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廢水氟離子去除及接觸氧化法處理性能之探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第4课时 蛋白质.
环保卫士 ——植物与环保 ————洋泾中学环保课第一小组.
  酸鹼中和滴定─食品中有機酸之測定.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酸雨 成員 : 張詠茹(4BS ) 蔡哲瑜(4BS ) 詹君瑞(4BS ) 指導老師 : 潘文彬 老師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实验二、补骨脂黄酮体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廖矛川 王德彬 刘新桥 王 强 帅 丽 胡 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盐类的水解.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欢迎各位老师!.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第二节 氨 铵盐.
第一章 软饮料及其水处理 《食品工艺学》
5.1.3工矿企业绿地的树种选择 制作:刘松涛.
6.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6.1 概述 6.2 凯氏定氮法 6.3氨基酸氮的测定.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2-3 常見的酸與鹼.
本科生课程 分 离 原 理 与 技 术 第 6 讲(第6章).
酸式盐、 多溶质混合溶液为载体 常规题型:微粒种类、 数量关系及解释.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天然石灰石中氧化鈣含量之測定.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96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期中考試卷 科目 儀器分析 使用 班級 化三 智 仁 勇 班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共2课时).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第 五 章 酸 碱 反 应.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教科书 高一化学必修2 复习课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乙酸) 珲春二中化学组 :李春花.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离子色谱基础培训.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人教版新课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 十 一 章 离 子 交 换 Ion Exchange.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4-4 緩衝溶液 1 1.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某弱酸的pKa = 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 mol / L,当用 mol / L HCl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pKb = 14 – 9.21.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第二节 离子反应 zxxkw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珲春二中化学组:李春花.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 第三节 溶剂萃取法 第四节 离子交换法 第五节 液相色谱分离法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化学实验复习 ——简单实验设计.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复习 白泉高级中学 包燕君.
Chrome Tanning Method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科技廢水氟離子去除及接觸氧化法處理性能之探討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  黃汝賢

綱 要 I.氟離子去除方法 離子交換法   基本原理   處理流程及技術 化學沈降法 流體化床結晶法

綱 要 II.接觸氧化法   基本原理   處理流程及技術

I. 氟離子去除方法

1.離子交換法基本原理 離子交換是利用固體物質表面藉由靜電力維繫之官能基(functional group)與溶液中相同電荷之離子交換,帶電荷之 離子自溶液中被除去,同時有相同當量(equivalent)之同種電荷之離子(來自被置換之官能基)被釋回溶液中。離子交換通常被用在去除或交換溶解狀的無機鹽類如重金屬之去除(heavy metal removal)及硬水之軟化(water softening)。

1.離子交換法基本原理 依交換之離子電荷種類來分可有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又依其官能基之型式又有強(弱)酸(鹼)性之交換樹脂之分。 典型的交換樹脂之反應式如下頁所示,其再生之效率,一般而言,強酸及強鹼性交換樹脂只有30~50%,弱酸及弱鹼性交換樹脂則可接近100%。

交換樹脂之典型反應 1. 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 (1) H型,使用HCl或H2SO4再生 2R-SO3H + Ca2+ (R-SO3)2Ca + 2H+ (2) Na型,使用NaCl再生 2R-SO3Na + Ca2+ (R-SO3)2Ca + 2Na+

交換樹脂之典型反應 2.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 (1) H型,使用HCl或H2SO4再生 2R-COOH + Ca2+ (R-COO)2Ca + 2H+ (2) Na型,使用NaCl再生 2R-COONa + Ca2+ (R-COO)2Ca + 2Na+

交換樹脂之典型反應 3. 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1) OH型,使用NaOH再生 2R-R'3NOH + SO42- (R-R'3N)2SO4 + 2OH- (2) Cl型,使用NaCl或HCl再生 2R-R'3NCl + SO42- (R-R'3N)2SO4 + 2Cl-

交換樹脂之典型反應 4. 弱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1) OH型或自由基,使用NaOH、 NH4OH或Na2CO3再生 2R-NH3OH + SO42- (R-NH3)2SO4 + 2OH- (2) Cl型,使用HCl再生 2R-NH3Cl + SO42- (R-NH3)2SO4 + 2Cl-

1.離子交換法基本原理 所謂強酸性交換樹脂,乃因為其官能基是由強酸(通常是H2SO4)衍生而來,其交換之適用pH範圍廣;弱酸性樹脂其官能基是由弱酸(通常是 R-COOH或R-PO3H2)衍生而來,其適用之pH 範圍很窄,通常適用於pH大於7.5高鹼度之情況;強鹼性樹脂其官能基是由Type I或Type II的第四銨化物(quarternary ammonium group)所構成,其適用之pH範圍亦廣;弱鹼性樹脂之官能基則是由各級胺(amine)所構成,其適用之pH範圍窄,通常用在pH值小於7.0。

典型之陽離子交換樹脂之反應式 nR-A+ + Bn+ Rn-Bn+ + nA+ 反應式之平衡常數,通常稱為選擇性係數(selectivity coefficient)。

處理流程及技術 快砂濾預處理 之含氟廢水 ↓ 再生廢液 陰 (回收HF) 離 子 交 換 樹 脂 Cl-型 ↓↑ 再生劑(HCl) 處理水

2.化學沈降法基本原理 Hydrofluoric acid HF  F- + H+ Ka = 10-3.17 (1) CT = [HF] + [F-] (2) From eqs. (1) and (2) (3) (4) Nearly 100% ionized F- is formed when pH is maintained at greater than 6.0.

2.化學沈降法基本原理 Calcium fluoride CaF2(s) ⇌ Ca2+ + 2F- Ks0 = 10-10.3 (5) S 2S From eq. (5) S = solubility = = 2.32  10-4 mole/L = [Ca2+] (6) [F-] = 2S = 22.3210-4 mole/L (7) = 4.6410-4 mole/L = 4.64  10-4 mole/L  19000 mg/mole = 8.8 mg/L

重要觀念 CaF2(s) ⇌ Ca2+ + 2F- Ks0 = 10-10.3 (5) Precipitation occurs when Q > Ks0 where Q = [Ca2+]actual[F-]2actual If Q is too much larger than Ks0, nucleation predominates (i.e., too many small nuclei) If Q is relatively larger than Ks0, particle growth predominates (i.e., relatively larger particles)

處理流程及技術

3.流體化床結晶法 基本原理 處理流程及技術

II.接觸氧化法基本原理 接觸曝氣法乃是將曝氣槽內之接觸材料浸於水中,並在槽內充分曝氣,使流入的廢水充分攪拌循環流動,而與接觸材料相接觸。經一段時間後,接觸材料表面開始附著微生物而形成生物膜,因此,接觸曝氣法為利用該生物膜在好氧性狀態下吸附、氧化廢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

II.接觸氧化法基本原理 本法與旋轉生物圓板法、滴濾池法同為生物膜法(附著生長式)的一種,惟本法係於水中強制曝氣,因此其構造及生物培養方式為介於活性污泥法與滴濾池法之中間型的處理方法。

處理流程及技術 進流廢水→接觸曝氣槽→沈澱池→出流水 ↓ 剝落污泥 限制條件:高無機鹽類、高油脂濃度(尤其是礦物油)、高SS濃度 反沖洗時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