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東西民主思潮專題課堂報告 當代兩種自由主義之爭 〈新自由主義部分〉 授課教授:蕭欣義 教授 報 告 人:林俊霖 報告日期: 2006/4/27.
Advertisements

营养与辅食 ——10~12 个宝宝的喂养 主讲: Amy 老师 营养与辅食 ——10~12 个宝宝的喂养 主讲: Amy 老师.
妈妈宝宝小厨房 — 姜汤 主讲: Amy 老师. 主要材料:生姜、大枣、红 糖适量、水 1 、将姜、枣洗净,生姜改刀 2 、锅中放入姜,枣,水,大 火煮开后放入少许红糖, 再熬煮 5 分钟即可.
傾聽你身體的 20 點預警 文章轉自慈播身心健康論壇 : 我們一路辛苦得來的今天,只要一場大病,便 幾乎整個兒摧毀了去。 若不是晚期,那麼癌症完全有可能治愈。 若你及時地發現了那病魔的萌芽,那麼連根拔 除它的機會就很大。 傾聽你的身體說話,它們會告訴你,你很少意 識到的病兆。
經歷護法運動的挫折,孫中山如何調整 反軍閥的策略? 要對抗軍閥,就先 要擴大革命的力量! 國民黨被袁世凱解散 (1912 年 ) 中華革命黨 (1914 年 ) 中國國民黨 (1919 年 )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 —— 大小便规律的培养 主讲: Amy 老师. 美国 ★2岁或更大开始如厕训练,大多孩子在4~ 4 岁 半完成 ★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 孩子进行体罚和羞辱 ★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强孩子 压力而适得其反.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教材 修 订 说 明 与 解 读
美麗新視界~談性別平等的落實 主講人 黃 瑞 汝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高考及格
第 4 章 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二、軍閥統治與南北分裂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與經濟 四、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讨论” 课例展示 执教者 95中江涛.
中国近代史是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相继进行了思想探索和实践。
傾聽你身體的20點預警 文章轉自慈播身心健康論壇 : 我們一路辛苦得來的今天,只要一場大病,便幾乎整個兒摧毀了去。
羅爾斯正義論背景.
公德與和諧社會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組員: 陳禹予、陳承安、王品雯、黃怡寧、李儀婷
招考新政与高中学校面临的挑战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俞宏胜
任科教师: 孟老师 办公室:二楼成教2 时 间: 14年5月 电 话: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 ——游泳与抚触 主讲:Amy老师.
香港扶貧計劃 關愛基金 Group 5 組員 馬曉真 余葆 董賽騫 蕭雪兒.
女 性 社 会 学 长沙民政职业学院 杨 飏.
腹有诗书气自华 邓 兵 2014年6月12日.
古代四大美女de风云 沉鱼 . 西施 落雁 . 王昭君 闭月 . 貂禅 羞花 . 杨玉环 编者:周惠婷,李雪蓉
新人教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1915年) ——标志新文化运 动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新航路的 开辟.
一、银行保证金质押 二、理财产品质押 三、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问题 四、票据纠纷
活力 射 四 简报 种子发芽咯 de 国培(2015)小学数学四组 3/11/2017.
营养与辅食 ——如何为宝宝补充维生素C 主讲:Amy老师.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企业战略策划 第一节 企业整体战略策划(一).
逢甲大學96年度教學卓越研討會 本校基本能力指標建構與推動之經驗
回顾与交流 2013年10月15日.
漫漫人生 主办: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总第一期 2008年2月 主编:初二(11)班 肖遥.
认识舆情 面对舆情 引导舆情 正视网络舆情新态势 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全省讲师团系统课程建设工程.
陈独秀与《新青年》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倒孔家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营养与辅食 ——婴幼儿与牛初乳 主讲:Amy老师.
无锡教育网网友座谈 – 愿教育回归 蔡蕾.
志愿者培训第一期 CP小树苗生活部志愿服务.
公民行動課程與教學 陳俊宏 12/18/2013.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中国人看美国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袁明教授 2014年 2月17日
第十章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10-1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班主任专业素养 漫 谈 普陀区教育局德研室 陈镇虎
宜蘭縣衛生及社會福利施政藍圖 創意生活 綠色生活 健康生活 友善生活 主 軸 面 向 安心社會 生活安心 照護安心 醫療安心 施政綱領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包含兩個專業 導向課群 公民教育專業課群 活動領導專業課群.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资产宣传推介手册 2017年10月.
回顾近代化的历程: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声, 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但是,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2014/11/12 傳記 你看過什麼傳記?.
电路理论基础.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二、十三講: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自由主義第十二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II) By John Rawls.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士師記.
課程名稱:電量與靜電力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主題四: 教育發展與大學學群 報告人: 張明敏老師.
第16週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Socratic Self-Examination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諮商理論與技術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Counseling)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十四講:Politics (1)
離合器片拆裝 李炯良老師.
由慈悲喜捨談慈濟教育的理念、使命與實踐 簡報人:慈濟技術學院 羅文瑞 校長.
神就在這裡 我們歡迎祢 讓一切焦點轉向祢 寶座前敬拜不停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https://ceiba.ntu.edu.tw/982N2015 第十六講: 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

