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倫理學 效益論 效益論就是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換句話說,行為的對錯只是其結果好壞的一個函數。更具體的說,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在所有可能的行為選擇中,其結果能產生最大的善或最小的惡。
效益論的主要論點 一、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 二、功利主義 三、情境倫理
一、利己主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從事實與價值的關係來說,可分為 一、心理利己主義 二、倫理利己主義 從行為主體來說,可分為 一、自我的利己主義:其他人都應優先服從我的利益 二、普遍的利己主義:所有人都應當追求自己的利益
心理利己主義 g代表對己有利 b代表對己有害 G 代表對有人有利 B代表對人有害 g~G乾淨的行為 b~G利他的行為 g~B惡毒的行為 b~B可憎的行為 G~g自利的行為 B~g自私的行為 G~b自我折磨的行為 B~b自我毀滅的行為
倫理的利己主義 主張人應當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不這麼做的人是笨人或被欺騙的。
二、功利主義:最大多數人的利益 約翰密爾說(John S. Mill):承認功利為道德道主義德基礎的信條。最大的幸福主義:主張行為的正當是與它增進幸福的傾向為比例;反之亦然。幸福指快樂與免除痛苦。 功利主義可以分為 行為功利主義:正確的行為產生最大功利 規則功利主義:規則在道德佔有核心地位
三、情境倫理 特點 一、對任何的倫理系統準則加以質疑 二、以某種精神做為倫理理論。如慈愛關懷精神、憐憫與同情。 作倫理決定必須有一個道德準架構再由個人判斷或良心作出最後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