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一、明教觀宗本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丙三、明起修方便 丁一、明二諦修證次第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一、世俗假施設門 戊二、勝義無自性門 己一、總明順勝義觀 己二、別釋順勝義觀 丙三、明起修方便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二、勝義無自性門 己二、別釋順勝義觀 庚一、緣起觀 辛一、明依空觀滅諸戲論 辛二、明緣起即無自性空 庚二、二空觀 辛一、法空觀 辛二、我空觀 辛三、二空相成
法不自他生, 不共不無因; 觀是法空性, 一切本不生。 二空觀 (法空觀) 法不自他生, 不共不無因; 觀是法空性, 一切本不生。
壹、總明通達無自性空有二大門 貳、別釋法空觀 參、結說
一切無自性的勝義觀, 菩薩是廣觀一切的; 以無量的觀察方便,通達無自性的。 如概略的說,可攝為二大門: 法空觀,我空觀。 壹、總明通達無自性空有二大門 一切無自性的勝義觀, 菩薩是廣觀一切的; 以無量的觀察方便,通達無自性的。 如概略的說,可攝為二大門: 法空觀,我空觀。
法,是以法假為主, 攝得受假、名假; 我,是受假中的一類,就是 身心和合而成個體的眾生。 壹、總明通達無自性空有二大門 法,是以法假為主, 攝得受假、名假; 我,是受假中的一類,就是 身心和合而成個體的眾生。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貳)別釋 一、不自生 二、不他生 三、不自他共生 四、不無因生
佛開示生滅無常觀,這只是從無而有、 有已還無的生滅現象,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法空的觀門,最扼要的, 是觀四門不生。法是有的, 凡夫執著為實有,否則就是實無。 佛開示生滅無常觀,這只是從無而有、 有已還無的生滅現象,
這不但不因生滅而解了世俗假名, 反而執著生滅的實自性,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但有些以為有法的實生實滅。 這不但不因生滅而解了世俗假名, 反而執著生滅的實自性, 這恰好違反了法空的不生滅性。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所以大乘法以因緣不生為要門, 遣除凡夫、外道、 有所得小乘與大乘的妄執, 而顯示佛法的真義。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眾生執為實有性的法, 是有的,也就是生的。 這到底是怎樣的生起? 怎樣而有呢?
貳、別釋法空觀 說到生,不外乎(1)有因緣生與 (2)無因緣生二類。 有因緣生的,又不出(1-1)自生、 (壹)總說 說到生,不外乎(1)有因緣生與 (2)無因緣生二類。 有因緣生的,又不出(1-1)自生、 (1-2)他生、(1-3)共生三類── 一共四門。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自生,是自己生成的。 他生呢,依他而生起,生起的是實有的。 共生是:雖自體自有, 但要其他的助緣,才能生起。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解說起來,雖各派的異說眾多, 但總不出此四門, 所以就以四門來觀察。
貳、別釋法空觀 (壹)總說 (貳)別釋 一、不自生 二、不他生 三、不自他共生 四、不無因生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以正理觀察起來, 凡是實有自性的「法」, 四生都不可能。
貳、別釋法空觀 一、「不」可能「自」生的:自生是 自己生起自己的意思,自體既已經 存在,就是已生起;說自體 又再說生起,是思想的矛盾! (貳)別釋 一、不自生 一、「不」可能「自」生的:自生是 自己生起自己的意思,自體既已經 存在,就是已生起;說自體 又再說生起,是思想的矛盾!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一、不自生 試問: 沒有生起的自體、已生起的自體, 有沒有不同? 假設真的可以自體生自體:
貳、別釋法空觀 如有些不同,那麼生起的是存在, 未生的應該是不存在了。未生時的 自體如不存在,那怎能從 不存在的自己而生起自體? (貳)別釋 一、不自生 如有些不同,那麼生起的是存在, 未生的應該是不存在了。未生時的 自體如不存在,那怎能從 不存在的自己而生起自體? 已生與未生不同: 從文字的表達上來說 已生起的是存在; 未生起的是不存在, 不存在的自體如何能生起自體?
貳、別釋法空觀 如未生的自體已經存在, 那對生起的來說,既有所不同, 就不再是自體了。 (貳)別釋 一、不自生 未生的自體己經存在,則對己生起的自體既有所不同,就不是自體生自體。
未生的自體、已生的自體, 毫無不同, 那就應該沒有生與未生的差別了。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一、不自生 假如說: 未生的自體、已生的自體, 毫無不同, 那就應該沒有生與未生的差別了。 上面是已生自體與未生自體有所不同, 這裡是進一步地談二者相同,那就沒有生與未生的差別(若一個是已生,一個是未生,就不能說毫無不同 ……)
貳、別釋法空觀 而且,自體能生自體, 生起了還是那樣的自體, 那就應該再生起自體, 而犯有無窮生的過失。 (貳)別釋 一、不自生 如果自體能生自體,生起的還是那樣的自體,那就應該不斷地生起自體 原來的自體不會滅去,又不斷有自體生起,則有無窮自體的過失
貳、別釋法空觀 二、也不可能是「他生」的: 沒有生的時候,如沒有自體, 就沒有與他相對的自;沒有自, 也就不能說是他了。 (貳)別釋 二、不他生 二、也不可能是「他生」的: 沒有生的時候,如沒有自體, 就沒有與他相對的自;沒有自, 也就不能說是他了。 「他」是相對於「自」而說。 若說「自體」是由「他體」所生, 「自體」未生時,即沒有與「他」相對的「自」,「他」即非是「他」。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二、不他生 自他的意義都不成立,又怎麼說生呢?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二、不他生 如真的是他,是別有自性的他, 他是不能生自的, 如牛不生馬一樣。
貳、別釋法空觀 有以為:佛法說『因緣生』、 『依他起』,不也就是他生嗎? 如執為自相有、自性有的他生, 是應該破斥的。 (貳)別釋 二、不他生 有以為:佛法說『因緣生』、 『依他起』,不也就是他生嗎? 如執為自相有、自性有的他生, 是應該破斥的。
但佛說因緣生,緣生是無自性的,所以 不能說自相有。因緣與所生法,都不是 別有自性的,所以依世俗而假名為他, 而決非與自體對立的他自體。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二、不他生 但佛說因緣生,緣生是無自性的,所以 不能說自相有。因緣與所生法,都不是 別有自性的,所以依世俗而假名為他, 而決非與自體對立的他自體。
三、也「不」是「共」生:共生是自生 與他生的綜合。如分別起來,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三、不自他共生 三、也「不」是「共」生:共生是自生 與他生的綜合。如分別起來, 自生不成立,他生不成立,自生、他生 都不成,那共生又怎麼可能呢?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三、不自他共生 如甲盲不能見物,乙盲也不能見物, 二盲合作,又怎麼能見物呢?
