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霞 研究員兼經貿組組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WTO中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附件一. 附件二 嚼食檳榔習慣之分佈 Taiwan India Sri-LankaPapua New Guinea South Africa Indonesia Hu-Nan (Modified from Norton, 1997) 附件三.
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特聘教授 為何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7/28 民主團結之夜 反黑箱服貿協議.
年 APEC 貿易相關優先議題 的討論與焦點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楊 珍 妮 104 年 3 月 25 日.
兩岸關係持續改善中小企業如何掌握營運商機 ECFA、產業合作、影響
陳明通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大陸研究中心主任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經濟整合的階段 經濟同盟 - 共同市場加上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調和harmonization 共同市場 關稅同盟
98年度「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方案」 U-START創業競賽營運計畫簡報(範本)
中國加入WTO幹部培訓讀本 第一章至第四章 報告人:邱垂正、姚聖泰
第四章 邊緣化危機 報告人:詹家瑋 中 華 民 國 97 年 6 月 5 日.
企業政策 組員: 柯凱旗 楊惠雅 徐婷姿 劉家伶 王玟雅.
簡報內容 入會後我國自願自由化 其他國家之自由化:藉由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加速推動 韓、星、日之區域參與與個別FTA分析 綜合結論與建議.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大師開講> 時 間:上午10點至12點 地 點:演講廳 A222 主辦單位: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中華大學企管系碩專班
99年度「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 U-START創業競賽營運計畫簡報(範本)
我國應當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嗎?為什麼? 我國面對的國際情勢 開放市場對國內產業是衝擊抑或磨練? 如何強化產業的因應調整能力?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簡 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黃志鵬 局長 99年4月7日.
大 綱 1 台灣紡織業概況 2 ECFA說明 3 ECFA對台灣紡織業之影響 4 ECFA對台灣紡織業之效益.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東亞經濟概論-7 東協與地區經濟 河凡植
簽ECF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林向愷.
報告大綱 一、區域經濟整合之意涵 二、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趨勢 三、台灣的因應 四、 ECFA之後兩岸的經濟合作展望 五、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六、結論 1.
香港的經濟發展.
我國洽簽經濟合作協定(ECA)之情形 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 2012年01月11日.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3年3月.
UWB Bandpass Filter Students:Yu-fu chen Date :11/18/2010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第十九屆亞太財務經濟會計及管理會議 台灣產業景氣趨勢 孫 明 德 2011年7月8日.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世界兒童畫畫廊 目的: 學習欣賞世界各地不同的兒童畫作品 透過欣賞活動,學習不同的繪畫技巧 對象:中學班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Cloud Computing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2019/5/6 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二次說明 產業外移、海外生產比重提高是怎麼造成 尹 啟 銘 中華民國99年4月21日.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歐 盟 市 場 經 濟 希臘 進口 系級: 國 際 商 務 4 B 姓名: 黃 顗 慈
黃智聰教授 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專任教授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花王集團.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韩中FTA与未来的韩中经济合作 外交通商部 貿易部長 朴 泰 镐
「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加速台灣與全球接軌」國際研討會
ECFA對金融產業的影響與金融從業人員的準備工作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杜巧霞 研究員兼經貿組組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WTO中心 加速自由化-後ECFA時代之機會與挑戰 2011.3.26 杜巧霞 研究員兼經貿組組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WTO中心

報告大綱 前言-快速轉變中的國際經貿環境 區域經濟整合發展趨勢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效益 東亞經濟整合發展趨勢 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之影響 ECFA對台灣經濟影響評估 貨品貿易自由化 服務貿易與投資自由化 吸引FDI 後ECFA之機會與挑戰 結語

前言-快速轉變中的國際經貿環境 全球化與區域化風潮炙熱 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與起,國際競爭情勢改變,兩岸關係必須改善 全球化加速各國產業分工網絡與供應鏈體系之形成 區域經濟結盟由歐美擴大至亞洲 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與起,國際競爭情勢改變,兩岸關係必須改善 東亞區域主義興起

