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百家争鸣与变法运动 一、学派的出现 二、百家争鸣 三、变法运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 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 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Advertisements

春秋戰國學術思想與經濟社會 呂 嘉 凌 社會教材報告 2 報 告 大 綱報 告 大 綱 「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儒家 — 影響中國至今 道家 — 對中國人「心靈境界」的提昇 墨家 法家 共同點、小遊戲、回家作業.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深圳市高级中学丁要贤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第 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基础落实 一、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单元复习 课前准备:这些内容你还能表述下来吗?回顾一下,课上期待你的表现?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中国法律史 导言.
東周 諸子百家 Eastern Zhou Dynasty The Hundred Schools
必修二经济文明史可以使人们熟悉物质文明的发展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能继承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墨子及其哲学 二、后期墨家哲学 三、名家哲学 (一)惠施 (二)公孙龙子
《老子》五章.
第二课 克己复礼 一、 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推崇的是周礼。
第三编 中国的封建社会 第一章 战国时期 政治形势的变化:割据、兼并、统一 各国变法运动 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省教学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Part 1 (约170万年前~1840年 鸦片战争前).
商鞅变法.
嬴政(前259—前210).
商鞅变法 (复习课).
变 第7课 大 革的时代 铁农具、牛耕 都江堰 商鞅变法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
第五章 法家的政治思想.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农之根本在于土地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政治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经济 军事
第一课 先秦诸子语录.
第三章 道家的政治思想.
百家争鸣—— 儒家、法家、道家 高二. (2)班 李伯尧、曹越、王沫阳、冯子力.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与重要意义。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第二单元.
变革与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练习与思考 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四、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第四章、墨家的政治思想:兼爱公利 平民百姓的侠义之道与明君清官理想 一、墨子其人其书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请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高中历史必修三 文化史专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兼爱 墨 子.
选修1第二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齐鲁师范学院 刘德增
墨子与墨家思想.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第十二单元 第26讲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法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各国政治体制和行政制度 第二节 主要刑事法制 第三节 主要民事法制 第四节 主要经济法制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第二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桐庐中学 张栋海 Z D H.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治秩序的政形成:中西的比較        陳思賢        台灣大學政治系 5070報告 2014/11/1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讲 百家争鸣与变法运动 一、学派的出现 二、百家争鸣 三、变法运动

一、学派的出现

国野界线消失 学在官府——学术下私人 孔子 礼 周礼,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仁 爱人,一切道德的总称 一、学派的出现 儒家 国野界线消失 学在官府——学术下私人 孔子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 周礼,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仁 爱人,一切道德的总称

一、学派的出现 儒家 《诗》 《书》 《易》 《礼》 《春秋》

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一、学派的出现 墨家 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 尚贤 “选择贤者立为天子” 尚同 “举天下之民,以法天子”

一、学派的出现 道家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小国寡民……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韩非子》 战国诸子百家 二、百家争鸣 孔子和墨子死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兵家、杂家

二、百家争鸣 孟子 继承发挥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鼓吹“仁者无敌” 重视修身养性,强调“由仁义行,非行仁义” 仁义是内心指导原则,而非外在行为规范。

二、百家争鸣 荀子 继承发展孔子“礼”的学说,主张实行“礼治” 礼:“度量分界”,包括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之分、贫富轻重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之经,礼与刑”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二、百家争鸣 庄子 万物皆由道而生,是道的产物。 社会动乱是认识发展的结果。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以法为本 二、百家争鸣 法家 商鞅:任法 申不害:用术 慎到:重势 韩非:兼用法、术、势,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之于一” “刑无等级” “求恶不求善” “重罚轻赏” “刑九赏一” “重刑轻罪” “以刑去刑”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三、变法运动 1. 中原各国的变法 春秋的政治改革 齐国管仲的改革 郑国子产的改革 晋国范宣子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 1.打破村社体系,改用乡里制度 郡、县、乡、里、什、伍 2.制定和颁布成文法 三代“议事以制”,“罪刑心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子产“铸刑书”,范宣子“铸刑鼎”,“罪刑法定”

战国变法 主要内容 三、变法运动 1. 中原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赵国公仲连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齐国邹忌变法 1.健全法律,强化法治。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盗、贼、囚、捕、杂、具) 2.加强君权,强化专制。群臣听命于国君,“治不逾官,虽知弗言” 3.任贤举能,改革吏治。打破“世卿世禄”,选官不问血统,以“贤能”为标准 4. 保护小农,发展农业。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制定“平籴法”

三、变法运动 2. 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征求“能出奇计强秦者”,商鞅自魏入秦。孝公命商鞅主持变法。经三年准备,前356年颁布第一批变法令,前350年又颁布第二批变法令。 1.颁布《秦律》,主张“重刑轻罪”,实行“连坐法” 2.奖励耕战。农民努力生产可“复其身”, 制定二十等军功爵 3.推广县制。将村落乡邑合并为县,长官由国家任命 4.废井田,开阡陌。把公田变为私田,并允许土地买卖 5.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所有度量衡器具必须符合标准器

三、变法运动 3. 楚国的吴起变法 主要内容 1.下令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2.命令旧贵族“往实广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