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 课程X.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Advertisements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七章: 二元关系 主要内容 本章与后面各章的关系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二元关系的定义与表示法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闭包
第四章 二元关系 4.1 二元关系及其表示法 序偶与笛卡尔积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的性质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高等部分,是代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二章 矩阵(matrix) 第8次课.
第10章 关 系 关系是在集合上定义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例如,在自然数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小于关系,在命题公式之间可以定义等价关系和永真蕴涵关系,在集合A的各子集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包含关系.此外,在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在课程表上反映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联系,也就是映射.在数据库的一种重要类型关系数据库中保存了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就是按照本章所定义的关系设计的.
第七章 二元关系 主要内容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二元关系的定义与表示法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闭包 等价关系与划分 偏序关系.
第 二 篇 集 合 论 北京理工大学 郑军.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组合数学 第五章 二项式系数 主要内容: 1. 二项式系数及相关性质 2. 链与反链.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1.2子集、全集、补集(二) 楚水实验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四、投影运算 在数据库中, 用关系来描述数据时常用投影运算进行数据操作。
数列.
第5章 关系 Relation.
§4 谓词演算的性质 谓词逻辑Pred(Y)。 是Y上的关于类型 {F,→,x|xX}的自由代数 赋值 形式证明
实数与向量的积.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以及集合之间的运算 集合{所有课程全体}和集合{所有教室}这两个集合之间就存在着某种联系。
线性代数 第二章 矩阵 §1 矩阵的定义 定义:m×n个数排成的数表 3) 零矩阵: 4) n阶方阵:An=[aij]n×n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复习.
4.偏序集合中的几个特殊元素 定义:设(A,≤)是一个偏序集合, BA,若存在一个元素bB,对所有b‘B都有b’≤b, 则称b是B的最大元;若都有b≤b‘, 则称b是B的最小元。特别B=A时,称b为A的最大元或最小元。 例:A1={1,2,3,4,5,6},(A1,) 1为A1的最小元,6为A1的最大元.
离散数学-集合论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Open Topic 1-9(1) : 概念辨析 2017 年 12 月 11 日 何润雨 & 孙思钰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
第四章 二元关系 2019/5/7.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6讲 等价关系、相容关系 与偏序关系 主要内容: 1.等价关系. 2.相容关系. 3.偏序关系..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第三章 关系 3.6偏序关系 小于等于关系“”的推广,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类序关系 按某方面比较事物并按“程度”确定事物之间的大小次序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1.集合 , S1={a},S2={{a}},S3={a,{a}} aS3, S1  S3 {a}S3,S2  S3,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A经有限次初等变换化为B,称A与B等价,记作A→B.
第五章 函数 函数也叫映射,交换,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高数中,函数的概念是从变量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函数一般是连续或间断连续的函数,这里将连续函数的概念推广到离散量的讨论,即将函数看作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离散结构》 二元运算性质的判断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爱丽.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七章: 二元关系 第一节: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第二节:二元关系 第三节:关系的运算 第四节:关系的性质.
定义5 把矩阵 A 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矩阵,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位似.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计算机问题求解 – 论题1-9 - 关系及其性质 2018年11月13日.
离散数学─归纳与递归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数理逻辑 课程X

第10章 关 系 关系是在集合上定义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例如,在自然数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小于关系,在命题公式之间可以定义等价关系和永真蕴涵关系,在集合A的各子集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包含关系.此外,在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在课程表上反映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联系,也就是映射.在数据库的一种重要类型关系数据库中保存了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就是按照本章所定义的关系设计的.

10.1 二元关系 10.1.1 二元关系的定义 定义10.1.1 对集合A和B,A×B的任一子集称为A到B的一个二元关系,一般记作R.若<x,y>∈R,可记作xRy;若<x,y>R,可记作x y.在A=B时,A×A的任一子集称为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二元关系可简称关系. 从形式上说,二元关系是笛卡儿积的子集,换句话说,它是有序对的集合.从语义上说,二元关系是集合A和B元素之间的联系.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联系.

例1 设A={0,1},B={a,b}.则 Rl={<0,a>}, R2={<0,a>,<0,b>,<l,a>} 是A到B的两个二元关系. R3={<O,1>,<1,0>} R4={<0,1>,<0,0>,<1,0>} 是A上的两个二元关系.

例2 设X={1,2,3},定义X上的关系Dx和Lx为 Dx={<x,y>|x∈X∧y∈X∧x整除y} Lx={<x,y>|x∈X∧y∈X∧x≤y} 于是,Dx是 Dx={<1,1>,<2,2>,<3,3>,<1,2>,<1,3>}. Lx关系是 Lx={<1,1>,<2,2>,<3,3>,<1,2>,<1,3>,<2,3>}.

例3 对任意的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R1和真包含关系R2定义为 R1={<x,y>|x∈P(A)∧y∈P(A)∧xy} R2={<x,y>|x∈P(A)^y∈P(A)^xy}

若A={},则P(A)={,{}},P(A)上的R1和R2是

二元关系是二元组的集合.推广这个概念,可以用n元组的集合定义n元关系. 定义10.1.2 若n∈N且n>1,A1,A2,…,An是n个集合,则A1×A2×…×An的任一子集称为从A1到An上的一个n元关系.

10.1.2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10.1.2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IA={<x,x>|x∈A}, (2)A上的全域关系(全关系)EA定义为 EA={<x,y>|x∈A^y∈A}, (3) 是A上的空关系.

例4 设A=<a,b>,则 IA={<a,a>,<b,b>}, EA={<a,a>,<a,b>,<b,a>,<b,b>}.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dom(R)={x|(y)(<x,y>∈R)}, (2)R的值域ran(R)为 ran(R)={y|(x)(<x,y>∈R)}, (3)R的域fld(R)为 fld(R)=dom(R)U ran(R),

例5 设A={a,b,c},B={b,c,d},A到B的关系R={<a,b>,<b,c>,<b,d>},则 dom(R)={a,b}, ran(R)={b,c,d}, fld(R)={a,b,c,d}.

