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斯正義論 第12週 Chapter VI. §55-5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先來首歌吧! 圖片來源:
Advertisements

第十六週 第六章 義務和責任 §55, 57, 59. Q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合理地違反不正義 的法律和政策?  探討什麼是公民不服從 (civil disobedience) ?  案例:以下行動是否屬於「公民不服從」? 2013 年 2 月 5 日「關廠工人臥軌行動」 2014 年的三一八太陽花運動中「佔領立法院行.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西方哲學人文經典選讀 課程網頁: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和构建和谐社会 —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三)1.2 師大附中 魏嘉美.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羅爾斯正義論 第1週 課程導論.
西方哲學人文經典選讀 課程網頁:
羅爾斯正義論 第11週 Chapter VI. §51-54.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第7週:John Rawls The Case for Equality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羅爾斯正義論 第16週 Chapter IX. §78-79, 82, 85.
第十六講:羅爾斯「正義論」(二)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A Theory of Justice(1) John Rawls.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微積分網路教學課程 應用統計學系 周 章.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第10週 Chapter IV. §39-40 Chapter V. §47-48
正義論.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UNIT FOUR Chapter Outline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6週 LectureⅢ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1-5, 8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羅爾斯正義論 第6週 Chapter III. §26-30.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Quiz1 繳交期限: 9/28(四).
第2週 Chapter I. Justice as Fairness §1-7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羅爾斯正義論 第11週 Chapter VI. §51-54.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營運模式.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ISO 9001: 2015 改版重點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羅爾斯正義論 第12週 Chapter VI. §55-59

前 言 雨傘與太陽花學運 判決結果不同的背後 因在2014年號召集會人士重奪港府總部公民廣場, 引發雨傘運動的香港三名前學生領袖,日前被香 港法院裁定有罪成為政治犯入獄。而同一年,因 反對服貿協議佔領台灣立法院,引發太陽花學運 的台灣126名學生,去年卻獲得台灣政府的豁免。 兩起事件中的學生都被起訴,判決結果完全不 同…… [大紀元時報 2017.8.19] 請問:在這兩場社會運動裡,學生領袖和參與群 眾的違法行為是道德上可證成的嗎?為什麼?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Q:在什麼情況下,可合理違反不正義的法律? 探討「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案例: 2013年2月5日「關廠工人臥軌行動」。 2014年3月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行動」、 「323佔領行政院行動」。 2014年9月香港「佔領公民廣場行動」。 2014年10月25日「國道收費員自救會佔據國道行 動」。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一)相關假定: 假設所處環境是接近正義的社會。 理論適用對象:僅適用民主政體;不適用公民不 服從以外的其他異議或抵抗形式。 困難在於義務之間的衝突:在「保障個人自由和 反抗不正義的義務」考量下,什麼時候不再有 「遵守經立法多數制訂的法律之義務」?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二)什麼是公民不服從? 定義:公開、非暴力、基於良心(conscientious)但 違反法律的政治行動,目的通常是為了改變政府 的法律或政策。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1.允許直接和間接違反法律:違反的不必然是其抗 議的法律。 採間接違反法律的理由: (1)不宜:例如抗議懲治叛國罪的不合理法令。 (2)做不到:例如抗議涉及外交事務或影響國內其 他地區的政策。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2.它是真正違反法律的行為:不是對憲法的決定提 出檢驗案例。 3.它是政治行動:針對握有政治權力的多數,且受 政治原則(正義原則)指導和證成的行動。 證成公民不服從訴諸的是共享正義觀,而非個人 道德原則、宗教學說或個人和團體利益。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4.它是公開、非暴力的行為: 公開:涉及公開的原則且公開實施。 試圖避免使用暴力:兩個理由 (1)從事可能傷害他人的暴力行為,跟作為言談模式 (mode of address)的公民不服從不相容。 (2)在忠於法律的範圍內表達對法律的不服從:透過 這個公開、非暴力行動的性質,願意對個人行為 接受法律後果的意願,表達出對法律的忠誠。

§55 The Defin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5.它介於「合法的抗議和提出檢驗案例」之間以及 「出於良心的拒絕和其他抵抗形式」之間。 公民不服從不同於激進行動(militant action)、蓄意 阻撓(obstruction)或有組織的武力抵抗。 激進份子並非訴諸多數人的正義感,且可能嘗試 逃避懲罰。 [思考]:羅爾斯對公民不服從的定義是否過於廣泛 或狹窄?是否合理?