一、自由和民主的關係 (一)海耶克(Friedrich Hayek, 1899-1992)認為,民主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內在的和平及個人自由。 (二)史丹佛大學教授柯恩(Joshua Cohen, 1951-)把民主當成一種純粹程序,必須預設政治自由,而且自由主義所強調的基本自由,都和民主程序沒有關聯,反而是民主程序的一個限制。

二、憲政民主運作出現的問題 (一)多數暴力 (二)多數的決定不一定是明智的 (三)公民私利主義(civic privatism) (四)理性的無知(rational ignorance) (五)消音的人民

三、審議民主 (一)憲政民主的缺點:   1. 根據Iris M. Young的說法,當前的憲政民主為加總式民主(the aggregative model of democracy)。   2. 加總式民主有四個缺點:  (1)民主決策反應的是個人的偏好,最佳的決策完全由最強的公民偏好決定。  (2)缺乏民主公民互動所形成的共同概念,完全不考慮政治合作的可能性。  (3)加總的結果不必然是理性的,因為它本身並不是由一個推理的過程所達成的。  (4)只要一個決定合乎公民最強的偏好,沒有所謂此一決定是好或壞的評價之可能性。

三、審議民主 (二)審議民主的特點:根據Amy Gutmann & Dennis Thompson   1. 提出理由(reason-giving)   2. 所提出的理由是公民可以近用的(accessible)   3. 決策具有約束力   4. 審議過程是動態的

三、審議民主 (三)審議民主的目的: 1. 促進集體決策的正當性 2. 鼓勵在公共議題上的觀點是基於公共精神 3. 促進相互尊敬的決策程序   1. 促進集體決策的正當性   2. 鼓勵在公共議題上的觀點是基於公共精神   3. 促進相互尊敬的決策程序   4. 幫助錯誤的改正

三、審議民主 (四)審議民主的功能: 1. 政治證成的核心是公共推理,公民的偏好不再是既定的;而且也可以避免理性的無知。   1. 政治證成的核心是公共推理,公民的偏好不再是既定的;而且也可以避免理性的無知。   2. 公民以互惠性處理爭議,即使最後訴諸表決,也不會形成多數暴力。   3. 理由提出的場所和理由的內容都是公開的,有助於促進人民對公共利益的關心;願意以推理的方式討論公共議題,表示人民願意改變原來的想法,只要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出現。

三、審議民主 4. 審議民主的多數決還是有可能會是錯的,但那是人的極限。 5. 審議民主結合審議、政治平等、非獨裁。

四、學校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現狀: 1. 根據我國《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教育的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

四、學校教育的目的 2. 可見教育的目標不是就業,而是健全的現代公民。但是現在的中學,幾乎都以考試為目標;而考試又以進入“好的”大學或科系為目標。而所謂“好的”科系,就是容易找到工作、薪水優渥的科系。

四、學校教育的目的 3. 美國學者在1987年針對大學所做的一項調查,發現學校教的最成功的部分是能力(competence):按表操課、蒐集資訊、成績考得好、熟悉專業知識,但卻遺漏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說忘了大學教育應該具有公共目的的承諾(commitment)。 4. 美國學者的評論很適合我們,現在各大學最重視的是世界排名,老師最在乎的是論文發表的數目,至於學術研究成果是否對社會有益、是否透過教育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根本不是大學成員關心的焦點。

四、學校教育的目的 (二)《公民德行》 (Civic Virtues, Oxford: 1997)一書的作者,美國教授Richard Dagger認為,教育和訓練不同,訓練是為一個特定的職業或活動作準備,而教育則是為人的一生作準備。 (三)學校有責任培養合格、成熟的自由主義公民。

