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整理至簡體版,作者不可考。內容為 參加國際健康會議所發表的心得。. 人應該活多久 有人告訴我五六十歲就差不多了。 我在醫院工作四十年了,絕大部分病死的人是 很痛苦的。 我在美國遇見張學良,一進門見到他就大吃ㄧ驚, 他眼不花,耳不聾,很多人問他:少帥,您怎 麼能活這麼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的久,是他們活的太短了。
Advertisements

什么是遗传病? 它与非遗传病 如何区别 遗传病:是由引起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的或者是由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 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基因 遗传病的概念.
第三章 药动学 基本要求 1.掌握药物跨膜转运方式与影响因素。 2.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及影响因素。
药理学总论 PRINCIPLES OF PHARMACOLOGY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保健的三个里程碑 平衡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状态.
第二十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施爱明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五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讲义 主讲:陈西敬 教授.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原理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I期临床试验 目的: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II期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试验。
第2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台灣科技之父 李國鼎 先生.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Transformation Free Systemic Circulation Bound drug Free drug Metabolites Locus of Action “receptors” Bound Free Tissue.
第9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麻醉药理学总论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系基础教研室.
王凌、蒋学华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
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邰港生物科技公司參訪.
青铜器的器型 炊食器: 炊具:鼎、鬲、甗等 食器:豆、簋、敦、盨、簠等 酒器: 饮酒器:爵、角、觚、觯等 温酒器:斝
第2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第四章 经典房室模型理论 第一节 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
Stability of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s
项目七 酱卤制品加工 【知识目标】 1.了解酱卤肉制品的种类及特点。 2.理解肉在煮制过程中的变化。 3.熟悉并掌握酱卤制品调味与煮制方法。
今日4版 国内统一刊号:CN01-009第5期 (代号7-2)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金 涌.
滨州医学院 临床药学教研室 王垣芳.
Chapter 2 pharmacokinetics.
单室模型药代动力学 参数计算(1) ——静脉注射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章 药物代动力学.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第三章 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PK.
模块一 药物应用基础 药物应用技术.
第12章 给药方案的拟订.
第二章 单室模型 根据取样的不同,可分为 血药浓度法 尿药浓度法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Organism
Introduction of BMS Section Ⅵ.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药理学Pharmacology 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周琼莹 电话: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制作:宋晓红.
第九章 多室模型 第一节 二室模型血管内给药 第二节 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第三节 隔室模型的判别.
第八章 单室模型 第一节 静脉注射 第二节 静脉滴注 第三节 血管外给药.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第一节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第十二章 统计矩原理 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张娜.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九章 多室模型 黄桂华.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BENKE 第11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黄桂华.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第三节 非线性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及参数计算.
第十章 重复给药 黄桂华.
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LOGO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药理学 第 五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杨世杰 教 授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药物动力学(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临床药物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将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处置的动力学过程。

1. 药物的吸收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方式: 简单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胞饮 等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理化性质 给药途径 剂型 吸收部位的血流状况 药物浓度

1.1 消化道吸收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口腔吸收 胃肠道吸收 从胃吸收 从小肠吸收 从直肠吸收 影响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 食物 胃肠道的功能状态 首过效应 药物的相互作用

1.2  非消化道吸收 (Non-GI absorption) 静脉给药 肌肉注射 皮下给药 肺吸入 皮肤给药

2. 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a 组织血流量 b 蛋白结合率: c 体内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3. 药物的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主要在肝脏,药物通过生物转化可产生一下结果: 转化成无活性代谢物 无活性药物转变为有活性的代谢物 将活性药物转化为其它活性物 产生有毒物质

4. 药物的排泄 (excretion) 肾排泄:药物的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 胆汁排泄

二、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1. 房室模型 (compartment model) 1.1 一室模型 (one-compartment model) X0 给药量 K 消除速率常数 机体

1.2 二室模型 (two-compartment model) X0 K10 K12 K21 V1 V2

2. 动力学过程(速率过程, rate process) 2.1 一级速率 (first-order rate) 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百分率转运或转化。 dc/dt=-Kc 积分后得: c=c0e-Kt c0为初始血浆药物浓度,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2.2 零级速率(zero-order rate) 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二与体内药物浓度无关。 公式: dc/dt=-K0 积分后得:c=c0-K0t K0为零级消除速率常数