區域經濟整合發展趨勢 已通知GATT/WTO的RTA 474個(至2010.7止) 其中283個實質在運作 在462個RTA中:351個根據GATT第24條 :31個根據培植條款 :92個根據GATS第5條 以實體RTA計算共371個,193個有效在運作

RTAs in force by date of entry into force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效益 彼此消除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加速自由化 貿易創造效果 貿易轉向效益(對非成員國有排擠作用) 加速制度與法規鬆綁、加強與世界聯結,吸引跨國投資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發展趨勢 東亞區域主義之興起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衝擊 APEC自由化發展停滯 中國大陸崛起與加入WTO之威脅與機會 東亞區域內相互貿易與分工快速發展

東亞各國區域貿易發展趨勢(出口,1990~2008) 貿易夥伴 東亞 日本 歐美 年 1990-94 2005 2008 % 貿易夥伴 東亞 日本 歐美  年 1990-94 2005 2008 2000-2008平均成長率 2005-2006 44.1 50.4 48.0 12.5 8.6 7.3 40.3 34.2 印尼 62.0 60.0 58.5 10.5 32.9 20.2 27.5 23.7 馬來西亞 54.7 53.5 50.3 9.9 13.6 9.1 34.1 31.5 菲律賓 36.1 60.6 60.3 6.3 17.4 17.0 56.4 36.0 新加坡 48.2 61.5 62.2 7.8 5.5 34.6 22.0 泰國 41.7 51.5 49.2 13.4 17.3 13.1 40.7 28.9 越南 45.1 40.9 15.8 12.9 38.1 中國 60.5 41.2 36.2 10.2 14.6 40.6 香港 47.0 60.1 62.7 10.9 5.4 5.1 40.1 29.9 台灣 42.7 63.5 9.7 11.3 7.4 25.8 南韓 40.8 49.0 47.3 12.6 15.7 8.3 37.5 29.4 47.8 8.7 37.4

東亞各國區域貿易發展趨勢(進口,1990~2008) 貿易夥伴 東亞 日本 歐美 年 1990-94 2005 2008 % 貿易夥伴 東亞 日本 歐美 年 1990-94 2005 2008 2000-2008平均成長率 2005-2006 印尼 48.4 57.8 62.7 20.7 23.4 10.4 16.8 7 馬來西亞 58.9 63.5 61.5 8.4 26.4 14 15.4 12.2 菲律賓 48.9 59.4 59.3 7.5 21.8 15.3 13.1 新加坡 55.3 58.1 53.8 10.5 21.4 9 14.5 11.9 泰國 55.4 57.4 54 13.8 29.9 21.1 13.6 8 越南 76.5 75.8 22.2 4.75 中國 55.8 59.7 51.9 20.9 19.4 14.9 13.3 9.4 香港 73.8 80.6 79.5 8.3 16 10.7 6.2 台灣 45.2 56.2 49.1 5.6 29.8 24 18.4 10.3 南韓 39.2 46.8 43.6 24.9 17.6 17.9 10.8 30.5 43.2 8.7 18.8 11.6

東亞經濟整合進展 東協整合過程 1992年第四屆東協高峰會決議設立AFTA,開啟東亞地區的東協區域經濟整合,至2008降稅至5%以下 1995年簽署服務貿易架構協定 1998年簽署東協投資領域 2007.11簽署東協憲章,發布東協共同體藍圖 2015年完成東協共同體(經濟、文化、安全)

2002.11 東亞研究工作小組推動中、日、韓FTA可行性研究 東協加一 東協加三 2002.11 AC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2004 早期收穫 2005.07 ACFTA開始降稅 2007 ACFTA服務貿易協議 2009 投資自由化協議 2000.5 清邁協議 2002.11 東亞研究工作小組推動中、日、韓FTA可行性研究 2004.11 東亞峰會 2008 成立東亞與東協經濟研究中心 1997亞洲金融風暴之後 韓國 日本 澳紐 印度 日本推動東協加六 2009.10中、日、韓領袖再次呼籲推動東亞共同體 東協推動東協加一、東協加三 2003.10 新加坡提出推動東亞共同體

