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解讀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解讀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解讀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2 財報分析與股市投資 財務報表分析:為基本分析 (總體經濟分析、產業分析、公司分析) 的一部份。
財報的表現有可能與股價的表現有落差。例:基亞。因此,投資時,各種分析需一起搭配使用。 財務報表分析就像對公司進行健康檢查,可幫助投資人對公司各層面的表現有基本的認識,可避免投資人誤觸地雷。但仍須配合技術分析等其他分析以找到合適股票及買點。

3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 財務報表分析: 認識財務報表 + 學習分析技術(比率分析等) 會計部門: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即直線法等會計方法)
認識財務報表 + 學習分析技術(比率分析等) *財務報表是如何產生的﹖ 會計部門: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即直線法等會計方法) 會計功能:提供企業資訊 會計師查帳報告書:出具會計師意見【無保留(修正式無保留)、保留、否定、無法表示意見】。

4 Part I 認識財務報表 2013年上市上櫃公司開始適用IFRS,主要變動如下:
1.原損益表改為綜合損益表,原股東權益變動表改為權益變動表。 2.原規定之財務報告類型以個體財報(母公司財報)為主,新規定以合併財務報表為主。

5 當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權達50%以上,或雖未達50%,卻有證據顯示對該子公司具控制能力時,母子公司視為單一經濟個體,應編製合併財務報表(將子公司資產、負債、營收等併入母公司)。
合併財務報表重要性之一:當企業不斷國際化、多角化時,常會在國內、外投資或設立公司。各轉投資公司在形式上係獨立的法人個體,但實質上卻與母公司同屬一體,若只看單一個體報表,無法看出集團企業整體財務及營運全貌(僅在母公司報表上顯示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無法看出整個集團的整體營收成長趨勢、整體獲利趨勢、整體負債情況等)。

6 合併財務報表重要性之二:由於子公司之資源運用及一切政策實質上皆由母公司的管理階層所控制,母公司的管理階層可能利用母子公司間之交易操縱財務數據,美化母公司的報表。例如,母公司將無法出售的存貨"塞貨"至海外子公司,美化母公司的營收與盈餘,以操縱股價。但從合併財務報表的角度 母子公司間的進、銷貨猶如同一人將貨物由左手轉到右手,故進、銷貨必須沖銷。因此若母公司的營收很大,而母子公司合併營收反較小,顯示(1)母公司塞貨子公司,母公營收於編合併報表時被沖銷 (2)子公司未能將存貨實際銷售出去以產生營收。

7 Part I 認識財務報表 由個體資產負債表至合併資產負債表 一、個體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權益 資產:依流動性(變成現金的速度)區分
:流動資產及非流動資產及其意義 負債:依到期日的近遠排列 :流動負債及非流動負債及其意義 權益:資產-負債 :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其他 資產包括本業的投資及業外的投資(轉投資)

8 轉投資內容:股、債等。 持股比例<20%,科目:金融資產(注意二科目),對被投資公司無影響力,投資的主要目的為賺差價或股利(透過損益:未實現利益:本期淨利:影響EPS) 持股比例>=20%,科目:採權益法之投資(長期投資),對被投資公司有影響力,投資的主要目的與公司經營策略有關。 持股比例>=50%之被投資公司,編製合併財務報表(母子公司相對的科目要沖銷 ,無關的就相加)。 非控制權益:係指子公司的股東權益中,非屬母公司股東所有的部分

9 二、個體綜合損益表(實施IFRS之前稱損益表) 目的:衡量年度績效、了解企業獲利原因、預測未來盈餘之依據(盈餘預測)。
由個體綜合損益表至合併綜合損益表 二、個體綜合損益表(實施IFRS之前稱損益表) 目的:衡量年度績效、了解企業獲利原因、預測未來盈餘之依據(盈餘預測)。 綜合損益表包括「本期淨利」與「其他綜合損益」兩大部份。本期淨利的部份就是過去IFRS實施前的損益表。 本期淨利的部份係採「多站式」編製,並分成營業活動(本業損益)及非營業活動(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10 *應了解企業獲利原因、獲利未來是否能持續
(一)本業損益(營業活動)通常較可預測或未來會重 複發生(可依行業景氣循環或過去經驗來預測)。 (二)業外損益(含投資損益、處分土地利益、金 融資產未實現損益、處分投資利益等)。 問題: (1) 獲利可能為一次性的(明年不一定還有) (2) 管理當局較易於操縱的部份。 例:農林(2913)本業獲利平平,但101年的合併損益 表顯示處分土地利益達8.25億,貢獻1元以上的 EPS。但未來是否能持續處分土地獲利?

