:你會選擇怎麼做?為什麼?
二、倫理兩難 (一)守密: 案例:謀殺案嫌犯告訴律師,自己還殺了另外兩 個人及其埋屍地點,律師未通報有關當局。 為律師的守密義務辯護: (1)訴諸權利倫理(rights ethics):每個人都有獲得經 適當程序的法律辯護權利,基本權利證成了守密 的要求。 (2)訴諸規則效益主義:自由對人的福祉很重要,這 要求保護無辜者。為建立當事人跟律師的信任關 係,守密是必要的。
二、倫理兩難 (二)正直性和專業距離(professional distance): 案例:為黑道大哥提供心理諮商的精神科醫師, 面臨個人價值和客戶價值的衝突。 諮商者的專業倫理要求尊重客戶的自主性,不應 把自己的價值強加在客戶身上。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專業主義要求維持「專業的 距離」。 但專業距離不要求完全分離,需在專業責任和個 人理想之間做適當平衡。
二、倫理兩難 (三)吹哨與忠誠(loyalty)的德行: 案例:1974年DC-10飛機失事事件,造成346人罹 難。負責貨艙門設計的工程師Dan Applegate在兩 年前就已通報主管此一安全疑慮。但最高階的經 理人基於財務考量,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吹哨的兩難在於「對公眾的忠誠」和「對公司的 忠誠」之間的衝突。
二、倫理兩難 1.什麼是忠誠? 忠誠是出於對人或團體的關心,希望達成個人的 責任。 忠誠者強烈認同並獻身於關心某個原因、制度或 人。 對於工作,忠誠的首要價值是形塑性格:引導人 成為有良心、負責的,關心工作本身和工作裡的 關係。
二、倫理兩難 Josiah Royce對忠誠的定義:把自己投身於一個原 因的意願,在實踐上完全投身其中。 忠誠是本質上好的,但可能因為服務於邪惡的原 因,而成為「工具上壞的」。 [批評]:忠誠並非本質上好的。 當忠誠帶來的統合和穩定性強化了個人對不道德 原因的承諾,它就不是可欲的德行。
二、倫理兩難 2.忠誠的限制: John Ladd對忠誠的定義:忠誠的對象必須是道 德上適當的,包含忠貞地執行個人對其效忠對象 的義務,並且要求把私人利益放在次要位置。 對不道德目的之狂熱不能稱為忠誠。 問題是,個人為什麼願意堅持正直性和符合道德 的忠誠?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薛西佛斯的神話 思考:人的工作也像這種徒勞而無望的苦刑? 如何逃離荒謬的人生? 薛西佛斯(Sisyphus)洩漏宙斯(Zeus)的秘密,又違背 跟冥后普西芬妮(Persephone)的誓約,被懲罰從山 腳把一塊巨石推到山頂。每當快要到達山頂時,巨 石因本身的重量,又滾回山腳。薛西佛斯必須再次 把巨石推向山頂,可是又會發生同樣的滾落狀況。 於是,他必須不斷重複相同的艱苦勞動,永遠沒有 結束的一天。 思考:人的工作也像這種徒勞而無望的苦刑? 如何逃離荒謬的人生?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一)工作的報償: 1.外在報償:金錢、地位與權力。 這些報償雖不是幸福的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 當它們達到一定程度後,可欲性可能下降。 問題是:把工作的焦點放在獲得外在報償,很難 避免異化,也將無法逃離薛西佛斯的困境。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2.內在報償:從工作經驗裡得到的價值。 (1)目的感(purposefulness)的發展:在工作中感受 到長期、深刻的目標及其實現。 工作可被視為差事(job)、事業(career)或召喚 (calling)。 (2)天賦與能力的運用:工作可提供發展和運用能力 的機會。 例如,庖丁解牛之「遊於技」。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3.社會報償:跟其他人一起工作得到的利益。 包括達成外在的工作目標、提供令人感到滿足的 伙伴關係(companionship)。 因工作而形成的友誼,是重要的內在報償。 前三種報償是非道德性的,不必然跟在工作中做 對的事有關。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4.道德滿足:嘗試做符合道德的行為而得到的愉悅 感受。 可從專業主義和公共利益的關係,來瞭解道德滿 足。 在專業工作裡有著對服務的承諾,這是其專業定 義的一部份。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專業(professions)是符合三個判準的工作形式: (1)奠基在結合理論和實務的進階教育。 (2)運用理性、自主的判斷。 (3)對一種主要公共利益投入承諾的服務。 Alasdair MacIntyre把這些主要公共利益稱為「內 在價值物」,其定義了特定專業。 各種專業本質上傾向促進有意義的工作:結合卓 越和倫理,結合自我實現和對他人的服務。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挑戰]:如何面對工作意義的各種威脅? 受教育的漫長時間、大筆學生貸款、 被控告的風 險、對工作的不安全感、 外在價值物(金錢、權 力和名聲)帶來腐化的誘惑,讓人難以持守專業 倫理。 思考:如何能夠減低這些外在因素對工作意義的 威脅?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二)人的工作不同於薛西佛斯: 1.社會性的:我們跟其他人一起工作,可得到社會 性的意義和關係。 2.重要產物是自我的形塑:工作的意義在於「如何」 做,不只是做了「什麼」。 把焦點從工作轉向工作者。 德行倫理學的大哉問—我想做為(成為)什麼樣 的人?
