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十五~十八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 ( 1 )经济特区经济特区 A 、概念: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 在这些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 政策行各种优惠的办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 收外商兴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 展。我国创办的特区是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
Advertisements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整理: Henry 音樂 : 世界遺產名錄 ( 陳悅 ) 據統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有 850 多處。 這些世界各地的自然文化遺產因其獨特性而各具風情,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親自一探究竟。 有一位旅日的華人攝影家周劍生為了讓大多數人 能認識和了解世界遺產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第九講:變遷中的我國 國家安全威脅.
尊重差異 不挑不棄   吳若權.
周满生教授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特色 2013美国富布莱特项目 ——华文教师班暑期课 授课人:邵 英
离退休干部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材料 (2015年第3期) 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 二○一五年三月.
“学讲方式”下的中考备考策略 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5年3月30日.
中华传统文化 ——礼俗、宗法.
中国历史以来的 对外开放(关系).
宋词四首.
軍 警 院 校 簡 介.
丹 溪 翁 传 戴 良.
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中國加入WTO幹部培訓讀本 第一章至第四章 報告人:邱垂正、姚聖泰
党政工齐心协力 共筑模范馆员之家 ——图书馆工会工作( ) 图书馆工会 2016年3月25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 重要论述专题辅导
第一部分 历史与传统 第二部分 现状与特色 第三部分 未来与发展. 第一部分 历史与传统 第二部分 现状与特色 第三部分 未来与发展.
簡介「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簡報人: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政風室邱宏達.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辽宁省直机关工委党校 彭红英.
2015年浙江高考政治生活 考点与时政热点解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努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注时事政治 了解社会热点 ——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例析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陈保生 2014年3月25日
成商之道 浙商文化探究.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材的地位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3课 △课标要求:
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 句容天王中学 段来娣.
北京机动车限行令事件 事件回放: 2008年6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对本市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从7月20日起至9月20日,北京市机动车将分单双号行驶。
第十六讲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本讲内容: 1 概述; 2 屋顶做法。 本讲重点: 中国古代屋顶的基本形式及屋面曲线的形成原因。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朝代顺序 国家的产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 明、清 社会的变革时期
清淨家園‧社區行動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 環保生態面向95年度執行成果簡報.
党课(2015年4月27日) 主题: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主讲:朱伟清 上南北校党支部 2015年4月27日.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一)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第 五、六 章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 五、六 章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
三 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板 对应学生用书P249.
学习贯彻十七大 提出的国防和军队 建设的方针原则和任务要求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簡報大綱 1 國際情勢與國際中小企業課題 2 國內經濟問題與國內中小企業課題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願景 4
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
簡報大綱 壹、EGA談判起緣 貳、EGA談判參與會員 參、EGA談判目標、產品範圍、降稅模式 肆、EGA談判進展 伍、主要議題 陸、EGA參與會員環境商品清單簡析 柒、我國EGA環境商品清單簡析 捌、LED照明及自行車產業說明會 玖、EGA談判產業新聞報導 拾、結論.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攻略.
海洋文學 Warm up by Su.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六 党的发展历程—— 2016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第四章 第七章 第一章 中華民國在臺灣 History 第一節 政治 第二節 經濟 第三節 社會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学习要点 一、《战国策》题解 二、长沙马王堆汉墓简介 三、《范雎说秦王》说明 四、《范雎说秦王》语言角度分析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 安全监管情况 交通委运输局机动车维修管理处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六日.
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王元智.
苏轼的才能炉火纯青,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 
首页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 民俗文化 ■ 旅游文化.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
政治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必修二 单元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主教: 游建凌.
延安纺车抒怀 吴伯箫 纺线.
2011年教學觀摩會 教學心得報告 共同學科軍訓室馬毓君 2011年4月28日.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a. b. c. Geography Review 主題五 礦產、能源與交通 礦 產 能 源
WTO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加入WTO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之三
數研社 第2小組 作者:陳琳瑄、洪紫瑄、李雨青、李京融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音樂 : 世界遺產名錄 (陳悅) 整理:Henry.