東協與中、日、韓經濟整合 -東協加中國FTA 協商背景與雙方主要考量 對雙方皆具有經濟效益,東協對中國出口成長48% ,中國對東協出口成長55% 政治外交背景的演變 中國於1993年提出「睦鄰友好」政策 中國經濟勢力快速崛起 亞洲金融風暴 ,東協國家體認合作之必要性 東協加強與中國合作,將敵人轉為朋友,提高本身之國際影響力

東協加韓國FTA 協商背景與雙方主要考量 2003年制訂FTA藍圖,確定FTA政策 東協加韓國FTA同時含有政治、外交與經濟考量 避免被排擠,並爭取經濟利益

東協加日本FTA 協商背景與雙方主要考量 平衡中國對東協的影響 同時展開與東協整體及個別國家的FTA協商 與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印尼EPA已達成協議 2007.11完成東協-日本CEP協定

中、日、韓各自簽署的FTA 中國FTA進展 國家 已簽署 談判中 研議中 中國大陸 亞太貿易協定(1975簽署,2005.11.2更名) 東協(商品貿易2005.7生效;服務貿易2007.7生效) 香港(2004.1.1生效) 澳門(2004.1.1生效) 泰國(農業,2003) 尼日(2005生效) 智利(商品貿易2006.10生效;服務貿易2008) 巴基斯坦(早期收穫協定2005.4簽署;商品貿易2007.7生效;投資補充協定2008.10簽署;服務貿易2009.2.21簽署) 紐西蘭(全面性FTA2008.10.1生效) 新加坡(全面性FTA2009.1.1生效) 秘魯(全面性FTA2009.4.28簽署) 澳洲(2005.5開始) 海灣合作理事會(2005.4開始) 歐盟(2006.9.9同意啟動談判) 冰島(2007.4開始)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2004.6.28開始) 智利(投資,2009.1.14開始) 挪威(2008.9) 哥斯大黎加(2008.11開始) 印度(2007.10完成可行性研究) 韓國(2007.3可行性研究) 瑞士(2007.7個別可行性研究) 中-日-韓 東協+3 東協+6 南非 上海合作組織FTA

日本FTA進展 國家 已簽署 談判中 研議中 日本 新加坡(EPA,2002.11.30生效;修正協定2007.9生效) 墨西哥(2005.4.1生效 ) 馬來西亞(2006.7.13生效) 智利(2007.9.3生效) 泰國(2007.11.21生效) 汶萊(2008.7.31生效) 印尼(2008.7.1生效) 東協(2008.12.1生效) 菲律賓(2008.12.11生效) 越南(2008.12.25簽署) 瑞士(2009.2.19簽署) 韓國(2003.10開始,2004.11後中止) 海灣合作理事會(2006.9開始) 澳洲(2007.4開始) 印度(2007.1開始) 秘魯(預計2009.4開始) 巴西 加拿大 中國 中亞 東亞 中-日-韓 東協+3 東協+6 APEC(FTAAP) 紐西蘭 南非 美國 歐盟

韓國FTA進展 國家 已簽署 談判中 研議中 韓國 亞太貿易協定(1976.6.17生效) 智利(2004.4.1生效 ) 新加坡(2006.3.2生效 ) EFTA(2006.9.1生效 ) 東協(2007.6.1生效;泰國除外,;泰國之東協-韓國貨品及服務協議2009.2.27簽署;投資協議2009.6.2簽署) 美國(2007.6.30簽署,尚未批准) 印度(2009.8.7簽署,印度已批准) 歐盟(2009.7.13達成協議,2009.10簽署) 祕魯(2010.8完成談判) 日本(2003.10開始,2004.11後中止) 加拿大(2005.7.28開始) 墨西哥(2006.2.7談判SECA,2006.6中止。2007.12.談判FTA) 海灣合作理事會(2008.7.9首輪談判) 澳洲(2009.5.19首輪談判) 紐西蘭(2009.6.8首輪談判)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2008.12.9同意進行可行性研究) 南方共同市場(2006完成共同研究) 中國(2007.3開始共同研究) 中-日-韓 東協+3 馬來西亞(亞銀) 泰國(亞銀) 以色列(2009.5.18同意進行可行性研究) 俄羅斯(2005.11同意進行共同研究) 土耳其(2008.9共同研究,2009.5完成。預定2009下半年開始談判) 哥倫比亞(2009.3.2共同研究,預定2009下半年開始談判)

