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社會化的定義 個體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亦即個人在社會中,受到社會的影響,進而發展自我概念與學習該社會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夠履行社會角色的功能;社會化的歷程是複雜的、持續的與長久的。
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相關理論(一)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論:本我、自我、超我。 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嬰兒期、幼兒期、遊戲期、學齡期、青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早期(成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相關理論(二) 皮亞傑(Piaget)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無律、他律、自律。 顧里(Cooley)及米德(Mead)的自我理論:人格的形成在於與外界的互動,此互動過程會創造出一個鏡中的自我,這包含了「想像別人看到了我們」、「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以及「我們反映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此三個概念。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因素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個人因素 性別與性別角色認知-社會環境對於不同性別的幼兒會有不同的期待。 身心健康與外貌-不同健康條件、不同外貌美醜、不同動機及抱負皆會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能力及狀況。 年齡-隨年齡的增長,認知與學習能力也會加強,且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例如領導者及追隨者。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家庭因素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教養方式。 父母的社經地位。 幼兒的出生序。 家庭結構-大家庭、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等。
影響幼兒角色學習的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 同儕-同儕之間的學習、模仿、競爭、與合作。 教師的人格特質與教學-身教、言教、以及因教育觀點不同所形成的教學與班級經營方式。 大眾傳播媒體-例如看電視時間的多寡、以及電視節目中角色的行為對幼兒的影響。 社會文化因素-各地的風俗習慣、政經制度、生活形態、及價值觀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 定義:幼兒主動對個人與社會經驗賦予 意義,並將其運用在行為上。 程序:界定 → 感覺 → 決定 → 行動
幼兒的社會認知--界定 界定:對我們所察覺的事物賦予意義。 界定社會裡的個人角色,包括「地方」、「自我之行為義務」、及「對他人之期望」。 界定(幼兒觀念)之形成:符號 → 觀念 → 信念。
幼兒的社會認知--感覺 感覺:尾隨於界定情境之後的感受。 幼兒對一種事物或情境的感受。 有時為一種直覺(第一次經歷),有時為數種所經歷過的直覺組合而成(非第一次經歷)。 提升幼兒之感覺(直覺)的技巧,包括創造性活動、角色扮演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決定 決定:根據所界定的意義和感覺,以及思考各種結果後,所採取的決策。 幼兒「決定」的能力,需要良好的「界定」能力以及正確的「感覺」。 有效及正確的「決定」,能幫助幼兒建立及組織其個人與社會經驗。 培養幼兒「決定」能力的方法,包括察知問題的存在-「因果思考」能力、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及後果思考(能辨識行動的影響,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幼兒的社會認知--行動 行動:決策之實施;為完成社會認知的最後一個步驟。 實例說明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方面之基礎 社會方面之基礎 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之基礎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方面之基礎 人類因為具備獨特的智慧,故能進行思考,並因而培養學習與適應的能力。 人類因有群體相處的環境,故有許多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與模式。 人類具有語文及文字,除人際溝通外,並使文明得以延續及發展。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社會方面之基礎 不同社會之間的制度及文化(例如美國與台灣)、以及不同內涵的制度及文化(例如政治、經濟等制度),都會影響幼兒社會化的過程。
幼兒社會化之三個基礎 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之基礎 因為個體的行為和社會的環境是交互影響的,所以個體的社會化必須配合其與社會的互動才能達成。
幼兒社會化的常見方式(一) 獎賞與處罰:父母或老師依據幼兒出現的行為給予賞罰(心理學的「增強」),建立了幼兒的行為模式。 觀察與模仿:幼兒從別人的表現及經驗習得了態度與行為。 認同作用:為一種補償心理不足的現象,例如崇拜的偶像。
幼兒社會化的常見方式(二) 直接教導與道德規範:父母或老師直接告訴幼兒正確的行為,或是社會(團體)的道德觀潛意識的影響幼兒的行為(例如A幼兒搶走他人的玩具,造成其他幼兒不願意一起玩,促使A幼兒改變這種壞習慣)。 階級與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潛在社會化:不同家庭背景形成幼兒不同的態度及行為。
影響幼兒社會化的人員與機構 家人、家庭。 同儕與鄰居。 學校,包括其他教育相關人員。 大眾傳播媒體。
問題探討 參考「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 兒童研究一:界定情境(p.14) 兒童研究二:討論信念(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