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脊柱的运动 脊柱运动形式 旋转 ( 角度运动 ) 三维运动 平移 ( 线性运动 ) 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创伤 研究脊柱运动的意义 第二节 脊柱的运动 脊柱运动形式 旋转 ( 角度运动 ) 三维运动 平移 ( 线性运动 ) 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创伤 研究脊柱运动的意义 脊柱畸形 脊柱融合 外科治疗方法
一、概念 运动: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刚体运动现象的研究。 坐标系统:建立坐标系统有利于精确地描述脊柱的运动,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人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 冠状面X:将躯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轴向面Z :将躯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矢状面Y: 将躯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运动节段: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运动一般是相对于下位椎体而言。 椎间盘 运动节段 脊柱的最小单元 相邻两个椎体 关节囊包裹的小关节 韧带
旋转:某一物体所有的质点都围绕一个轴线运动,或是某些物体绕一固定轴运动并发生角位移。转轴可以位于物体的外部或内部。 后屈 绕 Z 轴的旋转 轴向旋转 侧屈 绕 Y 轴的旋转 前伸 绕 X 轴的旋转
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 脊椎发生平动在临床上就称为半脱位。 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
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你为该自由度数。椎体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沿三个坐标轴的平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有6个自由度。
运动范围ROM:指平动和转动的生理极限。平动用米表示,转动用角度表示。 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绕另一个轴平移或转动。 环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明显的沿 Y 轴的耦合平移运动。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 耦合运动的方向通常与主运动的方向相 反,例如:环椎向左侧的轴向旋转伴随向右的耦合侧屈运动。
运动方式:指人体的几何中心在其运动范围内的轨迹形状 瞬时旋转轴IAR:对于一个在平面上运动的刚体,任一瞬间,它的内部必有一条线或这条线的假想延伸线不发生运动,瞬时旋转轴就是这条线。平面运动完全由瞬时旋转轴的位置及围绕它旋转的数量所决定。 运动的螺旋轴HAM:刚体在三维空间的瞬时运动可用一个简化的螺旋运动来解释。它是围绕和沿着同一轴旋转和平移基础上叠加而成的。它与围绕X、Y、Z轴旋转的三个力的合力方向一致。对于一个给定的空间运动刚体,这个轴的位置、平移和旋转的量可以完全精确地解释三维空间的运动。
二、运动和肌肉的活动 运动学:关于刚体运动力学的研究,不考虑引起运动的原因。或者说是研究无载荷状态下的运动状况 。 动力学:涉及产生运动的力的研究。是研究脊柱与载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机械反应。 肌肉是椎骨运动的原始动力。 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 后群肌肉:腰方肌和腰大肌 ,使脊柱屈曲 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 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 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前肌群的约束。
三、椎骨的活动范围
枕-环-枢复合体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 CV 屈伸活动(Qx):枕环关节、环枢关节 头的三维空间运动 轴向旋转(Qy):环枢关节* 侧屈运动(Qz):枕环 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 侧屈和轴向旋转范围越向下部活动范围越小 2. 下位颈椎 矢状面屈伸:C1-C12,4-12° 冠状面侧屈:C1-C10,6 ° ;C11, 8 °; C12, 9 ° 轴向面旋转:C1-C9, 8-9°;C10-C12,2 ° 3. 胸椎 矢状面屈伸: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比其它节段活动度大 冠状面侧屈:大致相同,腰骶关节稍小 轴向面旋转:大致相同,但腰骶关节在大许多 4. 腰椎 易出疾病
四、耦合特征 1. 枕-环-枢复合体 2. 下位颈椎 3. 胸椎 3. 腰椎 环椎旋转时,伴随着椎骨的位移。 侧弯时,棘突向侧弯的相反方向移位。 3. 胸椎 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的耦合 3. 腰椎 Y轴(轴向)的旋转和平移
五、瞬时转动轴 1.下位颈椎 2.胸椎
六、解剖单位功能 1.下位颈椎 2.胸椎 3.腰椎 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 在前屈活动时,椎间盘越高、前后径越小,其活动范围越大 侧弯时,若椎间盘左右径小,则侧方活动范围大 椎间盘越硬、活动范围越小。 2.胸椎 棘突和椎间关节限制后伸的范围。 3.腰椎 腰椎的椎间关节限制了向前方的平移,允许矢状面和冠状面旋转,对轴向旋转活动有限制作用。 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 附件对胸椎矢状面屈伸的影响
知识点 基本概念:运动节段、坐标系统(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 椎骨的活动范围
寰椎十字韧带和翼状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