韓國所簽FTA自由化程度 FTA對象 自由化比例 智利 EFTA 新加坡 東協 美國 歐盟 印度 生效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10 零關稅比例 (%) 韓國 99.8 99.1 91.6 96.2 99.6 93.2 對象國 99 100 90 85.3 資料來源:Korea’s FTA Polic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Korea.

資枓來源:1. Korea’s FTA Polic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Korea. 2. Europe’s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Status, Content, and Implication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US. 各國FTA貿易涵蓋率(2009年貿易值)

我國與主要競爭對手在主要出口市場占有率 美國 歐盟27國 東協5國 中國大陸 2002 2010 02-10 變化率 台灣 2.77 單位:% 美國 歐盟27國 東協5國 中國大陸 2002 2010 02-10 變化率 台灣 2.77 1.88 -32.13 2.5 1.61 -35.60 5.07 4.62 -9.00 12.9 8.3 -35.66 新加坡 1.28 0.91 -28.91 1.53 1.24 -18.95 8.22 7.59 -7.68 2.39 1.76 -26.36 韓國 3.06 2.56 -16.34 2.61 2.58 -1.15 4.97 5.47 10.12 9.68 9.9 2.27 6.39 4.74 -25.82 6.62 5.04 -23.87 21.53 23.52 9.27 10.41 -19.30 10.78 19.09 77.09 9.64 18.87 95.75 7.30 12.32 68.82 - 資料來源:WTA資料庫。

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之影響

台灣與東亞國家經貿關係 占台灣出口比重63%,進口來源49% 台灣在東南亞為淨投資國 台灣與東亞國家形成產業供應鏈體系 相對而言,台灣關稅水準較低

台灣對主要東亞國家之直接投資 目的國 金額 (十億美元) 件數 在當地外資之排名 主要投資行業 新加坡 至2008.8止 5.386 454 紡織、金融保險、電子電器、運輸業 泰國 2008 12.2 - 電子、電機、鋼鐵、機械、紡織、化工及食品 菲律賓 2007.10 1.815 173 7, 水泥、紡織成衣、機械設備、橡膠、塑膠製品、電子產品 馬來西亞 2008 10.11 2,250 3,次於美、日 電子電機、能源、木材、橡膠、礦產、電腦及週邊設備等 印尼 14.3 1,241 5,次於日、英、星、美 進出口貿易、電子零件、製鞋及金屬、機械等 中國大陸 75.56 37,181 5 電子電機、電腦、金屬製品、電力設備、塑膠製品 越南 19.662 1,947 1 紡織成衣、鞋類、電子、資訊、鋼鐡、傢俱、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建築、商務辦公室、租賃、旅館、觀光等業。 合計 139.033 43,246

若無法參與,東亞經濟整合規模愈大,對台灣負面影響愈深 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單位:百萬美元 項目 東協加中國 東協加日本 東協加韓國 東協加三 東協加六 實質GDP變動金額 -1,330.97 -898.66 -656.69 -4,634.66 -5,071.72 總產值變動金額 -2,129.31 -1,235.69 -977.31 -7,465.75 -7,886.81 總出口變動金額 -563 -185.89 -131.95 -1,819.72 -1,899.55 總進口變動金額 -604.71 -225.22 -148.27 -1,967.93 -2,112.18 社會福利變動金額 -589.8 -421.47 -287.63 -1,892.85 -2,161.62 實質GDP變動率 -0.47% -0.32% -0.23% -1.65% -1.80% 總產值變動率 -0.37% -0.21% -0.17% -1.30% -1.37% 總出口變動率 -0.41C -0.13% -0.09% -1.31% 總進口變動率 -0.52% -0.19% -1.69% -1.81% 貿易條件變動率 -0.34% -0.26% -1.12% -1.32% 若無法參與,東亞經濟整合規模愈大,對台灣負面影響愈深

