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Advertisement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授課時間:2012年11月22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古代基督教歷史與文化(12) 基督教在東方(亞洲)的發展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第五学习主题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9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文學與文化》 第三講:記憶與城市書寫─溫州街的故事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Email: chun_chieh_huang@hotmail.com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形成》 第 二 講 總論: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

1. 引言

1:1 本講問題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 是什麼?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面向 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1:1 本講問題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 是什麼?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面向 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對21世紀人 文精神教育有何新啟示?

1:2 西方文化傳統的人文精神 古希臘史詩、悲劇: 神的意志 vs. 人的命運 Homer (8th century BCE) 1:2 西方文化傳統的人文精神 古希臘史詩、悲劇: 神的意志 vs. 人的命運 Homer (8th century BCE) Aeschylus (525-456 BCE) Sophocles (496-406 BCE)

1:2 西方文化傳統的人文精神 中古基督教神學: 「上帝之城」vs. 「人間之城」 Saint Augustine (354-430)

1:3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奠基者孔子(551-479BCE)

1:4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承載者 中國:「士大夫」 德川日本(1600-1868):「儒者」 1:4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承載者 中國:「士大夫」 德川日本(1600-1868):「儒者」 朝鮮王朝(1392-1910):貴族「兩班」

1:5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 1. 儒家核心價值:「人之可完美性」 成為「君子」 (孔子) 成為「大丈夫」(孟子) 成為「聖人」 1:5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 1. 儒家核心價值:「人之可完美性」 成為「君子」 (孔子) 成為「大丈夫」(孟子) 成為「聖人」 2. 中華文化無「創世神話」,所以以「俗」為「聖」(the secular as sacred):在人倫日用中體神化不測之妙。

1:5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 「自我的軟弱」 「人之墮落性」 ( fallibility of man) 3. 中西人文精神的比較 1:5 東亞儒家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 3. 中西人文精神的比較 儒家:  VS. 「人之可完美性」 (Perfectibility of man) 「身心一如」 「自他圓融」 「天人合一」 「歷史意識」 猶太基督宗教: 「原罪」 「自我的軟弱」 「人之墮落性」 ( fallibility of man)

身心一如: 作為「形而中學」的 東亞儒家身心哲學 2. 身心一如: 作為「形而中學」的 東亞儒家身心哲學

2:1 儒家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1. 「自我」是意志之方向的決定者: (1)「自我」是一個自由的主體 (2)世界的規範源於主體之意志

2:1 儒家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2. 孔、孟均肯定,人可以自作主宰, 通過「自我」的轉化而完成世界的 轉化。 「克己復禮為仁。 2:1 儒家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2. 孔、孟均肯定,人可以自作主宰, 通過「自我」的轉化而完成世界的 轉化。 「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論語‧顏淵‧1》)

影片欣賞: 「克己復禮」 資料來源:《孔子說》, 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 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2 孟子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孟子 (371?-289? BCE)

2:2 孟子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 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2》) 「道德自我」的建立

影片欣賞: 資料來源:《孔子說》, 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 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3 荀子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1.「學」是為了轉化心與身, 使人的意志成為人的行 動的主導者。 2:3 荀子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荀子 (298-238 B.C.) 1.「學」是為了轉化心與身, 使人的意志成為人的行 動的主導者。 2.人與世界的關係取決於 「自我」的意志。

2:4 日本儒者大塩中齋的「自我」 概念 大鹽中齋 (1794-1837)

2:5 日本儒者的「自我」概念 「自形而言,則身裹心,心在身內焉。自道而觀,則心裹身,身在心內焉。…其覺身在心內者,常得超脫之妙…」 2:5 日本儒者的「自我」概念 「自形而言,則身裹心,心在身內焉。自道而觀,則心裹身,身在心內焉。…其覺身在心內者,常得超脫之妙…」 只有深刻認識到「身在心者」,才能獲得「自我」之主體自由。

2:6 東亞儒者的「身心合一」觀 東亞儒家「自我」觀包括內外兩面: (1)就內部關係而言,強調身心互 滲、身心一體 2:6 東亞儒者的「身心合一」觀 東亞儒家「自我」觀包括內外兩面: (1)就內部關係而言,強調身心互 滲、身心一體 (2)就人與世界之關係而言,主張 「自我」的轉化是「世界」轉 化的基礎

