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論 社會發展 (social development):個體在成長階段,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使其社會行為隨年齡與學得經驗的增加而產生改變的歷程。
Freud 精神分析論 Sigmund Freud (1856~1939) 於1896年首創精神分析理論,用以解釋精神病形成的心理原因。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分析人格異常者幼年生活史,找出異常的原因。精神分析論為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人格發展理論。
精神分析論要義 1. 人格的構成包括本我、自我及超我三部分。 (1) 本我 (id) :與生俱來,只具尋求生存滿足的本能性的衝動 (飢、渴、性)。 以尋求性慾滿足的衝動最強–慾力 (libido) (2)自我 (ego):後天習得,介於本我與超我間,在現實環境中尋求個體需求的滿足。
(3) 超我 (superego):人格結構中最上層,在社會化過程中被塑造而成,具有管制壓抑本我衝動而使之合於社會規範的功能。 2. 人格動力 (personality dynamics):三個我間彼此互動而產生的內在動力,促成個體人格發展。
3. 人格發展五個時期
4. 每個時期的人格發展均與慾力有關,故而都採用與性器官有關的含義命名。
Freud精神分析論之限制 1. 理論的建構以病患幼年生活史為基礎,是否能推論解釋一般兒童或成年人? 2. 泛性論 (pansexualism) 的看法,對人性解釋有不足之處。 Erikson針對Freud理論之不足加以修正
Erikson社會發展論:師承精神分析論—新弗洛伊德主義 (neo-Freudian) 1. 依據一般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 2. 視社會發展為連續不斷的歷程。 3. 不同於Freudian以性衝動為人格發展的動力,Erikson以發諸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做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心理社會發展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心理社會期發展論 (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 1. 發展危機 (developmental crisis):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一方面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會的要求與現制,使其在社會適應上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困擾。 2. 常性危機 (normative crisis):對個體自我成長而言,發展危機具有正面促動作用,屬正常現象。
3. 個體的自我發展,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產生不同性質的心理危機。前一段的危機得以化解後,始能順利發展至第二階段。 4. Erikson將人生全程按危機性質的不同,分為八個時期。個時期的自我發展,都採用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發展危機。
5. 兩極的取向並不是「非此即彼」。多數人在每一時期因對危機化解程度的不同,自我發展狀態處於兩極之間;較接近正向端者,可視為發展順利,較接近負向端者,即視為發展障礙。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1. Erikson認為,此一時期是人生全程八階段中最重要的時期,青年期所面對的危機情境也較其他時期嚴重。 2. 自我統合 (self-identity) 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此一心理過程,稱為統合形成 (identity formation)。
Marcia’s Theory of Identity Status 1. Marcia 以大學部學生為對象,經由晤談的方式,詢問有關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等四方面問題,經分析後按其自我統合的不同程度,將大學生分為四類,表示大學生在統合形成過程中,在自我發展上達到的心理狀態,稱為統合狀態 (identity status)。
1. 迷失型統合 (identity diffusion) 2. 未定型統合 (identity moratorium) 3. 定向型統合 (identity achievement) 4. 早閉型統合 (identity foreclo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