東協+6經濟整合,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對產業別之影響 在東協加中國FTA使台灣產業受負面影響依序為: 化學塑膠橡膠製品業(11.3億美元~12.1億美元) 紡織業(99億美元~9.9億美元) 石油及煤製品業(3.25億美元~3.38億美元) 成衣業(10.6億美元~1.2億美元)

ACFTA中國完成降稅承諾後,台灣商品面對之不利情勢 中文名稱 東協被課關稅(%) 台灣被課關稅(%) 未降稅至零項目比(%) 降稅完後台灣面對之關稅差距(%) 2007台對中國出口金額 (百萬美元) 台灣商品多支付之關稅(百萬美元) 1.活動物;動物產品 2.1 11.25 0.00 68.62 7.72 2.植物產品 11.87 17.57 1.30 17.42 17.11 2.98 3.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 8.88 11.69 2.90 11.43 8.17 0.93 4.調製食品;飲料;酒類及醋;菸類 13.04 16.57 1.46 16.38 51.48 8.43 5.礦產品 1.65 1.81 0.22 772.83 13.96 6.化學或有關工業產品 5.66 6.33 0.43 6.31 7399.05 466.56 7.塑膠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 7.71 8.86 0.63 8.81 6494.05 572.23 8.生皮,皮革,毛皮及其製品 7.99 10.97 249.34 27.35 9.木及木製品 2.77 2.97 5.75 2.81 38.3 1.08 10.木漿、紙漿;紙及紙製品 4.44 4.48 12.78 3.91 400.64 15.68 11.紡織品及紡織製品 9.39 14.21 0.47 14.17 2241.29 317.49 12.鞋,帽,雨傘,遮陽傘,手杖,及羽毛 11.37 15.66 74.44 11.66 13.石料,膠泥,水泥,玻璃及玻璃器 9.63 12.49 350.41 43.77 14.天然珍珠或寶石,貴金屬 4.03 5.96 31.63 1.89

中文名稱 東協被課關稅(%) 台灣被課關稅(%) 未降稅至零項目比(%) 降稅完後台灣面對之關稅差距(%) 2007台對中國出口金額 (百萬美元) 台灣商品多支付之關稅(百萬美元) 15.卑金屬及卑金屬製品 5.25 6.35 0.03 6385.67 405.40 16.機器及機械用具;電機設備;及其零件 4.53 5.99 0.19 5.98 23275.11 1,392.19 17.車輛,航空器,船舶及有關運輸設備 17.49 18.87 2.74 18.39 319.4 58.74 18.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儀器 5.33 6.72 0.00 13261.42 891.17 19.武器與彈藥;及其零件與附件 9.52 13 13.00 20.雜項製品 3.81 5.28 0.26 5.27 201.25 10.61 21.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 7.51 10.25 0.12 0.01 總計 - 0.89 61,640.33 4,249.84

ECFA對台灣經濟之影響

基本資料 兩岸經貿與投資關係 中國大陸為我最大貿易夥伴、出口市場與順差來源 2008年出口值995.8億美元 進口值329.1億美元 至2008年底止,我國赴大陸投資金額累計達755億美元,為我國最大對外投資地區,為中國大陸第5大外商投資來源

ECFA之前兩岸主要經貿規範 兩岸經貿關係尚未完正常化 貨品貿易 投資 我目前仍限制2,194項農、工產品自大陸進口 兩岸產業分工(尤其是製造業)的潛能未充分發揮,台灣作為「加值中心」、「區域運籌中心」及「研發中心」等願景難以實現,亦有礙我吸引外資 投資 2008.5.20以前未開放陸資來台,台灣資金單向流出 對赴大陸投資仍有限制 台商未能透過投資,充分開發對岸市場,在對岸投資的台商也未獲完整、適當的保護

