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激勵員工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狼性管理培训 主讲 胡一夫 1.
第8章:人力資源管理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夢想中的戰表 戰鬥指標 工資 工時 特別保護 地點 職務職權 福利 學習力 工作安全 職災預防
一、平面点集 定义: x、y ---自变量,u ---因变量. 点集 E ---定义域, --- 值域.
激 勵 (motivation) 第九章.
第四章 人事管理 1.人力資源的重要.
理想社會簡論 2007/侯東成.
管理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滁州学院首届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主讲人:胡贝贝 数学与金融学院.
第6章 工作分析與設計.
專案人力資源管理- 以電信公司客服專案人資管理為例
拾貳、 教育行政 一、教育行政的意義 教育行政,可視為國家對教育事務的管理 ,以增進教育效果。 教育行政,乃是一利用有限資源在教育參
課程銜接 九年一貫暫行綱要( ) 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 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系 謝 堅.
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第參章 領導的任務與條件 3-1.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激勵的基本概念.
激勵 15.1 激勵的涵義 15.2 人性的需求 15.3 激勵的理論 15.4 激勵的基礎 15.5 激勵的方法
第一節 激勵理論 第二節 日本花王公司、美國IBM 第三節 員工創新提案管理制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技職教育行政碩士班   組織行為研究讀書報告 第四、五、六章 指導教授:江義平博士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第7章 激勵.
第10章 激勵與獎酬員工 學習目標 何謂激勵? 早期的激勵理論。 當代理論如何闡釋激勵? 管理者面臨哪些當代的激勵議題?
Chapter 7 激勵的基本概念. Chapter 7 激勵的基本概念 學習目標 研讀本章後,你應該能: 描述激勵的三要素 確認早期的激勵理論,並評估它們於今日環境的適用性 運用自我決定理論預測內部報酬與外部報酬 了解員工敬業度在管理上的意涵 比較目標設定理論與目標管理 比較增強理論與目標設定理論.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CHAPTER 10 激勵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四章 激勵員工 管理學 張緯良 著 雙葉書廊出版.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七單元 正反器 (教科書第四章) 數位系統實驗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第四节 激励实务
激勵 第九章.
激勵 主講者:游淑萍老師
目前專家學者討論學校行政時,多以教育行政理論作為學校行政之理論,所以,本章乃 介紹教育行政理論 作為學校行政理論基礎的參照 講授者:李玉惠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吳明遠的激勵問題 指導老師:楊泰和 老師 組員: 4990L005 林佳欣 4990L011 魏承平 4990L013 黃雅伶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激勵理論與實務的配合.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獎懲與體罰 組員:陳治遠 邱怡芬 陳淑津 陳 忠 林良謓929428
激勵理論 ~ 組織行為期末報告 組別:第二組 組員: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基本指令.
Chapter 0 Computer Science (CS) 計算機概論.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第九章 激励.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組 員:林宛咨 4950R069 張喬閔 4970L006 許乃文 4970L028 林佩蓉 4970L032 李俞慧 4970L072
多站台網路預約系統之 AJAX即時資料更新機制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NFC (近場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激勵員工 運管一乙 組員:宋文豪,許博翔 廖浚宏,張耀之 江家興,胡育文.
用加減消去法解一元二次聯立方程式 台北縣立中山國中 第二團隊.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4 激勵員工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以自我實現激勵員工肯夢國際 肯夢國際強調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產品的製造、使用到處理,都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負責人朱平作為一個馬斯洛的信徒,不強調頂級的薪資與福利,而以給予員工心靈上的鼓勵和滿足來激勵員工,對員工充份授權 ,充分負責,希望員工努力讓員 工帶給顧客快樂。追求馬斯洛需 求層級中最高的自我實現,是朱 平所追求的最終激勵方式。

本章大綱 何謂激勵 早期激勵理論 近代激勵理論 設計具激勵性的工作 激勵理論的整合 由理論走向實務

何謂激勵 激勵為主動為組織目標努力的意願 但這種意願和此一努力是否能滿足個人的需求有關

早期的激勵理論 需求層級理論 XY理論 激勵—保健雙因子理論

需求層級理論 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認為每個人都有五種層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會需求 尊嚴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求

需求層級理論 當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適度的滿足後,人們會追求其上一層次的需求。 需求層級理論

X理論與Y理論 X理論強調對人性負面的看法 Y理論則強調人性積極的一面 麥克葛里哥(Douglas McGregor)認為X型的管理者會造成X型的員工 管理者應採Y型領導方式來激勵員工

X理論與Y理論

雙因子理論 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認為導致工作滿足和不滿足的因素是不同的 導致工作不滿的因素稱之為保健因素 導致員工滿足的因素稱之為激勵因素 維持保健因素並不能激勵員工,必須以激勵因素來促使員工努力

雙 因 子 理 論

雙因子理論

近代的激勵理論 ERG理論 三需求理論 目標設定理論 增強理論 公平理論 期望理論

ERG理論 耶魯大學的阿爾德法認為人類有三種核心的需求 可以有兩種以上的需求同時激勵員工 存在需求 (相當於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關係需求 (相當於社會需求和尊嚴需求) 成長需求 (相當於自我實現的需求) 可以有兩種以上的需求同時激勵員工 追求高層次需求無法滿足時,會退化追求低層次需求的更大滿足

三需求理論 麥克里蘭提出了三需求理論,包含了 高成就需求的人偏好挑戰性適中的任務 好的管理者通常權力需求較高,而親和需求較低 成就需求

目標設定理論 洛克認為明確的目標本身就具有激勵的作用 困難的目標較容易的目標能導致更高的績效有兩個前提 個人要有達成任務的能力 個人要接受該目標的設定

增強理論 增強理論強調行為的後果(組織所提供的報償)才是影響行為的主要原因。 主要應用在於獎勵(正面增強)與懲罰 獎勵可以誘使管理者所希望的行為重複出現 懲罰通常會抑制不希望的行為出現,但缺乏引導所希望的行為的作用

公平理論 人們是依據相對報償來決定其努力的程度 比較的基礎包含了付出和所得

感覺到不公平時的作為 改變自己的付出 改變自己的報償 扭曲對自己的認知 扭曲對別人的認知 改變參考對象 改變目前的工作

期望理論 人們之所以採取某特定的行為,是基於他認為這樣作可以產生一定的成果,而使他得到所希望的報償 在實證上獲得最多支持的激勵理論

期望理論 有三種關係存在 報償與個體目標之關連性 績效與報償之關連性 努力與績效之關連性 當這三種關係都具備時,員工才會受到激勵

人、職務、工作、任務

設計具激勵性的工作 工作再設計 工作特性模式

設計具激勵性的工作 工作再設計 工作擴大化 工作豐富化 工作輪調 工作特性模式

設計具激勵性的工作 工作再設計 工作特質模式 技能多樣性 任務完整性 任務重要性 自主性 回饋性

工作特性模式

激勵潛能分數

激勵理論的整合

由理論走向實務 對員工差異的認知,了員工以激勵員工 設定具挑戰性的目標 對工作的執行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協助 給予個人化的績效評估與獎勵 追求系統的公平性與將績效與獎勵結合 貨幣性報償的支持不可或缺

完 14 激勵員工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