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运动系统. 概述 1.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并参与 运动,充当杠杆 骨连接: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肌:运动中赋予动力 2. 功能 支持,保护和运动 体表标志.
Advertisements

二、关节基本病变 X 线征象 1 、关节肿胀( swelling of joint ):关节 囊、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积液、出血、肿 瘤侵犯。间隙会增宽。 2 、关节破坏( destruction of joint ):关 节软骨、骨性关节面破坏。间隙会变窄。 3 、关节退行性变( degeneration.
骨密度检查.
第六章 植骨术.
骨 肿 瘤 主讲 卢国强.
骨 肿 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王岩峰.
Osteoarticular and muscular system
骨肿瘤.
骨关节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克敏.
运动系统 The Motor System  .
运动系统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January, 2007
激素对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
第5章 软骨和骨 Cartilage & Bone.
一.转移性骨肿瘤.
骨样骨瘤影像诊断分析 宁德市中医院影像科 苏孝生.
第三节 骨关节疾病(1)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折与关节脱位的X线征象,认识骨折对位对线的意义 掌握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的X线表现.
骨肿瘤.
骨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教研室 柯维旭.
第五章 软骨和骨 器官 一、软骨 组成 软骨细胞 基质 纤维 软骨组织 软骨膜.
膝关节置换的解剖因素 纪斌平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件
重点难点:骨的概述,全身骨骼分布、组成,关节的个体结构
软骨和骨 Cartilage and Bone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运动系统.
第十四章 颌骨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各型颌骨骨髓炎的病理变化;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骨化纤维瘤的区别、巨细胞肉芽肿和骨巨细胞瘤的区别、家族性巨颌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罕细胞增生症)的病理表现。 熟悉:颌骨骨髓炎的病因。骨囊肿的分类。 了解:上述颌骨病的临床表现。骨肉瘤和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解剖学实验 实验三 下肢骨及其连接.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病例讨论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侯秀英.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骨.
股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儿童期 青枝骨折.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的骨骼影像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吴振华.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脊柱的CT诊断 Diagnosis of Spine
骨肿瘤X线病例图谱 骨肿瘤X线病例图谱.
骨的生物力学 .
     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杨世埙.
腕舟骨骨折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 余刚.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骨关节发育畸形.
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Imagnosis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佝偻病.
儿童肘关节损伤X线诊断.
病例一 患者:男 年龄:11岁 病史摘要:无.
认识X线 1895年德国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认识X线 1895年德国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The Locomotor SystemⅡ Mar JING LI
非骨化性纤维瘤 骨组病例讨论 郭小超
Human anatomy.
医学影像学复习.
骨髓炎 诊断上的难题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永强.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骨 骨组织的结构 间质 骨组织中的细胞 骨的结构 密质骨和松质骨 骨膜 骨的发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李玉萍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第五章 软骨与骨.
脊柱肿瘤影像学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cute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红旗医院 梁爽 影像科
抗氧化剂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早读片 刘远芳.
早读片 刘远芳.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骨骼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一)普通检查 (1)透视:异物定位、取出; 关节脱位透视下复位; (2)X线平片 要求:1.正侧位(必要时斜位、轴位、切线位) 2.包括软组织及邻近一个关节 3.必要时照对侧对照

(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 2.放大摄影 (三)造影检查 1.关节造影 arthrography 2.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3.脊髓造影 Myelography

二、 CT检查 检查方法有 肌骨关节系统疾病首选常规X线检查,CT应用于: X线诊断有疑难的病例 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 平扫: 层厚5mm-10mm;窗位400;窗宽500 增强: 明确范围;观察血供;判断性质 造影: 脊髓造影CT

正常长骨照片 图示为胫腓骨中下段正侧位,照片包括踝关节

X线检查方法:体层摄影 图示为腰椎体层片

A B C 图示为膝关节空气造影 A造影前平片;B、C分别为膝关节造影正、侧位片

图示为膝关节碘油造影 关节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囊的形态、大小、位置

下肢动脉血管造影

双下肢静脉造影

脊髓造影 双斜位 正位 侧位

骨骼系统 影像观察与分析 X线平片 人体骨可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一)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1. 骨的结构与发育 (1)骨的结构: 密质骨:哈氏系统组成 松质骨:海绵状骨小梁

