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绪论 化学化工学院 围绕既定大纲 综合中外教材 紧密联系实际 2019/5/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计算机网络 授 课: 李俊娥(教授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电 话: : 课程网站 :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ASP .NET 程序设计(C#版)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生 化 教 研 室 张 学 礼.
绪 论 一、什么叫物理化学(学科概念) 科学研究领域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确定的。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现象中的某些普遍规律,属于化学学科范畴。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门课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程序的形式验证 - 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张文辉 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Geophysical Laboratory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报告人:徐国强 指导教师:乐永康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RESUME General Information: Name: 潘湛昌,Pan Zhanchang
电磁学 电磁学.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物理学. 本章概述 一、什么是热学? 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方法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个人简历.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绪论 化学化工学院 围绕既定大纲 综合中外教材 紧密联系实际 2019/5/9

绪论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  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借助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包含宏观到微观的基本规律(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物理学中的方法。 作为化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主要由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四大支柱组成。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 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如有机化学家应用动力学探索反应机理,应用结构化学知识研究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和稳定性;无机化学家应用热力学原理研究无机材料的性质及稳定性;分析化学家应用光谱分析确定未知样品的组成。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生物化学家应用动力学研究酶反应,应用热力学原理研究生物能、渗透作用、膜平衡及确定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材料科学家利用热力学原理去判断各种材料的稳定性及合成某种新材料的可能性,应用光谱方法确定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应用动力学、统计热力学原理去研究聚合反应等。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总之,物理化学为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从而使化学能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2019/5/9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研究内容: (1)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变化过程(包括相变过程)的能量转换及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研究内容: (1)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变化过程(包括相变过程)的能量转换及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化学动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及影响速率的因素; (3)物质结构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2019/5/9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分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从众多实验事实概括到一般, 再从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如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提出到范德华方程的建立就是遵循上述方法的。 2019/5/9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2)综合应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 2019/5/9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热力学方法: 是宏观的方法,其研究对象是由 众多质点组成的宏观体系,它以热力学三大定律为基础,用一系列体系的宏观性质(热力学函数)及其变量描述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宏观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和速率。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体系。 2019/5/9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力学方法: 它主要是运用微观研究手段,把统计描述与量子力学原理结合起来, 用概率规律计算出体系内部大量质点微观运动的平均结果,从而解释宏观现象并能计算一些热力学性质。 算一些热力学性质。 2019/5/9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量子力学方法: 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E.Schrodinger方程)求解组成体系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物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019/5/9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萌芽:从燃素说到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最早使用“物理化学”这 一术语。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萌芽:从燃素说到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最早使用“物理化学”这 一术语。 2019/5/9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1887年俄国科学家W.Ostwald    (1853~1932)和荷兰科学家 J.H.van’t Hoff (1852~1911) 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 2019/5/9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二十世纪迅速发展:新测试手段和新的数据处理方 法不断涌现,形成了许多新的 分支学科,如:热化学,化学 热力学,电化学,溶液化学, 胶体化学,表面化学,化学动 力学,催化作用,量子化学和 结构化学等。 2019/5/9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2019/5/9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单用宏观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动规律,才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1) 从宏观到微观 2019/5/9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在多相体系中,化学反应总是在表相上进行,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人们迫切希望了解 表相反应的实际过程,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的发展。 (2) 从体相到表相 2019/5/9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人工模拟和自动记录,使许多以前只能 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可进行定量监测。 (3) 从定性到定量 2019/5/9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化学内部更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许多极具生命力的交叉科学,如生物化学、海洋化学、地球化学、天体化学、计算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等。 2019/5/9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经典热力学只研究平衡态和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然而对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体系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自196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非平衡态热力学这个学科分支。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2019/5/9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1)注意学习前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反复体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密切联系实际,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2)注意各章节间及各物理量间的联系,要理解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特征,灵活掌握一些主要公式的使用条件。 2019/5/9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不怕争论,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多做习题,通过独立解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检查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实验,把实验课看成是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9/5/9

参考书 胡英,吕瑞东,刘国杰,叶汝强等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11。 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10。 Ira N.Levine, <PHYSICAL CHEMISTRY>,Fifth Edition, 2002. P.W.ATKINS, <PHYSICALCHEMISTRY>,Seventh Edition, 2004. 2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