11 綜合損益表的第二部份為「其他綜合損益」,是指一些符合國際會計準則收益費損的定義,但未列入本期淨利之項目。主要包括一些未實現的項目(如未實現資產增值等)。
本期淨利+本期其他綜合損益=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12 有關轉投資收益的認列: 持股比例>=20%但<50%,對被投資公司有影響力,採權益法認列投資損益(以投資比例乘子公司當年的淨利並認列於母公司的業外收入)。 持股比例>=50%之被投資公司,編製合併綜合損益表。

13 綜合損益表:淨利非現金 綜合損益表中收益與費用認列的基礎為「應計基礎」而非「現金基礎」。 在「應計基礎」之下,綜合損益表較能允當表達企業的經營狀況(經營績效)。 例:某公司為機器設備生產商,於1/1/1成立,第一年僅生產一部大型設備(費時八個月) ,再花三個月找到買主完成交貨,但約定於2/2/1收款,試問在「應計基礎」及「現金基礎」下,分別應於何時認列收入?

14 故在「應計基礎」下,大部分情況應於銷售時點(因已付出大部分的努力或投入大部分的成本)即可認列收入(不管是否已到現金)。因此可發現若某企業某年的損益表中認列一千萬元的收入,並不代表當年收到現金一千萬元,僅代表其當年銷售額為一千萬,其中一部分收現,另一部分尚未收到(尤其在年底剛銷售出去的部份)。 在費用的認列方面,係於「費用發生」時點,即應認列,並非等到付現時點才認列費用。例:員工薪資費用。如此才可公允反應企業真實績效。

15 在以「應計基礎」來編製報表的規定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能產生損益表有淨利,卻仍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而發生財務危機並倒閉的現象,稱為「 黑字倒閉 」。
例: 淨利不代表當年作生意淨收到那麼多現金,而真正要還債還是要靠現金。 現金流量表成為一個重要的補充的資訊。

16 三、現金流量表 放下一切會計的原理原則,回歸簡單的收現, 付現的觀念(用現金來看事情)。 先以某大學畢業生為例:10/31現金(手頭的現金及銀行存款)僅有2000元。【在11月以接case方式幫學生文書處理賺取了8000元,該月的食衣住行支出為4500元,向家人及朋友共借入10,000元(以前未曾借過錢) ,將工作所需的舊電腦出售得 3000元,買入一部新電腦支出16,000元】。 11/30現金尚餘2,500元。

17 營業活動 8000 – 4500 淨流入 投資活動 (16,000 – 3000) 淨流出 籌資活動 10,000 淨流入
現金流量表就是將當月的現金流入及現金流出有系統的分類整理,並歸納為三種企業主要的活動(三種活動之間是有關的)。 現金流量表告訴讀者當年從哪裡產生現金流入,現金到底用到些地方,以及可能對未來的影響。 營業活動 – 淨流入 投資活動 (16,000 – 3000) 淨流出 籌資活動 , 淨流入 當月現金淨增加 + 10/31現金 11/30現金

18 例:某花花大少(其工作與前述皆同)的 現金流量表 營業活動 (3000 – 100,000) 淨流出 投資活動 籌資活動 , 淨流入 當月現金淨增加 + 10/31現金 11/30現金

19 企業的現金流量表的編製(放下會計,回歸現金)
將企業某年度的現金流量依發生原因分為三大類(即企業三大主要活動)。 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現金流入與流出(當年因銷貨而收到現金、進貨付現、付薪資、付利息、付水電、付所得稅、收到房租、收到利息、收到股利),大多數項目皆可與損益表的項目對照(會計基礎不同)。 Why? 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現金流入與流出(包括本業買賣設備及業外買賣股票、債券投資等) 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現金流入與流出(借、還款,股東增資、減資等)

20 +期初(1/12/31)現金與約當現金餘額 500萬 =期末(2/12/31)現金與約當現金餘額 800萬 現金流量表 02年度
現金流量表 年度 營業活動之現金淨流入(出)量 --- 萬 投資活動之現金淨流入(出)量 --- 萬 籌資活動之現金淨流入(出)量 --- 萬 (當年)現金與約當現金的增(減)數 300萬 +期初(1/12/31)現金與約當現金餘額 500萬 =期末(2/12/31)現金與約當現金餘額 800萬