定理10.1.1 对A到B的关系R如果<x,y>∈R,则x∈UUR,y∈UUR 证明 已知<x,y>∈R,即{{x},{x,y}}∈R.因{x,y}是R的元素的元素,故{x,y}∈U R.因x和y是UR的元素的元素,故x∈UUR,y∈UUR. 定理10.1.2 对A到B的关系R,则 fld(R)=UU R,

证明 对任意的x,若x∈fld(R),则x∈dom(R)或x∈ran(R).则存在y,使<x,y>∈R或<y,x>∈R.这时都有x∈UUR. 对任意的t,若t∈UUR.因为R的元素的形式是{{x},{x,y}},所以必存在u,使{{t},{t,u}}∈R 或{{u},{u,t}}∈R.也就是t∈fld(R).

10.2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描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关系的定义使用了集合表达式,这一节介绍后两种方法,对有限集合上的关系,采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方法,不仅使分析更加方便,而且有利于使用计算机处理,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若R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n矩阵(m行,n列的矩阵)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m方阵(m行、m列的矩阵)

A到B的关系R是A×B的子集,A×B有m×n个有序对.矩阵M(R)有m行(行为横向)、n列(列为竖向),共有m×n个元素.因此,M(R)的每个元素恰好对应A×B的一个有序对.用M(R)中元素rij的值表示有序对<xi,yj>是否在R中,因为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所以rij只取值0和1是合理的.

在矩阵右方和下方标注了X和Y的元素,标注表明,x1对应第1行,x2对应第2行,y1对应第1列,依此类推.因此,第1行第3列交点的r13=1表示<x1,y3>∈R,而第3行第1列的r31=0表示<x3,y1>  R.在使用关系矩阵时,集合X和Y中的元素分别进行了排序.这时就不必在矩阵上标注这些元素,而且也不难确定一个矩阵元素对应的有序对

例2 设A={1,2,3,4},A上的大于关系>定义为>={<2,l>,<3,1>,<4,1>,<3,2>,<4,2>,<4,3>}.则关系>的关系矩阵是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若只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Y,边集是E,从xi到y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yj>∈R.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边集是E,从xi到x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xj>∈R. 关系图十一条有向边eij对应R中的一个有序对<xi,xj>,二者一一对应.图形表示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例3 对例1中的X到Y的关系R,关系图G(R)如图10.2.1所示.在XY时.为了图示清楚,通常把定义域的元素x1,x2等画在一边,把值域中的元素y1,y2画在另一边.

例4 对例2中的A上的关系>,关系图G(>)如图10.2.2所示.对A上的关系.关系图中一般小区分定义域和值域,每个顶点既可以发出有向边,又可以收到有向边.

例5 对A={a,b,c}上的关系 R={<a,a>,<a,b>,<b,b>,<b,c>},关系图G(R)如图10.2.3所示.图中从a到a的有向边eaa表示<a,a>∈R,这类有向边称为自圈.

10.3 关系的逆、合成、限制和象 一个关系的逆是另一个关系,两个关系的合成是第三个关系.求关系的逆与合成都是构造新关系的方法,也都是关系的运算.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R-1={<x,y>|<y,x>∈R}, (2)R与S的合成SR为X到Z的关系 SR={<x,y>|(z)(<x,z>∈R^ <z,y>∈S)}. 此外,对任意的集合A,还可定义

(4)A在R下的象R[A]为集合 R[A]={y|(x)(x∈A^<x,y>∈R)}.

对R的每个有序对<x,y>,把两个元颠倒得到有序对<y,x>,这些<y,x>的集合就是R-1.把R的关系图中每个有向边的方向颠倒就得到R-1的关系图. 如果在关系R和S中各有一个有序对,使<x,z>∈R且<z,y>∈S,则<x,y>是关系SR的元素.而且,SR包含全部这样的有序对.关系的合成如图10.3.1所示.因为<5,6>∈R且<6,7>∈S,故<5,7>∈SR.虽有<1,2>∈R,但不存在y使<2,y>∈S,故没有y使<1,y>∈SR也没有x使<x,4>∈SR.

注意,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合成为SR,而不写成RS(注:有的书写为RS.)SR是X到Z的关系.为了求SR,应把R中每个有序对与S中每个有序对一一配合,以此确定SR的每个有序对. R A是关系R的子集,其中每个有序对<x,y>满足x∈A.可以说R A是A到Y的关系.也可以说是X到Y的关系.当dom(R)  A时,R A=R.R[A]是一个集合,它实质上是只R A的值域.

例1 设集合A上的关系R为 A={a,{a},{{a}}}, R={<a,{a}>,<{a},{{a}}>}.

例2 设集合N上的关系R和S为 R={<1,2>,<1,3>,<2,3>,<3,4>}, S={<3,4>,<4,5>,<5,4>}. 则 R-1={<2,1>,<3,1>,<3,2>,<4,3>}, SR={<1,4>,<2,4>,<3,5>}, RS=.

10.3.2 SR的关系矩阵 R-1的关系矩阵M(R-1)就是R的关系矩阵的转置矩阵.也就是说,把M(R)中每一对rij和rji(i≠j)互换就得到M(R-1),下面介绍求SR的关系矩阵的方法. 如果A是有限集合,|A|=n.关系R和S都是A上的关系,R和S的关系矩阵M(R)=(rij)和M(S)=(sij)都是nXn的方阵.于是SR的关系矩阵 M(SR)=(wij),可以用下述的矩阵逻辑乘法计算(类似于矩阵乘法).可以写为 M(SR)=M(R)M(S),

其中 wij=∨k=1~n(rik∧skj).这是由M(S)和M(R)的元素计算M(S,R)的元素wij的方法.式中的^和V分别为在集合{0,1}上的运算. ^是逻辑乘,1^1=l,而0^1=1^0=0^0=0(它对应合取词). V是逻辑和,0V 0=0,1V0=0V1=1V1=1(它对应析取词).

例3 设集合A={1,2,3,4},A上的关系 R={<1,2>,<3,4>,<2,2>}, S={<4,2>,<2,4>,<3,1>,<1,3>}.则

10.3.3 性质 定理10.3.1 对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则 (1)dom(R-1)=ran(R), 10.3.3 性质 定理10.3.1 对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则 (1)dom(R-1)=ran(R), (2)ran(R-1)=dom(R), (3)(R-1)-1=R, (4)(SR)-1=R-1S-1, 证明 (1)对任意的x,有 x∈dom(R-1)(y)(<x,y>∈R-1) (y)(<y,x>∈R)x∈ran(R), 所以,dom(R-1)=ran(R). (2)类似于(1).