2.3 饱和动力学过程 (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 dc/dt=-Vmc/(Km+c) Km为米氏常数,Vm为最大速率 当Km>>c时,即在低浓度时,M-M式可简化为: dc/dt=-Vmc/Km 这时的药物浓度下降速率与药物浓度呈正比,相近于一级动力学。 当当c>>Km时,即在高浓度时,M-M式可简化为: dc/dt=-Vm 表示药物浓度下降速率已处于最大速率,为零级过程。 )

一房室模型 1. 单次静脉注射 c=c0e-kt lgc=lgc0 – t1/2=0.693/k V=X0/C0 CL=KV Kt 2.303

二房室模型 单次静脉给药 c=Ae-αt + Be-βt lgc=lgB–βt/2.303 Lgcr=lgA–αt/2.303

三、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参数及意义 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 Vd=X/C0 Vd的计算: Vd=X0/c0 (V外推) Vβ=FX0/β.AUC (V面积) Vss=V1+V2+… (V稳态) 在一室模型中,V外推=V面积=V稳态 在二室模型中,V外推>V面积>>V稳态

意义: 在于利用Vd可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作出推断,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程度。

体重70kg的人,血浆容积约3L,细胞间液约9L,细胞 Vd 分布情况 3~5L 药物主要分布在循环系统中 肝素 0.06 (0.05-0.07L/kg) 10~20L 分布在细胞外 卡那霉素 0.2 (0.14-0.3L/kg) ~40L 分布细胞外液 异烟肼 0.6 (0.4-0.7L/kg) 100~200L 分布‘深部’组织 氯丙嗪 20 (2-20L/kg)

2.清除率( Clearance,CL) 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液或血浆中地药物被完全清除。 表达式: CL=(dx/dt)/c=KX/c=KV 总清除率CLs=CLr+CLh+CLother CLr 肾清除率;CLh 肝清除率。

3. 消除速率常数(K) K表示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消除的速率。 K值具有可加性。 Ks=Kr+Kh+Kother

半衰期(t1/2): t1/2表示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二室模型: (t1/2α)-分布相t1/2 (t1/2β)-消除相t1/2 一级消除:t1/2=0.693/K 零级消除:t1/2=c0/2K0 K,V和CL的关系:Cl=KV,将K换成t1/2,则:t1/2=0.693V/CL.

4. 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分数(F) Ka 是反映药物吸收快慢地一个指标。 F反应药物吸收的程度,即吸收入体 药物占所给药物的百分比。

四、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Bioavaliability and bioeqivalence) 1.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 以iv给药作对照 相对生物利用度 以标准制剂作对照 2.  生物等效性 评价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的同一药品能否产生相同的生物效应的指标。 可通过生物利用来评价生物等效性。  

其它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一房室模型 1. iv 持续给药 c= (1–e-kt) css= K0=cssKV=cssCL 负荷剂量: L=cssV= K0 KV K0 KV K0 K

2.口服给药 c= (e-Kt–e-Kat) tmax= lg Cmax= e-Ktmax FX0Ka V(Ka–K) 2.303 Ka FK0 V

多剂量给药 1. iv多剂量给药 X0 1–e-nKτ 0≤t≤τ e-Kτ ( ) cn= 1–e-Kτ V X0e-Kt 达稳态时 css= X0e-Kt V(1–e-Kτ) 达稳态时 css(max)= X0 V(1–e-Kτ) css(min)= X0e-Kτ V(1–e-Kτ)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X0 css= VKτ X0 负荷剂量 L= 1–e-Kτ 累积因子 1 css R= = c1 1–e-Kτ

2. 口服多次给药 1–enKτ 1–e-Kτ ) e-Kt 1–enKατ 1–e-Kατ ) e-Kαt ( FKaX0 V(Ka–K) [( – ] cn= 稳态时 FKaX0 V(Ka–K) e-Kαt e-Kt – ) ( css= 1–e-Kτ 1–e-Kατ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FX0 css= VK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