2:7 修「心」以「誠」為根本: 上層知識分子 《中庸》朱訂第22章: 2:7 修「心」以「誠」為根本: 上層知識分子 《中庸》朱訂第22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影片欣賞: 《中庸》 資料來源:《中庸》, 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 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8 影片欣賞:修「心」以「誠」為根本─民間社會的灶神信仰 2:8 影片欣賞:修「心」以「誠」為根本─民間社會的灶神信仰 ﹝明﹞嘉靖-萬曆;俞都,字良臣。  羅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影片

3. 自他圓融:東亞儒學中的「社群主義」精神

3:1 儒家思想中的「仁」 「仁者,人也。 」(《中庸‧20》) 孔子在複雜社會政治脈絡 中,在人與人的互動之中 定義「人」 3:1 儒家思想中的「仁」 「仁者,人也。 」(《中庸‧20》) 孔子在複雜社會政治脈絡 中,在人與人的互動之中 定義「人」 《論語》中言「仁」 58章,「仁」字共106見。 朱熹(1130-1200)〈中庸章句序〉

3:1 儒家思想中的「仁」 丁茶山 (1762-1836)

3:1 儒家思想中的「仁」 朝鮮時代儒者丁若庸(茶山,1762-1836): 3:1 儒家思想中的「仁」 朝鮮時代儒者丁若庸(茶山,1762-1836): 「仁者,人也,二人為仁,父子而盡其 分則仁也,君臣而盡其分則仁也,夫婦 而盡其分則仁也」

3:2 「自他圓融」的理論基礎: 身體觀 身體是「現象的身體」,不是「生 理的身體」(Maurice Merleu-Ponty)。 3:2 「自他圓融」的理論基礎: 身體觀 身體是「現象的身體」,不是「生 理的身體」(Maurice Merleu-Ponty)。 儒家的「身體」,並不是一個客觀 認知的對象,而是浸潤在文化價值 意識之中,與具體的社會政治情境 密切互動的「身體」。

3:3 東亞儒家的「身體」觀 理性的主體:「身體」接受理性的指導,為日常生活、社會規範以及政治運作而行動。 3:3 東亞儒家的「身體」觀 理性的主體:「身體」接受理性的指導,為日常生活、社會規範以及政治運作而行動。 感性的主體:「身體」對它周遭的情境、脈絡、條件等,恆處於密切互動之關係狀 態之中。 「身體」在空間上處於社會政治脈絡 之中,並在時間上受到歷史經驗的召喚與洗禮,因此而成為一種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主體。

3:3 東亞儒家的「身體」觀 儒家浸潤在社會文化氛圍中的「身 體」,作為「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的主體之意義遠大於作為 「政治認同」(political identity)主體之 意義。

3:3 東亞儒家的「身體」觀 「自我」與「他者」的和諧建立在 文化的基礎之上,所以朝鮮儒者丁 茶山讀到日本儒者伊藤仁齋(1627- 1705)、荻生徂徠(1666-1728)及太宰 純(1680-1747)等人的論著後,就判 斷日本不會侵略朝鮮。

4. 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之間的 「詮釋的循環」

4:1 「人」與「自然」之 連續性與一體性 1)「人」與「自然」之連續性: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4:1 「人」與「自然」之 連續性與一體性 2)「人」與「自然」之一體性: 人與自然都具有共同 的本質──「仁」。

4:2 「天人合一」觀 1. 南宋程顥、程頤:〈識仁〉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程頤 (1033-1107) 程顥 (1032-1085)

4:2 「天人合一」觀 2. 北宋朱熹:〈仁說〉 「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 朱熹 (1130-1200)

4:2 「天人合一」觀 3. 明末王陽明: 王陽明 (1472-1528)

4:2 「天人合一」觀 王陽明:「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 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 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 矣。大人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 意之也,其心知仁本若是。」 (〈大 學問〉)

4:2 「天人合一」觀 王陽明的論述有三項命題: 人與自然界的萬物共構成為「一體」 凡是分而為二的都是不理想的狀態 人之所以與自然萬物成為「一體」, 乃是因為人的「心」本來就具有「仁」, 而不是人有意為之。

影片欣賞: 王陽明龍場悟道 資料來源:大陸節目─百家論壇。

4:3 「自我」vs.「超越主體」 人經由在日用常行之間踐履倫理道德的責任,而與宇宙的超越實體產生互相感通的關係。於是,「天命」與「人」構成一種「詮釋的循環」。 體神化不測之妙於人倫日用之間