扁骨 不规则骨 长骨 扁骨 短骨 长骨 短骨

正常短骨、不规则骨 短管状骨 不规则骨

扁骨 正常骨盆

密质骨 骨髓腔 骨小梁 正常长骨

骨的结构 未成年肱骨 近端表面 成年肱骨近端前面观 成年股骨头、颈、大转子和股骨上段切面 顶骨矢状缘 颅内面观 颅盖骨的切面

骨的构成示意图 图像放大 图像放大

放大 放大

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基质 放大

骨骼系统 (2)骨的发育 包括骨化和生长 膜 化 骨:颅盖骨、面骨 软骨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混合化骨:锁骨、下颌骨 骨化

膜性骨发生简图 A.间充质中细胞集聚:骨原细胞分化 B.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类骨基质形 成,类骨基质钙化形成骨 C.骨膜发生,血管进入 D.进一步骨化;破骨细胞与骨的改建 形成

软骨化骨示意图

骨骼系统 骨的生长 骨骼在发育、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大(增长、变粗),同时根据生理功能的需要,通过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活动而改建、塑形。骨吸收的过程称为破骨 骨髓腔的形成是由破坏完成的 骨的发育、发展过程就是成骨和破坏过程

骨骼系统 影响骨发育的因素 成骨细胞活动形成骨样组织 (osteoid tissue) 钙磷代谢 矿物质沉积 内分泌 影响 破骨细胞活动 维生素等 影响 影响 骨骼发育

骨骼系统 2.长骨 (1)小儿骨骼 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骺软骨( epiphyseal cartilage) 小儿长骨可分为骨干(diaphysis)、干骺端(metaphysis) 骨骺(epiphysis)和骺板(epiphyseal plate)等部分(如图) 骺软骨 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线) 临时钙化带 干骺端 骨干

骨骺 二次骨化中心 骨骺板 临时钙化带 干骺端 骨外膜 骨内膜 骨干

正常小儿膝关节 显示小儿长骨骨骺、二次骨化中心、骺板、干骺端和骨干

骨骼系统 的年龄 (2)骨龄(bone age) 定义: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 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 检测骨龄是为了了解被检查者实际骨发育的年龄,并与正常儿童骨龄标准相比。 骨龄是判断骨骼发育的参考资料之一,但应用时应考虑种族、地区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骨龄示意图

不同年龄手骨龄示意图 A.新生儿;B.3月;C.6月 D.1岁;E.2岁;F.3岁 G.4岁;H.5岁;I.6岁 J.7岁;K.8岁;L.9岁 M.10岁;N.12岁;O.15岁 P.17岁;Q.18岁

胎 儿 骨 骼

小儿骨盆

小 儿 长 骨

小儿长骨

小儿足

小儿手

5 岁小儿,骨龄延迟,手骨畸形

骨骼系统 (3)成年骨骼 外形与小儿骨骼相似,但骨发育完全。骺与干骺端结合,骺板消失,只有骨干和由松质骨构成的骨端。骨端构成骨性关界面,表面覆盖关节软骨。

正常长骨

正常手腕

正常足

正常骨盆

骨骼系统 3. 脊柱 椎弓根 椎板 椎体 棘突 椎弓 横突 脊椎(vertebra) 关节突 组成 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 (颈1椎体例外) 组成 纤维软骨板 髓核 纤维环 椎间隙(X线平片上) (intervertebral space)

正常颈椎正位

正常颈椎侧位 生理弯曲为向前凸

正常颈椎斜位 斜位片可清楚显示椎间孔情况

正常胸椎

正常胸椎 正常胸椎生理弯曲为向后凸,以胸7椎体为明显

正常腰椎 生理弯曲向前凸,以腰4椎体明显

正常腰椎斜位片 显示椎弓根、椎弓峡部、椎间小关节

小儿颈椎

小儿腰椎

4. 软组织 软组织包括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关节软骨等,因其组织密度差别不大,缺乏明确的自然对比,X线平片上无法显示其各自的组织结构。

骨骼系统 (二)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① 定义:骨的质不变,量减少 ② 组织学变化 a.骨皮质变薄 b.哈氏管扩大 c.骨小梁减少

骨关节系统 骨密度减低; 骨小梁变细,间隙增宽; 骨皮质分层和变薄; 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严重时结构 消失,呈鱼椎样改变,可并压缩骨折 ④ 原因: a.老年、代谢性、内分泌等---普遍性 b.骨折后、感染后等---局限性 ③ X线表现

A 废用性骨质疏松 A为固定手术前,显示骨密度正常,B为固定手术后,骨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 B

