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道德推理與理論 如何建立與評估道德論證?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道德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Advertisements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第八週: 真值表法Ⅲ:判斷論證的有效性.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課程網頁: 第三講:康德倫理學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課程網頁: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12週 全球經濟正義 我們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邏 輯 課程網頁: /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批判思考 ─ 演繹法與歸納法 導師:葉錦熙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功利主義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邏輯與批判思考 課程網頁: 第十六週:認識常見的謬誤.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應用倫理學 第2週 道德推理 如何建立與評估道德論證?.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二週:論「道德」 談道德就是說教?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七、八講: The Foundation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by Immanuel Kant.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五、六講:Utilitarianism by John Stuart Mill.
否定句 黃勇仁.
Utilitarianism John Stuart Mill.
貳 效益論.
第6週:Immanuel Kant What Matters is the Motive?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十一講: Right and Wrong.
The Power of Moral Theories
倫理學 第2週 課程導論:What is Ethics?.
倫理學 第4週 Moral Objectivism.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倫理傳統簡介 婆羅門-印度教 佛教 早期中國傳統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基本倫理學 效益論 效益論就是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換句話說,行為的對錯只是其結果好壞的一個函數。更具體的說,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在所有可能的行為選擇中,其結果能產生最大的善或最小的惡。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CH05. 選擇敘述.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四週:效益主義 道德是追求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
Evaluating Moral Arguments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2章 對與錯的判斷準繩- 企業倫理理論與內涵 授課老師:.
第四堂 功利主義「快樂計算法」: 職場倫理案例分析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一 什麼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method of thinking)的意義為研究使人思考正確的一門學科。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五週:康德義務論 道德是絕對、無例外的義務?
邏輯與批判思考 課程網頁: 第二週:基本概念Ⅰ 語句與論證、演繹與歸納.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第三週: 基本概念Ⅰ:語句與論證、演繹與歸納.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應用倫理學 第6週 死刑 以死亡作為懲罰符合道德嗎?.
Nonconsequentialist Theories: Do Your Duty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應用倫理學 第3週 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理論.
康德倫理學.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The Foundation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非負矩陣分解法介紹 報告者:李建德.
基督教倫理學 孔祥烱博士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 2011年.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週 道德推理與理論 如何建立與評估道德論證?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道德理論 應用倫理學 第2週 道德推理與理論 如何建立與評估道德論證?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道德理論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簡介兩類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簡介兩類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 非結果主義(nonconsequentialism) 論證的建立:認識道德論證,如何重建論證? 論證的評估:如何判斷道德論證的好壞?

一、道德理論 捐二手衣到非洲 不一定是好事 過去,人們認為愛物惜物是件好事,把二手衣捐出 去除了可以清出多餘空間外,還可以幫助在非洲無 衣可穿的人們,但是,這看似雙贏的局面卻正在傷 害非洲當地的紡織業。……2015年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宣布,他們在 2019年前 要全面禁止二手衣進口。 …… [地球圖輯隊 2018.8.1] 請問:好心捐贈舊衣舊鞋,錯了嗎?為什麼?

一、道德理論 (一)道德理論的分類: 1.價值的理論:關切人或事物的「好」。 主要理論: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 重點在人而非行為:關心德行的培養與實踐智慧。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幸福(happiness)是人的最 高價值,要實現幸福跟道德德行有密切關連。

一、道德理論 2.責任的理論:關切行為的對錯。 主要理論: (1)結果主義: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效益 主義(utilitarianism)。 (2)非結果主義:康德的義務論(Kant’s deontological theory)、自然法理論(natural law theory)、神律論 (divine command theory)。

一、道德理論 (二)效益主義: 1.基本主張:效益原則(principle of utility) 代表人物:邊沁(Jeremy Bentham)、彌爾(John S. Mill)。 對的行為=把所有受影響者都納入考量,能達成 整體最好結果的行為。 快樂(幸福)是唯一的內在價值,必須平等看待 每個人的幸福。

一、道德理論 2.兩類效益主義理論: 行為效益主義(act-utilitarianism):對的行為=把 所有人納入考量後,直接產生最好結果之行為。 [關注特殊行為的結果] 規則效益主義(rule-utilitarianism):對的行為=把 所有人納入考量後,符合能產生最好結果的規則 之行為。 [關注普遍遵守規則的結果] 思考:兩類效益主義理論會如何判斷捐二手衣到 非洲的行為?