四、更「不」能是「無因」生的:現見 世間是有因果關係的,如說無因無緣, 那就一切都不成立了!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四、不無因生 四、更「不」能是「無因」生的:現見 世間是有因果關係的,如說無因無緣, 那就一切都不成立了! 善惡,邪正,也不成立了!
貳、別釋法空觀 (貳)別釋 四、不無因生 如無因而生,那十惡、五逆的, 也許會生天或成佛了, 這是怎麼也不可能的。
總之,凡以為法是實有性的, 那就不出四門, 而結果都是不能生的。 參、結說 總之,凡以為法是實有性的, 那就不出四門, 而結果都是不能生的。
但生是世間的現實, 所以一切法決非自性有的。 由於自性有、自性生的不成立, 所以知道是緣生, 是假施設有。 參、結說 但生是世間的現實, 所以一切法決非自性有的。 由於自性有、自性生的不成立, 所以知道是緣生, 是假施設有。
依緣生假名而「觀是」無性的, 是「法空性」, 也就能通達「一切」法 「本」來「不生」了。 參、結說 依緣生假名而「觀是」無性的, 是「法空性」, 也就能通達「一切」法 「本」來「不生」了。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九引經,四九頁下) 參、結說 如經說 『若從緣生即無生,於彼非有生自性』;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九引經,四九頁下)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八中)
若從緣生即無生: 如果是依緣起所生的諸法,就是無生。 於彼非有生自性: 也就是說緣生是沒有自性的生。 偈頌文意補充 若從緣生即無生: 如果是依緣起所生的諸法,就是無生。 於彼非有生自性: 也就是說緣生是沒有自性的生。
若某法依諸緣而生起, 則彼法即是無生的。 彼之生起不是因於自性。 偈頌文意補充 若某法依諸緣而生起, 則彼法即是無生的。 彼之生起不是因於自性。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二、勝義無自性門 己二、別釋順勝義觀 庚一、緣起觀 辛一、明依空觀滅諸戲論 辛二、明緣起即無自性空 庚二、二空觀 辛一、法空觀 辛二、我空觀 辛三、二空相成
(1)我不即是蘊, (2)亦復非離蘊, (3)不屬(4、5)不相在, 是故知無我。 二空觀(我空觀) (1)我不即是蘊, (2)亦復非離蘊, (3)不屬(4、5)不相在, 是故知無我。 次略說我空觀。
壹、「我」的涵義 貳、明二種「我執」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壹、「我」的涵義 (壹)總說「我」有二種 (貳)別釋 一、補特伽羅我 二、薩迦耶我 三、結說
壹、「我」的涵義 (壹)總說「我」有二種 我有二: 一、補特伽羅 [人、數取趣] 我; 二、薩迦耶我 [有身見] 。
壹、「我」的涵義 (貳)別釋 一、補特伽羅我 補特伽羅,譯義為數取趣, 是不斷在生死中受生的意思。
壹、「我」的涵義 (貳)別釋 一、補特伽羅我 無論是自己、別人、畜生, 都有身心和合的個體,都可說有 世俗假我的(受假)。
壹、「我」的涵義 (貳)別釋 一、補特伽羅我 但眾生不能悟解, 總以為是實體性的眾生在輪迴, 就成為補特伽羅我執。
壹、「我」的涵義 薩迦耶,是積聚的意思。 在自己的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 與我愛、我慢的特性相應, 與他對立起來(名假)。 (貳)別釋 二、薩迦耶我 薩迦耶,是積聚的意思。 在自己的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 與我愛、我慢的特性相應, 與他對立起來(名假)。 這是根本沒有的妄執──薩迦耶見。
壹、「我」的涵義 (貳)別釋 三、結說 對人,有補特伽羅我執; 對自己,有補特伽羅我執, 更有薩迦耶見的我執。
貳、明二種「我執」 (壹)俱生我執 (貳)分別我執 一、補特伽羅我 二、薩迦耶我 三、結說
(俱生我執)。但這是直覺來的, 極樸素的實我,到底我是什麼? 貳、明二種「我執」 (壹)俱生我執 眾生的世俗心境,都是執我的 (俱生我執)。但這是直覺來的, 極樸素的實我,到底我是什麼? 大都不曾考慮過。
貳、明二種「我執」 (貳)分別我執 這到了宗教家、哲學家手裏, 就推論出不同樣的自我來 (分別我執)。
但作為生命主體、輪迴實體的我, 一定認為是實有的; 貳、明二種「我執」 (貳)分別我執 但作為生命主體、輪迴實體的我, 一定認為是實有的; 這是與他對立而自成的, 輪迴而我體不變的。 但不管是俱生我執或是哲學家所推論出之種種我之分別我執,只要是作為生命主體、輪迴實體的我,一定認為是實有的。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壹)「自我」內含的特性與自性義同 (貳)薩迦耶我執比法執多執著「樂」 (參)薩迦耶我執之本性與作用 (肆)通達實一常不可得而遣除主宰欲 (伍)結說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1)實有(實)、 (2)自有(一)、 (3)常有(常), 為自我內含的特性, (壹)「自我」內含的特性與自性義同 (1)實有(實)、 (2)自有(一)、 (3)常有(常), 為自我內含的特性,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這與執法有自性的自性, 定義完全一樣。 所以約法說無自性, 約眾生說無我,其實是可通的。 (壹)「自我」內含的特性與自性義同 這與執法有自性的自性, 定義完全一樣。 所以約法說無自性, 約眾生說無我,其實是可通的。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所以說為 法無自性空、 我無自性空; 又說為法 無我、 人(補特伽羅)無我。 (壹)「自我」內含的特性與自性義同 所以說為 法無自性空、 我無自性空; 又說為法 無我、 人(補特伽羅)無我。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可是薩迦耶我執, 又在這實、一、常的妄執上, 進而說樂。覺得自身為獨立的, 就覺得是自由自在的。 (貳)薩迦耶我執比法執多執著「樂」 可是薩迦耶我執, 又在這實、一、常的妄執上, 進而說樂。覺得自身為獨立的, 就覺得是自由自在的。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參)薩迦耶我執之本性與作用 從我(妄執)的本性說,我是樂的; 從我所表現的作用說,是自我作主、由我 支配(主宰,是我的定義)的權力意志。 所以薩迦耶我, 是以主宰欲而顯出他的特色。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不過,如通達無自性, 通達實、一、常的我不可得, 主宰的自在我, 也就失卻存在的基石而遣除了。 (肆)通達實一常不可得而遣除主宰欲 不過,如通達無自性, 通達實、一、常的我不可得, 主宰的自在我, 也就失卻存在的基石而遣除了。 此中導師點出,先破實一常之我, 則主宰自在之我亦隨之破除!