4:3 「自我」vs.「超越主體」 ∴ 儒家的「宗教性」融入於「禮教性」之中。

4:3 「自我」vs.「超越主體」 中國:中國文化的日常性 日本:伊藤仁齋,推崇《論語》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澁澤榮一(1840-1931):《論語と算盤》(東京:國書刊行會,1985,2001)。本書有中譯本:洪墩謨譯:《論語與算盤》(臺北:正中書局,1988)。

4:3 「自我」vs.「超越主體」

「過去」與「現在」的交融: 東亞儒家的歷史意識 5. 「過去」與「現在」的交融: 東亞儒家的歷史意識

5:1 從「歷史事實」中提煉「歷史意義」 1. 中國史學的 「史論」傳統: 《左傳》之「君子曰」 《史記》之「太史公曰」 5:1 從「歷史事實」中提煉「歷史意義」 1. 中國史學的 「史論」傳統: 《左傳》之「君子曰」 《史記》之「太史公曰」 《漢書》之「論」、「贊」 《三國志》之「評」 《資治通鑑》之「臣光曰」 陳寅恪之「寅恪案」

5:1 從「歷史事實」中提煉「歷史意義」 2. 「史論」傳統中的「寓褒貶」 劉勰(465?-520?): 「褒見一字,貴踰軒冕; 5:1 從「歷史事實」中提煉「歷史意義」 2. 「史論」傳統中的「寓褒貶」 劉勰(465?-520?): 「褒見一字,貴踰軒冕; 貶在片言,誅深斧鉞。」 (《文心雕龍.史傳 》)

5:2 「歷史事實」中的「人」 對歷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 的肯定 人 vs. 結構 孔子 ─古之良史。 5:2 「歷史事實」中的「人」 對歷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 的肯定 人 vs. 結構 孔子 ─古之良史。 Isaiah Berli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對「歷史決定論」的批判 François Jullien, The Propensity of Things (New York : Zone Books ; Cambridge, Mass. : Distributed by MIT Press, 1995).

5:3 歷史中的教訓 傳統中國史學是某種道德學或倫理學 垂變以顯常,述事以求理。 歷史隱含著永恆常道,而歷史敘述 正為了提煉常道而存在 5:3 歷史中的教訓 傳統中國史學是某種道德學或倫理學 垂變以顯常,述事以求理。 歷史隱含著永恆常道,而歷史敘述 正為了提煉常道而存在 靜態而非動態的價值觀

5:4 東亞儒家的歷史意識 在東亞儒家思想中,「歷史」不是博物館裡的「木乃伊」,而是充滿教訓與智慧的圖書館。 5:4 東亞儒家的歷史意識 在東亞儒家思想中,「歷史」不是博物館裡的「木乃伊」,而是充滿教訓與智慧的圖書館。 人可以在「歷史」圖書館之中,與古人對話,為「現在」而「過去」,將「過去」與「現在」融貫而為一體,使「人」的生命充滿了時間感與歷史感。

6. 綜論: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

6:1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1): 連續與融合 「連續」而非「斷裂」 「融和」而非「緊張」

∵「連續」與「融和」 ∴追求生命的動態平衡 「身心一如」 「自他圓融」 「天人合一」 「歷史意識」 6:2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2): 動態與平衡 ∵「連續」與「融和」 ∴追求生命的動態平衡 「身心一如」 「自他圓融」 「天人合一」 「歷史意識」 超越一度空間,並且浸潤於深厚時間感的「歷史人」

6:3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 (3) 將「生理的身體」轉化為「文化的身體」,完成「身」與「心」的統一; 6:3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 (3) 將「生理的身體」轉化為「文化的身體」,完成「身」與「心」的統一; 以「文化認同」作為基礎,而化解並轉化「自我」與「他者」的緊張關係,建構一個「信任的社會」; 「人」與「自然」以及「過去」與「現在」之間,建立密切的互動關係而成為「一體」。

東亞儒者大多相信「時間」是創造歷史的一種動力, 而不是像古代希臘人一樣地認為「時間」會造成歷史中值得記載的事件的耗損。 6:4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4): 歷史意識特別發達 東亞儒者大多相信「時間」是創造歷史的一種動力, 而不是像古代希臘人一樣地認為「時間」會造成歷史中值得記載的事件的耗損。

6:4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4): 歷史意識特別發達 6:4 東亞儒家人文傳統的特色(4): 歷史意識特別發達 正是因為「人」活在超越性的「天命」與歷史文化的密切互動之中,東亞儒學展現了一個既內在而又超越、既神聖而又世俗、既在歷史之中而又「超歷史的」的人文主義的世界。

