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 6 課 市場干預(I) 課文概覽 6.1 價格上限 6.2 價格下限 6.3 數量管制:配額.
第二章 供求理论 需求与供给: 弹性理论 (一)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二)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三)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一、需求 二、供给 三、均衡价格 四、需求与供给的弹性理论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决定因素? 2、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关系? 3、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一、需求理论 二、供给理论 三、均衡理论 四、弹性理论 五、价格政策
指尖的藝術 5B501 科 目: 流行資訊 授課老師: 陳欣妏 成 員: 黃秀菁(PPT製作)
5.5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策略可行性分析 操作可行性分析 回报可行性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宏微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吴其旺 马鞍山电视大学 2001、3.
西方经济学 廊坊电大 宋万生.
西方经济学 ECONOMICS 臧良运 主编 科学出版社.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I):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QA修改要點: 1.情境配圖(類似ppt動畫) 2.讓使用者選擇先作答哪一個情境 3.選項前設計可打勾的框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微观部分.
经济学概论 第二讲 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 开始.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供求定理 Demand-Supply 五、经济模型 一、微观经济学特点 六、弹性 二、需求曲线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微观经济学 复习要点.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2 供给与需求(I):市场如何运行.
“体育与健康”课程介绍 尹 林 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发展 海 闻 教授 2006年秋季.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第2章 国际贸易一般均衡与贸易利益 2.1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2.2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第一节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 与微观经济学 第二节 需求 第三节 供给 第四节 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第三章 弹性分析理论 五、其他需求弹性 六、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弹性概念 二、需求价格弹性 七、蛛网模型 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
经济生活模块备考知识.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西方经济学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教学时数:64课时 主讲教师:杨为燕.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一、需求曲线 二、供给曲线 三、供求均衡 四、弹性理论 五、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四篇 市场竞争结构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外部性与公共品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 高鸿业 LECTURE3 效用论.
选择: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资源 人们的福利 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 需求 供给.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
2 供给与需求 2.1 需求的基本原理 2.2 供给的基本理论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2.4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二章 供求与均衡价格  .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十一章 博物馆经济学 一、博物馆产品的定义和类型
经济学学位课考试复习.
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2-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供給與供給法則 2-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一、边际的概念 二、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 三、弹性的概念 四、经济学中常见的弹性函数 五、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4章 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 1.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1.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第二章 供求理论 Jianliang 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 本章围绕市场体制的运行作总体性的或一般性的考察,介绍了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供给和需求分析,说明了一个竞争性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供给和需求是如何确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以及如何运用供给和需求分析来确定市场条件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主题内容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什么是需求? 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以购买能力为前提: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需求≠需要,需求=愿意购买∩能够购买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 非实际购买量

什么是需求? 个人需求 与 市场需求 需求的几种表述法: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P Q O D 价格(美元/公斤) 需 求 量 需 求 量 个人需求量(公斤) 市场需求量(吨) 甲 乙 丙 丁 … 6 2 1 4 60 5 3 63 7 67 8 77 P Q O D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价格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 预期价格

需求规律 定义: 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 例外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炫耀性消费品(Conspicuous Consumption) 解释 1)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化经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 2)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经由实际收入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Q O P Pa Qa a (a) D P0 O Q P Q0 D0 (b) Q2 D2 Q1 D1 Pb Qb b Pc Qc c

主题内容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什么是供给? 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数量 以生产提供能力为前提:供给≠生产,供给=愿意销售∩能够销售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 应的供给量 非实际售卖量

什么是供给? 个别供给 与 市场供给 供给的几种表述法: 供给表 P Q O S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价格(美元/公斤) 供 给 量 供 给 量 个别供给量(公斤) 市场供给量(吨) 甲 乙 丙 丁 … 3 1 5 55 4 7 58 8 9 63 6 10 12 70 供给表 P Q O S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价格 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生产成本:要素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 预期价格 政府的税收与补贴政策 注意与影响需求的差别

供给规律 定义: 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 解释 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 例外 劳动 w L O SL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a) P Pa S a Qa Q O S0 (b) P P0 O Q Q0 S2 Q2 S1 Q1 Pc c Qc Pb b Qb