定理10.3.2 对X到y的关系Q,Y到Z的关系S,Z到W的关系R,则 关系的合成是关系的运算.定理表明,这个运算满足结合律.但是它不满足交换律,—般SRRS.

定理10.3.3 对X到Y的关系R2和R3,Y到Z的关系R1,有 (1)R1(R2UR3)=R1R2UR1R3, (2)R1(R2∩R3)R1R2∩R1R3 , 对X到Y的关系R3,Y到Z的关系R1、R2,有 (3)(R1UR2) R3=R1R3UR2R3, (4)(R1∩R2) R3  R1R3∩R2R3, (注意,规定关系合成符优先于集合运算符.) 证明 P167.

定理10.3.3 对X到Y的关系R集合A,B,有 (1)R[AUB]=R[A]UR[B], (2)R[UA]=U{R[B] | B ∈A}, (3)R[A∩B]  R[A] ∩ R[B], (4)R[∩A]  ∩{R[B] | B ∈A },A =/= ø (5)R[A]-R[B]  R[A-B] 证明 只证(2),(3)其他留作思考题,

例4 设整数集合Z上的关系R为 R={<x,y>|x∈Z^y∈Z^y=x2},集合A={1,2},B={O,一l,一2}. 于是,R[A]={1,4},R[B]={0,1,4}.R[A]∩R[B]={1,4}.但是,A∩B是,R[A∩B]=. 此外,A一B={1,2},R[A一B]={1,4}.但是R[A]一R[B]=.

10.4关系的性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有必要深入研究关系的性质.对A上的关系来说,主要的性质有:自反性、非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这一节定义这些性质,并给出若干结论.

10.4.1 定义 定义10.4.1 对A上的关系R,若对任意的x∈A都有xRx,则称R为A上自反的关系,若对任意的x∈A都有 ,则称R为A上非自反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自反的(x)(x∈A→xRx), R是A上非自反的(x)(x∈A→ ),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B={x|x∈N^x≠0}上的整除关系DB和小于等于关系LB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兰和相等关系=都是自反的,这些关系都不是非自反的.

例2 在非空集合A上的空关系ø是非自反的.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非自反的.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真包含关系是非自反的. 这些关系都不是自反的.

例3 在集合A={l,2,3}上的关系 R={<1,1>,<2,2>,<3,1>} 不是自反的,也不是非自反的.但是在非空集合A上,不存在一个关系,它是自反的又是非自反的. 如果R是A上自反的,则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1(即rii都是1),关系图G(R)的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如果R是A上非自反的,则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0,G(R)的每个顶点都没有自圈,

定义10.4.2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A,若xRy→yRx,则称R为A上对称的关系;若(xRy∧yRx)→(x=y),则称R为A上反对称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对称的(x)(y)((x∈A^y∈A^xRy)→yRx) 只是A上反对称的(x)(y)((x∈A^y∈A^xRy^yRx)→x=y) 反对称性还有另一种等价的定义 R是A上反对称的(x)(y)((x∈A^x∈A^xRy^x≠y)→ ),

例4 在非空集合A上的全关系是对称的,不是反对称的, 例5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反对称的。且不是对称的. 例6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和空关系都是对称的,也都是反对称的, 例7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l,2>,<2,1>,<1,3>}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例6和例7说明,对称性和反对称性既可以同叫满足,也可以都不满足.

如果R是A上对称的,则M(R)是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和j,rij=rji).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互有有向边eij和eji(不会只有eij没有eji),如果R是A上反对称的,则M(R)是反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j,若rij=1则rji=0),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仅有一条有向边(不会同时有eij和eji).

定义10.4.3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z∈A,若(xRy^yRz)→xRz,则称R为A上传递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传递的(x)(y)(z) ((x∈A^y∈A^z∈A^xRy^yRz)→xRz)

例8 在集合A上的全关系、恒等关系、空关系都是传递的.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传递的, 例9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1,2>,<2,3>} 不是传递的关系.因为<1,2>∈R,<2,3>∈R.但是<1,3>R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定理10.4.1 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则R1-1,R1∩R2,R1UR2也是且上自反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有 x∈A=><x,x>∈Rl^<x,x>∈R2 <x,x>∈R1∩R2 所以,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 对R1-1和R1UR2的证明类似.

定理10.4.2 R1,R2是A上对称的关系,则R1-1 、R1∩R2、R1UR2也是A上对称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有 <x,y>∈R1UR2<x,y>∈R1V<x,y>∈R2 <y,x>∈R1V<y,x>∈R2<y,x>∈R1UR2 所以,R1UR2是A上对称的关系. 对R1-1和R1∩R2的证明类似.

定理10.4,3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则R1-1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y,z>,有 <x,y>∈ R1-1 ^<y,z>∈ R1-1 <y,x>∈R1^<z,y>∈R1 =><z,x>∈R1<x,z>∈ R1-1 所以, R1-1是A上传递的关系. <x,y>∈R1∩R2^<y,z>∈R1∩R2 <x,y>∈Rl^<x,y>∈R2^<y,z>∈R1^<y,z>∈R2 =><x,z>∈R1^<x,z>∈R2<x,z>∈R1∩R2 所以,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注意,R1UR2不一定是传递的. 例10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3>}都是A上传递的关系.但是, R1UR2={<1,2>,<2,3>}不是A上传递的,

定理10.4.4 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则R1-1及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 证明 为了证明方便,把反对称性的充要条件等价改写为

注意,这时R1UR2不一定是反对称的 例11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1>}都是A上反对称的.但是, R1UR2={<1,2>,<2,1>}不是A上反对称的,

定理10.4.5 对A上的关系R,则 (1)R是对称的R=R-1,可得 (2)R是反对称的R∩R-1IA. 证明(1)先设R是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x,y>∈R-1, 所以,R=R-1 再设R=R-1,对任意的<x,y>,可得 <x,y>∈R<x,y>∈R-1<y,x>∈R 所以,x是对称的.