7. 結論: 儒家人文精神與21世紀教育的新展望

7:1 21世紀人文精神教育的學習方法(1):從「機械論」到「有機論」生命觀的跳躍 7:1 21世紀人文精神教育的學習方法(1):從「機械論」到「有機論」生命觀的跳躍 近代文明中的生命觀與宇宙觀 Newtonian science: 宇宙被當作「大鐘錶」 Darwinian evolutionism → Social Darwinism: a). Natural selection b).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Faustian Spirit” 21世紀文明的新展望 東亞儒家精神世界中的「有機體論」生命觀:   身 VS. 心 人 VS. 人 人 VS. 自然 人 VS. 超自然

7:2 21世紀人文精神教育的學習方法(2):從「事實」與「價值」兩分到融合 7:2 21世紀人文精神教育的學習方法(2):從「事實」與「價值」兩分到融合 20世紀教育哲學的舊軌道 「事實」與「價值」兩分 教育的「數量化」 、 「客觀化」 、 「商品化」 → “etic” approach 21世紀教育哲學的新方向 「事實」與「價值」的貫通,在「價值」脈絡中研究「事實」 教育的 “emic” approach與轉「識」成「智」 → 將習得的價值理念 含納入自己身心之中

7:3 人文精神教育的核心課題 點亮「心燈」,使自己的身與心、「自」 與「他」、「自然」與「人文」均達到 和諧之境界,並浸潤在時間感與歷史感 之中,所以: 不會將氣溫升降誤以為是氣候的本質; 不會將波浪澎湃誤以為是海水的本質。

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及 其21世紀的新啟示

關鍵字 君子 身心一如 自他圓融 天人合一

概念圖

思考問題 2. 儒家教育哲學的根本基礎在於「人 之可完美性」的信念,試述這個信 念的正面意義與負面影響。 1. 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裡,「自我」與「他者」常處於緊張之中。您認為這種緊張關係是否可能化解?應如何化解?為什麼? 2. 儒家教育哲學的根本基礎在於「人 之可完美性」的信念,試述這個信 念的正面意義與負面影響。

閱讀作業 Chun-Chieh Huang,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pp.11-28.

延伸閱讀 Carmen Meinert ed., Traces of Humanism in China: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

樂曲欣賞: 《拉緊我的手》

拉緊我的手 在多麼遠的前生, 我們曾一同約定。 莊嚴的誓句, 溫婉的笑意, 相約共度蒼生。 穿越阿穿越!多少世、多少生。 沒有地獄、餓鬼、畜生。 把握飛翔的高度,那堪修大乘,四輪的暇滿身。 拉緊我的手,拉緊我的手飛呀飛呀飛! 迎著那燦爛佛光 穿越道次美妙山崗,

拉緊我的手 讓我們以心光照耀,皎潔皓月,就在你身旁。 拉緊我的手,拉緊我的手,飛呀飛呀飛! 迎著那燦爛佛光,穿越道次美妙山崗, 阿…!流動的是教言的風,吹送諸佛心語。 阿…!讓每一位眾生都知。

拉緊我的手 我將解脫你,我將解脫你,我將解脫你, 拉緊我的手,拉緊我的手,拉緊我的手, 拉緊我的手,拉緊我的手(反覆七次)

版權聲明 1 5 6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 教授。 WIKIPEDIA / Author Unknown (http://sr.wikipedia.org/wiki/%D0%94%D0%B0%D1%82%D0%BE%D1%82%D0%B5%D0%BA%D0%B0:Sophocles.jpg),2013/01/18 visited. WIKIPEDIA / JW1805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omer_British_Museum.jpg), 2013/01/18 visited. WIKIPEDIA / Author Unknow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Aischylos_B%C3%BCste.jpg), 6 WIKIPEDIA / Thomas Gu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aint_Augustine_by_Philippe_de_Champaigne.jpg),

7 13 15 16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WIKIPEDIA / kaneg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6%9B%B2%E9%98%9C%E5%AD%94%E5%BB%9F%E5%A4%A7%E6%88%90%E6%AE%BF.jpg),2013/01/18 visited. WIKIMEDIA COMMONS / Unknow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onfuzius-1770.jpg), 2013/01/18 visited. 13 克己復禮為仁…… 而由乎人哉?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15 WIKIPEDIA / Author Unknown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encius2.jpg), 16 居天下之廣居…… 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8 19 20 22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WIKIMEDIA COMMONS / unknow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Xun_zi.jpg), 2013/01/18 visited.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版權人: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gzls/js/tbjx/kb/tp/jcct_3/d8dy/201008/t20100830_833684.htm), 2013/01/18 visited,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世界通史資料選集‧近代部分》下冊, 周一良、呈于廑 主編,商務印書館,1964 年。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0 自形而言…… 常得超脫之妙。 《洗心洞劄記》,大鹽中齋 著。 22 唯天下至誠……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第二十二章。

