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師:顧忠華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温志强 第三章 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Advertisements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温志强 课程回顾: 第五章 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 三帐 ” 制度:公务员考核的有益探索 案例一: 公务员 “ 搬弄是非 ” 谁来界定预习重点与问题: 2.
小微企业的甘泉 小额贷款的历史使命 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 2012 年 4 月 Wansui Micro Credit 1.
我看佐藤學 - 教室改革的 學習革命 蔡文正. 我認同佐藤學教授之因 佐藤學教授行動實踐從理論、實驗、臨床、 教學現場的實踐 實際觀課經驗 行動實踐理論的限制 - 非象牙塔 有具體一定數量的成功案例非個案 有一套完整哲學、理論、實務的論述主張, 深度了解教育現場、制度、理論間的問題 唯有從學校內部自主的改革.
《公路纵断面设计》 —— 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道桥系 二○○七年五月.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 .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 — 定 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 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
6-2 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 一. 征服王朝⇔滲透王朝 二. 遼. 金 三. 元 四. 明 五. 清 蒙人 金人.
「教育原理與制度」的試題分析與應試準備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銘村 2007/9/29.
現代華文小說選讀 99-2期初 第二至四週.
分论坛二:04 山东交通学院 绩效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山东交通学院 李景芝
美国南北战争 The American Civil War.
你的世界是誰的世界?.
臺中市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說明會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103年3月11日.
不了解管理的昨天, 也就不了解管理的今天。
九十九級土木工程系系學會 Civil Engineering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政府採購法規概要 報告人:杜國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企劃處.
生物化學報告 ~從基因改造食品談生物科技的原理、應用與影響~
郭英調 台北榮民總醫院 教學研究部 感染科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 副教授
禱告假不了.
彰化高中 第八課 應用行政法 壹、社會秩序的維護 貳、交通事故的處理 参、校園規範與權利救濟 肆、國家賠償與補償.
第十四周 (第4章第5、6、7節) 人事機關與考銓制度.
看準趨勢 - 選讀綜高 – 實現夢想 102年度全國綜高宣導種子教師研習 綜高宣導教戰策略(1) 龍華科大/臺北科大 翁上錦 博士
教学目的:了解基础性、公益性投资项目的概念、特点,掌握基础性、公益性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之 魔 析 妖 鬼 解 怪 大 沈家仪小组出品.
形形色色的昆蟲 昆蟲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即出現在地球上,是世界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動物,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一百萬種左右,佔地球上所有動物種類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現在就讓我們觀察昆蟲是怎樣一代接一代的創造新生命吧!
閱讀給生命力量 主講人: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刑 法 总 论 讲 义.
危機處理與溝通 主講人 : 鄭錫鍇 聖約翰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中華國家競爭力研究學會秘書長
第3讲 无产阶级革命家.
金融犯罪研究 主讲教师——吴允锋 副教授,法学博士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主任
3DS MAX 机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 李诚.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长期资产及摊销 2017/3/21.
红色经典阅览室 河北省第二届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
歷史科第二冊(中國史) 第三單元(章) 近世的發展 (宋、元明、清) 第一主題(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三)1.2 師大附中 魏嘉美.
行銷學原理‧曾光華、饒怡雲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十四章 转向系.
崇拜即將開始,請大家安靜片刻, 預備心靈敬拜上帝。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一、人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 二、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社会政策的作用 三、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现状的调查
预测股市将不涨,可亮出卖出认购期权(Short Call) 招数,获得权利金,增加收益,持股者也可使出此招,为股票锁定卖出价。这一剑法在到期日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时,能获得全部权利金收入。
天 地 会.
2016年专题复习 战争与战役.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難以確定的年代 啟蒙的十八世紀 浪漫現代的十九世紀 困惑的十九世紀末 迷惑的二十世紀
土木工程地质学 Ge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社會學第一講(2) 葉玉賢.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一章 國家的形成與目的.
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資所教授) 林文政 (國立中央大學人資所副教授)
數學趣事或漫談 電資一甲 第19組 組員:傅瑀喬 曾銘翔 陳彥傑.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创建三维模型(二) 1. 创建标准基本体 课堂练习——创建凉亭模型 课堂练习——创建茶几模型 2. 创建扩展基本体.
Ch8 組織的基本概念 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3/e.中山大學企管系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势如劈竹 锋不可当 劈锋 Made in Germany.
網路遊戲版 幸福農場168號.
第1章 初识3DS MAX 的神奇功能 本章应知 了解3DS MAX 6的工作界面、菜单栏、主工具栏、辅助工具栏、命令面板、工作区、动画播放区、视图工具的基本功能。 本章应会 1. 使用文件菜单能打开、新建、重做、保存3DS MAX文件 2. 会使用命令面板命令在视图中建立三维立体模型.
失智與認知功能障礙者 之物理治療社區發展 花蓮慈濟醫院 家庭醫學科 謝至鎠 醫師.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本章小结 2019/5/7
PART 1 行銷學概論 第一章 餐旅與觀光行銷概論.
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 台中市政府 利副處長 坤明 2019/5/6.
統包採購制度對公共工程品質之影響 報告人:黃博譽.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2 在地思維(二)我與個體環境的關係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S AND THEORY.
土地使用管制 邊泰明 2007 年09月 21日.
2. 行銷環境 授課老師:﹍楊子青﹍﹍ 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
第4章 材质与贴图 4.1 材质的基本概念 4.2 材质编辑器 4.3 贴图 4.4 贴图坐标 4.5 材质类型 4.6 阴影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授課教師:顧忠華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授課大綱 1.課程介紹/社會學的定義 2.社會學的成立與發展 3.社會學的理論傳統(古典與當代) 4.社會學的方法論與方法 5.社會化 6.文化與社會規範 7.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8.家庭與婚姻 期中書面報告(第10週)