(2)先设R是反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R-1<x,y>∈R^<x,y>∈R-1 <x,y>∈R^<y,x>∈ R =>x=y=><x,y>∈IA 所以,R∩R-1IA. 再设R∩R-1IA,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 <x,y>∈R^<x,y>∈R-1 <x,y>∈R∩R-1 =><x,y>IA=>x=y 所以,R是反对称的.

10.5 关系的闭包 我们经常希望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对于不具有这些性质的关系,可以扩充这个关系为更大的关系(原关系的超集合),使新关系有这些性质.这种作法就是闭包思想.闭包是数学上常用的概念,下面先介绍多个关系的合成,再介绍闭包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定义10.5.1 对A上的关系R,n∈N,关系R的n次幂Rn定义如下: (1)R0={<x,x>|x∈A}=IA, (2)Rn+1=RnR (n≥0). 注意,n个关系R的合成简写为Rn,n个集合A的笛卡儿积经常也简写为An。二者的概念不同,却使用了相同的表示.应该注意应用的场合,以免理解错误.

例1 集合A={a,b,c,d}上的关系R为 R={<a,b>,<b,a>,<b,c>,<c,d>}. 则R0、R1、R2、R3、R4、R5的关系图如下

在例1中有一种有意义的现象,R2=R4=R6=…和R3=R5=R7=….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呢?下面考虑这个问题. 定理10.5.1 设A是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 证明 对i∈N,Ri都是A上的关系,它们都是P(A×A)的元素.因|A|=n.则|A×A|=n2,|P(A×A)|=2(n2).列出R的各次幂,R1,R2,R3,…,R2n2,….由鹊巢原理,至少有两个幂是相等的,即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Rs=Rt,(注:鸽巢原理是组合学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如果n+1个物体放人n个盒子里,则有一个盒子中有两个物体.)

定理10.5.2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m和n是非零自然数,则 (1)RmRn=Rm+n, (2)(Rm)n=Rmn. 证明 (1)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R1=Rm+1. 假设n=k(k≥1)时结论成立,即有RmRk=Rm+k.令n=k十1,则 RmRk+1=Rm (RkR)=(RmRk)R=Rm+kR =Rm+k+1 结论得证

(2)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1=Rm=Rm*1, 假设n=k(k≥1)时有(Rm)k=Rmk,令n=k+1,则 (Rm)k+1=(Rm)k(Rm) =RmkRm=Rmk+m =Rm(k+1) 所以,结论得证,

定理10.5.3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若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则 (1)Rs+k=Rt+k,其中k为自然数; (2)Rs+kp+i=Rs+i,k和i为自然数,p=t-s, (3)令B={R0,R1,…,Rt-1},则R的各次幂均为B的元素,即对任意的自然数q,有RqB, 证明 (1)Rs+k =RsRk=RtRk=Rt+k,

(2)施归纳于k, 当k=0时,Rs+0+i=Rs+i. 假设k=n时有Rs+np+i=Rs+i,其中p=t-s令k=n+1, Rs+(n+1)p+i=Rs+np+p+I =Rs+np+iRp=Rs+iRp =Rs+p+i=Rt+i=Rs+i. 所以,结论得证.

(3)若q<t,由B的定义,Rq∈B. 若q≥t,则q-s>0.一定存在自然数k和i,使得q=s+kp+i,其中0≤i≤p-1.于是, Rq=Rs+kp+i=Rs+i.此外,s+i≤s+p-1=t-1.所以,Rq=Rs+t∈B 例2 对例1中的关系R,R2=R4,于是对应的s=2,t=4.B={R0,R1,R2,R3}.R的幂 中不相同的只有以上4种.

10.5.2 闭包的定义 设R是A上的关系,有时希望给R增加一些有序对构成新关系R'(显然RR'),使得R'具有自反性或对称性或传递性.但不希望R'太大,希望增加的有序对尽量少.这就是建立R的闭包的基本思想.

定义10.5.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有A上另一个关系R',满足: (2)RR', (3)对A上任何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关系R”,RR”→R’R”,则称关系R’为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作r(R)(s(R),t(R)).

这一个定义中定义了三个闭包:自反闭包r(R),对称闭包s(R),传递闭包t(R),直观上说,r(R)是有自反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s(R)是有对称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t(R)是有传递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

例3 对例1中的关系R,R的r(R),s(R),t(R)的关系图如图10.5.2所示.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3)R是传递的t(R)=R. 证明 (1)先设R是自反的.因为RR,且任何包含R的自反关系R”,有RR”.所以,R满足r(R)的定义,r(R)=R. 再设r(R)=R.由r(R)的定义,R是自反的. (2)和(3)的证明类似.

定理10.5.5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若R1R2,则 (2)s(R1) s(R2), (3)t(R1) t(R2). 证明留作思考题.

定理10.5.6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则 (1)r(R1)Ur(R2)=r(R1UR2), (2)s(R1)Us(R2)=s(R1UR2), (3)t(R1)Ut(R2) t(R1UR2). 证明 (1)因为r(R1)和r(R2)都是A上自反的关系,所以r(R1)Ur(R2)是A上自反的关系.由R1r(R1)和R2r(R2),有R1UR2r(R1)Ur(R2).所以r(R1)Ur(R2)是包含R1UR2的自反关系.

由自反闭包定义,r(R1UR2)r(R1)Ur(R2). 因为R1R1UR2,有r(R1)r(R1UR2).类似地r(R2)r(R1UR2),则r(R1)Ur(R2)r(R1UR2). (2)和(3)的证明留作思考题. 注意,定理的结论(3)是包含关系,不是相等关系,下面是真包含的例子,

例4 集合A={a,b,c}上的关系R1和R2为,R1={<a,b>},R2={<b,c>}.于是,t(R1)=R1={<a,b>},t(R2)=R2={<b,c>}.则有t(R1)Ut(R2)={<a,b>,<b,c>}.但是R1UR2={<a,b>,<b,c>},t(R1UR2)={<a,b>,<b,c>,<a,c>}.显然t(R1)U t(R2)t(R1UR2).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证明 对任意的x∈A,<x,x>∈R0,于是<x,x>∈RUR0,所以RUR0是A上自反的,显然RRUR0,所以RUR0是包含R的自反关系.对A上任意的自反关系R”,如果RR”,则对任意的<x,y>,若<x,y>∈RUR0,则或者<x,y>∈R,或者<x,y>∈R0,当<x,y>∈R,由RR”有<x,y>∈R”.若<x,y>∈R0,则x=y,由R”的自反性有<x,y>∈R”.两种情况都有<x,y>∈R”.因此,RUR0R”.总之,RUR0满足r(R)的定义,r(R)=RUR0. 由定理可知,很容易构造R的自反闭包,只要把所有的x∈A构成的<x,x>加入R中.