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簡介 逐步到位的自由貿易協定 加強經濟合作 東協加中國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模式 早期收穫、貨品貿易FTA、服務貿易FTA、投資自由化與爭端解決 加強經濟合作 貿易便捷化、關務程序、資訊科技合作、航空及物流服務、智慧財產權、食品安全、檢驗及檢疫、農業合作、電子商務……等

ECFA談判發展 2008.5目前政府贏得選舉、開始執政後,恢復兩岸、兩會協商,達成多項協議 2010年初展開正式談判,同年6.29簽署協議,8月通過立法院審議,待換文之後即可生效,六個月之內展開後續FTA談判 早期收穫預計2011年初生效

貨品貿易早期收穫 中國大陸降稅 台灣降稅 主要產業 項數 金額(億美元) 石化產業 88 59.44 42 3.29 紡織產業 136 15.88 22 1.16 機械產業 107 11.43 69 4.74 運輸工具 50 1.48 17 4.09 其他產業 140 49.97 117 15.30 農業 18 0.16 ---- --- 總計 539 138.38 267 28.58

降稅方式 中國大陸降稅期程 台灣降稅期程 降稅模式 關稅級距 早收第一年 早收第二年 早收第三年 早年第二年 依關稅級距分兩年、三次降為零 0<X<=5 降為0 0<X<=2.5 5<X<=15 5% 2.5<X<=7.5 2.5% 15<X 10% 7.5<X

服務業早期收穫 非金融服務業 (雙方各開放八項) 會計審計服務業 電腦服務業 自然科學工程研發 會議 專業設計 取消電影配額 醫院設置 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 台灣對中國大陸開放 非金融服務業 (雙方各開放八項) 會計審計服務業 電腦服務業 自然科學工程研發 會議 專業設計 取消電影配額 醫院設置 飛機維修保養 研發 專業展覽 特製品設計 合拍電影發行(十)部 經紀商 運動休閒 空運服務電腦訂位 金融服務業 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 銀行業

後ECFA貨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產業之影響

量化分析兩岸自由化對台灣之影響 利用GTAP模型量化分析 利用FTAP分析 期望掌握降稅對貿易、GDP、產業別產值之影響 但僅包括貨品貿易自由化 利用FTAP分析 可以明暸投資與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兩者均可以提供簡單的數據,供決策者參考

兩岸貨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靜態變動率 動態變動率 工業部門解除管制 維持現況 台灣只降工業, 農業不降 農工全降 GDP(%) 0.28 0.24 1.72 1.65 總出口量(%) 3.45 3.36 4.99 4.87 總進口量(%) 6.01 5.91 7.07 6.95 貿易條件(%) 1.62 1.63 1.41 1.42 社會福利(百萬美元) 4,281.5 4,291.6 7,771.0 7,710.9 貿易餘額(百萬美元) 756.5 778.8 1,779.4 1,757.9 資料來源:2009中經院報告。

兩岸貨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產業生產量之影響 靜態變動率 動態變動率 工業部門解除管制 維持現況 台灣只降工業, 農工全降 農業不降 合計 14,173 13,747 28,884 28,047 受益較大之產業 化學塑膠橡膠製品 8,569 8,602 8,128 8,729 機械 8,494 8,328 8,519 8,346 紡織 2,785 2,771 2,792 2,772 鋼鐵* 1793 1734 2,088 2,020 石油及煤產品 1762 1758 1,865 1,855 汽車及零件 542 513 634 604

兩岸貨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產業生產量之影響 靜態變動率 動態變動率 工業部門解除管制 維持現況 台灣只降工業, 農工全降 農業不降 受衝擊較大之產業 電機及電子產品* -10,872 -10,812 -7,618 -7,616 其他運輸工具 -303 -308 -221 -228 木材製品 -138 -139 -109 空中運輸 -135 -134 -62 其他製品 -108 -106 -49 -51 資料來源:2009年中經院報告。

兩岸貨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產業就業人數之影響 原始就業人數 靜態變動率 動態變動率 工業部門解除管制 維持現況 台灣只降工業, 農工全降 農業不降 合計 10,100,720 138,029 134,513 263,100 257,286 農業(1-32) 716,218 8,601 8,984 11,951 12,288 製造業(33-112) 1,890,890 16,567 14,791 28,105 25,961 服務業(113-161) 7,493,612 112,861 110,739 223,044 219,037 資料來源:2009年中經院報告。

