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安全性行為 嘉南藥理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提供. 暑假玩過頭 16 歲少女染性病 2008/07/14  【聯合晚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 網路交友 她性伴侶逾 10 人。「醫師,我除了菜花 外,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性病,能不能全部一 起都驗一驗?」一名 16 歲的少女出現在成大醫院 婦產部的診間裡,神情輕鬆的詢問醫師。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 心理治疗的概念 一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 学的各种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依据,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或手段包括言语、表情、 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及一定的训练方式,改善病人的.
解說原則. 1. 瞭解泰頓之六大解說原則 2. 瞭解本書整理之九個解說原則 本章目標 解說原則 解說原則 美國學者費門 泰頓( Freeman Tiden ) 1957 年在其所著「襲產 解說」(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一書中曾經提到解說 的六大原則.
情感性疾患 ( Mood Disorders ) 資料整理:蔡淑慧 張瑋琪 楊施韻 湯智凱. 前言:現況 一、世界衛生組織 (WHO) ( 一 )1996 年 Today, there are an estimated 400 million people with anxiety disorders.
爱情的缘起与定义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发明 爱情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教師領導- 學校本位管理中教師角色的 重新思考與實踐
风险社会背景下国际传播的 新变化研究 主讲:严功军 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作者 : 張炳惠女士 學歷 : 茲堡克大學歷史學碩士 / 喬治他思大學歷史學博士 /
第三节 认知治疗 一、概况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閔肖蔓 執業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杏陵基金會+八方文教
危機介入取向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0/26.
第十八章 胸部损伤病人 的护理.
健康心理   談憂鬱症與自我傷害的覺察與預防   臺北市立松山高中 健康與護理教師 郭靜靜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十五日.
現代華文小說選讀 99-2期初 第二至四週.
新佑管理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SinView Management Consulting(XiaMen) Company
神秘人-荣格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
心理治疗 刘德祥.
國小學童性教育介入行動研究— 以屏東縣里港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為例
MORE THAN HONEY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吕超逸
医 学 心 理 学 杨霞 2001年10月 1.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報告單位:身心健康中心 報告人:徐慧娟 老師
如何閱讀一本書 HOW TO READ A BOOK 明道中學 高中部 二年四班 黃喆亮.
饗宴享宴-在生命轉彎處 李娟娟 中華民國97年07月25日.
主講:方惠生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96年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第十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的干预.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中国医院杂志社 张宝库.
研习会 「太太,钱在哪里?」 六个经济成功的秘诀.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简述地方病防治 格鹏飞.
苏州市教育局组织讲座 后现代心理学 对教育工作的贡献
第八章 人格.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嬰幼兒的基本習慣.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明阳天下拓展.
從精神分析探討《玻璃動物園》 Laura的角色型塑與人格養成
人權與性別平權 報告人 周俞宏 現職嘉義地方法院法官 1.
“一对一”校际协作教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第四章 現代思潮 第三節 地表、心靈與宇宙的探索.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咨询心理学 卫 博.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 心包疾病 内科教研室 贺鹏辉.
認 知 治 療 班級: 幼保三甲 組長:朱雅琦 組員: 洪家臻 梁潔茹
常用的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洪栩隆.
世界现代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 1950 — 2050年) (提 纲)
R I O T 簡世翔 李哲豪 李信恩.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認知行為治療 許瑞紋 臨床心理師.
Horney:心理分析的社會理論 (1885- 出生於德國1952去世)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Adler的人格理論: Individual Psychology 個人心理學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班級:2年7班 座號:31號 姓名:張嘉心 學校:右昌國中 指導老師:黃源弘
德国 Beck 公司 ————————专业压力传感器生产者.
撒母耳記上.
現象學人格理論 --- 自我理論與個人建構.
指導教授:蔡順良 參考資料來源:陳慧玉、羅雅茹 報告者:盧怡蒨、楊梵妤、陳思羽、鄭育文、林怡秀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研究名稱: PIRLS =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主辦單位: IE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第三节 认知治疗 一、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 二、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作者 : 張炳惠女士 學歷 : 茲堡克大學歷史學碩士 / 喬治他思大學歷史學博士 /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从自卑到自我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工部(处)长 吴松全 2006年3月12日.
由幽默風趣的流行歌曲中欣賞語言的奧妙 以周杰倫的專輯新歌- 水手怕水為例.
資源班補救教學及學習技巧 ~社交技巧~.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 講師:蔡慧玲.
跨國公司財務與營運避險策略對其外匯曝險及公司價值影響
第貳章 幼兒的社會化 陳薏如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理不平衡、衝動性高亢;若加上心理動力或 社會條件助長,即易發生自殺行為。 (二)心理學觀點 1.Freud:攻擊衝動向內發展,即有自殺傾 向。

生活輔導 2.Honey:自殺是一種自我發展的失 敗。 3.Adler:自殺乃因感受過高的自卑感,以 自殺來證明自己的無能與不值得 關愛。 4.Beck:認知錯誤與思考的偏差是自殺的導 因。

生活輔導 5.家庭系統觀點:自殺不是個人問題,也反 映一個家庭系統的病症。 整體言之,自殺的原因可從三方面加以探 討: 1.個人因素 2.家庭因素 3.環境因素

生活輔導 二、自殺動機與徵兆 (一)自殺動機 1.長期受到忽略,以自殺來引起他人關注。 2.覺得生活困苦,只有死可以超脫,藉死來逃避痛苦。 3.以自殺作為求救訊號,或一種溝通方式。 4.為贖罪,以死消除罪惡感。 5.維持自我尊嚴,以自殺向社會證明清白。