一、道德理論 3.我們可以從效益主義學到什麼? 行為的「結果」是道德判斷的重要因素。 強調公正原則(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 。 致力促進人類福祉:人有為他人福祉而行動的道 德責任。

一、道德理論 (三)康德的義務論: 1.基本主張: (1)道德價值的判準:動機出於善意志(good will)。 善意志:為了履行道德法則(出於對的理由)去 做對的行為。 如果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欲望、喜好、利益, 則該行為沒有道德價值。 思考:康德會如何判斷捐二手衣到非洲的行為是 否有道德價值?

一、道德理論 (2)道德對錯的判準:道德上對的行為符合定言令式 (categorical imperative)。 定言令式不同於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 由定言令式推論出的原則是普遍的(適用所有 人)、絕對的(沒有例外)。

一、道德理論 2.定言令式的形式:單一原則的不同表達 (1)普遍法則形式(formula of the universal law):只 依據那些你可以同時願意它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 來行動。 可普遍化原則:如果你願意自己採行的行為準則, 成為所有理性人都採用的行為依據,該行為就是 道德上對的。 判斷方式:行為準則普遍化以後有沒有出現自我 矛盾(觀念或意願上的矛盾)。

一、道德理論 (2)目的自身形式(formula of humanity as an end): 行動時對待人性的方式是,不論對自己或任何一 個他人,絕對不能當成只是手段,而永遠要同時 當成是目的。 手段–目的原則(means-end principle):如果一個 行為把自己或他人當成有內在價值和尊嚴的人看 待,它就是道德上對的。 人是價值的賦予者,擁有平等的內在價值。

一、道德理論 3.完全義務(perfect duty)和不完全義務(imperfect duty): 完全義務:不允許斟酌空間。例如,不可違背承 諾(說謊)、不可自殺。 不完全義務:允許斟酌空間。例如,發展自己的 天賦、幫助有需要的人。 思考:康德會如何判斷捐二手衣到非洲的行為之 道德對錯?

一、道德理論 4.我們可以從康德義務論學到什麼? 它主張的許多義務和權利,在人們的深思熟慮判 斷中也有重要價值。 強調道德的三個重要特質: 普遍性(universality) 公正性(impartiality) 對人的尊重

一、道德理論 (四)自然法理論: 目的論的世界觀:自然世界呈現出理性的秩序, 在其中,萬物有其適當的位置和目的。 自然法則反映出萬物「是」(is)什麼和「應該成為」 (should be)什麼。 代表人物:阿奎那(Thomas Aquinas)。 羅馬天主教庭以自然法理論作為官方倫理體系。 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論是有神論的,近代自然法理 論則去除宗教因素。

一、道德理論 1.基本主張: (1)道德原則來自自然的結構(包括人性)本身:對 的行為就是符合自然法則的行為。 (2)自然是有目的性的。 (3)人的自然本性決定道德。 人性的目標:保存生命、避免受傷害、發揮基本 功能(性交、養育後代)、追求真理、培養社會 關係、良善且合理的行為。 人的道德義務就是要達成人性的這些價值。

一、道德理論 2.道德觀: 人有促進善、避免惡的道德義務,由理性指引。 自然法則(道德法則)是客觀且普遍的。 絕對主義(absolutism):有無例外的道德規則。例 如,殺害無辜者、避孕、同性性行為永遠是錯的。 道德原則發生衝突時,採雙果律(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來解決。

