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第一節 兒童社會發展的理論觀點 一、兒童的社會化成長過程 (一)社會接觸的開始 在生命的第一年,嬰兒學習在與他 第一節 兒童社會發展的理論觀點 一、兒童的社會化成長過程 (一)社會接觸的開始 在生命的第一年,嬰兒學習在與他 人的關係中做社會性的反應。 第二年(一至兩歲),幼兒在同儕 遊戲的敏感度上和解決同儕問題的能力 上顯現了驚人的進步。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拒成人的影響力,可以用專橫、跋扈、 剛愎自用、難以控制……來形容,與同 儕互動型態屬平行遊戲,容易起衝突, 第三年(兩至三歲)想要獨立又抗 拒成人的影響力,可以用專橫、跋扈、 剛愎自用、難以控制……來形容,與同 儕互動型態屬平行遊戲,容易起衝突, 不願分享玩具,忽視他人請求。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二)社會關係的開展 三歲以後的幼兒,大部分開始進入 幼兒園,接觸家庭以外的社會環境,包 括學習尊重成人、遵守常規以適應新環 境,接著透過輪流分享、尊重友伴的社 會技巧建立人際關係。 ☼ 圖:兒童社會關係開展圖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二、從兒童道德發展論探討幼兒發展階段社會 行為依據皮亞傑(J.Piaget)的道德發展論看,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行為的發展,零至兩歲嬰幼 兒處於無律期,其行為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 人的看法。三至六歲的幼兒則處於他律期,其 行為特徵是以行為結果來判斷是非,服從權威。 ☼表:兒童道德發展論與幼兒發展階段社會行為 學習表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三、幼兒各階段的情緒知覺發展 杜彭(Dupont)參考皮亞傑認知理論,建 立他的情感發展理論,他將情感發展分成六 個階段。 ☼ 表:情感發展任務與因應行為階段表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第二節 幫助幼兒發展情緒知能 一、有關幼兒情緒知覺技能發展目標 1.認識基本的情緒 2.察覺並表達自己的感覺 3.察覺對他人的感覺 4.察覺情緒表達的複雜性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二、促進情緒知覺的教學活動 促進情緒知覺的教學活動在幫助孩子發展情緒 使之趨向更成熟的過程,及學習更正確地評估環境 和做更恰當的反應。 1.情緒圖片 2.情緒的聲音 預先錄製一段各種不同情緒表達的聲音 或是與情緒表達的相關音樂,配合情緒圖片 3.情緒行動卡 可利用情緒圖片當情緒行動卡,讓幼兒 輪統抽卡,並表演適合該情緒卡的表情動作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4.相反的感覺 將幼兒分成兩隊,猜拳決定順序,猜贏 的先出題說感覺用詞,輸的一方就要對出相 反的感覺用詞。 5.今天我覺得……? 6.面具的故事 拿出不同情緒表情的照片,和幼兒討論 照片人物的情緒感覺。 7.油漆的故事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三、有關嬰幼兒情緒的輔導 Thompson所做的研究顯示:教師所 採取的主動、引導的角色能夠促使某些 特別的社會行為之發展。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有關兒童情緒輔導的建議: 1.不隨便發脾氣 幼兒哭鬧爭吵時,會使人忍不住地發 脾氣,有人可能會覺得孩子都怕大人生 氣,只要生氣遏止就可以解決事情。表面 上似乎也能奏效,事實上只是讓問題隱藏 起來。尤其是習慣性以生氣解決問題的 人,孩子若習慣面對生氣情境,他就不覺 得大人生氣與其犯錯的行為有關。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2.態度溫和情緒平穩 處理幼兒社會情緒問題最忌諱的是 情緒也跟著起伏,一個情緒在不穩定狀 態的人,是無法適切地處理幼兒社會情 緒問題 3.瞭解尊重幼兒 孩子在做錯事時,獲得的只是斥責, 將會降低其自尊心,而且他學不到下次 避免做錯的方法。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4.提供愛與支持,滿足幼兒安全感的需要 在幼兒受到挫折或遭同伴輕視時,成 人需要給予更多的支持、愛與安全感。 5.保持彈性 所謂的彈性是要瞭解孩子不同發展階 段的特徵及各種可能的狀況,保持時間、 空間或要求彈性。