三、工作的報償及其意義 3.共同工作的方式形塑社會自我:人的工作影響到 他人的幸與不幸,塑造社群的未來。 人們做什麼樣的工作創造出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 社群。 道德關注一個人的行動對他人的影響,工作裡的 行為對我們的共同未來和後代有重要倫理意涵。
結 語 有意義的工作跟個人幸福和美好社會密切相關。 人往往花比較多力氣在想:做某個工作可以讓我 得到什麼?我如何得到這份工作? 結 語 有意義的工作跟個人幸福和美好社會密切相關。 人往往花比較多力氣在想:做某個工作可以讓我 得到什麼?我如何得到這份工作? 要過真正幸福的人生、建構美好社會,必須深思: 我「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它讓我成為什麼樣 的人?它對其他人、對社會有什麼價值? 工作的最深刻意義在於透過符合愛與道德良知的 行為獲得道德滿足,這能讓人形成穩定的動機, 願意履行專業倫理的要求。
課程總結 這門課程教了什麼? 修正基因與複製人、環境倫理、動物權、全球經 濟正義、墮胎、安樂死與醫師協助自殺、死刑、 性道德與同性婚姻、專業倫理、揭發弊端、有意 義的工作。 想一想,你在這門課程中學到了什麼? 願這趟思辨之旅讓各位帶回了些許收穫。
期末考試說明 成績比例:佔學期成績25%。 範圍:第10-17週教學內容。 方式:申論題,自選三題。 考試時間:14:30-17:00。 務必閱讀教材文本,做充分準備,融會貫通。
小組討論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高 官,負責執行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劃「最終解決方案」。 他在戰爭結束後四處逃亡,最終於1960年被以色列政府逮 捕。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參與了隔年艾希曼在耶路 撒冷的審判,她認為艾希曼並非極端邪惡或愚蠢之人,只 不過是缺乏思考能力、聽命行事的官僚而已。 同年,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設計了一項電擊實驗,目的是研究受測者在面對 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進行反抗的意願及程度為 何。而結果出乎眾人的意料,有65%的受測者選擇全程服 從權威者的命令,遠超過事前預估的10%。2010年法國以 實境秀的方式,重製了這項實驗,選擇服從權威的人更高 達81%。
小組討論 請問: 1.你們認為出於對上級命令的服從,可以是「忠誠」 的展現嗎?這個理由是否能夠證成艾希曼執行種 族滅絕計劃的工作? 2.你們認為,這項工作可以為艾希曼帶來的最重要 報償為何?這能讓它成為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嗎? [個人分享]:你們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份 工作對你有什麼意義?它對其他人和整體社會有 什麼價值?
指定閱讀 Mike W. Martin, “Meaningful Work,” in Everyday 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Ethics. (2001) Pp. 291-299. Jerry Cederblom and Charles J. Dougherty, “The Rewards of an Ethical Career,” in Ethics at Work. (1990) Pp. 274-277, 293-296.
延伸閱讀 卡謬,《薛西弗斯的神話》張漢良 譯。臺北市: 志文出版社,1988。第139-143頁。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生命,如何作答?》 周家麒 譯。臺北市:御書房,2008。第236-265頁。 梁靧,〈工作很苦嗎?漢娜‧鄂蘭和莊子來救援 啦!〉,「沃草烙哲學」 2015.10.19。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25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