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基础 教研室主任(签名)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星期 周 Masterca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基础 教研室主任(签名)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星期 周 Masterca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基础 教研室主任(签名)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星期 Mastercam

2 第6章 三维线架模型的建立 6.1三维线架模型概述 6.2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模型关系 6.2设置构图面、构图深度 6.3设置视角
第6章 三维线架模型的建立 6.1三维线架模型概述 6.2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模型关系 6.2设置构图面、构图深度 6.3设置视角 Mastercam

3 6.1 三维造型概述 Mastercom 8中的三维造型可以分为线架造型、曲面造型以及实体造型三种,这三种造型生成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一个物体。它们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图a为线架模型,图b为曲面模型,图c为实体模型。 a) b) c) 三维造型示例 Mastercam

4 6.2 三维线架和曲面模型的关系 线架模型用来描述三维对象的轮廓及断面特征,它主要由点、直线、曲线等组成,不具有面和体的特征,但线架模型是曲面造型的基础。 曲面模型用来描述曲面的形状,一般是对线架模型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的。它显示零件的外形,它将占有一定的空间,能被编辑和上色,mastercam可以直接利用其作为加工的对象,来生成3D刀具路径,产生加工G代码。 Mastercam

5 6.2 设置构图面、视角及构图深度 6.2.1 设置构图面 6.2.2 设置视角 6.2.3 设置构图深度
6.2 设置构图面、视角及构图深度 进行三维造型时,需要对Cplane(构图面)、Gview(视角)及“Z”(构图深度)进行设置后,才能准确地绘制和观察三维图形,这三个选项均可在辅助菜单中选择。 设置构图面 设置视角 设置构图深度 Mastercam

6 6.2.1 设置构图面 1. 3D三维空间构图 2. Top俯(顶)视构图平面
设置构图面 1. 3D三维空间构图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将构图面设置为三维构图面,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绘制图形,并允许在三维空间创建实体。这时选取点,可以同时确定该点的X、Y、Z坐标值。 2. Top俯(顶)视构图平面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将构图面设置为俯视平面图。这时选取点时,仅能确定该点的X、Y坐标值,Z坐标为设置后的构图深度值。 Mastercam

7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将构图面设置为前视平面。这时选取点时,仅能确定该点的X、Z坐标值,Y坐标为设置的构图深度值。
3. Front 前视构图平面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将构图面设置为前视平面。这时选取点时,仅能确定该点的X、Z坐标值,Y坐标为设置的构图深度值。 4. Side右(侧)视构图平面 在子菜单中选择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将构图面设置为右视平面。这时选取点,仅能确定该点的Y、Z坐标值,X坐标为设置的构图深度值。 Mastercam

8 5. Number构图面号码 选择该选项,可以在提示区输入定义平面的编号,系统将该编号对应的构图面作为当前构图面,其中1~8是系统默认的构图面号码:1—Top(俯视平面);2—Front(前视平面);3—Back(后视平面);4—Bottom(仰视平面);5—Right Side(右视平面);6—Left Side(左视平面);7—Isometric(等轴测平面);8—Axonometric(轴测平面),当设置了8号以外的构图时,系统会自动地顺序分配一个对应的数字。 “构图面号码”输入框 Mastercam

9 6. Named构图面名称 7. Entity 选取对象定面
选择该选项,系统将打开“View Manager”(查看)对话框。“查看”对话框在“View list”列表框中列出了当前对象的所有构图面编号和名称,直接选取构图面的编号或名称,单击“OK”按钮,即可将该构图面置为当前构图面。 7. Entity 选取对象定面 选择该选项,可以通过绘图区已存在的几何对象来设置新的构图面。可以选择实体的一个面或几个面的几何对象来定义构图面,也可以选取相交(或延伸相交)的两条直线或3个点来定义构图面。 Mastercam