A B 骨质疏松 A为正常对照,B为骨质疏松,显示骨密度普遍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 骨密度普遍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老年性) 椎体内结构消失,呈鱼椎样改变,并压缩骨折(↑)

骨骼系统 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① 定义:骨的有机成分正常、矿物含量减少 ②组织学变化---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 ③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腰椎、骨盆明显),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变形,假骨折线(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 ④ 原因---维生素D缺乏,肠道吸收功能降低等 肾排泄钙磷增多、碱性磷酸酶活跃 佝偻病 骨软化症 钙盐沉积不足

骨质软化(佝偻病活动期)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变形

骨质软化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股骨弯曲变形,假骨折线(↑)

骨质软化

骨骼系统 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示意图: 正常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骼系统 3.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① 定义: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代替 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②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皮质破坏早期---筛孔状, 皮质表层---虫蚀状 ③ 原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骨质破坏 腓骨下段骨质破坏,骨皮质消失

骨质破坏 左侧肱骨上端骨质膨胀,骨皮质变薄、部分消失,骨内结构消失

骨质破坏 右侧胫骨上端外侧部骨质破坏,皮质、松质骨均被累及

骨质破坏 股骨下段前侧骨皮质局限性缺损

右股骨中段外侧部筛孔状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化脓性骨 髓炎片状破坏)

骨骼系统 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①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② 组织学变化: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 ③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或皮质、松质骨呈均匀致密的象牙质样 ④ 原因:慢性炎症、外伤、肿瘤等---局限性 甲低、氟中毒等---普遍性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髓腔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密度增高、增粗,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 胫骨中段密度增高,皮质增厚,胫骨弯曲变形

骨骼系统 5.骨膜增生(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又称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 ① 定义:骨膜受刺激,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 导致骨膜增生。 ② 组织学变化: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骨小梁。 ③ X线表现:细线状、层状、花边状、针状、 Codman三角。 ④ 原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等。

骨膜增生 早期骨膜增生呈细线状,与骨皮质平行,其间有一透亮间隙

骨膜增生(层状)

骨膜增生(葱皮状)

骨膜增生(层状)

骨膜增生(葱皮状,已与骨干融合)

骨膜增生(花边状)

Codman 三角 骨肉瘤,肿瘤刺激骨膜反应增生。随肿瘤发展,肿瘤组织突破骨皮质,掀起并破坏增生的骨膜,使残留的骨膜增生与骨之间呈一三角

骨骼系统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定义:肿瘤软骨内、骨坏死组织内、软骨退行性变内钙的沉着。 X线表现:颗粒状、小环状无结构的致 密影。

骨软骨瘤,软骨钙化(高密度部分为钙化↑)

软骨内钙化 左侧股骨近端内侧膨大,其内见斑点状、小环状钙化

关节半月板钙化 图示左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退变后钙化(↑)

骨梗死 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骨梗死、髓内斑片状钙化

骨骼系统 7.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①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 死骨(sequestrum)。 ②组织学变化: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③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绝对增高和相对 增高) ④原因:骨的血液供应中断、炎症、骨折后等。

骨质坏死(死骨) 化脓性骨髓炎,见大块死骨,密度增高(↑)

骨质坏死(死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增生硬化,并脓腔内条状死骨(↑)

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 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碎裂,密度增高

骨质坏死 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变扁,密度增高,股骨颈变短、增粗

骨骼系统 8.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人体---干骺端---横行致密带 成骨活跃,骨量增加;破坏骨增加致疏松、软化 9.骨骼变形 与人体骨基质中的钙结合---氟骨症 9.骨骼变形 骨骼形态大小的改变 10.周围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萎缩、 骨化性肌炎 氟---

氟骨症 成骨活跃,骨量增加;骨疏松 、软化

骨骼变形 (软骨发育不良)

骨骼变形(先天畸形)

骨骼变形 左侧胫骨中段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干增粗

骨骼变形 脊椎呈“S”形侧弯畸形

软组织肿胀

左小腿弥漫性水肿

软组织肿块

软组织内骨化(骨化性肌炎)

软组织肿胀,内见多发钙化

小腿软组织肿胀,内见多发钙化

骨骼系统 CT影像观察与分析 很好地观察小梁、骨皮质、椎管、及软组织

观察小梁、骨皮质、椎管、及软组织

平扫 CT与平片比较 增强 CT比常规X线更易于显示骨质破坏、软组织病变(肿胀或脓肿)

CT与平片比较 CT比常规X线更易于显示骨质破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