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建立三公制,其中丞相位高權重,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掀起相權與皇權之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Introduce Myself 自我介紹.
單元2 秦漢帝國的興衰 一、秦代的政治措施 二、漢代的政治演變 三、秦漢的對外發展 四、漢代的文化成就.
目  錄 第 1 節 秦始皇的厲行法治 第 2 節 漢武帝的獨尊儒術.
唐宋相權比較.
P25.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 統一帝國的天下秩序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我和香港政府 觀看《認識基本法系列》後,學生可以多滑鼠的搶答方式回答以下的問 題。 《認識基本法系列》影片: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歷史二 第一篇目次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 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 統一帝國的天下秩序.
中华传统文化 ——职官、科举.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課題四 西漢國力的統整張弛 1.認識西漢初年統一全國後的重要政策 a)郡國並行 b)無為而治 2.認識景、武兩帝重整中央權力的概況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宋代中央政制.
中央政制─漢代宰輔制度 漢代宰輔制度─三公九卿制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內容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一些特色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的一些問題
2.秦朝是如何拓展疆土的?(西南、北方、南方)
复习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回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主題五 CPU Learning Lab.
P25.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安裝公文製作系統 1.*到文書組下載公文製作系統* 或 2.輸入網址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漢武帝的集權措施.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五 年 級 上 學 期 數 學 科 100 以 內 的 質 數 作者:陳長培 老師 深 信 學 校.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Topic Introduction—RMI
第三章 危害與操作性研究.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經濟學 學經濟.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Flash 8:開口中 從Y:\ 複製『開口中.fla』到 D:\ 更改名稱為:s3x99 (你的班號) 雙按開啟檔案 2019年5月7日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課題四 西漢國力的統整張弛 1.認識西漢初年統一全國後的重要政策 a)郡國並行 b)無為而治 2.認識景、武兩帝重整中央權力的概況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Commando War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DynaMed Plus 手機/平版 App下載使用教學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中共政治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如鹿切慕溪水 As The Deer 我渴慕來敬拜你 As a deer panteth for the water,
摩西的會幕:長30肘、寬10肘、高10肘(約 5 m) 所羅門聖殿:長60肘、寬20肘、高30肘(約15 m) 窗櫺 銅祭壇 金香壇 三層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一 可靠度問題.
新生跟進——如何留住學生 南加校園事奉同工退修會 第 3 組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11621 : Small Factor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建立三公制,其中丞相位高權重,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掀起相權與皇權之爭。 秦漢相權與皇權之爭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建立三公制,其中丞相位高權重,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掀起相權與皇權之爭。

秦之中央政府 最高官員有三:即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合稱「三公」。丞相掌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為副丞相,並兼掌監察任務,太尉則掌全國軍事。丞相居首,御史大夫和太尉只是丞相的輔助,但實際權力集中於皇帝,丞相只是受皇帝的委託處理萬機,他的任免,全操在皇帝之手。

漢代相權的發展 三公中仍以丞相為最高的官吏首長,掌理國家大政。丞相之職,高祖時由蕭何出任,末年改丞相為相國。惠帝時,曹參任相國,參死,取消相國,置右左丞相。文帝時,撤消左右丞相,漢置丞相一人。其後於哀帝時,改名大司徒,丞相金印紫綬,秩萬石. 漢代丞相府設十三曹, 曹主管叫「椽」,各曹分工明確,處理國家諸方政務,如東曹、西曹管理官吏升降。 漢代御史大夫秩二千石,地位顯然遜於丞相,但因他是皇帝與丞相之間的詔書傳送者,故對丞相起監視與制衡作用。加上此職多由皇帝親信出任,其權力有時更超過丞相,如景帝的晁錯,武帝的張湯。 漢代太尉秩萬石,金印紫綬,地位與丞相看齊,但已不能握有軍事全權,漸退化為一虛銜,時廢時置,如元帝建元二年廢之,元狩四年改置大司馬。

秦漢宰相特色 秦及漢初可謂丞相制獨相時代, 因中央政制,以丞相為首。漢初,丞相也是最高的官吏首長,而太尉非常設之官,而御史大夫雖位列上卿,但其勢力大體上不及丞相,故中央權力集中丞相一人身上,西漢哀帝以後,則稱為丞相制三公並相時期. 丞相制出自法家,而西漢中葉以後,儒家漸得勢,士人好以古議令,改丞相為三公制,自哀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合大司徒與大司馬成立了三公之官,東漢光武帝將三公改為太尉,司徒、司空同稱丞相,職權也相等。

秦漢宰相之職權 秦、漢時期,丞相職權相當大,但也開始露出由重而輕之端倪。據載,秦代與西漢時的丞相職責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其地位即通常所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由下列記載,可見當時相權權之大:「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焉」(《史記‧陳丞相世家》),「蓋丞相以德輔翼國家,典領百僚,協和萬國,為職莫重焉」(《漢書‧孔光傳》)。看來舉凡內政、外交、軍政、司法、人事等等,均屬其統籌管領之範圍。

宰相權力之大小取決於皇帝 錢穆認為皇帝是國家的元首,象徵國家的統一,丞相乃是政府的領袖,負責政府上一切實際的責任。秦漢宰相採領袖制,由丞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權。不過,丞相由皇帝委任,必須向皇帝負責,而皇帝卻無須向何人負責,可按一己之意志決定一切。故實際上,自古以來宰相權力之大小取決於皇帝政治興趣與能力之大小,漢之丞相也不例外。

相權被皇帝侵奪 漢初帝皇受無為政治思想影響,對政治並不積極,故丞相權力高漲. 及至武帝行「雄霸政治」,事事親決,雄才大略,打破丞相掌權之傳統,致相權低落,元帝晚年,又常在宮內治事,與左右近臣議訂一切,稱為「內廷」。丞相位尊,不便隨時召入宮中,乃在外朝主持政事,稱為「外廷」。從此成為一種習慣,乃有「外朝」、「內朝」或「外廷」、「內廷」之別。當時內朝官有侍中、常侍、給事中、尚書等職而天子即為內朝的領袖。

宰相權力取決於皇帝 此外,丞相之權力,有時竟不及一個尚書。考尚書本為少府小吏在殿中主發書,故曰尚書,亦稱「中台」,實亦朝官之一種,因為尚書掌文書與皇帝接近,易得皇帝信任,職權漸漸崇大,組織亦擴大而制度化。東漢光武帝以來,事歸台閣,尚書令之權乃大,國事處理皆歸尚書,雖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實,反觀三公則有宰相之名而無宰相之實。

總結 皇帝是凌駕於一切官僚架構之上 ,一切政務都由皇帝操控。秦漢相權雖高,但鮮有能制衡皇權者,故皇權是比相權優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