一、道德理論 雙果律: 適用於行為同時會產生好結果和壞結果的情境。 要求:符合以下四條件的行為是道德上可允許的 (1)行為本質上是道德上善的或中性的。 (2)壞結果不是用來產生好結果的手段。 (3)行為的意圖必須總是為了帶來好結果。 (4)好結果至少必須跟壞結果一樣重要。

一、道德理論 [實例練習]: 例1:一位懷孕女性罹癌,如果不接受化療來消除 腫瘤就會死亡。但如果做了化療,胎兒就會死亡。 在道德上是否允許她做化療? 例2:一位懷孕女性子宮外孕,如果不墮胎就會死 亡。但如果墮胎,胎兒就會死亡。在道德上是否 允許她墮胎? 思考:根據雙果律會如何判斷捐二手衣到非洲的 行為之道德對錯?

一、道德理論 3.我們可以從自然法理論學到什麼? 理性的重要性:道德可獨立於宗教和對神的信仰。 對人類生命的強烈尊重可排除以目的證成手段的 效益計算。 意圖的重要性:就算結果相同,但意圖不同將導 致不同道德評價。

人被殺時廢死聯盟躲哪去 在這篇投書裡,作者反對廢死聯盟的主張,請問: 1.作者認為廢死聯盟的道德論證是什麼?請重建論 證。 討論案例出處: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1018/489891/ 作者:李殷財(律師、曾任檢察官) 在這篇投書裡,作者反對廢死聯盟的主張,請問: 1.作者認為廢死聯盟的道德論證是什麼?請重建論 證。 2.作者如何證明這是壞的論證?他提出哪些理由來 支持自己的主張? 3.評估作者的道德推理,哪些正確?哪些有問題? 嘗試提出批判。

二、論證的建立 (一)認識論證: 論證(argument):包含一組陳述句,其中有些陳 述句(前提)宣稱為另一陳述句(結論)提供了 支持的證據或理由。 陳述句(statement):對某個事務狀態是或不是什 麼的論斷,它不是真(true)就是假(false)。 前提(premise):提供理由或證據的陳述句。 結論(conclusion):理由或證據宣稱要支持或蘊含 的陳述句。

二、論證的建立 1.辨認前提和結論: 注意前提和結論的指示字(參考而非絕對正確)。 先找出結論,再從論證的其他部分找尋前提。 沒有指示字時根據語意做判斷: 作者試圖證明或說服你相信什麼?→ 結論 作者提供了什麼理由或證據? → 前提 排除一些既非前提,也不是結論的語句。

二、論證的建立 [實例練習]:在以下論證中,哪個(或哪些)語句 是前提,哪個語句是結論? 例1:我們應該保留病人有提出醫療疏失訴訟的權 利。雖然有許多人認為,醫療疏失的官司會造成 健保成本增加、破壞醫病關係。但如果這類官司 被視為不合法的或受到嚴格限制,那麼對於失職 醫師造成的傷害,病人就沒有辦法得到補償。

二、論證的建立 例2:現在有四千萬個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當這 些人上醫院時,他們得支付正常醫療成本的兩到 三倍的費用。這種罔顧貧困病人的作法顯然不公 平。基於這些理由,政府應開辦全民健保計畫。 反對這個計畫的政客應該替自己感到羞恥!

二、論證的建立 2.寫作和討論時注意: 先想清楚「想讓讀者(聽眾)相信什麼?」(結 論)。而後挑選適當理由(前提),妥善安排。 結論就是你的重點,所有論述圍繞著這個重點寫 (說),就不容易離題。 適當運用「因為」、「因此」等指示字,讓你的 立場和理由一目了然。 避免用問句表達前提或結論,使用明確的直述句。

二、論證的建立 (二)注意隱藏的前提(implied premises): 為什麼隱藏前提: 1.前提太明顯,不需明說,讀者自己可以把論證上 的空白填補起來。 例如:媒體對民主構成一大威脅。因為媒體擁有太 大權力。 思考:隱藏的前提是什麼?