授課大綱 9.都市與社區 10.大眾傳播 11.科技與資訊 期末分組口頭報告(兩週) 12.團體與組織 (科層組織與非營利組織) 期末考(第18週) *教科書: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出版社。 見樹又見林,群學出版社。 社會學動動腦,群學出版社。

社會學的定義(一) 社會學是研究人類生活如何被集體地組織和建構起來的科學。社會學基本上就是去面對日常生活中那些視為當然的事件和過程,去挖掘隱藏在社會秩序之下,我們經常視而不見的行為規範、結構類型、因果關係和文化意義。

社會學的定義(二)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經定義社會學如下:「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其意圖在於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並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

社會學的定義(三) 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表示:「社會學家藉由提出清晰的問題來調查社會生活,並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試圖提出解答。這些問題可能是事實性的、比較性的、發展性的和理論性的,而且包含解釋人類行為的非預期性結果。」

社會學的想像 美國社會學家C.W.Mills著有《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指出人們的經驗不只是個人的現象,同時也與整體的社會、結構和歷史、文化型態有密切的關聯。運用社會學的想像,可以讓人們超越有限的個人經驗,看到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以及制度或結構的力量。

如何運用「真實的想像力」 馬克思曾說過,人類的勞動分工,與想像力的發展十分相關。人們之所以可以不斷改進社會現狀,來自於人類「不只能想像真實的某種東西,還能夠真實的想像某種(尚不存在的) 東西」。今天的「知識經濟」強調「創新」,便在鼓勵更多人發揮「真實的想像力」,包括在社會關係上,積極地開發人類社會的各種「可能性」。

社會學與現代社會 科學革命與工業化 人口的大量增加和遷移 社會的組織化、結社化 新型態民族國家與政府的出現 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 現代社會也朝向「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發展,社會學=「公民社會」學

社會學的成立與發展

社會學發展史 (一) 人類自古至今不停地思考並改造自身周圍的「人造環境」,即是在累積關於「社會」的知識。但是直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才開始利用有系統的觀察,也就是「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促使了「社會學」的興起。 社會學可視作是「啟蒙運動」的產物,由於西方的宗教權威在「宗教革命」時遭受到嚴重挑戰,世俗的以及理性的思維逐漸獲勝,認為人類能夠自行以理性設計進步的社會制度,充滿樂觀的進取精神 (洛克、盧梭)。

社會學發展史 (二) 但在法國大革命(1789)後,出現「保守思潮」,認為穩定的「社會秩序」必須建立在對於社會的正確知識上,「社會學」因此應運而生 (聖西蒙、孔德)。 孔德主張學習自然科學強調觀察與實驗的方法,以建立知識的明確性與可證明性,與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神秘和玄想形成強烈對比,也代表知識的演化。 孔德並採用「實証」一詞,意指1)真實而非虛幻;2)有用而非無用;3)肯定而非猶豫;4)精確而非模糊;5)建設而非破壞。還將社會學分為「社會靜學」和「社會動學」,奠下分析秩序與變遷的基礎。

社會學發展史 (三)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工業社會一方面大幅提高物質享受,但另一方面也製造許多衝突矛盾,因此對於社會的想像出現了分歧,有直線演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史實塞),也有提倡階級革命的「社會主義」(馬克思),而「社會學」和「社會主義」則常被混淆。 直到十九世紀結束,雖然美國芝加哥大學1892年設立了社會學系,但社會學並沒有普遍被承認是獨立的學科,只是這並未阻礙古典社會學理論家們作出他們的巨大貢獻(涂爾幹、韋伯、齊美爾)。