生活輔導 6.對外懲罰,為報復所憎恨者,或藉自殺令他人產生愧疚感、傷心或生氣反應。 (二)自殺徵兆 1.語言線索 2.行為線索 3.環境線索 4.併發症線索 5.間接備死行動

生活輔導 三、輔導策略 (一)自殺防治模式 1.第一層次:預防處置 2.第二層次:危機處置 3.第三層次:事後處置 (二)自殺防治的輔導原則 1.評估自殺的可能性與危急性 2.相信當事人所說的並給予強烈的情緒支持

生活輔導 3.傾聽、注意當事人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 4.訂定生存契約或不自殺契約 5.讓當事人預見自殺後的可能結果 6.重燃希望與形成問題解決策略 7.結合當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 8.若當事人不幸採取行動而造成自殺未遂,避免責難,給予情緒支持與必要照顧。

生活輔導 貳、父母離異對學生身心的影響與輔導策略 一、父母離異對學生的影響 (一)認知態度方面 (二)人格發展方面 (三)情緒發展方面 (四)行為表現

生活輔導 二、父母離異對兒童生活適應的影響 父母離異對兒童生活適應影響的因素,分為 以下三類: 1.環境因素 2.父母、家庭因素 3.個人因素

生活輔導 三、輔導策略 (一)提供家長諮詢、諮商 (二)提供教師諮詢 (三)對兒童進行個別諮商 (四)實施班級輔導 (五)認知與閱讀輔導 (六)安排團體諮商

生活輔導 參、拒學學生的成因及其輔導策略 一、拒學症的特徵 (一)對於到校感到困難,因此導致長期缺席 (二)面對上學情境,可能有嚴重情緒困擾 (三)家長知悉學生未上學而留在家中 (四)沒有出現其他反社會行為

生活輔導 二、拒學症好發期 (一)初入學時 (二)進入中年級或國中時 (三)義務教育結束時 三、拒學症成因 (一)精神動力學觀點(分離理論) 1.兒童有強烈焦慮 2.母親焦慮增加

生活輔導 3.兒童與母親早期依賴關係未被妥善處理 (二)學習理論觀點 1.拒學症是害怕失去父母親的不當制約反應與學習結果 2.學生在學校中的負面經驗 3.觀察與模仿

生活輔導 四、拒學症的處理策略 (一)精神動力學派 治療者與兒童建立信任關係,使用遊戲 作為溝通的媒介法。 對於較大學童可運用戲劇、角色扮演、 寫故事、故事完成或直接諮商。

生活輔導 (二)學習理論 1.系統減敏法 2.放鬆訓練 3.心理意像 4.認知改變 5.減少次要酬賞 6.增進兒童行為能力及改變學校環境

生活輔導 肆、逃學與中途離校問題成因及其輔導策略 一、逃學與中途離校原因 (一)個人因素 1.缺乏成就感、成功經驗,對學校不感興趣 2.缺乏社會技巧、同儕關係不佳 3.學習技巧不佳,對讀書、考試感到緊張、焦慮 4.引起他人注意

生活輔導 5.害怕被取笑、欺凌及排斥 6.父母太過保護、照顧、依賴心強 7.自卑感重、缺乏自尊 8.身體健康欠佳、身體有缺陷 (二)家庭因素 1.家長管教態度不當 2.家長不適當的期望 3.家長過於忙碌,無暇注意子女行蹤

生活輔導 4.缺乏家庭教育傳統,家長不重視子女學業 5.家庭衝突、父母離異、家庭暴力 6.家中有兄長曾逃學、輟學 7.家長輕視、批評學校教育 8.家庭與學校缺乏溝通 9.家長要求學生隨意放棄學校

生活輔導 二、輔導策略 (一)早期發現學生可能逃學的症候 (二)分析逃學或中途輟學的原因 (三)針對個人因素的處理策略 1.增進學生學習技巧,加強客業輔導 2.增進學生人際、社交技巧以改善人際關係 3.提供成功經驗,不斷鼓勵 4.運用同儕輔導力量5.實施團體諮商 6.運用認知行為改變策略

生活輔導 (四)針對家庭因素的處理策略 1.加強學小與家長的溝通 2.對父母實行親職教育,以增加父母效能 3.對父母進行諮商 (五)針對學校、環境因素的輔導策略 1.改善學校教育方針及學習環境 2.增進教師的教育與輔導知能

生活輔導 伍、校園暴力事件的輔導策略 一、攻擊行為的原因 (一)生物學觀點 人類具有攻擊的本能 (二)挫折-攻擊假說 攻擊是因個體遭遇挫折所引起 (三)認知-行為理論 攻擊是在察覺激怒和挫折的情境中,

生活輔導 由於不當的認知過程而產生的一種行為 反應 (四)社會學習理論 攻擊行為是透過觀察、模仿的歷程而學 習。 二、暴力事件成因 (一)個人因素 1.人格因素

生活輔導 2.生理因素 3.錯誤的價值與道德觀念 4.欠缺自我調適的能力 (二)環境因素 1.家庭因素 2.學校因素 3.社會因素

生活輔導 三、輔導策略 (一)早期發現具有暴力傾向的學生 1.個性放任,表現自我中心傾向者 2.情緒不成熟、易衝動、較具攻擊性者 3.親子、師生及同儕間人際關係較差者 4.對校規、法令持冷漠態度,對自己行為不 負責者 5.在校缺乏成就感或家庭功能不健全者

生活輔導 (二)針對個人因素的處理策略 1.人際關係技巧訓練 2.情緒控制訓練 3.同理心訓練 4.問題解決訓練 5.放鬆訓練 6.現實療法

生活輔導 (三)針對環境因素的處理策略 1.實施父母親職教育,加強父母效能 2.加強教師效能訓練 3.改善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