二、論證的建立 2.為了避開論證中具爭議的觀點: 道德論證的常見問題,必須把隱藏的前提找出來。 例1:殺害無辜者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因此,墮 胎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 例2:使用保險套是全然不自然的行為。製造保險 套的目的是為了阻斷生殖的自然過程。因此,我 們應該禁止使用保險套。 思考:隱藏的前提是什麼?加入隱藏的前提後, 這兩個論證有什麼問題?

二、論證的建立 (三)道德論證的特徵:至少有一個前提是道德陳 述句,一個前提是非道德陳述句,結論一定是 道德陳述句。 道德陳述句:肯定一個行為是對或錯,一個人 (或動機、性格)是好或壞。 非道德陳述句:論斷一個事務狀態是真或假。 例如:出於自衛的暴力行為是道德上可允許的。攻 擊侵犯你的歹徒是一種出於自衛的暴力行為。因 此,攻擊侵犯你的歹徒是道德上可允許的。

二、論證的建立 (四)重建論證:讓論證結構變得更清楚。 論證圖解法(argument diagramming):步驟 把整段文字裡的所有陳述句標號,在前提或結論 的指示字底下畫線。找出結論,在底下劃雙線。 把無關的陳述句劃掉。 注意道德論證的特徵,找出隱藏的前提。 以圖示法(畫箭頭)呈現出前提和結論的關連。 [討論案例]:在〈人被殺時廢死聯盟躲哪去〉,作 者認為廢死聯盟的道德論證是什麼?請重建論證。

三、論證的評估 (一)論證的好壞:好的論證可證明結論值得接受; 壞的論證則不能證明這一點。 問題是:如何分辨好的和壞的論證? 演繹論證 (deductive argument) 歸納論證 (inductive argument) 合乎邏輯的論證 有效論證 (valid argument) 強論證 (strong argument) 好的論證 妥當論證 (sound argument) 有力論證 (cogent argument)

三、論證的評估 (二)如何評估演繹論證的好壞: 1.檢查論證形式,前提是否充分保證結論:“假設” 所有前提皆真,看看是否有「結論為假」的可能。 結論有可能為假 → 無效論證 結論不可能為假 → 有效論證 有效論證形式:例如,肯定前件(modus ponens)、 否定後件(modus tollens)、假言三段論(hypothetical syllogism)。 無效論證形式:例如,否定前件、肯定後件。

實例練習:有效或無效論證? 例1:如果死刑能嚇阻犯罪,那麼維持死刑制度可 降低犯罪率。研究顯示死刑能嚇阻犯罪。因此, 維持死刑制度可降低犯罪率。 例2:如果死刑能嚇阻犯罪,那麼維持死刑制度可 降低犯罪率。研究顯示維持死刑制度使得犯罪率 下降。因此,死刑能嚇阻犯罪。 例3:如果有效做好出入境管制,那麼恐怖分子就 不能進入我國。如果恐怖分子不能進入我國,那 麼就可有效遏止恐怖行動。因此,如果有效做好 出入境管制,那麼就可有效遏止恐怖行動。

三、論證的評估 反例法(counterexample method):建立一個跟原 論證具相同論證形式,但有真的前提和假的結論 之實例,可證明原論證是無效論證。 例如:如果死刑能嚇阻犯罪,那麼維持死刑制度可 降低犯罪率。研究顯示死刑無法嚇阻犯罪。因此, 維持死刑制度無法降低犯罪率。 反例論證:如果蜥蜴是哺乳類動物,那麼蜥蜴有 腿。但蜥蜴不是哺乳類動物。因此,蜥蜴沒有腿。

三、論證的評估 2.檢查前提的真假:所有前提是否都為真。 (1)評估道德前提的真假:不能訴諸科學研究或民調。 最好的反駁方法是舉反例。 例如,要反駁「在任何情況下,殺人都是道德上 錯誤的行為」,以「自衛殺人」作為反例。 藉由考量反例,不斷修正前提的陳述,可以讓論 證變得更好。