定理10.5.8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s(R)=R UR-1, 证明 对任意的<x,y>,可得 <x,y>∈R U R-1 <x,y>∈RV<x,y>∈R-1 <y,x>∈R-1V<y,x>∈R <y,x>∈RUR-1 所以,RUR-1是A上对称关系.显然有RRUR-1.

对A上任意的包含R的对称关系置R”,对任意的<x,y>,若<x,y>RUR-1,则<x,y>∈R或<x,y>∈R-1,当<x,y>∈R,由RR”有<x,y>∈R”.当<x,y>∈R-1,则<y,x>∈R,<y,x>∈R”,因R”是对称的,故<x,y>∈R”.两种情况都有<x,y>∈R ”,则RUR-1R”, 总之,RUR-1满足s(R)的定义,所以s(R)=RUR-1. 由定理可知,很容易构造R的对称闭包,只要对任何<x,y>∈R且<y,x>R把<y,x>加 入R中.

定理10.5.9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t(R)=RUR2UR3U…. 证明 先证RUR2UR3U…t(R).为此只要证明对任意的n≥1,n∈N.有Rnt(R) 施归纳于n. 当n=1时,R1=Rt(R). 假设n=k时有Rkt(R).令n=k+1,对任意的<x,y>有

<x,y>∈Rk+1<x,y>∈RkR (z)(<x,z>∈R^<z,y>∈Rk) =>(z)(<x,z>∈t(R)^<z,y>∈t(R)) =><x,y>∈t(R) 所以,Rk+1t(R). 由归纳法,对n∈N,n≥1,有Rnt(R). 于是RUR2UR3U…t(R).

再证t(R) RUR2UR3U….对任意的<x,y>和<y,z>,可得<x,y>∈RUR1UR2U…^<y,z>∈RUR2U… (s)(<x,y>∈Rs)^(t)(<y,z>∈Rt) 其中s和t是非零自然数 =>(s)(t)(<x,z>∈Rt。Rs) (s)(t)(<x,z>∈Rt+s) =><x,z>∈R U R2 UR3 U… 所以,RUR2UR3U…是传递的,此外它包含R.所以 t(R) RUR2 UR3 U…, 总之,t(R)=RUR2UR3U….

通常简写为 R+=Uk=1~Rk=RU R2UR3U…, 而且 R*=Uk=1~Rk=R0URU R2UR3 U…, 定理10.5.3指出,在R,R2,…中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合成关系.所以在计算t(R)=R+时,可以只用有限个合成关系.

定理10.5.10 A为非空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个正整k≤n,使得t(R)=R+=RUR2U…URk, 证明 设有<x,y>∈R+,则存在整数p>0,使得<x,y>∈Rp,即存在序列x0=x,x1,x2,…,xp-1,xp=y,有<x0,x1>∈R,<x1,x2>∈R,...,<xp-1,xp>∈R.设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的p,有p>n,则p+1个元素x0,x1,x2,…,xp-1,xp都是A中的n个元素,p+1个元素中必有两个相等,即有0≤t<q≤p使xt=xq,因此序列可以去掉中间一段成为<x0,x1>∈R,…,<xt-1,xt>∈R,和<xt,xq+1)∈R,…,<xp-1,xp>∈R两段.第一段有t个有序对,第二段有p-q个有序对.因此,<x0,xp>=<x,y>∈Rk,其中k=t+p-q-p-(q-t)<p.这与p为最小的假设矛盾,故p>n不成立.

由此定理可知,这时的R+不妨写成R+=t(R)=RUR2UR3U…URn. 例5 集合A={a,b,c}上的关系R为 R={<a,b>,<b,c>,<c,a>}. 则 r(R)=RUR0 ={<a,b>,<b,c>,<c,a>,<a,a>,<b,b>,<c,c>}. 而 s(R)=RUR-1 ={<a,b>,<b,a>,<b,c>,<c,b>,<c,a>,<a,c>}.

由 则 t(R)=RUR2UR3 ={<a,b>,<a,c>,<b,c>,<b,a>,<c,a>,<c,b>, <a,a>,<b,b>,<c,c>}.

当有限集合A的元素较多时,用矩阵运算求A上的关系R的传递闭包仍很复杂.1962年Warshall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 Warshall算法:(令B[j,i]表示矩阵B第j行第i列的元素) (1)令矩阵B=M(R), (2)令i=1,n=|A|, (3)对1≤j≤n,如果B[j,i]=1,则对1≤k≤n,令 B[j,k]=B[j,k]VB[i,k], (4)i加1, (5)若i≤n,则转到(3),否则停止,且 M(R+)=B.

例6 A上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

有时希望所求的闭包具有两种或三种性质.应该先作哪种闭包运算呢?下面分析这个问题. 定理10.5.1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若R是自反的,则s(R)和t(R)是自反的, (2)若R是对称的,则r(R)和t(R)是对称的, (3)若R是传递的,则r(R)是传递的. 证明 只证(2),其他留作思考题. (2)先证r(R)是对称的,对任意的x,y∈A,如果x=y,则 <x,y>∈r(R)<y,x>∈r(R),如果x≠y,则 <x,y>∈r(R)<x,y>∈RUR0 =><x,y>∈R (因x≠y) =><y,x>∈R (R是对称的) =><y,x)∈RUR0<y,x>∈r(R). 总之,r(R)是对称的.

再证t(R)是对称的.为此先证,若R对称,则对非零自然数n,有Rn是对称的.施归纳于n. 当n=1时,R1=R是对称的. 假设n=k(k≥1)时Rk是对称的.令n=k十1,对任意的<x,y>,可得 <x,y>∈Rk+1<x,y>∈Rk。R (z)(<x,z>∈R^<z,y>∈Rk) =>(z)(<z,x>∈R^<y,z>∈Rk) <y,x>∈R。Rk<y,x>∈Rk+1 则Rk+1是对称的.对非零自然数n,有Rn是对称的. 对任意的<x,y>,可得 <x,y>∈t(R)(n)(<x,y>∈Rn) =>(n)(<y,x>∈Rn)<y,x>∈t(R)所以,t(R)是对称的.

