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及护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房颤的规范及 “ 不规范 ” 治疗 —— 一例房颤患者的诊治 张 震 成都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Advertisements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涛 《急诊医学》 发热、心悸、少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涛
牙刷十大創意行銷企劃 指導老師:簡南山老師 4A 劉家汶 4A 楊雅涵 4A 許晉嘉 4A 何怡蓁 4A 莊倖怡 0A20F144 王珮.
心律不整用藥之認識 及臨床應用. 定義 正常心跳 – 由右心房的竇房結 (SA node) 來控制,經由房 室結 (AV node) 、希氏徑 (His Bundle) ,把電刺 激由心房傳到心室,引起心臟的收縮,以維持 正常的血壓及身體所需之血液供應。 – 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 60.
搶救生命有更好的方法 Taiwan SECOM Group 1 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營造令人安心的環境 心肺復甦術 + 傻瓜電擊器 CPR+AED+CPR 苗栗縣政府消防局 救護義消 新北市救護照顧協進會 急救教練 緊急救護技術員 基本救命術指導員 邵安緯 Mobile :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石姝梅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一. 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一. 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二.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 二.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 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 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 主要护理措施.
高血压急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顼志敏. 病例讨论 (1) 1 、摘要 某患者,男性, 58 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 痛 3 年,加重 5 日急诊就诊。在劳力与休息时 均有心前区疼痛发作,每次 3 ~ 10 分钟,休息 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高血压病史 20 年, 最高.
搶救生命有更好的方法 Taiwan SECOM Group 1 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營造令人安心的環境 心肺復甦術及 自動體外電擊器 CPR+AED 期待! 台灣處處有 AED 人人都會 CPR 人人都敢救人 AED 推廣小組 洪 怡 晴 護理師
矿物质 __ 锌 碘 硒 锌 碘 硒 07 级 食检班 董欣新. 锌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吸收与排泄 吸收与排泄 吸收与排泄 缺乏与过量 缺乏与过量 缺乏与过量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心肌梗死( MI ). 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 少或中断 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缺血、 缺氧 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有严重持久的胸痛,发热,心 肌酶谱增高,特异性进行性 ECG 变化; 亦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心臟內科 心律不整心導管 燒灼術衛教 心律不整心導管燒灼術 以電極導管經血管放入心臟記錄心內電圖,並刺 激心臟誘發心律不整。然後找出病源部位,接上 高頻幅電流將病灶燒灼。可根治的心律不整,包 括: 心室上頻脈 (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第八章 土地行政管理.
手足外科护理查房 断指再植 吴桂英.
「互联网金融2.0时代」与房地产的融合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 方颂.
企业会计学(三) 人大版本 吕 昌.
動態心律不整判讀 Dysrhythmias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新进展 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傅研.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第三章 心律失常 甘肃中医学院西医内科教研室.
心律失常 心内科:刘晓红 院内网: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健 康 评 估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系 护理教研室 李敏.
據點考核與評鑑 報告人:臺南市政府 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課程設計者:新北市育林國中 林憶辰老師 分享者:林慧娟
特殊族群運動健康訓練(I).
依据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西方行政学说史》, 竺乾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焦點1 心臟與心搏.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非法集资典型案例评析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蔡道通 2016年1月.
专题(二) 交往沟通 掌握技能 命 题 解 读 背 景 材 料 新 题 演 练 考 点 链 接 1.
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的动态心电图编辑与报告 浙江省人民医院 李忠杰.
实验1 室性早搏的产生.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杜玉芝 学时数:4学时.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松竹梅岁寒三友 步入建交 桃李杏村暖一家 迈进职教 活出精彩.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冠心病的心电图.
心 电 图 检 查.
元智大學 公眾AED+CPR課程 期待! 台灣處處有AED 人人都會CPR 人人都敢救人 中興保全集團 立偉電子 公眾AED推廣部 朱寶信
病例讨论 许洁睿.
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救中心 蔡卫东.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学文 2010年9月4日.