參、觀我空所必應了達 的意義 (伍)結說 這些, 是觀我空所必應了達的意義。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壹)總明二類我之計執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一、破「即蘊計我」(第一門) 二、破「離蘊計我」 (參)結說 (一) 離蘊之我不能被證知(第二門)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三四五門) (參)結說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壹)總明二類我之計執 從凡情所執的我來說, 不外乎(1)『即蘊計我』、 (2)『離蘊計我』二類。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按: 五陰為我(即蘊計我) 離五陰有我(離蘊計我) 我有五陰(離蘊計我) 我中有五陰(離蘊計我) 五求門 (壹)總明二類我之計執 按: 五陰為我(即蘊計我) 離五陰有我(離蘊計我) 我有五陰(離蘊計我) 我中有五陰(離蘊計我) 五陰中有我(離蘊計我) 五求門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然以正理觀察起來, 自性有的「我」,「不」能說 「即是」五「蘊」的。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一、破「即蘊計我」(第一門) 然以正理觀察起來, 自性有的「我」,「不」能說 「即是」五「蘊」的。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我到底是什麼?一般所說的我走、 我拿、我歡喜、我想像、我作為、 我認識,都是不離身心── 五蘊的。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一、破「即蘊計我」(第一門) 我到底是什麼?一般所說的我走、 我拿、我歡喜、我想像、我作為、 我認識,都是不離身心── 五蘊的。
但五蘊是眾多的、生滅無常的、苦的, 這與我的定義──是一、是常、是樂,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一、破「即蘊計我」(第一門) 所以一般的我執,都是執蘊為我的。 但五蘊是眾多的、生滅無常的、苦的, 這與我的定義──是一、是常、是樂, 並不相合。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一、破「即蘊計我」(第一門) 如真的五蘊就是我, 那就不成其為我, 要使大家失望了。
一般宗教家,經過一番考慮,大都主張 離蘊計我,認為離身心──五蘊外,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一)離蘊之我不能被證知 (第二門) 一般宗教家,經過一番考慮,大都主張 離蘊計我,認為離身心──五蘊外, 別有是常、是樂、 微妙而神秘的我。
但以正理推求,也決「非」是「離蘊」 而有我的。因為離了五蘊,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一)離蘊之我不能被證知 (第二門) 但以正理推求,也決「非」是「離蘊」 而有我的。因為離了五蘊, 就怎麼也不能形容、不能證明 我的存在,不能顯出我的作用。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怎麼知道有我呢? 眾生的執我,都是不離身心自體的, 並不如神學家所想像的那樣。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一)離蘊之我不能被證知 (第二門) 怎麼知道有我呢? 眾生的執我,都是不離身心自體的, 並不如神學家所想像的那樣。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有的固執離蘊有我,又另為巧妙的解說。 有說是(3)相屬的:以為五蘊是屬於我的, 是我的工具。我利用了足,就能走;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 (三四五門) 有的固執離蘊有我,又另為巧妙的解說。 有說是(3)相屬的:以為五蘊是屬於我的, 是我的工具。我利用了足,就能走; 利用了眼睛,就能見; 利用意識,就能明了認識。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有說是相在的: (4)如我比五蘊大,五蘊就在我中; (5)如五蘊比我大,我就存在於五蘊中。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 (三四五門) 有說是相在的: (4)如我比五蘊大,五蘊就在我中; (5)如五蘊比我大,我就存在於五蘊中。
當然也不能成立。所以,「不」是相「 屬」的,也「不」是「相在」的。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 (三四五門) 這既然都是離蘊計我的不同解說, 當然也不能成立。所以,「不」是相「 屬」的,也「不」是「相在」的。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相屬,如部下的屬於長官; 相在,如人在床上。 這都是同時存在, 可以明確的區別出來。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 (三四五門) 相屬,如部下的屬於長官; 相在,如人在床上。 這都是同時存在, 可以明確的區別出來。
但執相屬、相在的我執,如離了五蘊, 怎麼也不能證明為別有我體,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貳)破二類我之計執 二、破「離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不同形式 (三四五門) 但執相屬、相在的我執,如離了五蘊, 怎麼也不能證明為別有我體, 所以都不能成立。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經這樣的觀察,「故知」是 「無我」的,並沒有眾生妄執那樣的 我體;我不過是依身心和合相續的 (參)結說 經這樣的觀察,「故知」是 「無我」的,並沒有眾生妄執那樣的 我體;我不過是依身心和合相續的 統一性,而假名施設而已。
我執本不出這二類,後來佛法中的犢子 部等,執有『不即蘊不離蘊』的不可說 我,這是誤解世俗的施設我為自相有, 『執假為實』的分別妄執。 肆、依五門觀「我」不可得 (參)結說 我執本不出這二類,後來佛法中的犢子 部等,執有『不即蘊不離蘊』的不可說 我,這是誤解世俗的施設我為自相有, 『執假為實』的分別妄執。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二、勝義無自性門 己二、別釋順勝義觀 庚一、緣起觀 辛一、明依空觀滅諸戲論 辛二、明緣起即無自性空 庚二、二空觀 辛一、法空觀 辛二、我空觀 辛三、二空相成
若無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諸法性尚空, 何況於彼我! 二空觀(二空相成) 若無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諸法性尚空, 何況於彼我!