社會學發展史 (四) 進入二十世紀,社會學逐漸站穩腳跟,不只在理論方面已累積了不少經典文獻,隨著調查及統計方法的成熟,社會學的經驗研究常被視作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依據,社會學在學術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社會學走上「專業化」,除了理論學派愈益繁多外,各種研究領域也不斷分化,以處理議題的範圍來分,可歸納為研究個體行為、社會互動、小團體和社會關係的「微視社會學」(micro-sociology),與研究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變遷的「鉅視社會學」 (macro-sociology)。

社會學的「西學東漸」 清末留學生嚴復於1897年開始譯英國社會學家史賓塞(H. Spencer)所著的《社會學研究》, 1903年出版《群學肄言》,是最早引進社會學的專書。 嚴復在「譯群學肄言序」開頭即說:「群學何?用科學之律令,察民群之變端,以明既往,測未來也。肄言何?發專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 嚴復認為,史賓塞強調「以天演為宗」探求群體演變的因果關係,闡述個人、群體、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群體發展的種種現象,此一翻譯著作對當時中國的社會改革十分具影響力。

由「群學」到「社會學」 這一百多年來,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群」的組織規則和運作邏輯?由個人層次到集體層次的「突變」,到今天仍未完全解謎。 由於社會學源自西方,而「社會」這個複雜的集合體,不像自然現象服從於必然的法則,甚至各個社會都有自身的歷史文化,其「多元性」和「獨特性」遠遠超過任何一位科學家所能想像,不能簡單認定所有的社會都可適用西方的解釋觀點。 亦因此,今天的社會學特別重視「全球化」和「在地化」同時並存所帶來的效應,既需要探究普遍的規律,也得突顯「差異」並尊重文化的特色。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台灣在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逐漸定型之後,已接近一個「已開發國家」,社會的各個制度 (或系統)逐漸具備自主運作的能力。社會學可以提供觀察、描述、理解這些功能系統的理論性解釋,也可以進行實證性的經驗研究,蒐集廣泛的資訊,幫助政策制訂及解決社會問題,並倡議各項社會改革、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台灣社會學的願景 台灣的社會學經過數十年的成長,已擁有一批訓練良好的研究與教學人才,而在研究題材上十分多彩多姿,若干教科書的編纂,大量應用本土研究成果,累積有關台灣社會的知識,一步步建構起「台灣社會學」的獨特內涵,期與國際學術研究並駕齊驅。對學生而言,社會學更是一門「經世致用」之學,做好參與社會的準備。

社會學的理論傳統

社會學理論發展的時代背景 古典時期:從啟蒙運動到兩次世界大戰 啟蒙精神意味著「知識力」擺脫了宗教、氏族、習俗和封建勢力的桎梏,開始追求以科學方法探究事實與真理。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則代表了「社會力」的突破,社會變遷更成為需要理論解釋的重要課題。 當代時期:從二次大戰後經由冷戰時代到現在 美國社會學理論曾經一度取代歐洲,但經歷了七0年代的學生運動和反越戰,逐漸又讓位給歐陸新生代的理論家。 二十世紀末開始的全球化與後現代主義思潮,象徵著社會學理論的多元化,也反映關注焦點的分散化。

社會學理論的古典時期

什麼是理論?什麼是典範? 社會學知識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而社會學理論本身的作用,除了陳述事實、解釋現象外,往往還能夠豐富我們對自己存在處境的詮釋,並且提供批判和反省的觀點。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典範」的概念,意指科學社群共同接受一套預設、理論、方法等等,形成「正常科學」的研究規範。如果出現目前典範無法解釋的「異例」,則可能促成「典範轉移」。 但社會科學不盡然與自然科學類似,尤其社會學理論在意義詮釋上更是百家爭鳴,形成「多元典範」。

社會學理論的「學派」 「學派」代表著某種特定理論觀點獲得不斷地闡述,形成了一家之言,而社會學理論的學派數量有增無減、競爭激烈,反映了社會現象的複雜性,無法「化約」。 本課程共選擇八種理論學派,進行扼要介紹,分別是:1. 馬克思學派、2. 韋伯學派、3. 涂爾幹學派、4. 法蘭克福學派、5. 功能主義學派、6. 符號互動學派、7. 現象學學派與8. 衝突學派。 新興流行的理論家和學派還包括:傅柯、布迪厄、伊里亞斯、紀登斯;及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消費社會、風險社會、資訊社會…

古典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家:Karl Marx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1932始被發現) ─ 共產黨宣言(1848) ─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 ─ 剩餘價值學說(1861/1905) ─ 資本論(1867)

古典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家:Max Weber ─ 中古商社史(1889) ─ 社會科學和社會政策知識的客觀性(1904) ─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5) ─ 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儒教與道教(1915/1920) ─ 經濟與社會(1921) ─ 社會經濟史(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