定理10.5.1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s(R)=sr(R), (2)rt(R)=tr(R), (3)st(R)=ts(R), 其中rs(R)=r(s(R)),其他类似. 证明 (1)sr(R)=s(RUR0) =(RUR0)U(RUR0)-1 =RUR0UR-1U(R0)-1=RUR-1UR0 =(RUR-1)U(RUR-1)0=rs(R).

(2)先证(RUR0)n=R0UR1U…URn,施归纳于n. 当n=1时,(RUR0)1=RUR0 =R0UR1. 假设n=k(k≥1)时有(RUR0)k=R0UR1U…URk,令n=k十1,则有 (RUR0)k+1=(R U R0)ko(RUR0) =(R0UR1U...URk)o(RUR0) =((R0UR1U...URk)oR)U((R0UR1U...URk)oR0) =(R1UR2U...URk+1)U(R0UR1U...URk) =R0UR1U...URk+1. 利用这个结论 tr(R)=t(RU R0) (RU R0)U(R UR0)2U(RUR0)3U... =(R0UR1)U(R0U R1UR2)U... =R0UR1 UR2UR3U…=R0U t(R) =t(R)U(t(R))0=rt(R).

(3)因为Rs(R),所以t(R) ts(R)和st(R)sts(R).因为ts(R)是对称的,所以 sts(R)=ts(R).因此st(R) ts(R). 由定理可知,若要求出R的自反,对称且传递的闭包,则应先求r(R),再求sr(R),最后求tsr(R).若先求tr(R),再求str(R),则str(R)不一定是传递的.

10.6 等价关系和划分 在实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在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在谓词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等价关系.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关系,可以用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把该集合划分成等价类,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等价关系,在所有谓词公式的集合上的等值关系也是等价关系.

例2 集合A={1,2,…,8}上的关系R={<x,y>|x≡y(mod3)}.其中x≡y(mod3)表示x-y可被3整除, 对任意的x,y,z∈A,x-x可被3整除.若x-y可被3整除,则y-x也可被3整除.若x-y和y-z可被3整除,则x-z=(x-y)+(y-z)可被3整除.所以,R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R是A上的等价关系.

R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在图中,A的元素被分成三组,每组中任两个元素之间都有关系,而不同组的元素之间都没有关系.这样的组称为等价类.

第9章给出了用平面坐标系中的矩形表示笛卡儿积A×B的图形表示法,显然可以用正方形表示A×A,如图(a)所示.A上的关系是A×A的子集,因此可以用正方形的子集表示.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和线上的若干正方形表示.如图(b)所示.但是图(c)所表示的关系不是等价关系.它包括了对角线,所以有自反性.它以对角线为对称轴,所以有对称性.但它没有传递性.因为R中的a和b点对应的有序对,经传递得到c点对应的有序对应在R中,但c点不在R中,

定义10.6.2 只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A,令[x]R={y|y∈A^xRy},则称集合[x]R为x关于R的等价类,简称x的等价类,也可记作[x] [1]R={1,4,7}=[4]R=[7]R, [2]R={2,5,8}=[5]R=[8]R, [3]R={3,6}=[6]R. A的8个元素各有一个等价类.各等价类之间,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而且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A.

定理10.6.1 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y∈A,成立 (1)[x]R≠ 且[x]RA, (2)若xRy, 则[x]R=[y]R, (3)若x y,则[x]R∩[y]R=, (4)U{[x]R|x∈A}=A. 证明 (1)对任意的x∈A,xRx,则x∈[x]R,因此[x]R≠.由等价类定义,显然[x]RA. (2)对任意的x0∈[x]R,有xRx0,由对称性,有x0Rx.由xRy和传递性,有x0Ry,yRx0, 所以x0∈[y]R.类似可证x0∈[y]R→x0∈[x]R.因此,[x]R=[y]R.

(3)假设[x]R∩[y]R≠.则存在x0,使得x0∈[x]R且x0∈[y]R,即xRx0且yRx0,由对称性x0Ry,由传递性xRy.与已知矛盾. (4)对任意的x∈A,[x]RA.则有U{[x]R|x∈A} A.反之,对任意的x∈A,x∈[x]R,则有x∈U{[x]R|x∈A}.所以,AU{[x]R|x∈A}.因此U{[x]R|x∈A}=A. 由定理可知,对A上的等价关系R,所有等价类的集合具有很好的性质,

定义10.6.3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以R的不相交的等价类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的商集,记作A/R,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A/R={y|(x)(x∈A^y=[x]R)}. 例4 对例2中的A和R,商集是 A/R={[1]R,[2]R,[3]R} ={{1,4,7},{2,5,8),{3,6}}.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3)U=A, (4)(x)(y)((x∈^y∈^x≠y)→x∩y=),则称为A的—个划分,称中的元素为A的划分块. A的一个划分,是A的非空子集的集合(即P(A)且),A的这些子集互不相交,且它们的并集为A.

例5 对集合A={a,b,c,d}.则 1={{a},{b,c},{d}}和 2={{a,b,c,d}}都是A的划分.{a},{b,c},{d}为1的划分块. 但是3={{a,b},{c},{a,d}} 和 4={{a,b,d}} 都不是A的划分.

定理10.6.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R,A的商集A/R就是A的划分,它称为由等价关系R诱导出来的A的划分,记作R. 证明可以由定义10.6.3、定义10.6.4和定理10.6.1直接得到. 上面说明,由A上的等价关系R可以诱导出A的一个划分.下面考虑,由A的一个划分如何诱导出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定理10.6.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令A上的关系R为 R={<x,y>|(z)(z∈^x∈z^y∈z)} 则置R为A上的等价关系,它称为划分诱导出的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留作思考题.

