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实验十 DNA片段从琼脂糖凝胶 中的分离 DNA fragment recovery from the agrose gel.
Advertisements

生物技术大实验 张风丽. 重组 DNA 技术,又称为基因或分子克隆技术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包括了一系 列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步骤。 实验课程的设计从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大实 验,各实验之间相互连贯,要求学生每一次实 验既得到本次实验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次更 深入的实验做准备(提供实验材料)。
Diagnosis of Genetic Disease 本章节重点 本章节重点  遗传病特有的诊断方法? 及其应用范围?  染色体检查适应症  基因诊断  产前诊断.
第40讲 基因工程 第41讲 克隆技术 第42讲 胚胎工程 第43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44讲 生态工程 1.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讨论课.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测序知识概述.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一、什么是生药鉴定 生药鉴定是依据国家药典、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对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工程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专题1 基因工程 考点1:基因工程原理及特点 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表达. 原因: (1)不同生物间DNA分子的结构基本相同; (2)不同生物进行基因表达时都遵循“中心法则”; (3)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Genetic Diagnosis and Gene Therapy
专题一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3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
表观遗传学创新实验 5’-氮胞苷处理水稻幼苗对基因组 DNA甲基化的影响
牟 杰 (国家二级评茶师 助理讲师)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
PCR & Kary B. Mullis PCR & Kary B. Mullis 2010级化学基地班 张为宁.
端粒、 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专题 1、4 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命题展望 1. 基因工程的诞生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引 物 设 计 引物 引物的重要性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与PCR 引物设计软件 如何使用Primer Premier 5.0 引物同源性分析.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实验三 PCR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过程; 2.了解PCR引物设计原则;学会设计PCR引物 ;
DNA回收纯化及重组体的构建.
荧光定量PCR 刘 兵.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肥西中学 蔡林.
PCR 及分子标记.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 2010年3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包春莹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基因工程 按照人们的愿望(人为的),进行严密的设计(类似工程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非生命活动过程)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区别于自然突变和常规育种),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利用这种技术对人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PCR技术及其应用 申川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PCR技术及其应用 朱德裕 2013年11月1日.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系列讲座Ⅲ
学时 32 指导老师:文国琴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因组数据注释和功能分析 陈启昀 陈 辰 丁文超 张增明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ZCNI)
王梁华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
分子生物學實驗 part 1 presenta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基因工程实验流程总览.
Oculina patagonica珊瑚伴生菌 生物系 赵闯营
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THE EXPERIMENTAL GUIDE FOR GENE ENGINEERING.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第一章 分子克隆的工具酶 工具酶:进行DNA操作经常要用到的“工具”——酶.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碱变性法小量提取质粒, DNA的限制性酶切
分子生物学实验.
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及重组子的转化 邱逸敏 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教研室.
第九章 DNA序列测定.
种子检验学实验 种子检验学 马守才 博士/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1.了解引物设计原则 ; 2.掌握primer premier的基本使用方法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郑州二中 生物组 党茹.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获得 第一节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或cDNA 第二节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基因分离 第三节 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生物复习课 新陈代谢与酶.
登革熱 也稱骨痛熱症 ◎是由登革熱症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是由屬於斑蚊的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與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先叮咬患者後,成為「病媒蚊」,其它健康的人可能因這隻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偶然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並進一步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PCR法检测细菌核酸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1、了解PCR反应原理; 2、掌握PCR扩增的基本操作步骤
      基 因 突 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分类 第三节        随机突变 第四节        DNA的定位诱变及点突变技术.
基因组学        第一节 基因组结构特征      第二节    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第三节 基因组图谱的构建及应用 第四节   后基因组学.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

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PCR基因扩增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深刻理解PCR基因扩增技术在DNA操作中的重要性。本实验以含有小鼠的基因(暂定T10)的质粒pCMV-Myc-T10为模板,扩增出约800bp的产物。

2. 相关基础知识 1)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是一种对特定的DNA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方法。 1985年 Kary Mullis及同事创立。随后借助于热稳定性Taq DNA聚合酶的发现(1976年Chien等分离的热稳定性Taq DNA聚合酶),使PCR自动化成为可能;1987年Kary Mullis等完成了自动化操作装置,使PCR技术进行实用阶段。1993年度,Kary Mullis因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PCR 的特点及应用: PCR操作简便、省时、灵敏度高、对原始材料的质和量要求低。因此,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基因克隆及定量、扩增特异性片段用于探针、体外获得突变体、提供大量DNA用于测序等; 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致病病原体的检测; 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   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别及法医物证; 动、植物检疫; 在转基因动植物中检查植入基因的存在。