組長:李儂.組員:溫芷沂.詹文君 桃園市北門國小5年12班
欧洲一体化进程 知识回顾 性质: 经济组织 性质:经济政治组织 欧洲共同体(1967) 199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欧盟(1993)
能源安全與關稅暨貿易總協定…抑或是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十五~十八章 台灣、美國與中國三邊關係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十五~十八章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大綱: 第十五章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第十六章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第十七章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第十八章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蘇東劇變與兩極格局的瓦解,國際戰略意義: 1、可能因為超極強國而引發的世界大戰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2、在國際組織中的兩極對抗消失 3、歐洲整合較為容易 4、美國相對地位提高 5、國際共運落入最低潮 6、美國推行政治自由、民主等價值 7、蘇東各國向西方靠攏,中美蘇大三角戰略關係消失 8、台灣推行「彈性外交」、「務實外交」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對中國也存在一些正面的機會: 1、世界格局朝多極化發展 2、經濟因素更為重要 3、兩極體系消失,中國在亞洲的發言地位提高 4、美國希望加強與亞太各國的聯繫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中國的外交作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1989年1月:布希就職,國務卿貝克,提出外交政策三原則 1、確保美國的領導地位 2、以現實主義為基礎,處理國際關係 3、尋求兩黨共識的外交政策 1989年5月12日:布希提出「超越遏制」的戰略: 1、將蘇聯納入國際社會 2、軟硬兼施,促使蘇聯體制上變革 3、加緊對蘇聯和東歐的和平演變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0年9月11日,布希提出世界新秩序的全球戰略構想 實現全世界和平、安全、自由和法治 強化美國的領導地位 強調多邊合作,而非單邊 多利用聯合國 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 防範世界各地的突發事件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0年《美國國家安全報告》,美國面對的緊迫問題不是對蘇聯的遏制,而是: 共產主義發展的世界性危機 工業民主國家的挑戰 全球經濟問題 第三世界的衝突 武器的趨勢 非法麻醉藥 難民問題 國際互賴的問題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聯合國通過決議案要求伊拉克撤軍。 1991年1月以後:沙漠風暴、波灣戰爭。美國才是世界的領袖。但在軍事經費上沈重,需要其他國家支援。 中美關係 1989年6月4日:中國鎮壓民主運動。布希宣布對中國進行多項制裁,包括經濟與雙邊交流與互訪。國會通過多項譴責與制裁中國的決議案。62%美國民眾支持制裁中國,52%贊成美國召回駐華大使。其他國家也跟進制裁中國。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鄧小平的看法 1989年10月2日:錢其琛在紐約表示,中美關係: 世界戰爭打不起來 要冷靜觀察 認真進行改革開放 要求同存異 不能要求中國政治作為 要增進瞭解與相互信任 處理好台灣問題相當重要:台灣在推行彈性外交、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超越遏制戰略與中美關係 鄧小平告訴尼克森:美國應該主動,因為美國強、中國弱,中國不會乞求取消制裁,否則失去國格。 1989年7月,布希派遣密使,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夫和副國務卿前往中國。 1989年10-11月,尼克森與季辛吉先後應中國政府邀請訪問北京。擔任兩國傳遞訊息的角色。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1989年12月9日,布希再派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夫和副國務卿前往中國,但引起國會、民主黨、與媒體的強烈批評與反彈,稱美國總統向中國屈服、為北京劊子手喝采、做安撫性讓步。 布希政府強調,一個安全、穩定、不斷現代化、不斷改革的中國,一個內部保持和平並與鄰國和睦相處的中國,會符合美國的最高利益,所以美國必須保持與中國的交往(Engagement)。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美國為了尋求中國在波灣戰爭的聯合國投票支持,中美外長多次接觸。1990年11月底,錢其琛在紐約時表示,中國在伊拉克問題上還沒有決定。因此,布希支持中國取得最惠國待遇,與此問題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不斷成為美國內部爭議的議題,國會要求與中國人權、核不擴散、導彈技術移轉、知識產權、監獄勞動產品、紡織配額、台灣加入GATT等問題掛勾。國會不斷施壓總統讓步,只有靠總統的否決權來否決,但逐漸傷害總統的威信。