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6.給予選擇的機會 通常自制力與自我規劃能力與提供選 擇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即自制力越大可 提供較多選擇權。 7.避免身體處罰 身體處罰或許可能收到立即效果,但 可能使孩子作出更多破壞行為,培養出潛 在的施暴者。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8.秉持公平處理原則 如果同樣行為結果,必須有不同的處理, 也應讓幼兒清楚明白,為何處理方式不同。 9.運用傾聽技巧 孩子有情緒問題往往不是需要別人幫他解 決問題,他可能更需要有人能聽聽他的心聲。 10.何握隨機教育機會 幼兒社會情緒問題常需要借助事件發生的 機會,給予隨機教育。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11.保持愉快的教室氣氛 快樂的家庭易培養開朗健康的孩子,愉快 的教室氣氛也是一樣,可以降低衝突、爭吵 的機會。 12.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確定幼兒已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應鼓 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剛開始可以在一旁觀 察,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等觀察幾次後,就 可以放手讓幼兒設法解決。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第三節 幫助幼兒發展社會技巧 一、有關社會技巧能力的發展目標 1.學習與友伴相處 2.增進適應團體生活的能力 3.增進解決衝突與合作技巧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二、增進幼兒社會技巧的策略與活動 社會學習學派班度拉(Bandura)提出行 為可以從兩個途徑學習:一為直接經驗,另 一則為觀察別人所獲得的結果而學習(即楷 模學習)。所謂的觀察學習是:觀察學習者 透過觀察注意去瞭解楷模的反應,學習編碼 為未來保留這些反應能力。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1.行為的解釋 行為的解釋的策略就是透過解釋別人的感 覺來幫助幼兒瞭解行為的動機,並藉機教導適 當的行為處理方式。 2.指示或示範 所謂的指示,其實就是直接教導幼兒合宜 的社會技巧。這些社會技巧,可以透過團體討 論時直接告訴幼兒,也可以在適當情境時,適 時教導。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3.假設情境個案討論 ‧假設情境一:好朋友翻臉了(人際衝突) ‧假設情境二:打球的故事(不知如何說道歉) 4.角色扮演 5.故事演出呈現 6.提供情境觀察社會技巧再行討論 7.透過遊戲活動提供互動與合作機會 許多遊戲活動提供互動與合作的機會,都可提 昇幼兒的社會能力。並刺激別人最佳表現的機會, 而不是從打敗別人中獲得樂趣。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三、協助幼兒處理社會行為的態度與方法 (一)歸因模式的輔導觀點 認知理論對社會行為的研究重在認知 因素的探討。從認知理論的重建觀點,主 張認知自我控制訓練應先改變「歸因模 式」,所謂「歸因」,就是嘗試去解釋事 件發生的原因,認為兒童如果將其失敗歸 因於身外的人際關係,將比較不會有改善 其與人互動的動機。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二)社會技巧訓練的輔導觀點 社會技巧訓練是基於「社會技巧缺乏 的假設」前提而發展出來的。對社會技巧 缺乏的推論,歸納大致包括如下: 1.對社會互動目標期望的偏差 2.缺乏適當的社會行為策略 3.不知如何因應環境變化改變行為策略 4.缺乏社會技巧練習的機會 5.缺乏檢視與評估自己行為的能力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三)同儕關係對兒童社會發展的研究看法 1.早期的同儕關係,對成長後社會適應 有很大的影響 2.如果學童能為其同儕團體所接納,則 其人格發展和生活適應易獲致積極的 效果。 3.具有為人所稱讚、喜愛的人格特質 者,易獲得社會認可與接納,在團體 的社會地位較高。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4.同儕是良好的行為示範者 5.自我中心、有侵略性人格特質對不同 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