第八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严守法律 温州四中 蒋莉青.
高级财务会计.
默写基础知识: 1、家庭是由 关系、 关系或 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 ,家中有 。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揭秘 庄家 股市中的 为什么你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为什么出了利好,股价反而下跌?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直涨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企業政策作業-電影魔球分析 姓名:曾怡靜 班級:企三甲 學號:4A0F0094.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主 讲:侯笑梅 新浪微博:侯笑梅—HR践行者.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两种心电现象的并存与掩盖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 何方田.
第四节 心肌梗塞与心肌缺血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心血管疾病便秘的护理 康复科 李笑.
公務人員退休法、撫卹法 法制與實務講習 銓敘部退撫司 中華民國99年8月.
第五章:動物的循環 第一節 循環的類型.
《傅雷家书》 学 科:语文 年 级:九年级 授课教师:王宁宁.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护理系 景云梅 .
Jing Xu M. D. Dept. of Cardi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M.U
第一節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二節 行政裁量
全国第八届心电图系统班讲稿 青岛大学 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清启教授.
心律失常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功能科.
本课设置5个环节 一、限时秒杀--5分钟 二、摩拳擦掌--9分钟 三、刀锋相见--20分钟 四、现炒现卖--5分钟 五、相约课后--1分钟.
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进 看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 和正常数据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第六节 心律失常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加減法文字題 國小低年級學生對加減法文字題的瞭解 小組成員 陳育娟 羅珠綾 侯宜孜
飛行器製作與飛行 講師:劉修建.
因果性:一个形而上学的预设 赵敦华 2008年5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律失常及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心律失常的概念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ECG特点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分类、病因和治疗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 扑动与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 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 起和诱发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 现,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按发生原理 传导异常 快速型 按心率快慢 缓慢性 窦速 窦缓 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被动性 逸搏 异位心律失常 逸搏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扑动、颤动 预激综合征 阵发性心动过速 传导异常 窦房阻滞 传导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快速型 早搏、扑动、颤动、心动过速等 按心率快慢 缓慢性 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发出冲动异常 ←窦房结自律性异常 异位冲动的形成 触发活动 1、窦房结外的心肌细胞所形成 2、见于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等病理情况 3、如早搏、心动过速、逸搏等 1、后除极的振荡电位引起的反复激动 2、低血钾、高血钙、洋地黄中毒、儿茶酚胺增高、心肌缺血-再灌注等病理情况 3、导致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发出冲动异常 ←窦房结自律性异常 异位冲动的形成 触发活动 2、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是快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传导功能障碍 不应期的影响:生理性/病理性 附加传导途经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1、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 2、诱因:烟、酒、咖啡、运动及精神刺激等; 3、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起止方式; 4、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5、心律失常对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体位、呼吸、活动等的反应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体检:包括心脏视、触、叩、听的全面检查 特殊检查: 1、ECG: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可确诊 2、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 monitoring) 3、运动试验 4、心脏电生理检查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 1、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 2、P-R间期0.12~0.20S 3、P波频率60~100次/分 4、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PP间期相差<0.12~0.16S 窦性心律失常 当心律仍由窦房结所发出的冲动所控制,但频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称之。