21 看高興昌的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用途: 1. 企業大部分的交易(活動、事項)皆與現金有關,藉著觀察現金流量表中三種主要活動的現金流入與流出,可了解某企業當年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件。亦即現金流量表可了解企業的動態,可彌補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的不足。 2.從現金流量表可了解企業當年度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活動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利或不利(從各項活動的現金流量係淨流入或流出可判斷之)。

22 3.綜合損益表係依權責發生制來編製,其利潤並不代表該期的現金流入淨額,藉由現金流量表中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可做為良好的補充,了解利潤與現金的差異原因(是否會黑字倒閉)。
4. 可評估企業未來償還負債及支付股利的能力,並可據以判斷企業是否有向外界取得融資的需要。注意營業活動的現金淨流量以正數為佳(多多益善),若長期下來,企業的營業活動現金淨流量不是正數或金額不大,其存活性值得懷疑。

23 Part II 分析技術篇 水平分析:同一公司資產負債表及綜合損益表相同項目連續數年的比較(與過去年度的營收、獲利等項目比較,可了解趨勢走向、波動性,並能預測未來)。 垂直分析:共同比財務報表(化成百分比容易掌握重點)(看重要科目的金額外,同時也應看該科目所佔比率)。 釋例:

24 比率分析: 何謂比率? 可觀察企業六個層面的表現
1.短期流動性(短期償債能力) 2.財務結構(穩健) 3.獲利能力(獲利) 4.經營能力(效率) 5.投資報酬率(ROA、ROE) 6.現金流量(營業過程是否產生現金)

25 進行比率分析的要訣,與同業平均相比,與自己過去相比,才知道目前自己的相對位置。
第一項 短期償債能力 定義:企業應付短期即將到期負債的能力(有能 償還一年內到期的負債)。具有短期償債能力 是企業能繼續經營的基本要件,只要有一筆負債 到期而企業無法償還,企業就可能無法繼續經 營下去。 要訣: 觀察流動資產是否大於流動負債

26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1. 分母:流動負債 :未來一年內逐漸到期 的負債(到期要以現金償還) 2. 分子:流動資產: 順利的話,一年內會 陸續變現的資產 (到期可用以還債) 3. 又稱銀行家比率:比例至少要超過1,教 科書說要200%最佳,但一般公司僅常僅達 到150%。 4. 但流動比率大於1,仍非還款的保證。

27 Q : 是否流動比率 >150%,即代表公司不會發生財務危機 ﹖
A : (現金+金融資產+應收帳款+存貨+ 其他資產)/ (銀行短期借款 + 應付帳款等 ) >150% ,若應收帳款及存貨在未來一年內能順利變現,則短期償債能力沒問題。但若因景氣不佳,可能無法順利變現,則雖然流動比率 >150%,仍有危機。

28 實際使用時:流動比率>150%且存貨及應收帳款能順利變現才較具有短期償債能力。
教科書稱為衡量流動資產的品質 流動比率及兩個補充參考的比率(三個一起看) 衡量存貨的銷售速度: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衡量應收帳款的收款速度:應收帳款週轉率=賒銷淨額/平均應收款項 藉著與同業及自己的過去相比,可了解是否變現有問題。

29 因流動比率有如上所述的缺點,因此又發展出衡量短期償債能力的另一種指標:速動比率,但其並無法取代流動比率,因此通常二者並存。
將流動資產中變現性(流動性)最弱的存貨(尤其在景氣不佳的時候,存貨常不能變現)及不能變現的預付費用剔除,即得速動資產。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

30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一般教科書會認為速動比率最好>1。
速動比率的問題:過度嚴格的指標。 使用方式: (1)流動比率>1且速動比率>1,償債力佳。 (2)流動比率<1(速動比率<1),風險高。 (3)流動比率>1但速動比率<1,不一定。 此時,償債能力應視未來存貨變現性而定。

31 流動比率的問題:以建築業為例(太子建設)
建築業財報的特點 建築業存貨內容:(1)在建工程 (2)營建土地 (3)待售房屋 經濟不景氣時,存貨很難短期內變現,故即使流動比率高,仍可能發生財務危機。