26 27 2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仁者,人也。 《中庸》第二十章。 《四書章句集註》〈中庸章句序〉,宋 朱熹 著。 Hudong 互動百科 (http://tupian.hudong.com/a0_48_05_01000000000000119080580428448_jpg.html), 2013/01/18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WIKIPEDIA /자작 (http://ko.wikipedia.org/wiki/%ED%8C%8C%EC%9D%BC:Mokminsimseo.jpg), 2013/01/18 visited. 28 仁者,人也…… 夫婦而盡其分則仁也。 《論語古今註》,丁若鏞 著。

34 35 36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論語》〈庸也篇〉。 WIKIMEDIA COMMONS / Hiar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Examination_Candidate',_ink_and_colors_on_paper_by_Ren_Xiong_(1823-1857).JPG),2013/01/18 visited. 35 Flickr /  xin(gao) (http://www.flickr.com/photos/xingao0811/4643874495/), 2013/01/18 visited. 36 WIKIPEDIA / Shangguan Zhou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heng_Hao.jpg), 2013/01/18 visited.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heng_Yi.jpg),

36 37 3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宋元學案》〈識仁篇〉宋 程顥。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Zhu_xi.jpg), 2013/01/22 visited. 書易系辭,宋 朱熹,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 《仁說》,宋 朱熹。 38 WIKIPEDIA / Author Unknown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Wang-yang-ming.jpg), 2013/01/22 visited.

38 39 43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宋 王陽明(1472-1529)墨跡, 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 30 條,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39 大人者…… 其心知仁本若是。 《大學問》,宋 王陽明。 43 文化部 (http://tour.moc.gov.tw/frontsite/local/festivalDetailAction.do?method=doDetail01&serNo=200906240008&subMenuId=501&siteId=101), 2013/01/22 visited.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Amazon.co.jp (http://www.amazon.co.jp/%E6%B2%88%E9%BB%99%E3%81%AE%E5%AE%97%E6%95%99%E2%80%95%E5%84%92%E6%95%99-%E3%81%A1%E3%81%8F%E3%81%BE%E3%83%A9%E3%82%A4%E3%83%96%E3%83%A9%E3%83%AA%E3%83%BC-%E5%8A%A0%E5%9C%B0-%E4%BC%B8%E8%A1%8C/dp/4480051996), 2013/01/22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http://www.amazon.co.jp/%E5%84%92%E6%95%99%E3%81%A8%E3%81%AF%E4%BD%95%E3%81%8B-%E4%B8%AD%E5%85%AC%E6%96%B0%E6%9B%B8-%E5%8A%A0%E5%9C%B0-%E4%BC%B8%E8%A1%8C/dp/4121009894),

44 45 4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Amazon.co.jp (http://www.amazon.co.jp/gp/aw/d/4336014558/ref=mp_s_a_1?qid=1348065590&sr=1-1), 2013/01/22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5 澁澤榮一(1840-1931)墨跡。 七社神社(http://www.nanasha.jp/history/index3.html#), 瀏覽日期 2013/01/2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伊藤仁齋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頁 116, 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 30 條,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48 褒見一字,貴逾軒冕;貶在片言,誅深斧鉞。 《文心雕龍》卷四‧史傳第十六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南朝 劉勰。 國圖空間(http://www.nlc.gov.cn/newgtkj/tssc/mzyj/201106/t20110623_44904.htm), 瀏覽日期 2013/01/2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4 66 67 69-71 1-80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 教授。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usn Contexts 》, Huang, Chun-Chieh,Baker & Taylor Books,2011/06/30。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office_101103.html), 2013/05/15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7 《Traces of Humanism in China: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armen Meinert,Transcript Verlag,August 31, 2010。 Amazon (http://www.amazon.com/Traces-Humanism-China-Tradition-Globalization/dp/3837613518), 2013/01/22 visited.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9-71 在多麼遠的前生……拉緊我的手。 由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如您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1-80 WIKIMEDIA COMMON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Examination_Candidate',_ink_and_colors_on_paper_by_Ren_Xiong_(1823-1857).JPG),2013/01/22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