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有健康--才會快樂呢? 還是先有快樂--才會健康? 快樂就健康 是先有健康--才會快樂呢? 還是先有快樂--才會健康?
心理學家兼知名的大腦研究者歐 恩斯坦,以及預防醫學者索伯, 提出《快樂就健康》,將醫學上 、生物學及心理學上最新的研究 ,歸納整理為「快樂的原則 (pleasure principle)」理論, 以最少的努力與最多的快樂來促 進健康。
歐恩斯坦與索伯例舉人類發展史說明,活動 的、放鬆的、休閒的生活方式,以及親近美 食、溫暖、觸撫、愛與性,追求快樂,其實 是大自然提醒我們的方式,我們的祖先就是 這樣活存演化下來的。
別忘了享受生命
很多人忘了該如何享受生命,或根深柢固認為不應該 玩得開心,不讓自己完全放鬆來體驗快樂的感覺,找 藉口說沒有時間去享受休閒活動,有做不完的公事、 家事與費時的健康養生法。
很多人常常看不見就在眼前的東西, 人們會計算跑一場馬拉松的好處, 卻忽略了生活態度及與親友的關係, 可能比醫療上的養生之道還重要。
很多人做事本末倒置, 明明是因為活著快樂, 才會希望長壽多享受生命 的樂趣, 但常有人為了長壽, 禁止自己去享受許多可以 帶給他快樂的東西, 連自己的生日蛋糕都不敢 吃。
有樂趣的運動,不一定非要跑 馬拉松到痠痛、疼痛才能換得 健康,溫和的運動可使你精神 煥發,比較快樂有自信,得到 自我控制的感覺。
每天找出會讓你更有體力的活動, 融入你的生活,就不必另外花時間運動, 例如: 把車停在有點距離的地方,走路過去; 爬樓梯不要搭電梯;走路穿過公園, 熱誠的跟人說話並且揮動你的手臂, 有氧說話可以燃燒很多卡路里……。
很多科學證據指出, 我們天生就是喜歡快樂, 在大腦的深處有一個地方, 直接對快樂的感覺起反應。 所以單身、分居、離婚或鰥寡的人, 比結婚的人早逝的機率高2~3倍, 他們住進精神病院的比例, 也比結婚者高5~10倍。
快樂會增進你的免疫系統功能,使 你比較少生病。 看一場好笑的電影會增強抵抗力, 離婚對心臟病的影響,跟一天抽一 包以上香菸一樣大。
追求健康,比較重要的投資是在心智,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大腦,發掘自己的官感,發揮自己的心智,自然而然的活得健康。 「只有在心靈允許下,你才會快樂,」林肯曾經說。
為何人類喜歡自尋煩惱?
人類很會自尋煩惱, 尤其特別喜歡和別人做比較, 因而會覺得不快樂。
那麼,追求快樂是否很困難?
快樂的確是需要常常提醒自己, 努力追求的。
品味簡單的快樂
心智是個奇怪的東西,會記得不尋常的事,卻忽略了一般的事,例如去注意飛機失事,卻不注意每天全世界有四千多次飛機安全起降;我們只記得生命中的大事,而這些大事通常是極端正面或負面的。 所以當我們回顧一生,會誤認為快樂是建築在那些重大的事件上,而忽略了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上的小事。
人類的情緒會搖擺 有個研究把一元美鈔放在地上,半小時後訪談這些撿到鈔票的人:「你的婚姻幸福嗎?」「你的車多久需大修?」等等。 然後將這些人的回答與沒有撿到錢的人相比,結果這些人回答的婚姻比較快樂,車子的問題比較少。 因為我們的心智會自動去投射未來,把現在簡單化,使每件事保持恆久。
人類雖不能安於現狀,但人們的創作衝動和安定需求 並沒有真正的衝突,所謂快樂是指在追求新奇和耕耘 原有的、熟悉的舒適中尋求平衡。
人們究竟認為有多快樂重要? 還是有多少次覺得快樂重要? 有一個心理實驗請受試者觀察自己的心情六週,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呼叫器,記錄他們當時的感覺 和評定當時有多快樂。 人們究竟認為有多快樂重要? 還是有多少次覺得快樂重要?
結果很清楚: 快樂是來自多次覺得很好,而不是短暫的大樂。 很簡單的樂趣,晴天去外面散步一小時、帶狗兒去戶外 賽跑、劈柴或做手工藝,這些加起來的快樂遠勝短暫的 強烈感覺。
為快樂留個位子
不要把你的一生押在大事上,比如中第一特獎、升總經理或賺了雙倍的錢。 其實每天都有許多快樂的小事讓你高興,你得有時間注意鳥語花香、美味的食物、醇厚的友誼和有意義的工作。 去想現在的快樂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做為緩衝,保護你不受悲傷的衝擊,也可以直接影響你的健康。
不要一直沈溺在你的缺點中,記住快樂在於縮短你的期待和你的自我評價之間的距離。 你可以改變你的預期,或者更容易的是欣賞自己的長處。
生活中一定會有些決定、經驗是很困難 的,如親人意外死亡、公司倒閉或合併 、失業、房子遭法院拍賣、戰爭等等; 然而我們用來強化的方式其實容易且愉 快,如果你的日常生活中有足夠的「快 樂計分(pleasure points)」,你就比 較可以處理令人恐懼的事。
請在心中為愉快的事情保留一個最高的位置。 請常想上天對你的福澤。 那麼,你就會是一個常享快樂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