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泸定县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干燥温暖,年平均气温 16.5 ℃,年平均无霜期 279 天,年均降雨量 664.4mm 。境 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为世界所罕 见。泸定以 “ 红色名城 ” 著称,有 1705 年康熙皇帝亲赐御笔.
Advertisements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15.3 分式方程 第1课时.
6 主体工程施工安全 (课堂环节PPT) 主讲人:孟 娟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危险在瞬间发生,安全从点滴做起.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幼 兒 遊 戲 訪 談 組別:第七組 班級:幼保二甲 姓名:4A0I0008劉俐音 4A0I0043吳碧娟 4A0I0059劉又甄 4A0I0060江佳霓 4A0I0061蕭靖霓 4A0I0079王毓君.
这是一个数字的 乐园 这里埋藏着丰富的 宝藏 请跟我一起走进数学的 殿堂.
道路工程 厦门精勘测绘仪器.
普通物理实验 力学部分 退出 进 入.
盲杖与盲杖技巧.
课首 第二章 有理数 苏科版 • 七年级 《 数 学 ( 上 )》 2.1 比零小的数 龙都初级中学 彭生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 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索数量关系,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王积羽.
6.1.1有序数对.
高考地理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读图技能 掌握答题规律.
第8章 相关分析 一元线性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相 关 分 析 相关系数 相关指数 直线相关 曲线相关 相关分析概述 相关分析的意义
課程設計者:新北市育林國中 林憶辰老師 分享者:林慧娟
2017/3/9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 魏敏杰 陈 杰 阮 强 王振宁 单凤平 孟繁浩 富伟能 陈 磊 中国医科大学.
第三章 连续基础 §3.1 概述 §3.2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3.3 地基计算模型 §3.4 Winkler地基梁的计算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行程问题.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危害辨識、分析講解及實作演練.
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湘潭就业职校:杨秀红.
組員:簡年佑組員:xxx 組員:xxx組員:xxx
雲林縣國際會議中心(含布袋戲傳習中心相關設施)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孟子名言 1.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天时不如地利, 。 3. ,威武不能屈。 4.得道者多助, 。 5.穷则独善其身, 。 6.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 數學科之數學遊蹤.
二综防火设计分析.
第1,2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课后作业.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回顾·现状·展望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講師:聯捷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張志勝會計師(所長)
「流域綜合治理計畫」 區域排水塔寮坑溪系統-啞口坑溪、十八份坑溪及潭底溝規劃檢討執行計畫
预应力空心板梁 计价问题探讨.
项目九 猪的一般饲养管理.
1.5楼梯与雨篷 1.5.1楼梯   板式楼梯(最常见)、梁式楼梯、   (螺旋楼梯、悬挑楼梯) 楼梯的结构设计步骤:
课标教材下教研工作的 实践与思考 山东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郭允远.
第11讲 模板工程 邵阳学院 杨宗耀(教授级高工) 1 模板的种类 2 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 3 模板设计 4 模板的拆除
第三十三章阑尾炎 晏龙强.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课时).
台灣的自然環境 第一課 位置與範圍.
体育选项课件 健美操理论课 任课教师:黄明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10.2 直方图.
分析化学教程 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 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1) 分析化学教程( 学年)
反比例函数 2018/11/20.
10 的乘方 從鏡頭看世界 由微視到巨視 ..
铺地面.
第十二章 隧道施工测量 §12-1 隧道施工的特点及施工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12-2 隧道贯通误差 §12-3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项目一 功能指令的基础.
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第四单元:比 比的意义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小学 郦 丹.
廣翅蠟蟬.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1.1 绪论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3 测量工作概述 §1.4 直线定向 §1.5 测量误差的概念.
第十三章 GPS控制网的数据 处理.
第 四 章 迴歸分析應注意之事項.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長度與面積 【授課篇】 適用年級:1-6年級 設計者:MRI團隊.
這個距離可以是直線的長度,也可以是曲線的長度。
数学题解答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第1课时) 数学题解答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3. 活动:降落伞比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幂的乘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3.1 测量误差概述 一、测量误差 1. 测量误差(Observation Magement Error) 观测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包括观测误差和模型误差。 观测误差:观测值发生的偏差。如: 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其结果通常略有差异。 模型误差:数学模型不恰当而导致待求量发生 的偏差。如:

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 1. 仪器的原因(Instrumental Errors) 2. 观测者的原因(Personal Errors) 每一种测量仪器具有一定的精确度,使测量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仪器结构的不完善,也会引起观测误差。 2. 观测者的原因(Personal Errors) 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时都会产生误差。

3. 外界环境的影响(Natural Errors) 测量作业环境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力、日光照射、大气折光、烟雾等客观情况时刻在变化,使测量结果产生误 差。例如,温度变化使钢尺产生伸缩, 风吹和日光照射使仪器的安置不稳定, 大气折光使望远镜的瞄准产生偏差等。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1.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如:测距仪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等。 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因而对成果质量的影响也特别显著。但由于它具有规律性,可采用下列方法消除或削弱其影响:

计算改正数。 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 2. 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Random Error)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其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3. 粗差(Blunder, & Gross Error) 如读数误差、照准误差等。 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统计规律性,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 3. 粗差(Blunder, & Gross Error) 观测数据中存在的错误,称为粗差。是由于作业人员的粗心大意或各种因素的干扰造成的,如瞄错目标、读错大数,光电测距、GPS测量中对载波信号的干扰等。 粗差必须剔除,而且也是可以剔除的。

4. 误差处理原则 在进行观测数据处理时,按照现代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探测粗差的存在并剔除之;对偶然误差进行适当处理,来求得被观测量的最可靠值。

四、偶然误差的特性 设某一量的真值为X,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此量进行n次观测,得到的观测值为l1, l2,…, ln ,在每次观测中产生的误差(又称“真误差”)为Δ1,Δ2, …Δn,则定义

实例 在某一测区,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共观测了358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由于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值(180°)为已知,因此,可以上式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误差Δi,将它们分为负误差和正误差,按误差绝对值由小到大排列次序。以误差区间dΔ=3″进行误差个数k的统计,并计算其相对个数k/n(n=358), k/n称为误差出现的频率。

误差区间 dΔ " 负误差 正误差 误差绝对值 K K/n 0~3 45 0.126 46 0.128 91 0.254 3~6 40 0.112 41 0.115 81 0.226 6~9 33 0.092 66 0.184 9~12 23 0.064 21 0.059 44 0.123 12~15 17 0.047 16 0.045 15~18 13 0.036 26 0.073 18~21 6 0.017 5 0.014 11 0.031 21~24 4 0.011 2 0.006 24以上 Σ 181 0.505 177 0.495 358 1.000

由此,可以归纳出偶然误差的特性如下: 界限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 聚中性: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小。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具有大致相等的出现频率 。 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趋近于零,即:

由上图可以看出: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方程式为: X=Δ -24 -21 -18 -15 -12 -9 -6 -3 +3 +6 +9 +12 +15 +18 +21 +24 由上图可以看出: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方程式为:

式中,参数σ为观测误差的标准差。 从中可以看出正态分布具有偶然误差的特性。即 f(△)是偶函数,即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求得的f(△)相等,故曲线对称于纵轴。 △越小, f(△)越大;△越大, f(△)越小。 当△= 0时, f(△)最大,其值为 当

方差为偶然误差平方的理论平均值: 标准差为 由上式可知,标准差的大小决定于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出现的绝对值的大小。由于在计算标准差时取各个偶然误差的平方和,因此,当出现有较大绝对值的偶然误差时,在标准差的数值大小中会得到明显的反映。

3.2 衡量精度的标准 一、精度(Precision) 测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Accuracy):表示测量结果与其真值接近程度的量。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 Precision ):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反映偶然误差的大小量。