原理类似于DNA的变性和复性过程,即在高温(93-95℃)下,待扩增的靶DNA双链受热变性成为两条单链DNA模板;而后在低温(37~65℃)情况下,两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互补的单链DNA模板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Taq酶的最适温度(72℃)下,以引物3’端为合成的起点,以单核苷酸为原料,沿模板以5’→3’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这样,每一双链的DNA模板,经过一次解链、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的热循环后就成了两条双链DNA分子。如此反复进行,每一次循环所产生的DNA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每一次循环都使两条人工合成的引物间的DNA特异区拷贝数扩增一倍,PCR产物得以2n的批数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因扩增109倍以上,实际上一般可达106~107倍。

2)PCR 反应系统的组成 PCR反应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引物、寡核苷酸、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缓冲液。

引物: 要扩增模板DNA,首先要设计两条寡核苷酸引物,实际上就是两段与待扩增靶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两引物间距离决定扩增片段的长度,两引物的5’端决定扩增产物的两个5’末端位置。由于引物是决定PCR扩增片段长度、位置和结果的关键, 因此,引物设计也就更为重要。

引物的设计: 长度一般最低不少于16个核苷酸,而最高不超过30个核苷酸,最佳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有时可在5’端添加不与模板互补的序列,如限制性酶切位点或增强因子等,以完成基因克隆和其它特殊需要,但要在酶切位点的5‘端加上额外的3-4个核苷酸,以确保附加的酶切位点有效。 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发生互补,特别是在引物3’端,即使无法避免,其3’端互补碱基也不应大于2个碱基,否则易生成“引物二聚体”或“引物二倍体”(Primer dimer)。 (G+C)%含量引物的组成应均匀,尽量避免含有相同的碱基多聚体。两个引物中(G+C)%含量应尽量相似。 引物内部应避免内部形成明显的次级结构,尤其是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s)。

引物在PCR反应中的浓度一般在0.1~1μM之间。浓度过高易形成引物二聚体且产生非特异性产物。一般来说用低浓度引物经济、特异,但浓度过低,不足以完成30个循环的扩增反应,则会降低PCR的产率。

引物退火温度决定PCR特异性与产量;温度高特异性强,但过高则引物不能与模板牢固结合,DNA扩增效率下降;温度低产量高,但过低可造成引物与模板错配,非特异性产物增加。一般可根据引物的(G+C)%含量进行推测,一般实验中退火温度Ta(annealing temperature)比扩增引物的融解温度Tm(melting temperature)低5℃,可按公式进行粗略计算: Ta = Tm - 5℃= 4(G+C) + 2(A+T) -5℃(例) 其中A,T,G,C分别表示相应碱基的个数。在典型的引物浓度时(如0.2μmol/L),退火反应数秒即可完成。

引物延伸温度的选择取决于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取70~75℃,在72℃时酶催化核苷酸的标准速率可达35~100个核苷酸/秒。每分钟可延伸1kb的长度,其速度取决于缓冲溶液的组成、pH值、盐浓度与DNA模板的性质。所以根据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来设计引物延伸的温度。对于1kb以上的DNA片段,可根据片段长度将延伸时间控制在1~7min。

寡核苷酸(dNTP) 在PCR反体系中,dNTP终浓度高于50mM会抑制Taq酶的活性,使用低浓度dNTP可以减少在非靶位置启动和延伸时核苷酸错误掺入,高浓度dNTPs易产生错误掺入,而浓度太低,势必降低反应物的产量。PCR常用的浓度为50~200μM,不能低于10~15μM。四种dNTP的浓度应相同,其中任何一种浓度偏高或偏低,都会诱导聚合酶的错误掺入,降低合成速度,过早终止反应。

Taq DNA聚合酶: Taq DNA聚合酶最早是从嗜热水生菌中提纯出来的。PCR反应混合物中,催化一典型的PCR所用酶量为2U。常用范围为1~4U/100μl。由于DNA模板的不同和引物不同,以及其它条件的差异,聚合酶的用量亦有差异,酶量过多会导致非特异产物的增加。

