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基本格式 一、論文前列資料 二、論文主體 三、參考資料
壹、論文撰寫的原則 一、架構清楚 二、邏輯合理 三、忠實客觀 四、文字簡潔 五、符合慣例
第壹部份 論文前列資料 一、題目頁 二、核准頁 三、中文摘要 四、英文摘要 五、銘謝頁 五、作者簡歷 六、論文內容目錄 六、表格目錄 七、圖目錄
第貳部份 論文主體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三章 方法與步驟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論文主體的--第壹章 緒論 一、問題的性質(研究動機與背景) 二、待答的問題 三、研究目的 四、名詞解釋
論文主體的—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一、理論基礎與有關研究 二、研究假設
論文主體的--第參章 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架構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程序 五、資料分析方法
論文主體的--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一、本文 含統計的陳述與顯著性的考驗 二、表格整理與呈現 三、插圖整理與呈現
論文主體的--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一、重述問題與方法 二、主要發現與結論 三、實際上的應用 四、後續研究的相關建議
論文參考文獻 一、參考書目與期刊等資料 二、附錄資料
1.有中外文的資料時,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但不必另外標示中文部份及外文部份。 2.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若姓氏相同,則以名字的第一個字比較其筆劃。筆劃少者排在上面。 3.同一作者有多篇研究時,按其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4.大陸地區的資料可和臺灣地區的資料穿插在一起,但年代以西元方式呈現。
5.夾有中文字的日韓文資料,應緊隨著中文資料之後呈現。排列順序的方式則如中文資料。 6.英文資料排在中日韓文資料之後。 7.英文資料按作者姓氏的字母排序,第一個字母相同者,依序比第二個、第三個字母‥‥‥‥。 8.在撰寫時,請特別注意範例的標點符號及劃線的標示方式。
各項參考書目撰寫的範例如下 書籍類 邱清泰譯(1981)。心理學的重建。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陳明終、許勝哲、吳清山、林天祐(1988):我國心理與教育測驗彙編。高雄:復文書局。 吳聰賢(1988)。態度量表的建立。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463-491頁)。台北:東華書局。
Berenson, M.L., & Levine,D.M., & Goldstein,M.(1983). Intermed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A computer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rg, W.R., & Gall, M.D.(1983).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gman. Chadwick, B. A.(1984).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rankl, V. E. (1979). Meaninglessness: A challenge to psychiatry. In E.A. Maziarz (Ed.), Value and value in evolution. New York : Gordon & Breach. Williams, J.M. (1986).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performance. In J.M. Williams (Ed.),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 (pp.123-132). Palo Alto, CA: May field. 篇名 作者 書名 在本書的頁數 主編者
期刊或雜誌類 卓俊伶、簡曜輝(1984)。心智練習對網球正手 拍擊學習的影響。體育研究所集刊,11, 165-208頁。 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 研究。教育心理學學報,22期,131-146頁。 黃國彥、吳靜吉、李新鄉(1994):教師專業承 諾量表編製初步報告。測驗年刊,41輯, 143-156頁。
Becker,L.J., & Seligman,C.(1981).Welcome to the energy cri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7(2), 1-7. Main, M. Tomasini, L., & Tolan,W. (1979). Differences among mothers of infants judged to differ in secu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 472-473. Pavio,A.(1975). Perceptual comparisons through the mind's eye. Memory & Cognition, 3, 635-646.
未發表的論文 黃金柱(1979)。國民中小學體育專業教師專業態度 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研所碩士論文。 Devins, G. M. (1981). Helplessness, depression, and mood in stage renal disea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Ryerson, J. F. (1983). Effective management training: Two models.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Clarkson College of Technology, Potsdam, New York.
沒有作者的論文或書籍 學生手冊(1990)。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其他 Gottfredson, L. S. (1980). How valid are occupational rein forcer pattern scores? (Report No. CSOS-R-29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for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2465) 〔此為從 ERIC 教育資料庫中引用的資料〕
Pender, J. E.(1982).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majors: Factors influencing decisions about college, curriculum and caree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4370A-4371A. 〔此為從博士論文摘要中引用的資料〕
Rocklin,T.R.(198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tem selection in computerized self-adapted tes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此為在學術年會發表的論文〕
印刷中的論文或書籍 王俊明(印刷中):大專學生個人需求量表編製報告。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盧俊宏(印刷中):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Hamner, H. A.(in press). Research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New York: Springer. O'Donell, A. M., & Rocklin,T.R.(in press). The impact of examinee choice of item difficulty on test performance.
一、引述中文的資料 1.盧俊宏(1993)的研究發現……… 2.我國學者(張景媛,1995)的研究發現……… 3.我國一些學者(柯永河,1972;黃堅厚,1989;劉美珍,1976)的研究指出……… 〔有多位學者時,按照姓氏筆劃順序列出。姓氏相同時,再以名字的第 一個字之筆劃多寡排序。筆劃較少者列在前面。〕 4.大專學生極大多數有責任感(何英奇,1988)。 5.偏重學生學習的教育心理學並無法解釋教師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張春興、林清山,1981)。 〔有兩個共同作者時,兩個名字中間用頓號隔開。〕
6.國內的研究(徐台閣、陳進龍、高清照,民1991)亦指出…………〔有三個共同作者時,作者的名字中間皆用頓號隔開。〕 7.盧欽銘等(1988)的研究結果顯示出…………… 〔有四個共同作者時(含四個以上),只標示第一個作者的姓名,並在後面 加 "等" 字。〕 8.黃堅厚(1973,1979)的研究指出………… 〔同一作者有若干篇性質相近的研究時,在年代之間用逗號隔開。〕 9.Bruner指出「任何知識均不可改變其本質」(引自張春興,1988)〔屬於間接引述的資料,必須在出處人名之前加"引自"兩個字。〕
二、引述英文的資料 1.Weinberg(1988)的研究發現………… 2.國外學者(Becker, 1978)的研究發現………… 3.國外一些學者(Becker, 1978;Erez, 1977;Fowler,1978)的研究都指出………〔有多位學者時,按照姓氏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若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比較第二個字母,餘類推。字母在前的列在前面。〕 4.較難的目標會引出較佳的表現(Locke, 1968)。 5.參與設定目標比分派目標會有較佳的表現(Latham & Yukl, 1975)。〔有兩個共同作者時,兩個名字中間用 " & " 號隔開。〕
6.Locke, Mento and Katcher(1978)亦指出………〔有三個共同的作者時,各人名中間皆需用逗號隔開,第二個作者和第三個作者之間另外再加" & " 號。〕 7.Locke et al.(1980)亦指出………〔有四個共同作者時(含四個以上),只標示第一個作者的姓,後面用" et al. " 表示 "等" 的意思。〕 8.Bandura (1977,1981)的研究指出……〔同一作者有若干篇性質相近的研究時,年代之間用逗號隔開。〕 9.Likert (引自Erez & Kanfer,1983)指出……〔屬於間接引述的資料,在出處之前加 " 引自" 兩〕
資料引述的撰寫 三、引述中、英文的資料 1.已有研究 (柯永河,1972;黃堅厚,1976;Edwards, 1959;Hicks, 1970) 顯示出………〔有中外學者時,國內學者在前,國外學者在後,其排序方式如前面所述〕 2.男女的人格特質是有差異存在的(楊國樞,1988;Maccoby & Jacklin, 1974)。 3.有關目標設定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目標難度會影響工作表現(王澤惠,1991;周文祥,1990;Weinberg, Stitcher, & Richardson, 1994;Weinberg et al.,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