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國文大作戰>文學篇(散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滕王阁序 [ 唐 ] 王 勃.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岳阳楼.
Advertisements

20. 少年王勃. 王勃:唐朝著名文 学家。他从小聪慧 过人, 6 岁能写文 章, 14 岁就考取举 人,被召进皇府编 撰书籍。 被称为 “ 初唐四杰 ” 的是: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
第 三 課 史記的文學特色與成就 史記的地位、價值 寫作方法.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春秋戰國學術思想與經濟社會 呂 嘉 凌 社會教材報告 2 報 告 大 綱報 告 大 綱 「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儒家 — 影響中國至今 道家 — 對中國人「心靈境界」的提昇 墨家 法家 共同點、小遊戲、回家作業.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大考非選擇題型分析. 根據大考選才報曾佩芬 根據大考選才報曾佩芬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型淺說〉 的分類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型淺說〉 的分類 有以下五類 十九種題型: 有以下五類 十九種題型: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中國文學科 資訊科技教材 中七級 中國文學史 單元十 清文學史 設計:張偉蓉老師 日期:二零零一年十一月.
96年基測歷史科 試前複習要點 台北縣中和國中李金鳳老師.
應試教學 小哉問 國文 游適宏(台灣科大).
典型在夙昔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東周 諸子百家 Eastern Zhou Dynasty The Hundred Schools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七課 鴻 門 宴 司 馬 遷.
師說 韓愈.
散 文 的 流 變.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十三講 唐代散文 古文運動及其他.
通 论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101學年度 語文與文化創意設計班 語文組 期末成果發表 班 級:1 0 2班 語文組 授課教師:許惠耳.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 晚遊六橋待月記.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中國歷史 國際政府製作.
東周時代.
教師檢定經驗分享 分享人:何渙文.
為提升學生能力而教學 國文教學的價值在 提升學生思辨的能力 涵泳學生人文的氣質 訓練學生語表的能力 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中國文學科 資訊科技教材
電資一李庭沅 電資一朱哲言 電資一曾瑋亭 電資一游鈞富 電資一陳冠仲 電資一任晉廷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資訊科技教材 中六級 中國文學 單元五 魏晉南北朝史 日期:零零年八月 設計:張偉蓉老師.
江行日记一则(节选) 【西汉】袁中道.
第八課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生平介紹 袁宏道性格特色 袁宏道名作欣賞 袁宏道文學成就 相關文學理論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其他補充資料
中國史學 史記(司馬遷)與漢書(班固)之分析.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黃州快哉亭記 以「記」為名的文章 三蘇的關係 本文主旨-不以物傷性 從文章旨趣看夢得處境.
登 飞来峰 王安石.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外案例分析.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結果 結局 地點 時代 時間 事情 三國 西城 諸葛亮、司馬懿 人物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開始 起因 諸葛亮兵力薄弱,下令 ,士兵扮成 灑掃街 道,自己在城樓上.
How to design a writing task with designated genre
中國文學史(三) 宋元文學 課 程 說 明.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駢文 《與宋元思書》 目錄 文學常識 駢文簡介 駢文形成原因 駢文的特點 課文《與宋元思書》 結構 寫作技巧.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第六講 漢代散文 史傳、政論與思想.
學校 LOGO 103年度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 ( 計畫名稱 ) 發表人:○○系○○○教授 ○○科技大學 聯絡方式:
記承天夜遊-作者介紹 國文第三冊第九課 教學者:彰安國中 王瑋莉.
有山有水優游山水 中國的山水文學 中國的山水文學 山水文學.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歐陽脩.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多元文化概論.
高級程度會考 中國歷史科.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搶救國文大作戰>文學篇(散文)

◎非韻文根據句式結構可分為(駢文)與(散文)

駢文之初祖是-李斯<諫逐客書> 駢文的特點 : 1.語言對偶,只用小部分散句以貫串文章。 2.四六句式,故又稱「四六文」。 3.音韻諧協,平仄交替。 4.多用典故,以表現典雅委婉的風格。 5.詞藻華美,但有內容空泛之弊。

王勃《滕王閣序》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一、先秦散文 主要形式是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 (一)歷史散文: 《尚書》是散文之祖; 《左傳》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具簡鍊俐落之美。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敘的是戰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言行,富有高度的文價值。

編年體 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 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 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 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 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繫。

(二)哲理散文: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諸子散文蔚為大觀,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1)春秋戰國之交:《論語》-對話簡潔,人物鮮明;《墨子》-文字樸質,善於說理。  (2)戰國中期:《孟子》文氣雄健,滔滔雄辯;《莊子》大量使用寓言,想像新奇。 (3)戰國末期:<荀子>長於論辯,開漢賦先河;<韓非子>議論深刻,邏輯清楚,大量使用寓言。

論語、 孟子 :語錄體

二、秦漢散文 (一)歷史散文: 司馬遷<史記>是紀傳體之祖、通史之祖; 班固<漢書>是斷代史之祖 (二)政論散文: 秦 李斯《諫逐客書》; 漢 賈誼 《過秦論》。

紀傳體 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 皇帝的傳記稱「紀」, 一般人的稱「傳」。

本紀 秦始皇本紀 項羽本紀第 高祖本紀第

列傳 老子韓非列傳老子 莊子、申不害 、韓非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孫子、吳起 孟子荀卿列傳 孟嘗君列傳

三、六朝散文(流行駢文) 此時的散文內容,不再只是政治教化, 內容更為多樣,也追求美的形式。 諸葛亮《出師表》; 曹丕《典論論文》; 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王羲之《蘭亭集序》;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 (地理散文)酈道元《水經注》; (歷史散文)陳壽《三國志》、范曄《後漢書》。

四、唐宋古文運動 主張以先秦、兩漢的散文代替當時 流行的駢文。 (一)初唐、盛唐-盛行駢文

(二)中唐-反對華而不實的駢文,主張文以載道,力求文章內容充實,文章形式創新。 韓愈《師說》; 柳宗元《永州八記》 ※古文運動在唐並未成功, 晚唐 五代,駢文復起。

(三)北宋-歐陽脩力尊韓文,主張明道致用 歐陽脩《醉翁亭記》; 王安石《傷仲永》; 曾鞏《墨池記》; 蘇洵《六國論》; 蘇軾《留侯論》;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三蘇父子比較 關係 字 號 蘇洵 父(老蘇) 明允 老泉 蘇軾 兄(大蘇) 子瞻 東坡居士 蘇轍 弟(小蘇) 子由 穎濱遺老

著作 嘉祐集 東坡全集 欒城集

五、明代散文 (-)擬古派:前七子後七子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二)唐宋派:反前後七子的擬古 派,推崇唐宋古文,所以被 稱為“唐宋派”。 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 歸有光《項脊軒志》。

(三)公安派: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反對貴古賤今,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重視民歌與小說。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為代表,時稱三袁。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六、清代散文 (一)桐城派: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 古文傳統,作文講求「義法」,「義」 即思想內涵,「法」即形式技巧。 方苞《 左忠毅公軼事 》; 劉大魁; 姚鼐,人稱惜抱先生,倡「義理、考 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是桐城派的 集大成者。

(二) 湘鄉派 :繼承桐城派 曾國藩,字滌生,湖南湘鄉人。 在政治上,《清史》稱之為中興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