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中國的讓步 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力爭最惠國待遇的延續。 1991年5-6月,公布《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保護條例》。 1991年6月,中國參加《中東軍備控制會議》。 1991年8月,中國加入核不擴散條約。 1991年10月,中國加入《伯爾尼版權公約》。中國同意更嚴格控制武器出口。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中國讓步 1991年11月15-17日:國務卿貝克與錢其琛外長的諒解 支持中國與台灣加入GATT(本來中國反對台灣加入) 中美願意談判解決知識產權的問題 中國願意接受導彈技術控制體制MTCR的指導原則 中國三個月之內完成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手續 中國將禁止勞改產品出口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布希為了爭取連任, 1、1992年國會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案》,視香港為合法實體,與大陸區別看待,布希簽署。 2、布希頒佈法令,同意持J-1中國留學生可以不用回中國。 3、出售150架F-16戰機給台灣。 柯林頓在競選時表示,不會遷就從巴格達到北京的暴君。 這段時期影響中美關係的因素:安全因素下降、意識型態因素上升、經濟矛盾突出、美國國內政治矛盾與美國對華政策制訂交織在一起。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台灣問題的突出 1989年7月:參議院通過「關於台灣前途的政策」: 1、台灣的前途應該是一種和平的、不帶任何強制的、並且是台灣人民能夠接受的方式決定 2、中美關係的良好取決於中國不對台灣使用武力或威脅。 台灣的高層領導人逐漸以「私人方式」訪問美國。1992年11月,美國貿易代表西爾斯訪問台灣。台灣的資本為:民主化與經濟成就。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中國讓步 中國一直反對台灣加入GATT,但1991年,布希為了爭取參議員延長MFN,所以向參議員表示,美國將支持台灣加入GATT。後來中國同意。 1991年,中國仍反對台灣加入APEC,但美國堅持台灣與中國同時加入或不加入,最後中國讓步。 1990年初,台灣開始推動彈性外交、務實外交。

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 中國讓步 1990年,美國賣5.1億美元武器給台灣,1991-1992年都是4.7億美元,但1993年為66.2億美元,包括150架F-16戰鬥機及4架E-2T空中預警機。 1992年9月2日,布希宣布出售台灣69億美元的150架F-16戰鬥機。美國的理由是中國從俄羅斯購買24架SU-27戰鬥機,破壞台海的均勢。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2年底,柯林頓當選美國總統。 1993年1月13日:國務卿提名人克里斯多福表示:美國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發展經濟、加強軍事力量、支持民主運動 1995年,共和黨控制國會,使得民主黨1996年預算未能在10月1日的期限內通過,造成預算危機。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3年9月21日:國家安全顧問雷克表示:從遏制到擴展(enlargement),即擴展市場經濟制度、美國的價值觀念與世界自由民主力量。 但是在初期,美國在前南斯拉夫、與索馬利亞的介入非常不順,傷害美國的信譽。 1994年中以後,柯林頓政府正是將國家安全戰略定位為「交往(engagement)與擴展」。保障安全、發展經濟、促進民主為戰略順位。為實現這項目標,美國必須保持一支強大而又可靈活運用的軍隊。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在亞太安全領域上,美國的戰略如下: 提出「新太平洋共同體」,以美國為軸心,通過美國同該地區的雙邊安全關係的輻條,展開亞太經濟合作論壇的扇面。 發展同東盟地區論壇的關係,視為「新太平洋共同體」的伙伴國。 建立「東北亞區域安全機制」,同日本、中國和俄羅斯協商 在南亞問題上,邀請印度、巴基斯坦、中國、俄羅斯參加,成為「新太平洋共同體」的協同伙伴。 同越南改善關係。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柯林頓初期的對華政策 1993年5月28日:柯林頓決定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但中國必須改善人權與軍控狀況,才考慮延長下一年度的最惠國待遇的決定。 1993年3月10日:美國在聯合國人權會議上提出「中國人權問題決議案」,但沒有通過。 6月15日:柯林頓宣布將建立亞洲民主電台。 7月26日:眾議院藉口「人權問題」反對北京申辦奧運會。 7-8月:美國臨檢工海上航行、懷疑載有化學物品的中國籍銀河號。 8月25日:美國攻擊中國向巴基斯坦轉讓導彈技術。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3年9月:柯林頓批准與中國「廣泛交往」政策。 11月7日:柯林頓說,美國對中國既「接觸交往」,同時又「施壓促變」。 美國學界普遍反對將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掛勾,希望採取「全面接觸政策」。 商業界更是強力反對將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掛勾。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中國讓步 1994年3月:克里斯多福到中國訪問,中國表示,願意在平等的基礎上就人權問題進行討論。克里斯多福回國後表示,他在「勞改產品與移民問題取得進展,中國同意研究干擾美國之音信號的問題、紅十字會專家會談問題、提供美方有關在押人員的信息」。 在1993年審議最惠國待遇的關鍵時刻,中國派團赴美國採購。隨後,積極鼓勵美商到中國投資。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1994年5月:柯林頓宣布延長最惠國待遇,並且與人權議題脫勾,但禁止從中國進口軍火,維持現行制裁措施,增加有力的、多方面的人權政策新措施。 1994年7月,柯林頓確立對亞洲與中國的新戰略:「交往與擴展」,包括經濟、安全、民主和人權方面。