壹、總明二空互成 貳、明由我空而達法空 參、明由法空而達我空 肆、明聲聞與大乘之有無法空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陸、大乘亦由無我我所悟入 柒、結說
我空與法空,在般若經論中, 常常是互相證成的。 我空,所以法也是空的; 法空,所以我也是空的。 壹、總明二空互成 我空與法空,在般若經論中, 常常是互相證成的。 我空,所以法也是空的; 法空,所以我也是空的。
依此, 「若」了達眾生而「無有我」, 那「何得有我所」法呢? 我所,是我所有法、 我所依法。 貳、明由我空而達法空 依此, 「若」了達眾生而「無有我」, 那「何得有我所」法呢? 我所,是我所有法、 我所依法。
如我的身體、我的財產、 我的名位、我的國家…… 凡與我有關而繫屬於我的, 就是我所有的法。 貳、明由我空而達法空 如我的身體、我的財產、 我的名位、我的國家…… 凡與我有關而繫屬於我的, 就是我所有的法。
又如我是受假,是取身心而成立的, 所以如五蘊、六處、六界、 六識等,都是我所依的法假。 我所有的、我所依的,都是法。 貳、明由我空而達法空 又如我是受假,是取身心而成立的, 所以如五蘊、六處、六界、 六識等,都是我所依的法假。 我所有的、我所依的,都是法。
貳、明由我空而達法空 無我,就沒有我所, 所以我空也就法空了。 我與我所是相待而安立;沒有我,便沒有與「我」相對的「我所」
反之,「諸法」的自「性」, 似乎是真實的, 「尚」且是「空」的, 「何況」那依法而立的「我」? 這更不消說是空的了。 參、明由法空而達我空 反之,「諸法」的自「性」, 似乎是真實的, 「尚」且是「空」的, 「何況」那依法而立的「我」? 這更不消說是空的了。
本頌,含有非常的深義,唯有大 中觀者,才能如實的開顯、貫通。 這是說:佛在聲聞法中, 多說無我;明說法空的不多。 參、明由法空而達我空 本頌,含有非常的深義,唯有大 中觀者,才能如實的開顯、貫通。 這是說:佛在聲聞法中, 多說無我;明說法空的不多。
因此在佛法的流傳中, 就分為二派: 西北印度的一切有系, 以為:佛但說無我, 法是不空的(如毘曇家)。 肆、明聲聞與大乘之有無法空 因此在佛法的流傳中, 就分為二派: 西北印度的一切有系, 以為:佛但說無我, 法是不空的(如毘曇家)。
中南印度的大眾系中,有說: 佛說我空,也是說過法空的 (如《成實論》)。 大乘佛經,不消說, 是說一切法性空的。 肆、明聲聞與大乘之有無法空 中南印度的大眾系中,有說: 佛說我空,也是說過法空的 (如《成實論》)。 大乘佛經,不消說, 是說一切法性空的。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壹)抉擇瑜伽宗之觀點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一、聲聞亦有法空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一)聲聞無有法空 (二)聲聞有法空 三、明聲聞不再深觀法空 四、結說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壹)抉擇瑜伽宗之觀點 但對於我空及法空, 如從有部系而來的瑜伽宗, 就以為小乘但說我空, 大乘說我、法二空。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中觀宗近於中南印的學派, 所以認為小乘有我、法二空, 大乘也是我、法二空。 今依龍樹論而抉擇貫通。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一、聲聞亦有法空 中觀宗近於中南印的學派, 所以認為小乘有我、法二空, 大乘也是我、法二空。 今依龍樹論而抉擇貫通。
『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 ……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一)聲聞無有法空 『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 ……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 (《大智度論》卷三一, 大正二五‧二八七中)。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 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來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一)聲聞無有法空 『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 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來空』 (《大智度論》卷二六, 大正二五‧二五四上)。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一)聲聞無有法空 大小乘經, 確是明顯如此的。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但這不能說聲聞弟子沒有法空,因為 『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 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二)聲聞有法空 但這不能說聲聞弟子沒有法空,因為 『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 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 皆入般若波羅蜜相中。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以是故佛經中說:趣涅槃道, 皆同一向,無有異道』。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二)聲聞有法空 以是故佛經中說:趣涅槃道, 皆同一向,無有異道』。 (《大智度論》卷二六, 大正二五‧二五四上)
這明白說破了:眾生空的無我與法空, 只是說明的顯了一些或含渾一些,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二)聲聞有法空 這明白說破了:眾生空的無我與法空, 只是說明的顯了一些或含渾一些, 其實都是般若正觀、 一乘一味的解脫道。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二中)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二)聲聞有法空 所以說:『我我所法尚不著, 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空, 終歸一義』。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二中)
這是說:能得無我我所的,一定能通達 法空。因為觀空的意義,都是無自性。 觀我無自性而達我空,如以此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二、有無法空之不同教證 (二)聲聞有法空 這是說:能得無我我所的,一定能通達 法空。因為觀空的意義,都是無自性。 觀我無自性而達我空,如以此 去觀諸法,法當然也是空的。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七中──下)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三、明聲聞不再深觀法空 不過,『聲聞者但破吾我因緣生諸 煩惱,離諸法愛,畏怖老病死、 惡道之苦,不復欲本末推求了了、 壞破諸法,但以得脫為事』。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七中──下)
這就是急求證悟,直從觀無我我所入手 ,不再去深觀法性空了。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三、明聲聞不再深觀法空 這就是急求證悟,直從觀無我我所入手 ,不再去深觀法性空了。 但這是不去再深求(佛也不為他說 法空),而決不會執法實有的,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如『若無眾生,法無所依』; 『無我我所,自然得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三、明聲聞不再深觀法空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八下) 『無我我所,自然得法空』。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九二中)
伍、抉擇貫通聲聞之有無法空 (貳)中觀宗之觀點與抉擇 四、結說 這樣,聲聞的無我, 是可以通法空, 而不與法空相違反的。
依《中論‧觀法品》的開示, 雖廣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 而由博返約的正觀, 還是從無我我所悟入。 陸、大乘亦由無我我所悟入 依《中論‧觀法品》的開示, 雖廣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 而由博返約的正觀, 還是從無我我所悟入。
這正是生死的癥結所在; 出世的解脫道,決不會有差別的。 不過根機不同,說得明了或含渾些、 廣大或精要些而已。 陸、大乘亦由無我我所悟入 這正是生死的癥結所在; 出世的解脫道,決不會有差別的。 不過根機不同,說得明了或含渾些、 廣大或精要些而已。
這樣,凡是通達我空的, 一定能通達法空;可以不深觀法空、 不開顯法空,而決不會堅執 自性有而障礙法空的 [情況]。 柒、結說 這樣,凡是通達我空的, 一定能通達法空;可以不深觀法空、 不開顯法空,而決不會堅執 自性有而障礙法空的 [情況]。
如執法實有,那他不但不解法空, 也是不解我空的; 不但不除法執, 也是不除我執的。 柒、結說 如執法實有,那他不但不解法空, 也是不解我空的; 不但不除法執, 也是不除我執的。
柒、結說 所以經上說: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 眾生、壽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八‧七四九中)
(《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四九四上)。 柒、結說 龍樹論也說: 『若見陰不實,我見則不生。 由我見滅盡,諸陰不更起。…… 陰執乃至在,我見亦恒存』 (《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四九四上)。
誰說聲聞聖者 知我空而說一切法實有呢? 不解法空,不離法執, 誰說能離我執呢? 柒、結說 誰說聲聞聖者 知我空而說一切法實有呢? 不解法空,不離法執, 誰說能離我執呢?
