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 心理治疗的概念 一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 学的各种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依据,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或手段包括言语、表情、 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及一定的训练方式,改善病人的.
Advertisements

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8 年春季学期. 任课教师:潘颖秋 Ph.D 上课时间:星期五 10:00am - 11:40am 上课地点:南强二 109 教室 Office hour :周一下午 1:30pm – 2:20pm 参考书 : 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6 ,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
遊戲在綜合活動領域的運用 分享者:陳靜怡 教室是玩樂的地方嗎? 古書言:『勤有功、嬉無益』。 古書言:『勤有功、嬉無益』。 教育家盧梭言:「兒童在遊戲中所學習的 遠比在教室內學到的價值要大至百倍」。 教育家盧梭言:「兒童在遊戲中所學習的 遠比在教室內學到的價值要大至百倍」。
兒童安全與事故處理 rize.htm.
嬰幼兒語言發展與保育. 語言的意義 語言是一種人類思考的符 號系統,透過語言,傳達 思想、感情,表達想法, 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生 长 发 育.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述人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过程,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 生理、心理特点 包括两大部分: 胚胎学:受精卵 → 胎儿娩出前 生长发育:出生 → 死亡.
爱情的缘起与定义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发明 爱情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第二組 OMS 陳亭宇、OMS096102羅文虹 OMS096109陳曉竹、OMS096111歐瑞蘭、OMS096125康金雲
98年度地方教育輔導計畫 「公民與社會」科教學研討會 主 題:社會與文化 主持人:洪翠娥 教授 主講人:翁文修
心理理論與應用 分組報告- 兒童期之社會情感 老師: 楊慧珍 老師 組員:工管四A A 趙偉強
閔肖蔓 執業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杏陵基金會+八方文教
道德、性格、價值觀.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危機介入取向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0/26.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報告人 陳志勇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幼兒性發展 ■ 幼兒性心理發展 ■ 幼兒性別角色發展 ■ 幼兒性概念發展.
2012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
女性小說(2)
第四讲:人际沟通技巧及 常见心理障碍的克服
新佑管理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SinView Management Consulting(XiaMen) Company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授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大學部) 教育政策與管理博士班碩士班 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
医 学 心 理 学 杨霞 2001年10月 1.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TEL: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呵护心灵 —学校心理卫生 主讲人:朱亚洪.
第一節 親職性(別)教育之重要性 第二節 父母對性(別)教育的迷思 第三節 父母實施性(別)教育之態度與原則
單元一:自我、社會與文化 主講人:梁蕙蓉.
社會學 – 社會化 10/8&10/9/2007.
幼兒社會發展與活動設計.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 報告人:社工督導—林淑卿
班級:幼保三乙 姓名:吳婉綺4a1i0062 林彤4a1i0066 林妤婕4a1i0095 指導老師:趙品淳老師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教室管理及技巧 Classroom management techniques
在地老化 徐國強.
苏州市教育局组织讲座 后现代心理学 对教育工作的贡献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章.
布題、解題與溝通 台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 葉啟村.
性別主流化參考教材 第六屆臺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
嬰幼兒的基本習慣.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輔導 組別:第一組 組員:15陳彥如 D 涂瓊文 D 張瑋真 D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台首大幼教系104(上)教學大綱 學科名稱:教育心理學 授課教師:曾火城.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明阳天下拓展.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咨询心理学 卫 博.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認知行為治療 許瑞紋 臨床心理師.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Horney:心理分析的社會理論 (1885- 出生於德國1952去世)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稱得上是一門學術? 可否構成一學術領域?本課程試圖界定「教育學」
肆、教育之心理學基礎 壹、前言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而教育是改 變人類行為的歷程。因此要用經濟而有效的
愛情心理學.
授課教師:葉玉賢博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系博士後研究員
團體 侯東成講授.
現象學人格理論 --- 自我理論與個人建構.
鄭斐升社工師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鄭斐升社工師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讓讀寫自然萌發的全語文課程 第八章.
不夠注意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Piaget 維高夫斯基 兼具內在發展與環境動力 二元發展理論.
獎懲與體罰 組員:陳治遠 邱怡芬 陳淑津 陳 忠 林良謓929428
人際關係 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空間數學本質概念 聰輝、欣燕、慧君.
數學重量本質概念 蔡佩珊 張育瑄.
台灣國小國語文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 -以1997年至2007年博碩士論文為例
感謝 分享 家長委員會 校長 李玉惠 九十二年十月九日.
第貳章 幼兒的社會化 陳薏如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社會化的定義 個體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亦即個人在社會中,受到社會的影響,進而發展自我概念與學習該社會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夠履行社會角色的功能;社會化的歷程是複雜的、持續的與長久的。