兩岸經貿自由化分析圖示 ECFA貨品貿易 自由化+便捷化 中國大陸 世界其他地區 進口 出口 台灣

兩岸經貿自由化分析圖示(續) 服務貿易與投資自由化 ECFA貨品貿易 自由化+便捷化 中國大陸 世界其他地區 進口 出口 台灣 +

兩岸服務貿易與投資自由化 FTAP與GTAP之差異 GTAP FTAP 假設前提 市場完全競爭 固定規模報酬 同地區產品具有同質性 財富持有只有資本,資本為固定 市場不完全競爭 規模經濟 同地區產品具有差異性 財富有四種債券、資本、土地、天然資源 處理議題 貨品貿易自由化 靜態效果 動態效果 服務貿易自由化 投資自由化

模擬結果 GTAP FTAP 對台灣GDP影響(%) 工業部門自由化 靜態 動態 0.282 1.722 工業部門+服務貿易自由化 靜態 靜態 動態 0.282 1.722 工業部門+服務貿易自由化 靜態 1.03 農工部門正常化且自由化 靜態 動態 0.353 1.830 0.552 農工產品+服務貿易自由化 -   - 1.113 對台灣貿易條件影響(%) 1.623 1.405 1.766 1.595 1.375 1.637 1.726

GTAP FTAP 對台灣出口影響(%) 工業部門自由化 靜態 動態 3.54 4.99 工業部門+服務貿易自由化 靜態 6.657 農工部門正常化且自由化 靜態 動態 3.576 5.128 8.036 農工產品+服務貿易自由化 -   - 7.727 對台灣社會福利影響 (百萬美元) 4,281 7,771 4,872 4,403 7,947 3,265 5,029

GTAP FTAP 對台灣境內投資影響 (百萬美元) - 農工產品自由化 1,486 工業產品+服務貿易自由化 2,857 農工產品+服務貿易自由化 2,913

兩岸經貿自由化吸引外人來台直接投資效果 RTA/FTA對FDI的影響 利用GMM模型實證分析證實ECFA對吸引FDI具有正面效果 市場擴張效果:+ 轉移效果:+ 利用GMM模型實證分析證實ECFA對吸引FDI具有正面效果

兩岸經貿自由化對FDI流入的影響 基本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實際FDI流入量 7,424 東協加一情境 927.98 單位:百萬美元 基本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實際FDI流入量 7,424 東協加一情境 927.98 1,562.53 2,473.51 1,141.24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882.02 637.6 647.07 682.54 七年累積效果 8,954.49

後ECFA之機會與挑戰

機會 兩岸經濟高度互補 中國大陸有廣大市場、人力與快速成長潛力,但急需技術升級、行銷與管理 台灣具有高科技製造基礎、資金相對豐富與具應用端發展優勢,但缺乏市場、品牌 台灣在中國已有眾多投資,有利開發大陸內銷市場

挑戰 弱勢產業面對競爭壓力,產業結構將面臨調整。產業政策應重視提升競爭力、加強輔導與強化救濟措施 兩岸經濟體制不盡相同,未來應加強了解以利爭取最佳談判結果 兩岸經貿自由化將使台灣對中國倚賴度提高,故應同時與其他夥伴進行整合,參與更多FTA 參與更多FTA將使台灣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

面對自由化趨勢應有之認知 開放市場的目的在換取更大的國際市場 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吸引跨國企業進駐 自由化政策可加強決策過程之透明性 自由競爭可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結語 區域經濟整合為國際趨勢 區域整合使區域內自由化程度提高,對第三者有排擠作用,為了避免被排擠,兩岸ECFA應蘊而生

FTA會帶來產業結構調整,推動FTA須同樣重視配套措施 輔導弱勢產業,以降低調整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 強化進口救濟措施以化減抗拒自由化的抗爭 充分利用對方互惠的開放市場,以強化產業結構調整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