§56 The Defini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一)什麼是基於良心的拒絕? 定義:根據良心的理由,不服從直接對個人發出 的法律規定或行政命令,且為有關當局所知。 例子:耶和華見證人信徒拒絕向國旗行禮、和平 主義者(pacifist)不願意在武裝部隊服役、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拒絕納稅。

§56 The Defini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二)基於良心的拒絕 vs 公民不服從: 1.基於良心的拒絕不是訴諸多數人正義感的公共言 說形式。 沒有把不服從當作陳述其主張的方式。 沒有抱持改變法律或政策的期待。 2.基於良心的拒絕不必然奠基在政治原則之上,可 能是基於宗教或其他原則。

§56 The Defini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人們可能認為法律必須永遠尊重良心的命令,但 這不正確。例如,為了實現平等自由權原則,法 律會禁止人類獻祭的宗教實作。 在實際情況裡,公民不服從和基於良心的拒絕沒 有明確區分,且同一個行動可能具有兩者的因素。

§57 The Justifica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一)適用法律或政策的哪類錯誤: 1.嚴重違反正義第一原則(平等自由權原則)。 2.公然違反第二原則的「機會的公平平等原則」。 例如,少數人被剝奪選舉權 、擔任公職、擁有財 產和遷徙的權利,或壓迫某些宗教團體的法律。 違反差異原則的情況較難確證:主要適用經濟和 社會制度,判斷需依賴理論和思辨信念、統計和 其他資料。例如稅法。

§57 The Justifica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二)嘗試正常政治手段和法律救濟都已失敗。 已根據良好信念,對政治上的多數提出各種訴求 的努力都失敗,法律上的糾正手段也已證明是無 效的,才能從事公民不服從。 公民不服從是抗議不正義法律的最後手段,必須 確定它是必要的。 例外:嚴重侵犯平等自由權的法令。

§57 The Justifica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三)如果許多團體同時實施公民不服從行動會導 致社會嚴重失序,則須受到限制。 基於對憲法的正義的自然義務,公民不服從必須 限制在不致於破壞對法律和憲法的尊重,造成對 所有人都不利後果的範圍內。 解決辦法:呼籲所有欲發動公民不服從的團體合 作,組成政治聯盟,以規範整體的異議層次。

§57 The Justifica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這三個證成條件沒有窮盡但已涵蓋主要重點。 運用公民不服從權利是否明智的問題:發動者須 做理性規劃,以達到預定目的。 羅爾斯只從正義的自然義務來討論公民不服從的 證成,不涉及公平原則。 [思考]:你認為羅爾斯主張的證成條件是否合理? 為什麼?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為了說明政治義務理論如何運用到對外國的政策, 必須把正義理論擴及到國際法(the law of nations)。 討論拒絕參與戰爭或在武裝部隊服役的行為,在 什麼條件下可獲得證成。 假設這裡討論的基於良心的拒絕,是基於政治的 原則而非宗教或其他原則。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一)規範國家行動的正義原則: 擴展原初立場的解釋,立約者是不同國家的代表, 共同選擇裁決國家之間衝突要求的基本原則。 立約者知道某些一般事實,但不知道各種特殊資 訊,以消除歷史命運的偶然因素和偏見,確保公 平的選擇情境。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原初立場中將被選擇的政治原則: 1.平等原則(principle of equality):各國家的人民擁 有某些基本平等權利。 [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2.自決原則(principle of self-determination):人民有 權利自己處理該國事務,不受外國權力的干涉。 3.反對侵略的自我防禦權利。 4.只要協定一致於規範國家關係的其他原則,就應 該遵守這些協定。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這些原則規定了國家什麼時候有訴諸戰爭權(jus ad bellum)。 立約者還會同意規範戰爭可使用手段的某些原 則—戰時法(jus in bello)。 使用的手段不能破壞和平的可能性,或鼓勵對人 類生命的輕蔑。 戰爭不是為了滿足世界強權或國家榮譽的動機, 也不是為了經濟利益或奪取領土。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二)基於良心的拒絕之證成: 1.士兵拒絕去做不正當的戰爭行為: 在戰爭期間,士兵合理且基於良心地相信,被命 令去做的行為明顯違反適用戰爭行為的原則,就 可拒絕服從命令。 不做嚴重不正義和對他人邪惡行為的自然義務, 凌越了服從命令的義務。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2.拒絕加入武裝部隊: 假設國家已實施徵兵制,個人考慮是否要遵守服 兵役的法律義務。 徵兵制是對平等公民身份的基本自由之嚴重干涉, 唯一的證成理由是國家安全的需要。 自由的優先性要求,徵兵制只被用作為確保自由 的必要制度。

