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途径 制作人:赵谦 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4.3 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藥膳報告 第五組 組員 王錡雲 鄭竣元林仕哲梁連僑 組長 朱紀蓉 四物湯. 藥材 當歸川芎熟地 白芍.
Advertisements

建置人事機構區域性多功能運作 社群簡報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人事處處長王旭統 100 年 5 月.
103 學年度社工系生涯規劃課程 國考秘笈分享及學職涯多元開展 講座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 102 年 11 月 25 日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 2C108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講師 : 刑志彬 花蓮縣社會處社工師 參與人數: 53 人.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CT 在人体各部位的临床应用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雷子乔.
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中,依照国际上公认的评判标准和城市评价体系, 宁波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中脱颖而出,与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一起成为35个 “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 候选城市。 —— 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1 、出口历史悠久、出口国家众多 作为护身良药,片仔癀伴随着闽南人闯南洋的整个历史。因此,东南亚地区 成为片仔癀的主市场。 片仔癀的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的一半左右,出口港、澳、台、新加坡、日 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成药.
張瑋倫 基礎醫學組審查員 植物新藥研發於藥毒理方面 之法規科學考量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 本次演講內容純為個人意見,所說明的 事項僅供與會人員參考,不必然與醫藥 品查驗中心或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政策, 及其案件的審查相關 說明.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BIOTECHNOLOGY 药品注册培训 许伟明
中国奶协繁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翁士乔
老地方・新記憶 在地書寫與故事行銷 透南風工作室 余嘉榮.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一、什么是生药鉴定 生药鉴定是依据国家药典、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对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药 物 化 学 Medicinal Chemistry 主编 仉文升 李文良 高等教育出版社.
醫電產品法規實務診斷方案 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 2014 年 3 月 4 日.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 李明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药 学 基 础 中药药物分析部分 学生:06级药事管理专业 教师:崔兰冲 长春中医药大学.
“优良药房工作规范” (2005版) 起草中的思考 汇报
第一章 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激發愛心 彼此相顧.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药事管理学 药学院 药理教研室 徐华丽.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與談人:楊俊彥醫師 恩農創新生技(股)公司 總經理 July 15, 2006
臺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概況 2012年7月.
美学概论 主讲教师 孙建章 沈阳电大文法系.
第十一章 药品市场营销与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Chapter 11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and the Control of Drugs Distribution.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新华·那比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General Principles of Pharmacology第一篇 药 理 学 总 论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药剂教研室 张娜.
102學年度預算編製說明會 主辦單位:會計室 102/02/22.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周四元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School of Pharmacy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水 痘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 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 余安敏 2000年6月1日.
成人發展與適應-參訪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居家照服工作、日間照顧中心、 護理之家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學分抵免說明.
司法机关.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轉譯醫學及農學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水產養殖產業」教學資源中心 計畫主持人:張清風 副校長 協同主持人:唐世杰 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簡報 2005 報告人 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吳肇卿 教授.
Drug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red by Plasmid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李安平.
2012 藥學系暑期出國研習說明 報告者: 林香汶 助理教授.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和药动学 第三章 药效学--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
第1章 绪论 主讲教师:裘军.
进口药品注册.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醫療、藥品與社會」 主講人: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所得稅法第14條、第126條修正條文 薪資所得計算方式二擇一 定額減除 特定費用減除 維持現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減除方式
醫療器材上市後 安全管理 黃育文 博士 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 科長.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途径 制作人:赵谦 4.1 4.2 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4.3 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 4.3 制作人:赵谦

4.1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1.新药研究开发的原因:据研究,现在人类患有各种疾病上万种,能够用药物和其他手段治疗的不足三分之一。人类为了能健康生活,为了延年益寿,对药物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 众多的天然产物除可直接开发成为有效的生物药物外,还可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生成重组药物和通过组合化学与合理药物设计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标和设计合成新的化学实体。

2.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① 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②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开发除了产生药品销售的直接经济利益外,还可给社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因此,生物医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成为世界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医药产业以高于整个工业平均增长率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且人类对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4.2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历史:人类发现和使用药物已有数千年历史,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也是具有药用功能的动物和植物,但只是在近100年来才开始系统地研究和开发生物新药。 一个生物新药的发现直到开发成功并上市销售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它包括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药物开发(drug development)、药物生产(drug manufacture)、药品上市和使用(drug marketing and application)等阶段

(1)药物发现 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发现某一物质的生物活性作用,是创制新药的前提。 药物发现最主要的途径包括广泛地从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合物中筛选生物活性分子的药物筛选(drug screening)途径和有明确目的的、合理的药物设计(drug design)途径。 药物筛选途径的成功是基于偶然性的。但以天然产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导向,往往可以筛选得到结构新颖的全新药物。以已有药物或药物合成中间体为导向,也可以筛选得到以原有药物为基础的结构相似的另一种新药;通过对组合化学技术产生的组合化合物库进行群集筛选和高通量筛选,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筛选活性化合物。

合理的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疾 病过程的理解,根据药物作用受体(receptor)或靶点(target)的分子结构,并参考一系列已知生物活性分子的化学结构设计出新的生物活性分子。由此设计出的新分子具有合理性,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药物活性筛选模型(screening model)可以是动物整体水平、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它主要分为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两大类。体外模型一般用于新药发现,它有分子、亚细胞、细胞和离体组织器官等层次。体内模型采用实验动物模型,一般用于药物开发。