主题内容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需求价格弹性 定 义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P Q O D Q0 D P0 不受计量单位影响,即无量纲 性 质 不受计量单位影响,即无量纲 代数值可正可负,代表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动方向性关系 绝对值可大可小,代表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ed|=0 完全无弹性 P Q O D Q0 |ed|= 完全弹性 |ed|=1 单元弹性 |ed|<1 缺乏弹性,如生活必需品 |ed|>1 富于弹性,如奢侈品 D P0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不仅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一样,而且同一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往往不相等 10 -1 P ΔP Q ΔQ 性 质 不仅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一样,而且同一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往往不相等 10 -1 P ΔP Q ΔQ 5   20 4 30 3 40 2 50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如价格从 5 降为 4 时 P Q 5 20 4 30 3 40 2 50 价格从 4 再降为 3 时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按定义式,同一商品价格下跌时与上涨时的弹性值不同 如价格从 5 降为 4 时 价格再从 4 上升 5 时 P Q 5 性 质 按定义式,同一商品价格下跌时与上涨时的弹性值不同 如价格从 5 降为 4 时 P Q 5 20 4 30 3 40 2 50 价格再从 4 上升 5 时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按定义式,同一商品价格下跌时与上涨时的弹性值不同 改进公式,即一般所称弧弹性公式 此时价格在 5 与 4 之间变动时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或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同向变化 性 质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或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同向变化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反向变化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无关

需求价格弹性 性 质 证明: 于是, 若1+ed >0 , 即ed >-1或 |ed |<1,则 应用:谷贱伤农

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与弧弹性 定义及两者区别 P Q O D A B P1 P2 Q1 Q2

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与弧弹性 几何表述法 R O P0 Q0 P A B Q M · 横轴公式 斜线公式 纵轴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替代品的存在及相近性 开支占收入的比重 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 调节时间的长短

需求收入弹性 定义与计算方法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eI > 0 正常商品(Normal Goods) eI < 0 低劣商品(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 需求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与低劣商品 eI > 0 正常商品(Normal Goods) eI < 0 低劣商品(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定义与计算方法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eXY > 0 替代商品(Substitution Goods) eXY < 0 互补商品(Complement Goods)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 eXY > 0 替代商品(Substitution Goods) eXY < 0 互补商品(Complement Goods)

供给弹性 定义与计算方法 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主题内容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 静态分析 O Q Qe Pe P S D E 超额供给 P1 Q1 Q2 超额需求 P2 Q3 Q4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 需求增加 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需求减少 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S D0 E0 O Q Q0 P P0 D1 E1 P1 Q1 E2 P2 Q2 D2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 供给增加 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 供给减少 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S2 P2 Q2 E2 S0 D E0 O Q Q0 P P0 S1 E1 Q1 P1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 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 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定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 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 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反向变动: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S0 D0 E0 O Q Q0 P P0 E1 S1 Q1 P1 D1

蛛网模型 动态分析 用于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如生猪和玉米)的价格与产量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理论 基本假设: 产品生产周期长,且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 生产者对经济未来变动缺乏理性预期,供给量变动存在时滞; 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

蛛网模型 动态分析 可能出现的三种形式: 收敛型蛛网:需求曲线斜率小于供给曲线斜率 Qtd=f(Pt) Qts=g(Pt-1) O Q P A B C D Q3 Q2 1 2 3 E t

蛛网模型 动态分析 可能出现的三种形式: 发散型蛛网:需求曲线斜率大于供给曲线斜率 Qtd=f(Pt) Qts=g(Pt-1) O Q P A B C D Q3 Q2 1 2 3 E t

蛛网模型 动态分析 可能出现的三种形式: 封闭型蛛网:需求曲线斜率等于供给曲线斜率 Qtd=f(Pt) Qts=g(Pt-1) P P A B P1 D C P2 P2 O O Q1 Q2 Q 1 2 3 t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 Q O Qe P Pe D S E Q1 Q2 P1 F G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Q O Qe P Pe D S E 过 剩 Q1 Q2 P1 F G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最低工资(Minimum Wage) w SL w1 G F we E DL L2 O L1 Le L 政府为了保证就业者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所需的收入水平而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w SL 失 业 L1 L2 w1 F G we E DL O Le L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限制价格(Ceiling Price) 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其规定一个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往往是在战争或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对居民生活必需品规定最高限价 Q O Qe P Pe D S E Q2 Q1 P1 F G 短 缺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一: 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P1=P2+T 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 P1-T=P2 D S O P Q P0 Q0 E S+T P1 Q1 E1 T P0+T T D-T P2 E2 P0-T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二: 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 消费者税负:P1-P0 生产者税负:P0-P2 D S O P Q P0 Q0 E S+T P1 Q1 E1 P2 T E2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三: 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D S O P Q P0 Q0 E P2 E2 S+T P1 E1 T Q1 P1’ P2’ D’ E1’ E2’ 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