這可以推知:佛說本來一味, 只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 淺深原是一貫的,到了偏執者手裡, 才分為彼此不同的解行。 柒、結說 這可以推知:佛說本來一味, 只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 淺深原是一貫的,到了偏執者手裡, 才分為彼此不同的解行。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一、明教觀宗本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丙三、明起修方便 丁一、明二諦修證次第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一、世俗假施設門 戊二、勝義無自性門 己一、總明順勝義觀 己二、別釋順勝義觀 丙三、明起修方便
惑業由分別, 分別由於心, 心復依於身, 是故先觀身。 明起修方便 惑業由分別, 分別由於心, 心復依於身, 是故先觀身。
壹、初學者應從觀身下手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參、舉四念處為例明應先觀身 肆、簡擇觀心為主之修法
空,是要觀眾生與一切法都是性空的。 龍樹繼承佛說的獨到精神, 以為初學的,應先從觀身下手。 壹、初學者應從觀身下手 空,是要觀眾生與一切法都是性空的。 龍樹繼承佛說的獨到精神, 以為初學的,應先從觀身下手。
壹、初學者應從觀身下手 按:大乘的慧觀,一般地說 要先廣觀一切法;此處卻說初學者應 從觀身下手。二者看似矛盾, 而實際上是著重的時間點有所不同。 相關之說明可參閱〈慧學概說〉之 「大乘不共慧」之說明。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壹) 眾生依身而發心修行 (貳) 佛法重視心的清淨但眾生執著於身 (參) 眾生著身為解脫大障礙 一、眾生易執身為常 二、執心是常者是神學家與哲學家 三、結說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這有什麼意義呢?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因為生死是由於惑、業, 「惑」、「業由」於「分別」,這已如 上面說過。此惑亂的妄「分別」, (壹)眾生依身而發心修行 因為生死是由於惑、業, 「惑」、「業由」於「分別」,這已如 上面說過。此惑亂的妄「分別」, 是「由於心」。從人類——眾生能發心 學佛的來說,「心」又是 「依於身」的。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從依心而起惑造業來說, 佛法分明為由心論的人生觀; 重視自心的清淨, 當然是佛法的目的。 (貳)佛法重視心的清淨但眾生執著於身 從依心而起惑造業來說, 佛法分明為由心論的人生觀; 重視自心的清淨, 當然是佛法的目的。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然心是依於身的,此身實為眾生堅固 (貳)佛法重視心的清淨但眾生執著於身 然心是依於身的,此身實為眾生堅固 執著的所在。貪、愛、喜、樂阿賴耶, 所以生死不了;而阿賴耶的所以愛著, 確在『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 (《解深密經》卷一,大正一六‧六九二中) 的取著。 「能攝持諸法種子的,名阿陀那。在初期唯識學上,阿陀那識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以攝取為義,能攝取自體,攝取諸法的種子。」(《攝大乘論講記》,pp.42-43) 「《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能攝持種子,阿賴耶識與根身同安危;」(《攝大乘論講記》,p.43) 「《解深密經》云:「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有了我們這個身體,就有阿賴耶識;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我們這個身體。為什麼呢?就死了。所以,活的身體與阿賴耶識不分離,阿賴耶識好像在這個身體裡面,和這個身體同存同亡一樣,共同安危的。身體好,它也存在;身體壞了,它也不存在。所以,它也有攝藏的意思,也有緣這個身為境界的意思。」(《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278)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貳)佛法重視心的清淨但眾生執著於身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 幾乎都是為了此身。 因此偈頌說「心復依於身,是故先觀身」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參)眾生著身為解脫大障礙 一、眾生易執身為常 身體是一期安定的,容易執常, 執常也就著樂、著淨, 這是眾生的常情。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反而,心是剎那不住的, 所以如執心為常住的, 依此而著樂、著淨, 可說是反常情的。 (參)眾生著身為解脫大障礙 二、執心是常者是神學家與哲學家 反而,心是剎那不住的, 所以如執心為常住的, 依此而著樂、著淨, 可說是反常情的。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九上),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參)眾生著身為解脫大障礙 二、執心是常者是神學家與哲學家 這只是神學與哲學家的分別執, 論稱為『如梵天王說』 (《大智度論》卷三一,大正二五‧二八九上), 也就是婆羅門教的古老思想。
是不能發心、不能解脫的大障礙, 「是故先」應該「觀身」。 貳、從觀身下手的意義 (參)眾生著身為解脫大障礙 三、結說 所以,如眾生專心染著此身體, 是不能發心、不能解脫的大障礙, 「是故先」應該「觀身」。
佛說的道品,以四念處為第一, 稱為一乘道。 四念處又以觀身為先——觀身不淨, 觀身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就能悟入身空。 參、舉四念處為例明應先觀身 佛說的道品,以四念處為第一, 稱為一乘道。 四念處又以觀身為先——觀身不淨, 觀身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就能悟入身空。
參、舉四念處為例明應先觀身 (1) 對身體的妄執愛著,能降伏了, (2) 再觀身心世界的一切法空──無我 無我所, (3) 就能趣入解脫。
佛法中,有的直捷了當以心為主, 理解是唯心的,修行是直下觀心的。 這與一般根性——愛著自身的眾生, 不一定適合。 肆、簡擇觀心為主之修法 佛法中,有的直捷了當以心為主, 理解是唯心的,修行是直下觀心的。 這與一般根性——愛著自身的眾生, 不一定適合。
因為這如不嚴密包圍、 不攻破堡壘就想擒賊擒王, 實在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 自身的染著不息,這才有些人要在 身體上去修煉成佛呢! 肆、簡擇觀心為主之修法 因為這如不嚴密包圍、 不攻破堡壘就想擒賊擒王, 實在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 自身的染著不息,這才有些人要在 身體上去修煉成佛呢!