三、論證的評估 (2)評估非道德前提的真假:涉及事實的爭議。 例如:如果死刑能嚇阻犯罪,那麼維持死刑制度可 降低犯罪率。研究顯示死刑能嚇阻犯罪。因此, 維持死刑制度可降低犯罪率。 最重要的原則:它有沒有好的支持理由和證據。 記得:使用可靠的證據來源、當心衝突的證據、 讓理性主導。

三、論證的評估 3.檢查有沒有犯推論謬誤:演繹論證的常見謬誤 乞求論點(begging the question) 一語雙關(equivocation)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例如:網路上充斥著越來越多色情物,這會導致人 們沈迷其中。沈迷於色情物會瓦解夫妻關係,這 將導致離婚。一旦所有夫妻都離婚,小孩將流離 失所,最後造成社會崩解。因此,我們應該禁止 網路上的色情物。

三、論證的評估 (三)如何評估歸納論證的好壞: 1.檢查前提是否足以支持結論:“假設”所有前提皆 真,看看是否有「結論可能為假」的情況。 結論可能為假 → 弱歸納 結論不太可能為假 → 強歸納 例如:幾乎所有穆斯林都是策動爆炸攻擊行動的恐 怖份子。印尼籍看護Tri是穆斯林。因此,Tri可能 是策動爆炸攻擊事件的恐怖份子。

三、論證的評估 2.檢查前提的真假:所有前提是否都為真。 評估證據有多好? 統計數字可信嗎? 例如:英國醫藥協會在2000年呼籲媒體不要一直報 導「紙片人」的女明星。因為統計顯示,年輕女 性約有2%罹患厭食症,其中有20%的人因此死亡。

三、論證的評估 3.檢查有沒有犯推論謬誤:歸納論證的常見謬誤 濫諸權威/因人舉言(appeal to authority) 不當類比(faulty analogy) 急於概括/以偏蓋全(hasty generalization) 亂賦因果(false cause) [補充] 例如: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不贊成消費者發起的 滅頂行動。他說:「每次出事就抓一個人出來燒 死,像中世紀把女巫抓去燒死,我個人非常反對 這種文化。」

三、論證的評估 其他常見的推論謬誤: 訴諸無知(appeal to ignorance) 稻草人(straw man) 人身攻擊/因人廢言(appeal to the person) 濫訴情感(appeal to emotion) [補充] [討論案例]:在〈人被殺時廢死聯盟躲哪去〉裡, 2.作者如何證明這是壞的論證?他提出哪些理由來 支持自己的主張? 3.評估作者的道德推理,哪些正確?哪些有問題? 嘗試提出批判。

結 語 結果主義和非結果主義的道德理論提醒我們,須 關注:行為結果對整體的影響、公正性、普遍性、 對人的尊重,以及理性和意圖的重要性。 結 語 結果主義和非結果主義的道德理論提醒我們,須 關注:行為結果對整體的影響、公正性、普遍性、 對人的尊重,以及理性和意圖的重要性。 評估道德論證時,首先要辨認出前提和結論,找 出隱藏的前提,並適當地重建論證。 好的道德論證有這些特徵:前提可支持結論、前 提都為真,且未犯推論謬誤。這種論證的結論才 值得相信。 下週課程主題:墮胎:終止懷孕符合道德嗎?

指定閱讀 Lewis Vaughn, “Natural Law Theory,” in Doing Ethics: Moral Reasoning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2015. Ch 6. Pp. 109-114. Lewis Vaughn, “Evaluating Moral Arguments,” in Doing Ethics: Moral Reasoning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2015. Ch 3. Pp. 47-53.

延伸閱讀 任何一本倫理學教科書(複習效益主義、康德義 務論和自然法理論的主張)。 Stella Cottrell 著,《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 考模式》,鄭淑芬 譯,臺北市:寂天文化,2007。 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史都華.基里 (Stuart M. Keeley),《問對問題,找答案》,羅耀 宗、蔡宏明 譯,臺北市:城邦商業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