模板 模板的种类:单、双链DNA或RNA都可以作为PCR的样品。若起始材料是RNA,须先通过逆转录得到第一条cDNA。用质粒作模板时,线性化的比环状的效果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需要将质粒线性化,而直接用做模板。当使用高分子量的DNA(如基因组DNA)做模板时,如果用适当的酶先进行消化再作为模板,扩增效果会更好。 对于模板的用量来说,虽然PCR可以仅用极微量的样品,甚至是来自单一细胞的DNA,但为了保证反应的特异性,还应用ng级的DNA。

模板变性温度是决定PCR反应中双链DNA解链的温度,达不到变性温度就不会产生单链DNA模板,PCR也就不会启动。变性温度低则变性不完全,DNA双链会很快复性,因而减少产量。一般取90~95℃。样品一旦到达此温度宜迅速冷却到退火温度。DNA变性只需要几秒种,不需要时间过久;反之,在高温时间应尽量缩短,以保持DNA聚合酶的活力,加入Taq DNA聚合酶后最高变性温度不宜超过95℃。

PCR缓冲液: 用于PCR的标准缓冲液为10~50mM的Tris –HCl缓冲液(pH8.3)和1.5mM MgCl。在72℃时,反应体系的pH值将下降1个单位,接近于7.2。二价阳离子的存在至关重要,影响PCR的特异性和产量。实验表明,Mg2+优于Mn2+,而Ca2+无任何作用。Mg2+过量易生成非特异性扩增产物,Mg2+不足易使产量降低。首次使用靶序列和引物结合时,都要把Mg2+浓度调到最佳,其浓度变化范围为1~10mmol/L。

PCR循环次数 常规PCR循环次数一般为25~40个周期。一般是循环次数过多,非特异性背景严重,复杂度增加。当然循环反应的次数太少,则产率偏低。所以,在保证产物得率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循环次数。

3)PCR扩增过程 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缓冲液、微量模板DNA、四种脱氧单核苷酸(dNTP)和耐热Taq聚合酶及两个合成DNA引物,并有Mg2+ 存在。其循环的温度取决于引物的Tm值、模板的种类以及聚合酶的耐热性。

(1)变性阶段 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90℃-95)变性,双链解链; (2)退火阶段 降低溶液温度,使合成引物在低温(35-65℃,一般低于模板Tm值的5℃左右),与模板DNA互补退火形成部分双链; (3)延伸阶段 溶液反应温度升至中温(72℃),在 Taq酶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引物为复制起点,模板DNA的一条双链在解链和退火之后延伸为两条双链。

PCR

3. 实验仪器及材料 PCR仪、台式离心机、灭菌的微量离心管、凝胶电泳系统等 TaKaRa Taq (5U/ l) 10XPCR Buffer (Mg2+ Plus) dNTP Mixture (each 10mM or 2.5mM) 模板 (10ng,实验1自提质粒) 引物(Primer 1 and 2, 10 M) 10x PCR Buffer: (100 mM Tris-HCl, pH8.3, 500 mM KCl, 15 mM MgCl2)

Insert EcoR1 Xho1 1.9kb pCMV-Myc-T10

Primer 1(From pCMV-Myc827-847): 5’TTC C A AGC TTC ACC ATG GCA TCA ATG CAG AAG C 保护性碱基 HindIII Myc tag Tm=4(G+C)+2(A+T)= 4×12+2×11=700C. Primer 2(From T10 1249-1270): 5’TCG C GG ATC CAG TGG CAT CAG AGA CTT GCT AAT C 保护性碱基 BamH I Tm=4(G+C)+2(A+T)=4×11+2×13=700C.

PCR Mixture: Template DNA: 1 l (10ng) Primer 1: 1 l (10M) Primer 2: 1 l (10M) dNTPs: 4 l (2.5mM) Taq DNA polymerase: 0.5 l(5U/l) 10×buffer(Mg+): 5 l ddH2O: 37.5l 50  l To Slide10

PCR条件: 94℃变性5min后开始以下循环 94℃变性反应45 sec; 65℃退火反应45 sec; 72℃延伸反应1 min; 进行30个循环; 最后72℃反应7min; 4 ℃冷却恒定。

5. PCR产物分析 取3-5l PCR产物,采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的量、引物扩增的特异性。并可根据标准DNA的量粗略计算PCR产物的总量。

DNA Marker PCR结果: PCR product 学生实验结果(4l) 3.0kb 0.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