甲二、般若正觀修學次第 乙一、總明修學次第(聞思修證)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乙三、開示般若契證 丙一、明真實證境 丙二、遮種種邪計 丙三、示悟入次第
無我無我所, 內外一切離, 盡息諸分別, 是為契真實。 明真實證境 無我無我所, 內外一切離, 盡息諸分別, 是為契真實。
壹、略明般若正觀之要義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肆、簡擇觀心為主之修法
壹、略明般若正觀之要義 大乘行者,以「無我無我所」的正觀, 觀察「內」而身心、「外」而世界, 知道這「一切」都是 似有真實而無自性的。 觀我無自性,名我空觀; 觀法無自性,名法空觀。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壹)離一切戲論相而不起我我所執 (貳)息諸分別而無漏般若現前 (參)契入諸法實相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1-1) 由於空觀的修習成就, (1-2) 能「離」一切法的戲論相, (2) 也就不於一切而起我我所執。 (壹)離一切戲論相而不起我我所執 (1-1) 由於空觀的修習成就, (1-2) 能「離」一切法的戲論相, (2) 也就不於一切而起我我所執。
(《大智度論》卷四〇,大正二五‧四九六下)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貳)息諸分別而無漏般若現前 因此,「盡息」所有的「諸分別」, 無漏的般若現前。 所以說: 『諸法不生故,般若波羅蜜應生』。 (《大智度論》卷四〇,大正二五‧四九六下)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又如說: 『語言盡竟,心行亦訖。 不生不滅,法如涅槃』。 (貳)息諸分別而無漏般若現前 (《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中)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現證的般若現前,就是「契」入 一切法的「真實」相;這名為 空性、法性、法界、真如等, 都只是假立名言。 (參)契入諸法實相 現證的般若現前,就是「契」入 一切法的「真實」相;這名為 空性、法性、法界、真如等, 都只是假立名言。
貳、般若正觀之體證 (參)契入諸法實相 這實是超脫一切分別妄執, 超越時空性、質量性, 而證入絕待的正法。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壹)依證真與願行分別 一、證真相同 二、願行不同 (貳)依所斷之障分別(不同)
同樣的無我無我所, 那二乘與佛菩薩有什麼分別呢?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同樣的無我無我所, 那二乘與佛菩薩有什麼分別呢?
悟入『無分別性』,依《華嚴經‧十 地品》說:這是二乘所共得的。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壹)依證真與願行分別 一、證真相同 悟入『無分別性』,依《華嚴經‧十 地品》說:這是二乘所共得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六, 大正九‧五六四下)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般若經論也說: 『二乘智斷,即是菩薩無生(法)忍。』 (壹)依證真與願行分別 一、證真相同 (《大智度論》卷七一, 大正二五‧五五五上)
但菩薩有菩提心、大悲心,迴向利他, 以本願力廣度眾生,這怎能與二乘無別!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壹)依證真與願行分別 二、願行不同 但菩薩有菩提心、大悲心,迴向利他, 以本願力廣度眾生,這怎能與二乘無別! 這是說,大小乘以願行來分別, 不以慧見來分別。
而菩薩不但以我法空性慧證無分別法性, 斷煩惱障,更能深修法空,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貳)依所斷之障分別(不同) 雖說同證無分別法性,也有些不同: 聲聞於一切法不著我我所,斷煩惱障。 而菩薩不但以我法空性慧證無分別法性, 斷煩惱障,更能深修法空, 離一切戲論,盡一切習氣。
參、二乘與佛菩薩證悟境界之異同 (貳)依所斷之障分別(不同) 得純無相行, 圓滿最清淨法界而成佛, 這那裏是二乘所及的呢?
甲二、般若正觀修學次第 乙一、總明修學次第(聞思修證)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乙三、開示般若契證 丙一、明真實證境 丙二、遮種種邪計 丙三、示悟入次第
真實無分別, 勿流於邪計! 修習中觀行, 無自性分別。 遮種種邪計 真實無分別, 勿流於邪計! 修習中觀行, 無自性分別。
壹、明能證所證皆無分別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現證的般若,名無分別智; 證悟的法性,名無分別法性。 壹、明能證所證皆無分別 現證的般若,名無分別智; 證悟的法性,名無分別法性。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壹)舉經之教說 (貳)反思經說之涵義 (參)明一些人的誤解 (肆)結說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壹)舉經之教說 在修習般若時,經中常說: 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
證悟的且不說,修習般若而不應念、 不應取、不應分別,那怎麼修觀── 分別、抉擇、尋思呢?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貳)反思經說之涵義 證悟的且不說,修習般若而不應念、 不應取、不應分別,那怎麼修觀── 分別、抉擇、尋思呢?
也難怪有些人,以無觀察的無分別定, 看作甚深無分別智證了!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參)明一些人的誤解 這也難怪有些修持佛法的, 勸人什麼都不要思量,直下體會去。 也難怪有些人,以無觀察的無分別定, 看作甚深無分別智證了!
