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lace after Another: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Chapter 3 : Sitings of public art: intergration versus intervention 公共藝術對於空間的介入與整合 徐珮馨
一、公共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70年代羅蘭巴特提出「the death of author」(作者已死): 作者完成作品的當下,作品與作者的關係便分離, 而作品的詮釋解讀則歸放於觀眾。 ‧意義: 當藝術不再位於室內、不再為私人所擁有, 而是走出戶外成為「公共」的藝術,此作品即脫離純粹的藝術表現, 且涉入一個「公共」的空間議題。 ‧價值: 並不在作品本身, 而在於作品塑造過程中與公共空間(包括社區、民眾、行政體系)的互動, 以及其所引發的討論和辯證過程。
二、公共藝術應具備的特性 site-specific ‧指「場域特定性」、「在地性」。強調作品應與在地的特性緊緊相連。 ‧因此,當真正的公共藝術從原有設置的地方被移走,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 2. community-based 與當地社群的合作、溝通。 需瞭解在地的社群的聲音,才能創造出屬於在地的藝術作品。
但, 只有具備這兩個條件,公共藝術就能免除介入空間的爭議或衝突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當社會大眾擁有自我詮釋公共藝術的權力後, 不管藝術家的原始創作意念為何, 其作品勢必無法逃避普羅大眾的「任意」詮釋, 後續的發展便常常不在我們預期當中。
三、凸顯site-specific特性—Richard Serra ‧美國雕塑家,1939生於San Francisco。 ‧Serra較著名的作品是極簡主義大型 裝 置作品,使用金屬捲筒或鈑金(耐候 鋼)。在這些作品中,大部份的裝置是 能夠自行支撐站立,並特別強調素材 本身的重量和質感。
2. 引起爭議作品:Tilted Arc(傾斜之弧)--1981~1989 ‧1981,Serra在美國聯邦廣場利用 120 英呎長 12 英呎高的鋼板,成弧形般 微微傾向紐約曼哈噸法院旁的辦公大樓,像是一堵高牆霸氣地將廣場從中分 割。 ‧理念:「The viewer becomes aware of himself and of his movement through the plaza.」 (讓觀者在穿越廣場時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以及參與感,隨著觀者的步伐移動, 觀看作品及其環境時會有擴展及縮小的改變。)
2. 引起爭議作品:Tilted Arc(傾斜之弧)-- ‧耗費:17萬5千美元1981~1989 ‧引起訴訟:民眾 vs Serra 1. 民眾:認為這件藝術品在空間中造成嚴重的動線阻礙,違反了建築原本對 動線的規劃。不僅讓他們無法方便地 使用這個廣場空間,還讓他們感到不安及受到威脅。 2. Serra:這件作品的意義就是要改變民眾對於此公共空間的使用認知,若 移動到他處則就失去 了這件藝術品的價值和存在性。 ‧結果:1989年遭拆除
四、參與社群生活的藝術家—John Ahearn ‧專門製作人體雕塑的藝術家,居住在紐約的Bronx已經有13年的歷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iRVbwtjl3w
‧他企圖扭轉外人對Bronx的刻板印象, 而塑立一些市井小民的雕像於公共空間中, 這些藝術作品就像是一種生命檔案, 2. 作品簡介 ‧他企圖扭轉外人對Bronx的刻板印象, 而塑立一些市井小民的雕像於公共空間中, 這些藝術作品就像是一種生命檔案, 處於落勢邊緣的群體生命或許一輩子都不會被紀錄, 但被塑成雕像立於人來人往的公共空間, 活生生地被討論著, 也挑戰著Bronx的居民對於一種真實再現的刺激接受程度。 「對Ahearn 來說,他要反擊的是Bronx 因為當地警局的隱藏且被媒體宣傳 而被認為是個毀壞的市鎮且經濟敗壞又充滿販毒者、罪犯、娼妓、幫派與 疾病的普遍負面形象。所以他在作品中就融入他所認為的`South Bronx 態度,應該是愉悅的,自尊的,謙遜的且真實的。」--Miwon Kwon
3. 引起效應 ‧具備「site-specific」和「community-based」的公共藝術,仍然引起很大的爭議。 ‧居民持正反意見皆有,且無關白人或黑人。但最後,仍然難逃被拆除的命運。 「他們認為Ahearn 本質上是宣傳了Bronx 邊緣人觀點的負面形象,同時他的雕像更證明了警方對當地社區原本就扭曲的感覺,並加 劇了已存在他們之間的緊張關係。」 --Miwon Kwon
‧ 在Ahearn眼中Bronx的真實,或許是當地部分民眾不認同甚至不願接受的事實。
四、種族力量的表現—底特律的《Joe Louis紀念碑》 時代背景 ‧六七零年代,底特律遭遇前所未有經濟衰退,市區的白人紛紛往市郊遷移, 同時市區的黑人族群取得了政治權力。1973年第一位黑人市長當選更宣告了少數族裔的黑人成為當地的政治多數。但失業率造成的犯罪行為,使市區白人警察和黑人之間緊張衝突並沒有因此而改善。 ‧底特律的市政府選擇以藝術的形式來解決,希望透過藝術的再現能夠緩和族群間的緊張關係,也為市內黑人的少數族裔發聲。
2. 作品簡介 ‧市政府雇用白人藝術家葛拉漢(Graham),規劃以1981年去世受人景仰的黑人拳擊手Joe Louis為主題,製作一個公共藝術作品,名為《Joe Louis紀念碑》。
2. 作品簡介 ‧1987年,第二座Joe Louis的紀念雕像揭幕,這次聘請一位黑人雕塑家Ed Hamilton進行創作,且與當地的民眾、Louis的家人、行政職員合作。這次的雕像是一個正在打拳的全身像。這座雕像倒是得到較多普羅大眾的支持。
五、小結 ‧一個公共藝術作品雖是再現於當下的時空中,但再現過程中所涉及的歷史記 憶、種族印象,甚至是大眾對於刻板外觀的解讀,都是一個極為開放的辯證 過程。 ‧短暫的公共藝術丟入這個不斷積累的社會空間中,催化了社會議題討論的 燃點,讓社會大眾檢視、反思、批判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當中可能忽略、看 不見但存在的觀點或階級上的差異。這樣被點燃的「過程」,才是公共藝 術真正延續的價值所在。 時間 人 空間 公共藝術
六、參考資料 慕心等譯,Harriet F. Senie & Webster編,《美國公共藝術評論》,遠流,1999。 2. 林漢昕,議藝份子 第十期,《從後現代看公共藝術與當代在地社群的認同—少數族裔的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