§58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Refusal (1)因為戰爭的目的而行使基於良心的拒絕: 拒絕理由:例如為經濟利益或國家權力發動戰爭。 (2)因為戰爭中的行動而行使基於良心的拒絕: 拒絕理由:戰爭中的行為頻繁違反戰爭的道德法 則,個人有權確保尊重自然義務。 有條件的和平主義形式可能是完全合理的立場。 奠基在國際正義原則的基於良心的拒絕若變得廣 泛時,政府比較不可能持續進行不正義的戰爭。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一)公民不服從是穩定憲政體系的設計,可維持 和強化正義制度。 公民不服從是在忠於法律的限制內抵抗不正義, 能用來禁止偏離正義,或糾正不正義法律。 從事可證成的公民不服從能促進社會的穩定性。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二)原初立場的思考支持公民不服從的主張: 立約者將會同意一套具體說明公民不服從何時可 獲證成的判準。 拒絕對他人施行正義就是拒絕承認他是平等人, 或想利用自然機運和偶然事件來促進自身利益。 允許以公民不服從的方式表達反對,將可更加確 保基本自由。 因此,立約者將接受證成公民不服從的條件。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公民不服從的憲法理論僅依賴正義觀。 它是政治行動,不是宗教行動。依賴人們可要求 彼此遵守正義原則的共同感覺,而非宗教信仰或 對愛的肯定。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三)可能的反對意見與回應: 反駁1.公民不服從的理論不切實際: 它預設多數人擁有正義感,但實際推動人們的是 利益和追求權力、聲望、財富的欲望。人們的意 見不會符合一種融貫的正義觀。 [回應]: 重要的是違反正義感的傾向有多強,以及多數人 的正義感是否足夠強烈,可產生節制效果。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說明: (1)唯有在某種程度上受正義感規範的社會,可證成 的公民不服從才是合理且有效的異議形式。 如果能辨識出不正義者,把他們跟大社群隔離開 來,那麼多數人的信念就有充分力量。 若不存在這種環境,採取公民不服從可能不明智。 法院應考量反抗者的行動跟公民不服從有關的理 由,判斷是否要減輕或免除法律制裁。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2)正義感的運作不要求自我犧牲,而是透過微妙方 式施加影響力。 一個社群的正義感展現在:多數不能採取壓迫少 數的措施,不能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懲罰公民不服 從的行動。 正義感以人們未能察覺的方式產生影響。展現正 義感不需要額外的犧牲。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3)正義觀的重疊共識(overlapping consensus): 只要不同正義觀能導致類似政治判斷(重疊共 識),就足以證成公民不服從。 無須完全重疊,滿足互惠條件即可。 但是當必要的一致判斷破裂時,就無法獲得公民 不服從的基礎。例如,主張不容忍的少數族群。 在分裂或受團體利己主義推動的社會,不存在公 民不服從的條件。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反駁2:由誰判斷公民不服從可獲得證成? 若鼓勵個人自己做決定,放棄對政治原則的公共 解釋,會引發混亂狀態。 [回應]: 每個人的確必須自己決定,當時的環境能否證成 公民不服從,並且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不表示個人可隨心所欲地做決定。不應依據個 人利益或狹窄的政治忠誠,而必須依據政治原則。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針對「誰來做決定?」的問題,答案是:所有人 做決定。 訴求的終極法庭不是法院、行政或立法機構,而 是全體選民(electorate as a whole)。 只要公民的正義觀有充分可行的共識,且訴諸公 民不服從的條件獲得尊重,就沒有陷入混亂狀態 的危險。

§59 The Role of Civil Disobedience 羅爾斯承認,可證成的公民不服從有可能造成社 會分裂。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麼責任應歸咎於濫用權威 和權力的人,而非表達抗議的人。 [思考]:在各個符合公民不服從條件的抗爭行動裡, 誰應負起政治責任?你同意羅爾斯的觀點嗎?

參考書籍 指定閱讀: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363-391. 延伸閱讀: 1.林火旺,《羅爾斯正義論》,臺北市:臺灣書店, 1998 。〈第六章 公民不服從〉。 2.陳宜中,〈羅爾斯的公民不服從理論〉,收錄在 《憲政基本價值》,臺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2009。第219-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