1. 中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二、衡量精度的指标 1. 中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根据偶然误差概率分布规律,以标准差σ为标准衡量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结果的精度是比较合适的。 在测量中定义:按有限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求得的标准差为中误差,用m表示,即

m1 < m2,第一组的观测成果的精度高于第二组观测成果的精度 次序 第一组观测 第二组观测 观测值 真误差Δ" Δ2 1 180°00ˊ03" -3 9 180°00ˊ00" 2 180°00ˊ02" -2 4 179°59ˊ59" +1 1 3 179°59ˊ58" +2 180°00ˊ07" -7 49 4 179°59ˊ56" +4 16 5 180°00ˊ01" -1 6 7 180°00ˊ04" -4 179°59ˊ52" +8 64 8 179°59ˊ57" +3 9 10 180°00ˊ03 Σ| | 24 72 130 中误差 Y -m2 -m1 +m1 +m2 X 不同中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两组观测值的误差绝对值相等 m1 < m2,第一组的观测成果的精度高于第二组观测成果的精度

2.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 ,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式表示。 例如:用钢卷尺丈量200m和40m两段距离,量距的中误差都是±2cm ,可见其精度相同,但 前者的相对中误差为0.02/200 =1/10000,而后者则为0.02/40=l/2000,显然前者的量距精度高于后者。

3. 极限误差(limit error) 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可以表示出偶然误差出现在微小区间dΔ中的概率: 根据上式的积分,可得到偶然误差在任意大小区间中出现的概率。设以k倍中误差作为区间,则在此区间中误差出现的概率为:

分别以k=1,2,3代入上式,可得到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中误差、2倍中误差和3倍中误差的概率: 由此可见,偶然误差的绝对值大于2倍中误差的约占误差总数的5%,而大于3倍中误差的仅占误差总数的0.3%。一般进行的测量次数有限,2倍中误差应该很少遇到,因此,以2倍中误差作为允许的误差极限,称为允许误差,简称“限差”,即 Δ允=2m 现行测量规范中通常取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3.3 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二、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 观测值的误差对观测值函数的影响。用观测值的中误差去表征待求量中误差的数学模型,则为中误差传播定律。 二、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 设Xi(i=1,2, …,n)是一组独立观测量,而Y是Xi的函数,即:

式中,系数ai已知,且假定无误差。设xij是第i个观测量的第j次观测值,则按上式求出待定量的计算值yj为: 将(1)式减去(2)式得:

当对Xi各观测k次时,上式将共有k个,分别将各式两边平方,并对k个式求其和,再除以观测次数k,考虑到偶然误差的抵偿性,可得: 顾及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并设Xi的中误差为mi,则可得:

三、非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 设有非线性函数Y = f(X1,X2,…,Xn),Xi(i =1,2, …,n)为独立观测量,并设Xi的中误差为mi,为此,可先将非线性函数线性化,然后再按线性函数处理。

四、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1. 步骤: 列出正确的函数模型 注意:模型符合测量事实;观测量各自独立 非线性函数线性化 运用误差传播定律

2. 应用举例 例1:用尺长为l的钢尺丈量距离S,共丈量4个尺段,设丈量一个尺段的中误差为m,试求S的中误差。 解一: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

解二: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 由两种解算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距离S的中误差不相等,显然,解二的数学模型是错误的。

例2:设有函数 。若 X、Y为独立观测量,其观测值中误差为mx、my ,试求U的中误差。 解一:由线性中误差传播定律,显然有: 则有:

解二:由于 应用线性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得: 即: 显然,这两种解法中至少有一种解法是错误的。解法一中由于未考虑观测量的独立性,显然是错误的。

例3:设有函数 若观测值d=180.23m,中误差md=±0.05m;δ=61°22′10″,其中误差为mδ=±20″,试求y的中误差。 解: 故有:

思考题 1、设自已知点A向待定点B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n站。设每站的观测精度相同,其中误差为m站,试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 2、设等精度观测n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获得n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闭和差,试求测角中误差。

例4:水平角观测限差的制定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与其误差的综合影响有关,对于J6光学经纬仪来说,设计时考虑了有关误差的影响,保证室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为±6″。实际上,顾及到仪器使用期间轴系的磨损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精度一般小于±6″,新出厂的仪器,其野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小于±6″,在精度上有所富裕。

对于水平角观测的精度,通常以某级经纬仪的标称精度作为基础,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分析,求得必要的数据,再结合由大量实测资料经统计分析求得的数据,考虑系统误差的影响来确定。下面仅以标称精度为基础进行分析。

3.3 误差传播定律 设J6经纬仪室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为: (1)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2)半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 (3)归零差的限差 (4)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的限差

3.4 等精度观测值平差 一、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等精度观测而获得的观测值称为等精度观测值。 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非等精度观测而获得的观测值称为非等精度观测值。

二、测量平差 由于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成果质量,同时也为了检查和及时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通常进行多余观测。(例如:一个平面三角形,只要观测其中的两个内角,即可确定其形状,但通常是观测三个内角)。

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通过多余观测必然会发现观测结果不一致。因此,必须对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进行处理,使得消除不符值后的结果,可认为是观测值的最可靠结果。由此可知,测量平差的任务是: (1)对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 (2)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测量平差方法 严密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如:间接平差法等(见《测量平差基础》) 近似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近似的理论基础之上,亦称简易平差。 根据某一待求量的一系列观测值,求出其最佳估值(或最或是值)称为直接观测平差,分为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和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三、等精度直接观测值平差 1. 算术平均值原理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其观测值分别为l1,l2, …,ln,将这些观测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量的最或是值,即:

现用偶然误差的特性来证明:设某一量的真值为X,各次观测值为l1,l2, …,ln ,其相应的真误差为Δ1,Δ2,…,Δn,则 等式两端取极限,则

2. 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其性质 由偶然误差的抵偿性,有 故可得: 观测值的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即: 将上列等式相加,得 由偶然误差的抵偿性,有 故可得: 2. 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其性质 观测值的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即: 将上列等式相加,得 即:一组观测值的改正值之和恒等于零。这一特性可以作为计算中的校核。

3. 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 根据真误差计算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 由于真值的不可知,导致真误差的不可知。但是,有时可将理论值视为真值,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等。 例4:设等精度观测n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试根据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 解:三角形闭合差: 根据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而根据中误差传播定律,可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其中,m为测角中误差。将此式代入上式得: 此式即著名的菲列罗公式,通常用于计算三角测量的测角中误差。但当三角形的个数大于20时,由此公式算出的测角中误差才比较可靠。

设某量的n个等精度观测值为l1,l2, …,ln ,其真误差和改正数为: 根据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其中误差 设某量的n个等精度观测值为l1,l2, …,ln ,其真误差和改正数为: 于是有: 将上列n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并求其和,再除以n,则有: 上式中, ,考虑到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可得:

设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则应用误差传播定律于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则有: 4.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设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则应用误差传播定律于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则有: 故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例题 对某一距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6次观测,其观测值为:120.031m 120.025m 120.031m 119.983m 120.047m 120.040m 试求其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解算见下表:

次序 观测值l (M) Δl (cm) 改正值v (cm) vv (mm) 计算x,m 1 120.031 +3.1 -1.4 1.96 2 120.025 +2.5 -0.8 0.64 3 119.983 -1.7 +3.4 11.56 4 120.047 +4.7 -3.0 9.00 5 120.040 +4.0 -2.3 5.29 6 119.976 -2.4 +4.1 16.81 Σ (l0=120.000) 10.2 0.0 45.26

思考题: 今有四个观测小组对同一个水平角进行观测,第一组观测2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1,第二小组观测4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2 ,第三小组观测6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3 ,第四小组观测8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4,试计算其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精度。