32 第二項 財務結構 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 (期末資產負債表) 衡量企業的總資產投資中,由債權人提供資金的比率 負債比率愈小,表示企業的自有資金愈多,財務愈穩健。若企業獲利(盈餘)不如預期時,較不用擔心無法還本付息(因負債不多),財務風險較低。此外,對債權人保障較大。 不要超過同業平均,若不知道同業平均,除少數較特別的行業外,經驗法則為負債比率不宜超過50%。

33 重要企業融資決策觀念:不得以短支長(要以長支長)
固定資產對長期資金比率 =固定資產/長期資金 =固定資產/(股東權益+長期負債) 意義:衡量企業的固定資產由長期資金(即股東權益和長期負債)支應的程度。 當比率<1時,表示固定資產係全數以長期資金來購置(以長支長),財務穩健。 當比率>1時,表示購置固定資產有部份資金係以短期資金支應(以短支長,易發生財務危機)。

34 第三項 獲利能力 獲利能力分析是藉由分析綜合損益表上的銷貨收入與銷貨毛利、營業淨利(利益)、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等之關係,以了解企業創造銷貨收入,控制各項成本、費用並產生利潤的能力。 依規定每月十日前需公告上個月的營業額,但即便營收創新高,若幾個月後季報出爐,發現獲利不如預期,仍是做白工。 銷貨毛利率

35 銷貨毛利係銷貨收入淨額減銷貨成本後之餘額。係直接由銷售商品所獲取的初步利潤(但還不是最後的利潤)。
銷貨毛利率=銷貨毛利÷銷貨收入淨額 毛利佔銷貨收入的比重愈大,就愈有能力負擔營業費用並產生淨利,故毛利率愈高愈好。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毛利率(例:珠寶業,食品業等),故毛利率宜與公司的前期及同業比較。 製造業係自行生產商品來銷售,故其銷貨成本 與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生產成本的控制有關。

36 營業淨利率 營業淨利=銷貨收入淨額-銷貨成本-營業費用 營業淨利係衡量企業經營本業的利潤,亦即企業經營本業的收入扣掉經營本業所需負擔的成本及費用後所剩下的部份。 營業淨利率=營業淨利/銷貨收入淨額 營業淨利率愈高愈好,亦即收入扣掉一切成本費用後所剩下部分的比重愈高愈好。 營業淨利率反映企業經營本業產生利潤的能力,營業淨利率高亦代表企業成本及費用控制良好。

37 稅前淨利率及本期淨利率(又稱淨利率或純益率)
企業損益表中除了前述營業利益(本業獲利)之外,還有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等部份。營業外收入包含轉投資收入、股利收入等,而營業外支出則包括業外投資損失、利息費用等。 前述營業淨利加減營業外收支即為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率=稅前淨利/銷貨收入淨額。 稅前淨利再扣除所得稅費用後,即得本期淨利。 本期淨利率=本期淨利/銷貨收入淨額 分析損益表,不得只看淨利率,應知道其來源為營業或非營業損益

38 普通股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
=(本期淨利-特別股股利)/ 流通在外普通股 加權平均股數 *應提防公司在投資科目分類時動手腳,操縱EPS 。 1.透過損益:未實現損益列於本期淨利:影響EPS 2.備供出售 : 未實現損益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不影 響EPS 例:榮成(1909)2013Q1之 EPS為0.28元,但發現備 供出售未實現損失達1.8億元 ,假若真實現(出售) , 將使 EPS減少(-0.26元) ,僅剩0.02元(接近虧損)。

39 第四項 經營能力(效率) 衡量平均每一元的投資,所創造的營業收入 比率愈大代表經營能力(效率)愈佳 總資產週轉率:銷貨收入淨額/平均總資產 固定資產週轉率:銷貨收入淨額/平均固定 資產 股東權益週轉率:又稱淨值週轉率,其 公式為:銷貨收入淨額/平均股東權益 ,目的在顯示平均每元股東投資所能創造的銷貨收入,測試企業是否有效運用股東投資。

40 此外,前述存貨週轉率及應收帳款週轉率除了是短期償債能力的補充比率之外,亦可用以衡量此二項資產的投資效率。
前述各項衡量經營能力(效率)的比率皆需與企業的前期以及產業平均比較才會有意義。 第五項 投資報酬率(ROA、ROE) (稅後)總資產報酬率( ROA )= 〔稅後淨利+利息費用(1-稅率)〕 /平均資產總額

41 (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稅後淨利/平均股東權益 第六項 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期末之流動負債(教科書常用) 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平均流動負債(觀念較對)


Download ppt "解讀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