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相關理論(一)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論:本我、自我、超我。 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嬰兒期、幼兒期、遊戲期、學齡期、青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早期(成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相關理論(二) 皮亞傑(Piaget)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無律、他律、自律。 顧里(Cooley)及米德(Mead)的自我理論:人格的形成在於與外界的互動,此互動過程會創造出一個鏡中的自我,這包含了「想像別人看到了我們」、「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以及「我們反映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此三個概念。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因素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個人因素 性別與性別角色認知-社會環境對於不同性別的幼兒會有不同的期待。 身心健康與外貌-不同健康條件、不同外貌美醜、不同動機及抱負皆會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能力及狀況。 年齡-隨年齡的增長,認知與學習能力也會加強,且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例如領導者及追隨者。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家庭因素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教養方式。 父母的社經地位。 幼兒的出生序。 家庭結構-大家庭、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等。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 同儕-同儕之間的學習、模仿、競爭、與合作。 教師的人格特質與教學-身教、言教、以及因教育觀點不同所形成的教學與班級經營方式。 大眾傳播媒體-例如看電視時間的多寡、以及電視節目中角色的行為對幼兒的影響。 社會文化因素-各地的風俗習慣、政經制度、生活形態、及價值觀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 定義:幼兒主動對個人與社會經驗賦予 意義,並將其運用在行為上。 程序:界定 → 感覺 → 決定 → 行動

幼兒的社會認知--界定 界定:對我們所察覺的事物賦予意義。 界定社會裡的個人角色,包括「地方」、「自我之行為義務」、及「對他人之期望」。 界定(幼兒觀念)之形成:符號 → 觀念 → 信念。

幼兒的社會認知--感覺 感覺:尾隨於界定情境之後的感受。 幼兒對一種事物或情境的感受。 有時為一種直覺(第一次經歷),有時為數種所經歷過的直覺組合而成(非第一次經歷)。 提升幼兒之感覺(直覺)的技巧,包括創造性活動、角色扮演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決定 決定:根據所界定的意義和感覺,以及思考各種結果後,所採取的決策。 幼兒「決定」的能力,需要良好的「界定」能力以及正確的「感覺」。 有效及正確的「決定」,能幫助幼兒建立及組織其個人與社會經驗。 培養幼兒「決定」能力的方法,包括察知問題的存在-「因果思考」能力、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及後果思考(能辨識行動的影響,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行動 行動:決策之實施;為完成社會認知的最後一個步驟。 實例說明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方面之基礎 社會方面之基礎 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之基礎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方面之基礎 人類因為具備獨特的智慧,故能進行思考,並因而培養學習與適應的能力。 人類因有群體相處的環境,故有許多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與模式。 人類具有語文及文字,除人際溝通外,並使文明得以延續及發展。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社會方面之基礎 不同社會之間的制度及文化(例如美國與台灣)、以及不同內涵的制度及文化(例如政治、經濟等制度),都會影響幼兒社會化的過程。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之基礎 因為個體的行為和社會的環境是交互影響的,所以個體的社會化必須配合其與社會的互動才能達成。

幼兒社會化的常見方式(一) 獎賞與處罰:父母或老師依據幼兒出現的行為給予賞罰(心理學的「增強」),建立了幼兒的行為模式。 觀察與模仿:幼兒從別人的表現及經驗習得了態度與行為。 認同作用:為一種補償心理不足的現象,例如崇拜的偶像。

幼兒社會化的常見方式(二) 直接教導與道德規範:父母或老師直接告訴幼兒正確的行為,或是社會(團體)的道德觀潛意識的影響幼兒的行為(例如A幼兒搶走他人的玩具,造成其他幼兒不願意一起玩,促使A幼兒改變這種壞習慣)。 階級與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潛在社會化:不同家庭背景形成幼兒不同的態度及行為。

影響幼兒社會化的人員與機構 家人、家庭。 同儕與鄰居。 學校,包括其他教育相關人員。 大眾傳播媒體。

問題探討 參考「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 兒童研究一:界定情境(p.14) 兒童研究二:討論信念(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