窦速 sinus tach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100次/分 (P-P间隔<0.6S) 3、通常逐渐开始与终止

窦速 sinus tachycardia 临床意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生理: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烟、酒、茶、咖啡等 病理:发热、贫血、休克、甲亢、心肌缺血、心衰 及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 临床表现: 十分常见,多属生理现象,无症状或有心悸感 其开始和终止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 听诊心律快而规则 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对因治疗并去除诱因 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心得安)减慢心率

窦缓 sinus brad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60次/分 (P-P间隔>1.0S)

窦缓 sinus bradycardia 临床意义:多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生理:健康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等 病理:颅内高压、甲减、阻塞性黄疸、严重缺氧 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病窦、急性下壁心梗等 临床表现:心排血量不足、重要脏器 供血不足 听诊慢而规则 治疗:无症状的(生理性)无需治疗 有症状可用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等 症状不能缓解者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定义: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 导致心房及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 ECG特征: 1、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2、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多见,各种病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 器质性心脏病,如AMI、SSS、脑血管意外等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β阻滞剂、胺碘酮 血钾过高等 2、非病理性: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症 临床表现:头晕,黑蒙或短暂意识障碍; 严重可发生阿-斯综合征,甚至死亡 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定义: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引发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并引起相应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 1、心脏病变损害窦房结。 2、SA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 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SA功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ECG主要表现: 1、持续而显著的窦缓,非药物引起,阿托品不易纠正 2、窦性停搏(>2秒) 3、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 4、慢-快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临床表现: 心动过缓: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阿-斯综合征 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 辅助检查: 1、固有心率原理 2、食道调搏: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 治疗:无症状者应定期随诊观察 有症状者应选择起搏器治疗 (用后病人若仍有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定义: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房性 偶发:偶然发作 频率 部位 室性(最常见) 频发:>5次/分 交界性 形态 多源性——多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不同形态 单源性——单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形态相同 二、三联律:早搏有时呈规律的出现,如每隔一个或二个正常心搏后出现一个早搏(或每隔一个后出现二个早搏),且周而复始连续发生,即称之。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病因 1、生理性:健康人过劳、情绪紧张、过度吸烟、饮酒、 浓茶、咖啡时出现 2、病理性:各种心脏病,如冠心、风心、心肌炎、心 肌病、二尖瓣脱垂等 3、药物影响:洋地黄中毒、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肾 上腺素、麻醉药等 4、其他: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等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病因 临床表现 1、偶发可无症状,部分可有漏跳或心跳暂停感 2、频发使心输出量减少,出现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晕厥、心悸、胸闷、憋气、心绞痛 听诊: 1、心律不齐,基本心律在早搏后出现较长的停歇 2、早搏的S1增强,而S2相对减弱甚至消失 3、绌脉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P′ 房性早搏 ECG特点: 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 2、P’-R间期≥0.12S 3、P’波后的QRS波多正常 4、P’后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P′ 房性早搏 ECG特点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0.12s 2、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 3、ST段、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4、大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诱因。 2、室上性一般无需治疗,严重可选异搏定(维拉帕米) 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等 3、室性首选利多卡因, 口服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律平)等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定义:窦性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被异常地延迟或阻滞 阻滞可在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等 按其阻滞程度分三度: Ⅰ度:窦性冲动自心房至心室的时间延长(全部下传) Ⅱ度:窦性冲动中有一部分不能传至心室 Ⅲ度:窦性冲动均不能下达心室 (完全性)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如冠心(心梗)、心肌炎心肌病、先心、高血压、甲减等 药物中毒:洋地黄、β-阻滞剂、CCB、奎尼丁等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 心脏手术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发生文氏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R间期>0.20S 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群(无脱落) Ⅰ度: 除原发病症状外,无其他症状 听诊S1减弱(收缩时房室瓣接近关闭)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 Ⅱ度Ⅰ型(文氏现象) 心悸或心搏脱漏感 听诊S1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落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 有间歇性的QRS波脱落,常呈2∶1或3∶2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亦可有形态异常 Ⅱ度Ⅱ型(莫氏现象) 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 (易发展为完全性) 听诊:亦有间歇性心搏脱落,但S1强度恒定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P相等,R-R相等,P与QRS无关(房室分离) 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P-P间隔<R-R间隔) QRS波群形态 Ⅲ度: 症状:阿-斯 听诊:S1强度不一,心律慢而规则,HR20~40次/分

扑动与颤动 当自发性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速的范围时 形成扑动或颤动 房性:房扑(AF)、房颤(Af) 按部位 室性:室扑(VF)、室颤(Vf)