所以無論是無分別智證,無分別的觀慧, 「真實」的「無分別」義,應善巧正解, 切「勿」似是而非的,「流於邪」外的 貳、明應正確了解「無分別」義 (肆)結說 所以無論是無分別智證,無分別的觀慧, 「真實」的「無分別」義,應善巧正解, 切「勿」似是而非的,「流於邪」外的 「計」執,故意與佛說的正觀為難!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壹)木石等之無分別 (貳)無想定之無分別 (參)自然不作意之無分別 (肆)無尋無伺之無分別 (伍)結說
要知無分別的含義, 是多種不同的, 不能籠統的誤解。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要知無分別的含義, 是多種不同的, 不能籠統的誤解。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壹)木石等之無分別 如木、石,也是無分別的, 這當然不是佛法所說的無分別了。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貳)無想定之無分別 無想定,心心所法都不起, 也是無分別的,但這是外道。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自然而然的不作意,也叫無分別, 這也不能說是無分別慧。 因為無功用、不作意的無分別, (參)自然不作意之無分別 自然而然的不作意,也叫無分別, 這也不能說是無分別慧。 因為無功用、不作意的無分別, 有漏五識及睡悶等,都是那樣的。 《俱舍論》卷二舉有三分別:一、自性分別,以尋或伺之心所為體,直接認識對境之直覺作用。二、計度分別,與意識相應,以慧心所為體之判斷推理作用。三、隨念分別,與意識相應,以念心所為體,而能明記過去事之追想、記憶作用。六識之中,意識具足上述之三分別,前五識僅有自性分別,而無其他二分別。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肆)無尋無伺之無分別 又二禪以上,無尋無思; 這種無尋思的無分別, 二禪以上都是的,也與無分別慧不同。
參、與「無分別慧」不同的「無分別」 (伍)結說 所以慧學的無分別, 不是不作意、不尋思 或不起心念等分別。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壹)總說 (貳)別釋 一、自性分別之錯誤 二、正觀一切法無自性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那到底是什麼呢? 「修習中觀行」的無分別,是以 (1)正觀而「無」那「自性」的「分別」; (壹)總說 那到底是什麼呢? 「修習中觀行」的無分別,是以 (1)正觀而「無」那「自性」的「分別」; (2)從自性分別不可得,而入於無分別法 性的現證。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貳)別釋 一、自性分別之錯誤 自性分別, 是對於非真實而似真實的戲論相, 著相而以為自性有的。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上來已一再說到,自性有, 是我我所執的著處;如起自性分別, 就不能達我法空而離我我所執了。 (貳)別釋 一、自性分別之錯誤 上來已一再說到,自性有, 是我我所執的著處;如起自性分別, 就不能達我法空而離我我所執了。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所以,應分別、抉擇、觀察 此自性有是不可得的, 一絲毫的自性有都沒有, 才能盡離自性有分別。 (貳)別釋 二、正觀一切法無自性 所以,應分別、抉擇、觀察 此自性有是不可得的, 一絲毫的自性有都沒有, 才能盡離自性有分別。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貳)別釋 二、正觀一切法無自性 離此自性有 [之] 分別, 就是觀空──無自性 [之] 分別。
分別,不一定是自性分別,而分別自性 分別不可得──空觀,不但不是執著, 肆、中觀行之無分別 (貳)別釋 二、正觀一切法無自性 分別,不一定是自性分別,而分別自性 分別不可得──空觀,不但不是執著, 而且是通向 離言無分別智證的大方便!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壹)修學中不應念自性有等 (貳)臨近證悟時之不作意分別等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經說的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 是說不應念自性有, 不應如自性有而取, 不應起自性有的分別; (壹)修學中不應念自性有等 經說的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 是說不應念自性有, 不應如自性有而取, 不應起自性有的分別;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壹)修學中不應念自性有等 不是說修學般若, 什麼都不念、不思、不分別。
如無分別智現前而不須聞、思、修慧的 引發,那也成為無因而有了!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壹)修學中不應念自性有等 如一切分別而都是執著,那佛說 聞、思、修慧,不是顛倒了嗎? 如無分別智現前而不須聞、思、修慧的 引發,那也成為無因而有了!
無分別智證時,如著力於分別、抉擇, 也是障礙,所以經說不應念等。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貳)臨近證悟時之不作意分別等 不過,在從修無分別觀 (觀自性分別不可得)臨近趣入 無分別智證時,如著力於分別、抉擇, 也是障礙,所以經說不應念等。 這名為『順道法愛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二三三中)。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貳)臨近證悟時之不作意分別等 如食『生』不消化而成病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二三三中)。 這等於射箭,在瞄準放箭時, 不可太緊張、太著意;太緊張著意, 反而會不中的的。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從前有人,寫信給有地位的人, 生怕錯誤,封了又開; 這樣的開開封封,結果 是將空信封寄了去,成為大笑話。 (貳)臨近證悟時之不作意分別等 從前有人,寫信給有地位的人, 生怕錯誤,封了又開; 這樣的開開封封,結果 是將空信封寄了去,成為大笑話。
伍、經說「不應分別」之意趣 所以,在觀心成就、純運而轉時, 不可再作意去分別、抉擇。 其實,這也還是不著相、 不作意分別的意思。 (貳)臨近證悟時之不作意分別等 所以,在觀心成就、純運而轉時, 不可再作意去分別、抉擇。 其實,這也還是不著相、 不作意分別的意思。
甲二、般若正觀修學次第 乙一、總明修學次第(聞思修證)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乙三、開示般若契證 丙一、明真實證境 丙二、遮種種邪計 丙三、示悟入次第
以無性正見, 觀察及安住。 止觀互相應, 善入於寂滅。 示悟入次第 以無性正見, 觀察及安住。 止觀互相應, 善入於寂滅。
壹、依聞、思成就空有無礙之正見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依聞、思成就空有無礙之正見 (壹)空有無礙之正見為悟真理之基石 (貳)假名有與無性空相成不相礙 (參)無自性之正見即聞思慧之學習
壹、依聞、思成就空有無礙之正見 想修學般若、契悟真實, 先要對於一切是世俗假名有、 自性不可得深細抉擇, 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 (壹)空有無礙之正見為悟真理之基石 想修學般若、契悟真實, 先要對於一切是世俗假名有、 自性不可得深細抉擇, 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
壹、依聞、思成就空有無礙之正見 假名有與無性空, 是相成不相礙的。 所以說:『宛然有而畢竟空, 畢竟空而宛然有』。 (貳)假名有與無性空相成不相礙 假名有與無性空, 是相成不相礙的。 所以說:『宛然有而畢竟空, 畢竟空而宛然有』。