「參與和擴展」戰略與中美關係 中國合作: 1995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無限期延長、中國簽訂《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公布《中國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 中美的衝突還有:武器擴散、吳弘達事件、兩岸問題、反傾銷、貿易逆差。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蔣經國執政後期的兩岸政策:一國良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李登輝初期:一個中國,兩個對等政府 1989年6月:李登輝公開承認,台灣政府無法在大陸實現有效統治權。 1990年5月:李登輝當選總統,強調談判只能政府對政府,而不是黨對黨。 1990年7月:台灣表示,兩岸可以透過政府授權中介團體,就非政治性議題進行談判。如果要進行政治性談判,前提為:中共放棄武力犯台,不反對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江澤民建議:盡快實現三通,擴大交流。 1991年2月:國統會通過國統綱領:統一應該以對等為原則,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在國際間互不排斥。 1991年3月:台灣成立海基會;1993年4月:辜汪會談。 會後,台灣鼓吹「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 1991年6月:立法院通過,適時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重返聯合國。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2年,完成立委改選,並且放寬台獨份子入境。對外實行「務實外交」、拓展生存空間。 1993年4月:辜汪會談。 1993年:推動務實外交、拓展國際空間。 1993年8月中國公布《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強調一個中國的原則,批評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務實外交。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4年:李登輝向司馬遼太郎說:台灣人的悲哀,國民黨為外來政權,聲稱要建立台灣人自己的國家。 1994年4月:李登輝接受訪問時,否認一個中國,現階段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 1994年5月:李登輝在國民大會上表示:一個中國是將來的目標,現在不存在。中華民國在台灣。 1994年7月:陸委會:一個中國是歷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緣上的中國。目前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5年春節:江八點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分裂分治 不反對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 進行和平統一談判,作為第一步,可以先就敵對狀態進行談判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以中華文化為實現統一基礎 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的一切正當權益。 歡迎兩岸領導人互訪。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5年4月:李六條 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統一 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交流 增加兩岸經貿往來 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自然見面 兩岸和平解決一切爭端 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與民主。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美台關係升級的種種跡象 台灣的戰略價值 1980年代,美國國會強烈監督台灣的民主發展與人權狀況,並以減少或中止對台灣軍售為威脅。 1990年代:民主發展與經濟成就。透過專業機構包括卡西迪及FAPA對美國遊說。 1991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議案,將中國放棄反對台灣加入GATT作為延長對華最惠國待遇的條件。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3年7月:參議院外事委員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修正案:取消對美售台武器數量及質量的限制。 1994年1月:克里斯多福在國會作證表示:台灣關係法在法律上優先於八一七公報。 