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 交流与汇报 曲周县第一中学 陈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 交流与汇报 曲周县第一中学 陈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 交流与汇报 曲周县第一中学 陈静

2 内容提要: 一、心得体会 二、备考措施 三、备考思考 四、备考安排

3 心得体会: 3、学生方面:加强学案的使用效果,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落实作业试卷化,提高答题规范度;规范课下小练习,巩固已学知识。
1、教师方面:加强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学案和作业制作过程,教师批阅学案,关键是落到实处。 2、课堂方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把思考时间留给学生探讨,把知识的阐述权交给学生展示,把演练的舞台让给学生表演。 3、学生方面:加强学案的使用效果,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落实作业试卷化,提高答题规范度;规范课下小练习,巩固已学知识。 4、 严格落实“二十字” 练习法: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有纠必考。

4 备考措施: 一、对比考试大纲 对比新课标考试大纲与大纲版考试大纲, 在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上的变化

5 新课标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增加知识点: 1.幂函数; 2.函数与方程(函数零点与二分法); 3. 三视图;
4.算法初步; 流程图与结构图(文科); 5.推理与证明; 6.空间直角坐标系; 7.几何概型;条件概率, 独立性检验; 8.茎叶图; 9.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0.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6 新课标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删减知识点: 1.两条直线的夹角. 2.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3.线段的定比分点、平移公式. 4.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

7 新课标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提高要求部分: 6.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7.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8.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期望值、方差; 9.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10要求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1.Venn图的应用; 2.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 3.函数的单调性; 4.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5.一元二次不等式背景和应用,加强了与函数、方程 的联系;

8 新课标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降低要求部分:
1.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2.解不等式的要求,如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 3.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 4.不要求使用真值表; 5.文科对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 6.理科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 7.理科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作要求. 8.原大纲理解圆与椭圆的参数方程降为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9 **把握度: 1.“反函数”: 新课标:了解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 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a≠1);
新课程考试大纲: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2.“复合函数的导数”: 新课标: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 )的导数. 新课程考试大纲: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把握度:

10 二、分析2007-2011年课标卷命题规律 大题按这几年的规律,基本保持稳定.
基本顺序是:数列或解三角形(或向量与三角)、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解析几何(侧重直线与椭圆)、函数与导数(侧重以e为底的指数或对数的复合函数)、系列4选修(侧重选作解含绝对值不等式。今后向不等式证明方面发展). (4)大题中第17,18,19,22-23-24题要争取多拿分,20,21拿第一问的分.

11 三角函数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立体几何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二面角的计算.
17题 18题 19题 20题 21题 2007年 三角函数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立体几何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二面角的计算. 解析几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基础知识. 统计概率几何概型和模拟随机数估计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 函数与导数导数的运算,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极值的关系,不等式求解. 2008年 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最值.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空间向量方法. 统计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方差,及其实际应用. 解析几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基本概念,平面向量基础知识. 函数与导数导数的运算,曲线切线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12 三角函数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统计概率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
17题 18题 19题 20题 21题 2009年 三角函数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统计概率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与直线的垂直,平行,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空间向量方法. 解析几何椭圆及其几何意义,动点的轨迹,方程与曲线. 函数与导数 导数的运算,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不等式. 2010年 数列的递推关系累加法求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空间向量方法. 统计概率抽样方法的比较,独立性检验原理。 解析几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定义应用.解析法 函数与导数,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13 17题 18题 19题 20题 21题 2011年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构造一个新数列裂项相消法求和. 立体几何空间直线与直线的垂直,二面角的计算.空间向量方法. 由频率分布表得用频率估计优质品率,由分段函数给出产品利润与频率间关系求分布列及期望. 由直译(接)法求出曲线的方程(抛物线),由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由均值不等式求距离的最小值. 由导数几何意义求字母a,b值,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k的值.