壹、依聞、思成就空有無礙之正見 有極「無」自「性」的「正見」, 而不壞世俗緣起有的一切, 這就是聞、思慧的學習。 如定心沒有修成, (參)無自性之正見即聞思慧之學習 有極「無」自「性」的「正見」, 而不壞世俗緣起有的一切, 這就是聞、思慧的學習。 如定心沒有修成, 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貳)修所成慧之成就 一、依「止」成就而修慧觀 二、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 三、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 四、「觀察」、「安住」交替而修 五、觀心純熟 (一)止心澄淨如虛空 (二)觀一切法相如輕煙 (貳)修所成慧之成就
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 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一、依「止」成就而修慧觀 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 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 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二、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 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 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 修「安住」──定,名為 『無分別影像』 (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三、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 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 修「安住」──定,名為 『無分別影像』 (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如安住了,再修觀察; 這樣的止觀雜修, 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四、「觀察」、「安住」交替而修 如安住了,再修觀察; 這樣的止觀雜修, 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
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淨, 如淨虛空的離一切雲翳一樣。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五、觀心純熟 (一)止心澄淨如虛空 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淨, 如淨虛空的離一切雲翳一樣。
觀一切法相,無一法可當情而住的, 都如輕煙一樣。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修所成慧之加行 五、觀心純熟 (二)觀一切法相如輕煙 那時,『一切法趣空』, 觀一切法相,無一法可當情而住的, 都如輕煙一樣。
貳、修所成慧之加行與成就 (貳)修所成慧之成就 修觀將成就時,應緩功力, 等到由觀力而重發輕安, 才名修觀成就。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壹)止觀雙運 (貳)止觀均等、觀力深徹 (參)悟入實相 (肆)結說 一、空相脫落而入寂滅法性 二、般若現前而離一切相 (肆)結說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以後,就「止觀互相應」, 名為止觀雙運。 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 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 (壹)止觀雙運 以後,就「止觀互相應」, 名為止觀雙運。 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 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貳)止觀均等、觀力深徹 止觀均等,觀力深徹;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參)悟入實相 一、空相脫落而入寂滅法性 末了,空相也脫落不現, 就「善入於」無生的「寂滅」法性。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到此,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如說 『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 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 (參)悟入實相 二、般若現前而離一切相 到此,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如說 『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 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 (《大智度論》卷七一,大正二五‧五五六中)
(《大乘掌珍論》卷下,大正三〇‧二七四下)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參)悟入實相 二、般若現前而離一切相 又說:『慧眼都無所見』。 (《大乘掌珍論》卷下,大正三〇‧二七四下)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唯識學也說:無分別的真見道, 是離一切相的。 從凡入聖的畢竟空慧, 為印度大乘學者所公認。 (參)悟入實相 二、般若現前而離一切相 唯識學也說:無分別的真見道, 是離一切相的。 從凡入聖的畢竟空慧, 為印度大乘學者所公認。
參、得無漏現證慧之加行與成就 這與末世的擬議圓融, 不知重點突破的方便, 不可並論! (肆)結說 此中所說之重點突破的方便,是先離一切相,不見一切相,之後才能二諦並觀,即見緣起有而同時體現法性空。
毘婆舍那(觀)之教學與實踐 甲一、般若能生殊勝功德 甲二、般若正觀修學次第 甲三、般若圓滿一切功德
善哉真般若! 善哉真解脫! 依無等聖智, 圓滿諸功德! 般若圓滿一切功德 善哉真般若! 善哉真解脫! 依無等聖智, 圓滿諸功德!
壹、般若為超凡入聖之不二門 貳、般若非外、凡、二乘所覺證 參、依般若得真解脫 肆、依般若圓滿諸功德 伍、結說
般若波羅蜜多, 已約略說明進修的方便。 這是超凡入聖的不二門, 所以特為讚歎。 壹、般若為超凡入聖之不二門 般若波羅蜜多, 已約略說明進修的方便。 這是超凡入聖的不二門, 所以特為讚歎。
「善哉」!這是佛所覺證、 佛所開示的「真般若」! 不但不是凡夫外道的智解,也不是 有所得小乘與大乘學者的相似慧。 貳、般若非外、凡、二乘所覺證 「善哉」!這是佛所覺證、 佛所開示的「真般若」! 不但不是凡夫外道的智解,也不是 有所得小乘與大乘學者的相似慧。
從凡情而點出生死的癥結所在 [即戲論相], 給予根本的 重點突破 [即觀一切法無自性之分別] , 這是不共世間的特法。 貳、般若非外、凡、二乘所覺證 從凡情而點出生死的癥結所在 [即戲論相], 給予根本的 重點突破 [即觀一切法無自性之分別] , 這是不共世間的特法。
法性空義,所以是甚深難見, 非世間學者所能夢想到的。 因此,這是可讚歎的。 貳、般若非外、凡、二乘所覺證 法性空義,所以是甚深難見, 非世間學者所能夢想到的。 因此,這是可讚歎的。
「善哉」!善哉! 這才能得「真解脫」, 而不像外道愚夫,或以生天為解脫, 或以深定的境界為解脫。 參、依般若得真解脫 「善哉」!善哉! 這才能得「真解脫」, 而不像外道愚夫,或以生天為解脫, 或以深定的境界為解脫。
參、依般若得真解脫 經上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八‧八四八下 )
共聲聞的涅槃德, 不共二乘的大菩提德,都是「依」 此「無」與「等」倫的「聖智」, 才能「圓滿諸功德」。 肆、依般若圓滿諸功德 共聲聞的涅槃德, 不共二乘的大菩提德,都是「依」 此「無」與「等」倫的「聖智」, 才能「圓滿諸功德」。
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佛甚深的法寶藏; 如學佛而不進修這一法門, 不真是如入寶山而空回嗎! 伍、結說 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佛甚深的法寶藏; 如學佛而不進修這一法門, 不真是如入寶山而空回嗎!
The End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