扑动与颤动 房颤 ECG特点: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隔不一的f波 频率350~600次/分; R-R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约100-160次/分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扑动与颤动 房颤 仅次于早搏的常见心律失常 定义: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 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 病因: 持续性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风心二狭最常见 阵发性房颤: 正常人,情激、手术后、运动、急性酒精中毒 部分由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

100~160次/分 快速率房颤 <100次/分 慢速率房颤

扑动与颤动 房颤 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原有心脏病的轻重 心室率不快者可无任何症状 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 >150次/分心室率重者可心衰、心绞痛、晕厥等 听诊: 心律绝对不规则 S1强弱不等 心率>脉率,脉搏短绌 危害性 诱发心衰 重要器官血供不足 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

扑动与颤动 房颤 治疗要点: 积级治疗原发病 阵发性:如持续时短,症状不明显可无需治疗 持续性:主要控制过快的心室率 首选西地兰,可单独或与CCB合用 最有效的复律手段为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房颤持续超过2天,复律前后要抗凝治疗 慢性房颤无禁忌应采用抗凝治疗 常用抗凝药:阿斯匹林(300mg/d)

室颤 扑动与颤动 ECG特点 P-QRS-T波群完全消失 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室颤波(波浪曲线) 频率为150~500次/分

室颤 扑动与颤动 定义:心室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极快而不协调的乱颤 结果: 心脏无排血(=心脏停搏) 心、脑等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 阿-斯发作或猝死(是最危急的心律失常) 病因:常为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临终前发生 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心肌病、严重低血钾等 药物毒性作用:洋地黄中毒,胺碘酮,奎尼丁等 电击、雷击、溺水等 低钾、低镁、缺氧、高碳酸血症 创伤性心脏检查和心脏手术

室颤 扑动与颤动 临床表现: 一旦发生,阿-斯发作,相当于心室停搏 体格检查: 心音消失,P触不到,BP测不到 治疗要点: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立即直流电非同步电击除颤 其他抢救措施同心脏骤停

(paroxysmal tachycardia) 阵发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tachycardia) 定义: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是由三个或三 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期前收缩形成 房性 交界性 按起搏点部位 室性(希氏束分支以下) 室上性(希氏束以上) 病因 1、室上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大多由折返机制引起 2、室速:多见于器质性,最常见为冠心急性心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临床表现 症状取决于发作时的心率及持续时间 大多有心悸、胸闷、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20-40岁)多见 突发突止,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等 听诊心率快而规则,心尖部S1强度一致 心率150~250次/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点 心率150~250次/分,心律规则 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 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起止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 暂时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点 治疗要点: 1、刺激迷走神经 2、药物:腺苷为首选药 3、无效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但已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 4、具备抗心动过速功能的起搏器治疗 5、射频消融术安全、迅速、有效且能治愈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点 心室率一般为140~220次/分,心律可稍不规则 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而迅速出现的室早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有继发ST-T改变, T与R方向相反 多数情况下P波与QRS波无关,形成房室分离 常可见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最重要依据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点 心室夺获:少数室上性冲动下传心室所产生 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 室性融合波:室性异位冲动+心室冲动 波的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 意义:部分夺获心室

室性融合波

阵发性室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多形室速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与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不同而异 非持续性室速通常无症状 持续性室速 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重要脏器血供减少症状 听诊HR:140~220bpm,心律稍不规则 S1强度可不一致(属高危性)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抢救要点 1、首选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2、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3、如病人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等,应迅速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4、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心脏起搏治疗及护理 适应证 方法:临时起搏、永久起搏 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治疗及护理 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24h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 48h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 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24h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 48h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 动,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 2、监测:心电监护,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 3、伤口护理:沙袋加压6h,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血肿 4、起搏器保护

心脏起搏治疗及护理 适应证 方法:临时起搏、永久起搏 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起搏器知识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 活动指导 定期随访

小结 早搏、心动过速、房颤、室颤、AVB心电图特点 处理原则 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分类 心律失常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监护及其护理 了解心脏起搏安置术及射频消融术的护理要点