14 三、研究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高屋建瓴,纵览考情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是从常量数学转向变量数学的重要标志。从2011年的高考来看,新课标高考特别重视对函数概念、性质以及图像的考察,关注从函数概念本质出发研究函数的相关问题。

15 1、函数的图像 年高考最大的热点莫过于对函数图像的考察。一方面是利用函数图像进行解题运用,强调的是熟练运用图像解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课标全国卷文科第12题:已知函数y=f(x)的周期为2, 当x∈[-1,1]时,f(x)=x2,那么函数y=f(x)的图像与 函数y= ∣lgx ∣ 的图像的交点共有( ) A:10个 B:9个 C:8个D:1个 A

16 (2009辽宁理12)若x1满足2x+2x=5; x2满足2x+log2(x-1)=5,则x1+x2=( ) (A)5/2(B)3 (C)7/2 (D)4 C

17 2011年山东理科卷第10题 已知f(x)是R上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0≤x<2时,f(x)=x3-x,则函数y=f(x)的图像在区间[0,6]上与x轴的交点个数为( ) A:6 B:7 C:8 D:9 解析:需要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得这些客观压轴题迎刃而解,这就需要用图像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突出运用函数性质来研究来图像或者利用图像来研究性质。 B

18

19 或者利用函数奇偶性解决问题,这类问题面较广,也是高考中主流考法,如2011年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3
B:y=│x│+1C:y=-x2+1D:y=2-│x│ 文科第11题,全国卷理科第9题,设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2x(1-x),则f(-.5)=( ) A: B: C: D:0.5,这些都需要灵活运用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来解决问题,强调从概念出发求值。 2、函数的性质 高考对函数性质的考察往往依托于基本初等函数中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2011年的高考,命题者特别重视对函数奇偶性的考察,或者直接考察对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如2011年辽宁卷文科第6题,若函数 为奇函 数,则a=( ) A

20 3、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是新课标中特别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分段函数可以在一个函数中考察多种类型的函数,既可以考察函数的图像性质,也可以研究函数的值域和方程问题,因此不仅仅是2011年,其实进入新课标以后,每年命题者都比较重视。

21 法1:图象法 法2:代数法

22

23 命题趋势 函数是研究变化的。而在函数的各种性质中,函数的单调性是最重要的,也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反应的是函数的变化趋势,函数的奇偶性也是函数一项基本性质,虽不是最基本的,但函数的奇偶性也能反应函数的变化特征,所以高考特别重视考察函数单调性,以及结合函数奇偶性考察函数的单调性,或者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怎样变化,主要都是围绕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来展开研究的,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最重要的语言特征,可以这样说,研究基本初等函数(Ⅰ),关键就是研究函数的图像,因此从新课标五年高考的特点来看,基本上确定了函数图像考察的重心,考察图像的辨析以及用图像解决问题,作为函数概念考察的一种方式,近两年的高考都涉及对简单函数定义域的考察,难度不大,都是基本的一次不等式。

24 复习指导宗旨 对于基本初等函数(Ⅰ)的复习,我认为,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要在头脑中深刻印记,通过图像来记忆性质,(幂、指、对等函数的图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结论也要熟记,如:奇偶性中的①如果一个奇函数在原点又定义,那么一点又f(0)=0,;②函数H(x)=f(x)+f(-x)为偶函数,G(x)=f(x)-f(-x)为奇函数等,一些小巧的结论,在高考中往往有大用处,把握了这些函数常见函数的性质和特征,对于分段函数的研究也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毕竟高考的命题都是围绕着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展开的。

25 高考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 1.教师应改变对教材结构的认识 2.教师应合理把握新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教师应重视数学高考命题方向的研究
4.教师应研究高考数学命题的特色

26 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2011年9月1号--2012年1月底。 目标: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做法:综合知识加月考
二轮复习:2月8号----3月底 目标:专题突破,提升能力 做法:把握高考热点重点讲解,归纳易错点,提高准确度。专题加半月考 三轮复习:4月初---6月5号目标:研读新的考纲和说明,模拟训练,调整心态,抢分赢考。 做法:周考加分析

27 6月8号之前,我们主宰高考 6月8号之后,高考主宰我们 谢 谢


Download ppt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 交流与汇报 曲周县第一中学 陈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