3.5 权倒数传播律 一、权的概念 衡量观测值(或估值)及其函数的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P表示。 1. 权(weight) 权的定义公式为: 上式表明:在一组观测值中,某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而μ2为比例系数,可任意选取,但对于同一个观测问题,应在数据处理前确定,并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不变。

数值等于1的权。此时,有 ,当二者单位相同时,称μ为单位权中误差。此时的观测值为单位权观测值。 2. 单位权(unit weight) 数值等于1的权。此时,有 ,当二者单位相同时,称μ为单位权中误差。此时的观测值为单位权观测值。 3. 权的特性 权只能反映观测值之间的相对精度,在反映观测值精度时,起作用的不是权本身的大小,而是权之间的比例关系。 权既可反映同一类量的若干个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也可反映不同类量的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

4. 权的确定 根据权的定义公式确定权 例1:已知一组角量观测值X1、X2、X3的中误差m1=±2″; m2=±4″; m3=±8″,试求各观测值之权。 解一:

解二: 由上例可以看出,系数μ改变,各观测值的权亦改变,但观测值之间的权之比并未改变。

距离测量中根据边长确定权 例2:按同等精度丈量三条边长,得S1,S2,S3,相应的长度为3km,4km,6km。试确定三条边边长观测值的权。 解:由于按同精度丈量,所以每千米的丈量中误差相同。设每千米丈量中误差为mkm,则边长Si的中误差为: 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

本例中,取C为12km,则得S1,S2,S3的权分别为4,3,2。此时S为12km时的权为1。也就意味着,以12km的观测为单位权观测,相应的权为单位权,相应的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由此还可以看出,上式中C的含义就是单位权观测。

水准测量中根据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定权 例3:设一个水准网由四条同一等级的水准路线所构成。设四条水准路线的路线长度为S1=4km, S2=2km , S3=1km , S4=3km ,相应的测站数为n1=50, n2=25 , n3=10 , n4=40 。试分别按路线长度和测站数来确定这四条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 解:由于这四条水准路线是按同一等级观测的,所以它们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mkm和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站均是相同的,则第i条路线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

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 令 则,第i条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为: 本例中,当按各水准按路线长度定权时,若取C为12km,则各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分别为3,6,12,4;当按各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定权时,若取C为100,则各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分别为2,4,10,2.5。

三、权倒数传播律 设有非线性函数Y=f(X1,X2,…,Xn),Xi(i=1,2, …,n)为独立观测量,并设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及其权为m1,m2,m3,…,mn和P1,P2,P3,…,Pn。由一般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可知。有:

按权的定义公式,则有: 即 上式即为权倒数传播律的数学表达式。 例4:已知观测值li(i=1,2, …,n)的权为Pi,试求 的权。 解:由权倒数传播律可值:

3.6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一、加权平均值 设对某一量作不等精度观测n次,其观测值为:l1,l2,…,ln,相应的中误差分别为: m1,m2,…,mn,其权分别为P1,P2,…,Pn,则其最或是值为:

则有: 证明:根据改正数计算公式,可得各观测值的改正数为: 等式两端分别乘以 得: 上列n个式两边分别平方,并求其和,则有: 等式两端分别乘以 得: 上列n个式两边分别平方,并求其和,则有: 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当 时,相应的 就是最或是值,由此令: 则有:

应用中误差传播定律于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二、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应用中误差传播定律于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有权的定义公式可得: ,代入上式得:

三、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对于不等精度观测,由于观测值精度互不相等,每个观测值的精度只能用各自的中误差来描述。由权的定义公式可知,只要知道单位权中误差,即可根据各观测值的权求出各观测值的中误差。由此,不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可归结为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其真误差计算;也可根据其改正数计算。 根据真误差计算: 根据改正数计算:

3.6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三、加权平均值的权 应用权倒数传播律于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得: 即: 上式表明:加权平均值的权等于各观测值的权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