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诗经两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Advertisements

社 戏 短篇小说 鲁迅.
专业课程设计 古祭文赏析 主讲教师:邹自平.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决战中考 ——2014年中考语文要点复习汇总.
詩經 婚姻詩 《衛風. 氓》 氓:民,人,此指來求婚的那個男子,即後來的丈夫。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 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品读论语之四---- 巧言令色非君子.
【苏轼轶闻】.
卫风· 氓 诗经两首 广东中山市石歧高中 石长润
《诗经》两首 神木职教中心 王维霞.
诗经 • 氓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诗经 诗经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且对我国文学和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诗经·氓 中文系03级1班 范瑞萍
卫风·氓.
《静女》 陈宏峰.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新 闻 两 则 毛 泽 东.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每日一拼 yuèliàng xiang yi ge hai xiu de shao nv yi hui er duo jin yun jian yi hui er you liao kai mian sha lu chu jiao rong zheng ge shi jie dou bei yue.
——吴敬梓《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汽车在( )上行驶.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湘潭就业职校:杨秀红.
《教我如何不想它》 南麓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濒危 璀璨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 (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海鸥老人”——吴庆恒.
字词积累与词语运用.
高二级 粤教版 语文 主讲教师:李雪玲 单位:番禺区石楼中学.
氓 制作:天蓝峰高.
诗经三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氓》 诗经两首 《采薇》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R.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王元智.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唱一首天上的歌 Chang yi shou tian shang de ge
主永活在我心 zhu yong huo zai wo xin
祢是我生命的亮光 ni shi wo sheng ming de liang guang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生命的执着 Sheng ming de zhi zhe
静默草原 鲍尔吉·原野 引 言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生命的执着 其它敬拜赞美诗歌 52首.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Hobbies ài hǎo 爱好.
Huo 火.
Nǐ hǎo 你 好.
皇帝的新装 知识窗口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总结提高 创新发展. 皇帝的新装 知识窗口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总结提高 创新发展.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卫风·氓.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诗经》两首 在水一方.
自从我认识耶稣.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碗 少 年 4. 顶.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主教: 游建凌.
我叫“神舟号”.
玲玲的画 龙山中心小学二年级 张冬梅.
扁 鹊 见 蔡 桓 公 《韩非子·喻老》.
社戏 鲁迅. 社戏 鲁迅 教学目标 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体会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孤兒叫小雪,她很喜歡畫畫,可是她很窮沒有錢買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
幻灯片模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 月球之谜 执教人:王兴艳 贵阳市新建小学 (人教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氓 诗经两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自主翻译: 方法:做在作业本上。格式:上一行:诗句; 下一行:译文 要求:1、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弄懂:意义,词性,用法。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译完一段后,打 开资料订正,用红笔修改。 3、态度认真,不可马虎,不放过一字一句。

诗经知识知多少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诗歌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从西周到春秋 305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 《 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诗歌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从西周到春秋 305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 《 诗三百》 诗经知识知多少 内容: 风 雅 颂 诗经六义 手法: 赋 比 兴 形式: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现实主义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它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它是宫廷乐曲歌词,是正统音,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 好

《诗经》按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 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朱熹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好

1、对苦难生活的倾诉和悲叹,对繁重徭役、征役的愤慨和不平。 诗经的内容: 1、对苦难生活的倾诉和悲叹,对繁重徭役、征役的愤慨和不平。 2、描述劳动情景的农歌和牧歌,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恋歌。 3、揭露社会矛盾和政治黑暗的讽喻诗。 4、反映周王朝发展的史诗。

字音: 氓: 蚩: 愆期: 将子无怒: 垝垣: 载笑载言: 咎: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陨: 徂: 汤汤: 渐车帷裳: 裳: 士贰其行: 靡室劳矣: 夙: 咥其笑矣: 隰: 偕: yǔn méng cú chī shāng qiān jiān qiāng cháng xíng ɡuǐyuán mǐ zài sù jiù xì xū xí xié tu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交换 通“非”,不是 拖延 古义:由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 组成,译为“直到,到了”。 今义:1、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2、表示另提一事 第一章:求婚、许婚。 愿,请 把……当作 他忠厚老实,抱着布来换丝。但他并不是真的来换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的。我曾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才告辞。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找好媒人。请你不要生我气,就把秋天订为婚期。

第二章:相思、结婚。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倒塌的墙 眼泪 借代的修辞 借代的修辞 又---又--- 灾祸 “咎由自取” 你 财物 第二章:相思、结婚。 我曾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没看见复关的情郎,哭得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看见情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用龟板占卜,你用蓍草占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征兆。你用车来接我,把我嫁妆搬迁到你家。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感叹词。于,通“吁” 新鲜润泽的样子/ “若”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通“脱” 沉溺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 太痴情。 通“脱”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别嘴馋。唉,女子呀,不要同男人沉溺于爱情。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女人沉溺在爱情里,就不能脱身。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往,去 飘落 指多年 三:古汉语里 “三”“六”“九”常指虚数, 而非确指。 溅湿、浸湿 水势很大的样子 不专一,有二心 过错(屡试不爽)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无 标准 桑树萎谢,叶枯黄就落下。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送我回时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我也没有什么过错,是你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子你的爱情没有什么标准,感情一变再变。 链接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早(过去的,旧有的“夙愿”) 一朝,一日 无,没有 助词,没有实义 凶恶 顺心、满足 笑 伤心 第五章:回忆补叙多年苦楚、处境 自身(躬逢其盛) 助词, 没有实义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凶恶起来了。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心来想想,只有独自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低湿的地方 介词“同,和” 通“畔”,边岸 指少年时代 快乐 违反、违背 形容快乐的样子 诚恳的样子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 感受和决心 这,指誓言 止、了结 (原想)同你白头偕老,但(现在)白头偕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违背誓言你不念旧情,那就从此算了吧。

古代的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开花时期)年华;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致仕)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 90岁——鲐(tái)背(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总结: 结构图 感情基调 情节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热情 幸福 恋爱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决心(赋、比、兴) 热情 幸福 恋爱 沉痛 怨恨 婚变 清醒 刚强 决绝

问题探究: 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即起兴。 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好处是什么? 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即起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出下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 激发读者的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的变化。 其中,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做贪食而快乐的斑鸠;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多种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 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我”受尽屈辱,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两组对比,突出了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暗示了故事悲剧的根源。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诗中女子的形象。 一个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能干、温柔 无辜被弃的无奈、伤心,但刚强的女子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归纳小结: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chéng 乘 驾,坐 a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易经》) b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三国志》) 2 登上 乘彼垝垣 2 登上 乘彼垝垣 趁着,利用 如: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因利乘便

shèng 乘 辆,古时四匹马拉一辆车为一乘 a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 以四计数的事物 a 以乘韦先(《左传》)

一、mǐ 二、mí 靡 、顺风倒下、倒下 如 a “风靡一时”、“所向披靡” b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 、 无、没有 如 “靡日不思” 3、退却 如“左右皆靡” 4、华丽、美好 如“靡丽” 二、mí 浪费 如 “靡费”“奢靡”

补充(成语) 1、二三其德 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二三:没有定准) 2、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3、白头偕老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4、总角之交 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5、信誓旦旦 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

《诗经·卫风·氓》 1.《氓》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 2.《氓》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3.《氓》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4.《氓》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5.《氓》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6.《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7.《氓》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 。 8.《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9.《氓》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0.《氓》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11.《氓》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12.《氓》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2.既见复关,载笑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