五、審議民主的公民教育 (一)推理和理性批判能力 (二)表達和溝通的能力 (三)公共理性 (四)自主性 (五)相互尊敬 (六)開放的心靈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一)相互尊敬的條件不易滿足:   1. 要達成公開、理性方式進行論辯的審議條件,不只公民需要具有容忍不同意見的雅量,而且需要平等尊重他人的想法。也就是說成功的審議民主,必須建立在公民有一定道德品質的假設。而審議民主論者期待透過審議培養公民的相互尊重,似乎是倒果為因。   2. 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相互尊敬並不是所有人都重視的道德品質。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二)審議影響參與:   1.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擔心消費主義會使人民喪失公共知覺和公民意識,造成民主政治變成一種隱形的專制。 ◎Tocqueville所描繪的民主圖像是:消費者而沒有公民、個人的民主而沒有結社、人民滿足卻不思考公共問題或共享的關懷的民主。Tocqueville的猜測是:這樣的一種專制形式,可能在人民主權的庇護下建立。 ◎審議民主論者認為,可以透過審議提升公民參與,避免Tocqueville的憂慮。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2. 但是公民社經條件不同,並不是各種聲音都受到平等重視。   3. 根據實證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審議民主強調審議的精神和鼓勵參與的理想是不相容的。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三)群體討論會產生極化傾向: 1. Cass R. Sunstein的研究發現,在一個群體中進行審議會產生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團體成員在經過審議過程之後,所形成的觀點往往比審議前的立場更為極端,尤其當具有相同想法的人經常聚在一起,在沒有對立的論點出現的情境中,集體討論的結果可能更偏頗。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2. 造成這種團體極化的理由有二: (1)基於社會比較,即人們想要採取一個較被大眾喜歡的立場。  (1)基於社會比較,即人們想要採取一個較被大眾喜歡的立場。  (2)迎合團體成員,即人們會採取團體內較具說服力的論證,而這些論證常常是偏頗的。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四)審議不一定實現公共理性: 1. Simone Chambers指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演講者,在公開場所為了吸引群眾對他的支持,他所訴諸的理由不是審議民主所期待的公共理性,而是他所謂的民眾理性(plebiscitory reason)。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2. 公開性不利於審議,私密性的討論反而可以提高理性的審議,因為在公開場所很難進行理性辯論,所以在閉門的會議中進行審議,所達成的結果反而可以符合公共的利益。 ◎但是在秘室會議中進行審議,顯然抵觸審議民主的一個基本假設:秘密性會產生私人理性(private reason)而非公共理性。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3. 審議民主理論的支持者普遍認為,論證公開化有利於政策的形成,因為公開性可以讓不正義、腐化和骯髒交易曝光,所以公開審議可以提升民主機制,使參與者從私人理性轉向公共理性。 ◎但是公開性卻不利於審議,因為密室辯論比較可以改善審議的品質,而在廣大群眾和大眾媒體前公開審議,顯然討好一般大眾的民眾理性最可能被採用。

六、審議民主的限制 4. 如果人們聚在一起談論政治,所能得到的成就會很有限。以目前的公共對話場域為例,譬如:電視談話節目、辯論節目、脫口秀、網路討論,常常都是偏見的強化、政治衝突兩極化的升高。 ◎從這些例子我們得到的結論是:開放、公開的對談,有利於建構一個「雞同鴨講」的社群。

七、結論 (一)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Charles de Montesquieu, 1689-1755)的觀點:  1. 人民和政府之間必須存在某些關係,缺少這種關係,任何形式的政府都無法存活。譬如:獨裁政權依賴恐懼,當人民對政府的恐懼消失,也就獨裁政權被推翻的時刻;君主制依賴人民的忠誠,忠誠死亡時,也是政權覆亡的時候。 ◎顯然最可欲的政府形式是自由共和政體,但是它也是最脆弱的政府形式,因為它依賴具有品德的人民。

七、結論   2. 在一個自由的共和體制中,領導者和大多數的民眾都承諾於從事對國家整體最佳的事。當這樣的承諾破產,即當人民只考慮他們自己個人的幸福時,不再能依靠人民從事對國家最有利的行為。法律、規定、繁文縟節、監督就是這種情形所造成的結果,這些設計是為了迫使人民考慮別人,但這些東西是奴役的工具而不是自由。

七、結論 (二)審議民主是實現“主權在民”的理想,然而成功的審議需要預設公民普遍具有相當的品德和能力,所以透過審議培養公民德行,只能“做中學”。

七、結論 (三)Alexis de Tocqueville在1831年到美國,想要尋找是什麼使這國家如此進取和繁榮。1835年回到法國,出版了他的經典名著Democracy in America。在書中他寫道:「美國的偉大是因為它是良善的,但是如果美國不再是良善的,它將不再是偉大的。」

七、結論 (四)美國開國元勳福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說:「只有一個有品德的人,才有自由的能力。」 (五)《品格的力量》 “一個國家是否偉大並不取決於它疆域大小,而是取決於它人民的品格” “一個國家的前途,在於公民所受的教育、公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