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逍遙無待之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Advertisements

台北縣私立多芮咪托兒所 家 長 手 冊. 序言 親愛的家長 : 關心寶貝與學前教育的過程,是您我共同的 責任;為寶貝創造更美好的明天,是我們共同 的心願。歡迎您的寶貝來本園就讀,並感謝您 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為了使您更了解本園所 的一切,我們特別寫這篇家長手冊,以便您隨 時可以參考,並與學校配合,了解學校的教學.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姜曉霞老師、吳麗媚老師 元朗區小學教師發展日 二年級喜閱寫意校本整合 寫作教學.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 4 章 存 貨 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存貨數量之衡量制度 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 成本之續後衡量 存貨之估計方法 總目次 會計學 III
失竊的童年 主講人 : 洪嘉宏 社工員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研究所畢業 勵馨基金會 目睹暴力兒童暨青少年方案負責人.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SARS今冬可能捲土重來 流感與SARS流行期重疊 每年約10%人口(200萬)受感染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发明专利 申请文件的撰写 机械发明审查部流体机械处 李晋珩.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莊子的逍遙無待之道.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商業服務學程 簡報者:雷天楠.
III. 辛亥革命及其影響 1. 辛亥革命的爆發及結果 1.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心靈雞湯III-青春紀事 64篇關於愛、生活與學習的故事
莊子逍遙遊 主講:許端容教授(中文系) 時間:101年6月1日.
2013年二手车市场环境分析.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1 1 1.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公務員法 楊智傑.
勤奮品格簡介 蘇澳品格月會 2010年 3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情况汇报
提升溝通好辦法III 「說」得其所 言語治療組 2011年7月6日.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與案例介紹 報告人:法務部 廉政署 防貪組 社會參與科 科長 陳敏森 2017/3/19 1.
務要火熱服事主.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湖南省贸易状况 杨薇弘 谭建 苏琪惠 苏健萍.
2014創新創業教育研習營 本梯次限額50名,以報名順序額滿為止!! 課程內容及時間:
亚洲清洁空气行动中心青岛机动车排放管理研讨会 2009年8月4日 青岛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国泰人寿真情分享.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德充符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授課教師:蔡忠道教授.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四年級 中 文 科.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II) 治療架構 李正源.
第二十章 贝塞尔函数 柱函数 在用分离变量法一章介绍了拉普拉斯方程在柱坐标系下分离变量得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常微分方程:贝塞尔方程.
陳重佑 Ph.D.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所)助理教授
立定心志、起來建造神的殿 第四季 (歷代志上研讀) 「現在你們應當立定心意, 尋求耶和華─你們的神; 也當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中國哲學與宗教對世界的貢獻.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香港歷史系列III 法治的基石.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莊子的逍遙無待之道

其生卒年為369B.C.-286B.C.,與孟子同時。

莊子的哲學觀點見於其所著《莊子》(又稱《南華經》一書),分為內、外、雜三篇,內七篇是莊子自著,最足以代表其思想。注釋可參考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中華書局出版社)。

一 老莊哲學異同 老、莊哲學異同: 同屬道家哲學的主要代表,都以講求精神自由作為其哲學核心。 不同之處: /老子-道體義較突出 一 老莊哲學異同 老、莊哲學異同: 同屬道家哲學的主要代表,都以講求精神自由作為其哲學核心。 不同之處: /老子-道體義較突出 -有較多關於政治的討論(入世意味較重) \莊子-道體義幾全被內在化為主體義 -很少對政治方面作出討論(入世意味較輕)

莊子以許多不同的名稱來稱謂其最高主體(理想人格),主要者為「至人」、「神人」、「聖人」和「真人」等。對這種最高主體作出直接的描述,最主要者見諸首篇〈逍遙遊〉中: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 /無己-不受物質軀體或物欲的束縛(或限制) -無功-不受功業的束縛(或限制) \無名-不受名譽的束縛(或限制)

可用「無待」一詞來表示主體完全沒有倚待,亦即不受束縛的絕對自由的狀態。此詞在《莊子》中未曾出現,只是〈逍遙遊〉中隱含此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 到郭象注莊時,才以「無待」一詞來表示主體的絕對自由的境界。 此詞的意義與老子的「自然」、「無為」義大體相當。

另外,莊子的「逍遙」一詞亦是描述主體的絕對自由的重要用語。 ∵莊子以此詞與老子的「無為」相提並論: 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大宗師) 逍遙,無為也。(天運) 此詞與老子「自然」、「無為」及上述「無待」一詞不同之處,是一文學性語言而非哲學性語言,純粹描述、摹狀主體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

二 自由精神的具體實踐 I 去除形軀的束縛 a 外形骸 二 自由精神的具體實踐 I 去除形軀的束縛 a 外形骸 外形骸指價值主體能不受形外在形軀的限制,能超越於其之上而得到自由。莊子曾以寓言表示此種精神: 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也。曲僂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閒而無事,跰(足鮮)而鑑於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大宗師)

莊子在〈德充符〉一篇中,以一系列外形殘缺、醜丑不堪但精神修養圓滿(「才全德不形」)的人物為實現逍遙無待之道的理想人物,包括王駘、申徒嘉、叔山無趾(斷足)、哀駘它(醜陋)等。如: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產同師於伯昏無人。……子產曰:「子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德充符〉

b 超生死 超生死指不受軀體的生成與毀壞所累,而能得到主體的自由。 莊子著名的逸事之一,是關於其妻死時之表現。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徙無形也,而本無氣。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樂)

另一次,莊子借老子的朋友秦失之口再講出其對生死的看法: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養生主) 外形骸、超生死兩種思想是相通的。〈大宗師〉中有段說話講出了形軀與生死都是自然一部分: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 生死亦可歸諸形軀,故外形骸與超生死兩者可合而為一。

II 去除知識的束縛 a 輕妄知 經驗知識固然有其重要性,然而,如果追求知識的態度不正確,或者執虛妄的知識,這時候,不但沒有價值,還障蔽主體的自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養生主) 人的生命有限而經驗知識無限,∴於汲汲以求是危險的事情。 另外,人生的價值超越經驗以外,∴拘泥於經驗知識及概念,便不能把握人生價值的道理。他說: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齊物論)

莊子進一步指出以經驗知識來了解人生價值的不足之處。首先,經驗知識限制於現實的領域,不能涉及價值的理想。他說: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秋水) 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

其次,經驗知識往往預設了思想的二分法。但人生的價值卻不受此限制,∴經驗知識往往不能真實反映價值世界。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齊物論)

b 重真知 莊子反對的只是虛妄的經驗知識,卻十分重視真實的價值知識。 有真人然後有真知。(大宗師) 「真知」,並非經驗知識,亦非邏輯知識,而是直覺知識(非經驗的直覺empirical intuition,而是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

《莊子》以兩則寓言說明此種真知,一是齊桓公讀書的故事: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天道) 借喻真知只能以價值心加以把握,而不能以語言文字來了解。

另一寓言是莊子與惠施遊濠梁時的對話: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 /惠施-重視經驗與邏輯分析 \莊子-重視直覺的觀賞

魚樂之辯 / 濠梁之辯

III 去除禮教的束縛 莊子以為,儒家所講的仁義道德等觀念,是人的造作,故應去除。莊子實則只能反對一些腐儒所過於強調的不合理的禮教。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胠篋) 這裏是莊子對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的控訴。

有一次,莊子虛構出孔子與顏淵的對話,表達出其對禮教的不滿: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而後也。」(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