目标检测题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A 阵发性心动过速 B 早搏 C 房颤 D 室颤 E 房室传导阻滞

由心脏病引起的心脏骤停中,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急性心肌炎 B 冠心病 C 风心病 D 心肌炎 E 先心病

急性心肌梗塞伴发室早,应首选何种药物控制室早 A 心得安 B 美西律(慢心律) C 地高辛 D 利多卡因 E 异搏定(维拉帕米)

下列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是 A 利多卡因 B 美西律 C 普萘洛尔 D 异搏定(维拉帕米) E 胺碘酮

当护士发现病人发生室颤时,需首先采取的行动是 A 吸氧 B 开放静脉 C 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D 气管插管 E 颈动脉按摩

最易出现阿-斯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是 A 心房颤动 B 室性早搏 C 房性心动过速 D 心室颤动 E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是 A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B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室性早搏二联律 D 心房颤动 E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男性,33岁,突然心悸,检查心律规则,心率180次/分,未听到杂音,压迫颈动脉窦后心率突降到76次/分,你推断此病人可能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快速房颤 E.阵发性快速房扑

病例分析: 病史: 患者男性,55岁,农民。发热、鼻塞二天,大汗淋漓呈短暂意识不清半天,于2003年10月5日入院。二天前患者因受冷后感发热、鼻塞,稍感头痛、咳嗽,未予治疗。今天下午1时体温增高,全身不适,即去当地医疗站就诊,测体温39℃,给予复方氨基比林2毫升和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用药10分钟后患者大汗淋漓,神志较淡漠,并有短暂意识不清,唤之不应,两眼向上凝视,两手握拳,每次发作约持续数分钟,共4-5次。无口吐泡沫,无大小便失禁。因病情危重,下午七时由救护车急诊送入院。 以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无癫痫发作史。平时抽烟,每日10支左右。偶饮酒。家族史无殊。

病例分析: 体格检查: T35.8℃,P38次/分,R26次/分,BP82/58mmHg,神志清,精神较淡漠。唤之能应,头面部出汗多,皮肤湿冷,口唇稍发绀。巩膜无黄染,两侧结膜充血,两侧瞳孔等大,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咽充血,两侧扁桃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罗音。心律稍不齐,心率38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未闻心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两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

病例分析: 心电图报告:各导联P-P间期和R-R间期各有其固定节律,两者间毫无关系;P波频率86次/分,QRS波频率36次/分;QRS波宽大畸形,时间>0.12秒,诊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住院经过:入院后用青霉素抗感染;输液;异丙肾上腺素1毫克放于500毫升液体中静滴;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等静滴及对症治疗。入院后仍有短暂意识不清、两眼凝视发作,24小时后病情好转,短暂意识不清发作明显减少,48小时后不再发作,精神好转,心率增快至72次/分

1、心电监护,卧床休息,舒适体位,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保证充分休息。 2、给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和咖啡 3、必要时持续给氧,以4-6L/min(中流量)为宜 4、做好心理护理,说明紧张、恐惧不仅加重心负荷,更易诱发心律失常 5、测生命体征q.1.h,必要时随时监测 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 7、建立静脉通路;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 8、按医嘱正确给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滴注应缓慢,静滴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同时做好心电监护,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律、HR、BP、P、R,意识,判断疗效和副作用;

9、严密心电监护,一旦发生下列情况,要立即通知医师,并作好抢救配合: (1)潜在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 ①频发室早:>5次/分 ②多源性室早:同导联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 ③成对或成联律的室早:连续出现二个或早搏呈规律地出现,如二、三联律 ④RonT:室早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 ⑤第二度Ⅱ型AVB:P-R间期固定,P波后有QRS脱落 (2)随时有猝死危险的严重心律失常 ①室速: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②室颤:P-QRS-T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波浪形曲线 ③Ⅲ度AVB,房室完全分离,P与QRS各自独立无关

10、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尿量、意识等有无改变 11、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注意有无低钾、低镁 12、一旦发生室颤,心脏停搏,阿一斯等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