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演绎推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Advertisements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王欣.
丰富的图形世界(2).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热烈欢迎专家光临指导!!.
命题 高中数学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主讲:刘小苗.
刑法分论5-2 周铭川.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22.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2课时)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冯朝.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习题课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2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的四种应用类型.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授课教师: 杨 娟 班 级: 初二年级.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EF与AD、BC交于E、F两点,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知识回顾: 1. 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角: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2.1.2《合情推理与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实数与向量的积.
正方形 ——计成保.
2.6 直角三角形(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D B A C 菱形的判定 苏州学府中学 金鑫.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图们市第一高级中学 数学组 南善花.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2 证明⑶.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高中数学课件) 伯阳双语数学科组 张馥雅.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九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辅助线巧添加 八年级数学专项特训: ——倍长中线法.
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 19.1平行四边形2-1.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章末归纳总结.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2.1.2 演绎推理.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用向量法推断 线面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 选修2-2  2. 2.1 直接证明.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生活中的几何体.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正方形的性质.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1.2.2 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 选修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1.2 演绎推理

【课标要求】 1.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 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核心扫描】 1.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并能利用“三段论”进行简单的推 理.(重点) 2.对演绎推理的考查.(重点)

自学导引 1.演绎推理 (1)定义:从 ,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2)特点:演绎推理是从 的推理. (3)模式:三段论. 一般性的原理出发 一般到特殊

想一想:演绎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提示 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会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所以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正确,其结论就一定正确.

2.三段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1)三段论的结构:①大前提——已知的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 做出的判断. (2)“三段论”的表示:①大前提—— ;②小前提—— ;③结论—— . (3)三段论的依据:用集合观点来看就是:①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②S是M的一个子集,③那么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 一般原理 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 M是P S是M S是P

想一想:如何分清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提示 在演绎推理中,大前提描述的是一般原理,小前提描述的是大前提里的特殊情况,结论是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这与平时我们解答问题中的思考是一样的,即先指出一般情况,从中取出一个特例,特例也具有一般意义.例如,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是一般情况;矩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特例;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是特例具有一般意义.

名师点睛 1.关于演绎推理的理解 (1)①演绎的前提是一般性的原理,演绎所得的结论是蕴涵于前提之中的个别、特殊事实,结论完全蕴涵于前提之中; ②演绎推理是一种收敛性的思考方法,少创造性,但具有条理清晰,令人信服的论证作用,有助于科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2)对于“三段论”应注意两点: ①“三段论”的模式包括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第二个判断叫做小前提,它指出了一种特殊情况,这两个判断联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和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第三个判断——结论. ②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的简洁,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推理形式 一般→特殊 结论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都是不一定正确的,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题型一 用三段论的形式表示演绎推理 【例1】 把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所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 ℃时,水会沸腾;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y=tan α是三角函数,因此y=tan α是周期函数.

[思路探索]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清大、小前提和结论,还要准确利用三段论的形式. 解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大前提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 ℃, 小前提 水会沸腾. 结论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大前提 2100+1是奇数, 小前提 2100+1不能被2整除. 结论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大前提 y=tan α是三角函数, 小前提 y=tan α是周期函数. 结论

规律方法 用三段论写推理过程时,关键是明确大、小前提,三段论中的大前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小前提指出了一种特殊情况,两个命题结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与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有时可省略小前提,有时甚至也可大前提与小前提都省略.在寻找大前提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

【变式1】 试将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太阳系的大行星都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大行星,所以海王星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2)所有导体通电时发热,铁是导体,所以铁通电时发热; (3)一次函数是单调函数,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所以y=2x-1是单调函数;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形式an=pn+q(p,q是常数),数列1,2,3,…,n是等差数列,所以数列1,2,3,…,n的通项具有an=pn+q的形式.

解 (1)大前提:太阳系的大行星都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小前提:海王星是太阳系里的大行星; 结论:海王星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2)大前提:所有导体通电时发热; 小前提:铁是导体; 结论:铁通电时发热. (3)大前提:一次函数都是单调函数; 小前提: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 结论:y=2x-1是单调函数.

(4)大前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形式an=pn+q; 结论:数列1,2,3,…,n的通项具有an=pn+q的形式.

题型二 演绎推理的应用 【例2】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棱长均为a,D、E分别为C1C与AB的中点,A1B交AB1于点G. (1)求证:A1B⊥AD; (2)求证:CE∥平面AB1D. [思路探索] (1)证明A1B⊥AB1,A1B⊥GD即可; (2)证明四边形CEGD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证明 (1)连接BD. ∵三棱柱ABCA1B1C1是棱长均为a的正三棱柱, ∴A1ABB1为正方形, ∴A1B⊥AB1. ∵D是C1C的中点, ∴△A1C1D≌△BCD, ∴A1D=BD, ∵G为A1B中点,∴A1B⊥DG, 又∵DG∩AB1=G,∴A1B⊥平面AB1D. 又∵AD⊂平面AB1D,∴A1B⊥AD.

规律方法 (1)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的简洁,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2)数学问题的解决与证明都蕴含着演绎推理,即一连串的三段论,关键是找到每一步推理的依据——大前提、小前提,注意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会作为下一个三段论的前提.

题型三 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所示,三棱锥A­BCD的三条侧棱AB,AC,AD两两互相垂直,O为点A在底面BCD上的射影. (1)求证:O为△BCD的垂心; (2)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猜想此三 棱锥侧面与底面间的一个关系,并给出证明. 审题指导 (1)利用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转化证明O为△BCD的垂心. (2)先利用类比推理猜想出一个结论,再用演绎推理给出证明.

【题后反思】 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真.但合情推理常常帮助我们猜测和发现新的规律,为我们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法,而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

方法技巧 数形结合思想在演绎推理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充分考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结合,来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