定理10.6.4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R,诱导R当且仅当R诱导, 证明 先证必要性.若诱导R,且R诱导’.对任意的x∈A,设x在的划分块B中,也在’的划分块B‘中.对任意的y∈A,有y∈BxRy(x∈B且诱导R) [x]R=[y]R(R为等价关系)y∈B'(x∈B'且R诱导') 所以,B=B'.由x的任意性,='. 再证充分性.若R诱导,且诱导R'.对任意的x,y∈A,可得xRy[x]R=[y]Rx∈[x]R^y∈[x]R x和y在x的同一划分块中xR'y 所以,R=R'. 由定理可知,集合A的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建立一一对应.

例6 在集合A={1,2,3}上求出尽可能多的等价关系.先求A的所有划分,如图所示,

于是可得到5个等价关系. R1={<1,2>,<2,1>,<1,3>,<3,1>,<2,3>,<3,2>,<1,1>,<2,2>,<3,3>}, R2={<2,3>,<3,2>,<1,1>,<2,2>,<3,3>}, R3={<1,3>,<3,1>,<1,1>,<2,2>,<3,3>}, R4={<1,2>,<2,1>,<1,1>,<2,2>,<3,3>}, R5={<1,1>,<2,2>,<3,3>}.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例1 且是英文单词的集合 A={cat,teacher,cold,desk,knife,by}, A上的关系R为R={<x,y>|x和y至少有一相同字母},显然,R是自反的、对称的,但不是传递的.因此,R是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的关系图中,每个顶点都有自圈,而且若一对顶点间有边则有向边成对出现.因此可以简化关系图,可以不画自圈,并用无向边代替一对来回的有向边.对例1的R,设x1=cat,x2=teacher,x3=cold,x4=desk,x5=knife,x6=by,则关系图可以简化如图

定义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A,且C中任意两个元素x和y有xRy,则称C是由相容关系R产生的相容类,简称相容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C={x|x∈A^(y)(y∈C→xRy)). 例2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相容类有{x1,x2},{x3,x4},{x6},{x2,x4,x5}等,前两个相容类都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构成更大的相容类.如{x1,x2}加入x3得到另一相容类{x1,x2,x3}.后两个相容类再加入任何新元素都不是相容类了,这两个相容类称为最大相容类,

定义10.7.3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一个相容类若不是任何相容类的真子集,就称为最大相容类,记作CR. 对最大相容类CR有下列性质:(x)(y)((x∈CR^y∈CR)→xRy) 和 (x)(x∈A-CR→(y)(y∈CR^x y)). 在相容关系的简化图中,最大完全多边形是每个顶点与其他所有顶点相连的多边形,这种最大完全多边形的顶点集合,才是最大相容类,此外,一个孤立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如果两点连线不是最大完全多边形的边,这两个顶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

例3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有 {x1,x2,x3},{x2,x3,x4},{x2,x4,x5}和{x6}; 定理10.7.1 对非空有限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是一个相容类,则存在一个最大相容类CR,使CCR. 证明 设A={a1,a2,...,an}.构造相容类的序列C0C1C2…

使C0=C,Ci+1=Ci∪{aj},而j是满足ajCi且aj与Cj中各元素有关系R的最小下标, 因为|A|=n,所以至多经过n-|C|步,过程就结束,而且序列中最后一个相容类是CR.结论得证. 对任意的a∈A,有相容类{a}.它必定包含在某个CR中.所以,CR的集合覆盖住A.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赡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赡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3)U=A, 则称为A的一个覆盖,称中的元素为的覆盖块, 一个划分是一个覆盖,但一个覆盖不一定是一个划分.因为划分中各元素不相交,覆盖中各元素可能相交. 定理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的集合是A的一个覆盖,称为A的完全覆盖,记作CR(A).而且CR(A)是唯一的. 证明从略.

定理10.7.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覆盖={A1,A2,…,An},由确定的关系R=A1XA1UA2 XA2 U…UAnXAn 是A上的相容关系. 证明从略. 由A上的一个相容关系R,可以确定一个A的完全覆盖CR(A).由A的一个覆盖,也可确定一个A上的相容关系.但是不同的覆盖,可能确定同一个相容关系.

例4 集合A={1,2,3,4}的两个覆盖 1={{1,2,3},{3,4}}和2={{1,2},{2,3},{3,1},{3,4}} 可以确定相同的相容关系 R={<1,2>,<2,1>,<1,3>,<3,1>,<2,3>,<3,2>,<3,4>, <4,3>,<1,1),<2,2>,<3,3>,<4,4>},

10.8 偏序关系 在实数之间的小于等于关系,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偏序关系.它和等价关系同为很重要的关系.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偏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等于”y. 例1 在集合N-{0}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和整除关系,都是偏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也是偏序关系,

定义10.8.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非自反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拟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拟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y. 例2 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拟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真包含关系也是拟序关系. 偏序关系又称弱偏序关系,或半序关系,拟序关系又称强偏序关系.

定理10.8.1 A为A上的拟序关系,则R是反对称的. 证明 假设R不是反对称的.则存在x∈A,y∈A,x≠y,使<x,y>∈R且<y,x>∈R.由传递性,<x,x>∈R.与非自反性矛盾. 有的书上把反对称性也作为拟序关系定义的—个条件.定理表明,这是不必要的. 定理10.8.2 对A上的拟序关系R,RUR0是A上的偏序关系. 证明从略. 定理10.8.3 对A上的偏序关系R,R-R0是A上的拟序关系, 拟序关系和偏序关系的区别只是自反性.由于它们类似,只要把偏序关系搞清,拟序关系也容易搞清.以下只讨论偏序关系.

定义10.8.3 集合A与A上的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结构.集合A与A上的偏序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偏序结构,或称偏序集,并记作<A,R>. 例3 (N,≤)和<P(A),>都是偏序集.

10.8.2 哈斯图 利用偏序关系的良好性质,可以把它的关系图简化为较简单的哈斯图,首先,由于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则可不画自圈.其次,由于反对称性,两个顶点之间至多一条有向边,则可约定箭头指向上方或斜上方并适当安排顶点位置,以便用无向边代替有向边.最后,由于传递性,依传递可得到的有向边可以不画.下面定义盖住关系,并给出作图规则,

定义10.8.4 对偏序集<A,≤>,如果x,y∈A,x≤y,x≠y,且不存在元素z∈A使得x≤z且z≤y,则称y盖住x.A上的盖住关系corA定义为 covA={<x,y>|x∈A^y∈A^y盖住x}. 例4 集合A={1,2,3,4,6,12}上的整除关系DA是A上的偏序关系.则A上的盖住关系covA为 covA={<l,2>,<1,3>,<2,4>,<2,6>,<3,6>,<4,12>,<6,12>}.