1994年6月:參議院通過決議:敦促柯林頓政府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4年9月7日,柯林頓:Taiwan Policy Review: 美台更高級官員接觸、台灣高層領導可以過境美國。 建立雙邊副部長級經濟對話 支持台灣加入不限以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尋求台灣在一些國際組織的合法作用與聲音。 美國經濟官員可以訪台。 AIT台北辦事處主任、副主任可以進入台灣外交部洽公。 國務院管經濟的副國務卿及以下官員可以與台灣官員在官署以外見面。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改名為「台北駐美經濟文化代表處」。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中國批評,美國在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1994年7月,李登輝過境美國時,美國不讓他入境,李登輝乾脆不下飛機。 1994年10月,參議院與眾議院通過決議,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邀請台灣總統與高級官員訪問美國。 1994年11月,共和黨大勝,奪回失去8年和40年之久的參、眾兩院多數黨的地位,過半數的州長。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5年2月9日:羅德副助理國務卿在眾議院作證說,李登輝不應該訪美,否則破壞中美關係。 1995年3月22日,參議院外委會通過提請全院討論的議案,要求柯林頓同意李登輝訪問母校。 1995年4月7日:眾議院通過決議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1995年5月2日,眾議院通過邀請李登輝訪美決議,票數是396:0。參議院於5月9日以97:1通過同樣的決議。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5年5月16日:參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通過決議,台灣關係法優於八一七公報,而且美國不得以對美國外交政策有嚴重不良影響而拒絕台灣官員到美國訪問。 1995年5月22日,柯林頓遂同意李登輝到母校訪問,但不能參與任何官方活動。 中國批評,李登輝的訪問一定會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後果。 1995年6月9日,李登輝在母校發表演說,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存在的。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1995年6月17日:中國召回大使李道豫。 7月初,季辛吉受白宮所託,前往中國調解。 7月10日:眾議院議長金瑞契表示,美國應該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中共必須接受台灣為一個國家。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中國開始採取戰爭邊緣政策 1995年7月21-28日在台灣海峽軍事演習。 1995年8月15-25日:在台灣以北90海里處進行導彈和火砲實彈演習。 10月:在中國領海舉行諸兵種合成演習。 10月24日:在聯合國會議上,江澤民向柯林頓表示希望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領導人希望對內交代)。但柯林頓認為國內政治的複雜性(要連任),拒絕江澤民國事訪問。但柯林頓表示,美國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反對台灣獨立、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美國的嚇阻 1995年12月19-20日: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藉口天候問題,通過台灣海峽。 1996年3月8日:中國對基隆與高雄外海試射飛彈。 3月中旬:解放軍在東海和南海展開第二階段演習,海空實彈軍事演習。 3月18-25日海、陸、空聯合作戰。但因美國介入,中國提早結束。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美國嚇阻 3月10日:克里斯多福宣布,獨立號航空母艦駛往台灣海峽附近。 3月11月:柯林頓要求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附近的國際水域,確保中國的演習不會失控。 美國的模糊戰略:對於台海問題的介入會根據《台灣關係法》,但不具體說明何種情況下會介入,據此對中國產生威攝的效果,又不會激怒中國,同時台灣也會較為克制。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但是:對美國是否介入,兩岸會不會誤判? 中國軍事演習再度測試美國介入台海議題的決心。 1996年5月16日:柯林頓表示願意同中國改善關係。重申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是兩岸的分歧應該和平解決。

海峽風雨與中美關係的震盪 5月17日:克里斯多福表示對中國政策的三原則 支持穩定、開放、成功的國家 支持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社會 通過對話和接觸解決雙方的分歧,並採取必要措施保護美國利益。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江澤民國事訪問美國。中美兩國將致力建立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