(2)药物开发 用于药物开发的人体外药理测定,通常称为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 research),包括对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出足够的量,进行普通药理学(pharmacology)、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毒理学(toxicology)、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以及药物递释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的优化等全面和必要的实验。 只有当药物在上述研究中被确认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又符合各项试验指标,对人体的疾病有正面作用时,才能进入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中的安全性评价必须遵循药物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以保证临床前研究质量。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是在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人体上作系统性研究,确定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必须符合临床试验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一旦经临床试验证实了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能申请新药生产上市。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Ⅱ期临床试验 将其用于少数 患者,确认其 效果与剂量 Ⅰ期临床试验 将候选化合物用于 健康者,检验其安 全性 Ⅲ期临床试验 将其给大量患 者使用,确证 药品的治疗作用 和安全性 Ⅳ期临床 为药品上市销售 后进行的研究, 作安全性监察和有 效性及效能的验证

(3)新药审批 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和审批(new drug approval)分为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两阶段。新药一般在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批准,即可获得新药证书。

(4)药品生产 药品生产中,经中试放大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制剂方案和工艺条件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药品生产追求最经济、最省时、最小污染、可持续利用和质量稳定。生产原料、合成中间体和最终产物都应有足够的纯度。 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制备和大规模药物生产,必须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其目的是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的稳定性。

(5)药品市场与销售 药品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经济核算,制定价格。药品的经营企业分为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也叫社会药房(community pharmacy),或零售药店(retail pharmacy)。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SP)对药品流通的各个过程和药品的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均提出一整套严格的管理要求,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通过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成本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定药品的经济性、治疗方案的经济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制药公司开发新药和市场营销,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国家根据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因素遴选出国家基本药物,以满足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基本用药需要。

(6)药品使用 药品上市使用后,仍需监督管理,以随时淘汰安全性差、有效性低或者质量不稳定的药品。上市药品监督规范(Good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Practice,GPSP)通过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和药品淘汰制度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目前合理用药的主体是在医院(依照药房工作管理规范,good pharmacy practice,GPP)。医院药房(hospital pharmacy)不但担负着药品供应、调配处方、简单制剂(遵循药房调剂管理规范,good dispensing practice,GDP)和质量分析任务,而且开展临床药学和药学监护工作,深入临床,参加查房和治疗会诊,掌握患者的药史,协助医师拟定给药方案,通过治疗药物检测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检测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咨询等。社会药房对用药咨询和指导也担负着重要责任。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的《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新药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制备工艺,理化性质、纯度及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治疗标准,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并提出药品质量标准草案,同时强调注射用生物药物还应进行热源,异性蛋白及过敏试验。并规定新生物药物制品的临床前研究内容应包括生产用菌毒种,细胞,生物组织,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检定方法,保存条件,稳定性及制品安全性,有效性有关的免疫学,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制造检定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草案)。

4.3 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药物研发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大部分药物的工作方式就是与靶蛋白结合,修饰或抑制其活性。然而真正筛选到有效的药物分子如同大海捞针一般的艰难。一旦鉴别出了一个特定的蛋白质目标靶后,研究人员往往是将自然界中存在的化合物或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逐个去测试,看是否能与靶蛋白发生作用。 20世纪90年代,全球曾经出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在制药上的“蜜月时期”,可是近几年来,学术界与企业界发生了分歧。分歧的原因在于,依照原有模式,现在分子库越来越大,可能的靶点越来越多,高通量筛选的规模越来越大,选定可用的靶点的工作同样复杂,加上生物信息不全,投入加大,而相应的成功率降低。

对于目前的状况,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是维持上述模式,但强化基因组、蛋白组研究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毒性分析(ADMET)的早期筛选,以减少后期淘汰率;二是改变模式,把原来基于小分子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途径改变为基于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寻找药物的途径。前者从化学出发,后者从生物医学出发;前者从头做起,后者从中间切入。现在普遍认为,后者成功率较高。企业的看法也已经分化:有的仍然与学术界合作进行原有模式;有的采用生物医学模式;有的只研究一种疾病,范围确定,风险小;有的研究少见病的治疗药物;还有的不再以新的活性化合物为目标,而转头研究“老药新用”。

新药研发目前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基于分子结构,针对特定靶分子,寻求高亲和力的小分子的思路。采用基因组蛋白组寻找靶标,用组合化学合成建立分子库,计算机虚拟筛选结构优化的药物分子设计高通量,是未来医药业发展的希望。但是,这种方法目前投入多,成功率低,只适宜在少数有条件的单位使用,而且需要完善平台,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药物开发研究。 ②结合中药研究,从已知有活性的成分出发,通过结构简化或改造,做结构优化,创造新药。这种方法命中率高,应该给予鼓励。 ③基于对生理或病理过程机理的研究,研究内源性小分子对发病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的调控,并发现其结构功能关系,进行结构修饰或改造达到结构优化,设计类似物,最后得到药物。此途径从医学研究介入,是一种生物医学化学结合的途径,命中率高,适宜于无靶标、多靶标或靶标不明的情况,应加强这种多学科融合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早期,组合化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一次能合成几万亿种化合物的方法,这对于传统药物化学合成和筛选是一场“革命性突破”。这些在试管中进行的方法已被改进成为能合成多达1015种不同蛋白质或核酸与靶分子结合。这些方法被称为分子育种(molecular breeding)。 分子育种,是一个反复突变和重组的循环过程,从一组相关基因的随机片段开始,通过无引物PCR的方式重新装配这些片段来完成这个过程。 它高度理想化设计的一个优点是在短时间内使各种基因的功能最佳化,而不必事先知道这些基因产物的详细信息。由于它能快速地实现基因、操纵子及病毒向所需的性状快速进化,并主要用于编码各种酶或蛋白质的基因功能的改进,所以又称分子进化(molecular evolution)或DNA洗牌(DNA shuff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