对偏序集<A,≤>,A上的盖住关系covA是唯一的.可以用盖住关系画偏序集的哈斯图.作图规则为: (2)若x≤y且x≠y,则顶点y在顶点x上方, (3)若<x,y>∈covA,则x,y间连无向边,

例5 例4中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图10.8.1. 例6 对A={a,b,c},<P(A),>是偏序集,它的哈斯图如图10.8.2.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若(y)(y∈B^(x)(x∈B→y≤x)),则称y为B的最小元, (2)若(y)(y∈B^(x)(x∈B→x≤y)),则称y为B的最大元, (3)若(y)(y∈B^(x)((x∈B^x≤y)→x=y)),则称y为B的极小元, (4)若(y)(y∈B^(x)((x∈B^y≤x)→x=y)),则称y为B的极大元,

例7 在例4的偏序集<A,DA)的哈斯图中.令B1={2,4,6,12},则B1的最大元和极大元是12,最小元和极小元是2,令B2={2,3,4,6},则B2的极大元是4和6,极小元是2和3,没有最大元和最小元. 注意区别最小元与极小元.B的最小元应小于等于B中其他各元.B的极小元应不大于B中其他各元(它小于等于B中一些元,并与B中另一些元无关系),最小元(最大元)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在非空有限集合B中,极小元(极大元)必存在,不一定唯一.

定义10.8.6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若(y)(y∈A^(x)(x∈B→x≤y)),则称y为B的上界, (2)若(y)(y∈A^(x)(x∈B→y≤x)),则称y为B的下界, (3)若集合C={y|y是B的上界},则C的最小元称为B的上确界或最小上界, (4)若集合C={y|y是B的下界},则C的最大元称为B的下确界或最大下界,

例8 集合A={2,3,4,6,9,12,18},A上的整除关系DA是偏序关系.偏序集<A,DA>的哈斯图如图所示.

B1={2,4}的上界是4和12,上确界是4,下界和下确界是2.B2={4,6,9}没有上下界,没有上下确界.B3={2,3}的上界是6,12,18,上确界是6,没有下界和下确界. B的上下界和上下确界可能在B中,可能不在B中,但一定在A中.上界(下界)不一定存在,不一定唯一.上确界(下确界)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定义10.8.8 对偏序集<A,≤>,如果对任意的x,y∈A,x和y都可比,则称≤为A上的全序关系,或称线序关系,并称<A,≤>为全序集. 例9 N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所以<N,≤>是全序集.N-{0}上的整除关系不是全序关系,对非空集合A,P(A)上的包含关系不是全序关系.

定义10.8.9 对偏序集<A,≤>,且BA,进一步 (1)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链的长度. (2)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不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反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反链的长度. 例10 对例8中的偏序集.{2,4,12},{3,6,18},{3,9},{18}都是链.{4,6,9},{12,18},{4,9}都是反链. 对全序集<A,≤>,显然A是链.A的任何子集都是链.

定理10.8.4 对偏序集<A,≤>,设A中最长链的长度是n,则将A中元素分成不相交的反链,反链个数至少是n. 当n=1时,A本身就是一条反链,定理结论成立,(这时≤是恒等关系)假设对于n=k,结论成立.考虑n=k+1的情况.当A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1时,令M为A中极大元的集合,显然M是一条反链.而且A-M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由归纳假设,可以把A-M分成至少A个不相交的反链,加上反链M,则A可分成至少k十1条反链.

这个定理称为偏序集的分解定理,这是组合学三大存在性定理之—,有广泛的应用. 定理10.8.5 对偏序集<A,≤>,若A中元素为mn+1个,则A中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m+1的反链,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n+1的链.

10.8.5 良序关系 定义10.8.10 对偏序集<A,≤>,如果A的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则称≤为良序关系,称<A,≤>为良序集. 例11 <N,≤>是全序集,也是良序集.<Z,≤>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其中Z是整数集.因为ZZ,但是Z没有最小元.

定理10.8.6 一个良序集一定是全序集. 证明 设<A,≤>是良序集.对任意的x,y∈A,可构成{x,y}A,它有最小元.该最小元或为x或为y,则x≤y或y≤x.所以,<A,≤>是全序集.

定理10.8.7 一个有限的全序集一定是良序集. 证明 设A={a1,a2,…,an},且<A,≤>是全序集.假设<A,≤>不是良序集,则存在非空子集BA,B中没有最小元.因为B是有限集合,所以存在x,y∈B,使x和y无关系.与全序集矛盾.

对一个非良序的集合,可以定义集合上的一个全序关系,使该集合成为良序集.例如,<Z,≤>不是良序集.在Z上定义全序关系R为:对a,b∈Z,若|a|≤|b|,则aRb;若a>0,则-aRa,于是 0R-1,-1R1,1R-2,-2R2,…这样,Z的最小元是0,Z的子集都有最小元,<Z,R>是良序集.这个定义R的过程称为良序化.

定理10.8.8(良序定理) 任意的集合都是可以良序化的. 良序定理可以由Zorn引理证明,它们都是选择公理的等价形式.这里不给出证明, 设R是实数集合,≤是R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显然,<R,≤>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可以在<R,≤>上定义常用的区间.

定义10.8.11 在全序集<R,≤>上,对于a,b∈R,a≠b,a≤b,则 (1)[a,b]={x|x∈R^a≤x≤b),称为从a到b的闭区间, (2)(a,b)={x|x∈R^a≤x≤b^x≠a^x≠b),称为从a到b的开区间 (3)[a,b)={x|x∈R^a≤x≤b^x≠b},(a,b]={x|x∈R^a≤x≤b^x≠a}都称为从a到b的半开区间, (4)还可以定义下列区间 (-,a]={x|x∈R^x≤a}, (-,a)={x|x∈R^x≤a^x≠a}, [a,)={x|x∈R^a≤x}, (a,)={x|x∈R^a≤x^x≠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