10 选择该选项,可以通过旋转当前构图面来创建新的构图面。 9. Normal法线定面
8. Rotate 旋转定面 选择该选项,可以通过旋转当前构图面来创建新的构图面。 9. Normal法线定面 选择该选项,可以通过设置构图面的法线来定义构图面。选取三维空间的一条直线后,新的构图面垂直于该直线。 10. =Gview等于构图视角 选择该选项,可以将构图平面设置为当前的视角平面。 Mastercam

11 设置视角 1. 自动旋转 在选择辅助菜单中的Gview选项后,按下键盘上的〈End〉键,绘图区中的几何图形和三维坐标轴将自动转动,直至按下〈Esc〉键,转动才会停止,系统将此时的视角设置为当前视角。 2. Top 俯视图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将当前视角设置为俯视图。 Mastercam

12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将当前视角设置为前视图。 4. Side侧视图
3. Front前视图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将当前视角设置为前视图。 4. Side侧视图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将当前视角设置为侧视图。 5. Isometric等角视图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将当前视角设置为等角视图。 Mastercam

13 6. Dynamic动态视角 在子菜单中选择该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动态改变当前视角。操作步骤如下:
(1) 从辅助菜单中选取Gview→Dynamic(视角→动态)命令。 (2) 主菜单区显示“点输入”菜单,输入要旋转的图形中心点。 (3) 采取下列方法之一,动态视角有四种方法来观察图形: 分别键入〈R〉 、〈S〉、 〈T〉、 〈F〉后,移动鼠标,图形将绕坐标轴旋转、缩小、平移、自由旋转。 (4) 当得到需要的视角后,单击鼠标左键,图形将静止不动。 Mastercam

14 选择该选项,系统将当前构图平面设置为当前的视角。
7. Mouse鼠标 该选项的功能与Dynamic选项功能相同。所不同的是选Dynamic选项时,在动态改变视角的过程中,图形也动态改变其显示;而选Mouse选项时,在动态改变视角的过程中,只是一个三维坐标轴随视角变化而改变其显示。 8. =Cplane等于构图面 选择该选项,系统将当前构图平面设置为当前的视角。 Mastercam

15 设置构图深度 选择辅助菜单中的“Z”选项,可用来改变当前的构图深度。单击辅助菜单“Z”选项后,提示栏显示“Select point for new construction depth”(选取一个点设置新的构图深度)。这时在主菜单区显示出“Point Entry”(点输入)菜单,在绘图区选取一点,系统利用该点来定义当前的构图深度,即当前的构图面为平行于原构图面且通过该点的平面。 选择辅助菜单中的“Z”选项后,也可以使用键盘直接输入数值来定义构图深度,这时当前构图面与过原点的构图面的距离为输入值。 Mastercam

16 6.3 线架模型 通常构建曲面时,先要绘制线架模型,线架模型是构建曲面模型的基础。下面将通过几个练习说明线架模型的绘制方法:
6.3 线架模型 通常构建曲面时,先要绘制线架模型,线架模型是构建曲面模型的基础。下面将通过几个练习说明线架模型的绘制方法: 练习一:绘制如图a所示的线架模型图,图b为此线架模型构建的举升曲面。 b) 线架模型练习一 Mastercam

17 操作步骤如下: (1) 绘制矩形,在主菜单中选取File→New(文件→新文件)命令。其设置如下:
Gview(视角):Top(俯视图);Cplane(构面图)自动设置为Top(俯视图);构图深度Z:0。 (2) 在主菜单中选择Create→Rectangle→ 1Point(绘图→矩形→一点法)命令。然后键盘输入:Width(矩形宽度):80;Height(矩形高度):66;选取矩形中心点:0,0。 (3) 绘制三个圆。在主菜单区依次选择Create→are →Circ pt+dia(绘图→圆弧→中心直径圆)命令。 绘制圆C1:深度Z为25;圆心为0,0;直径为60。 绘制圆C2:深度Z为15;圆心为0,0;直径为40。 绘制圆C3:深度Z为40;圆心为0,0;直径为30。 (4) 系统绘制出图形。 Mastercam

18 练习二:绘制如图a所示的线架模型图,图b为此线架模型构建的曲面模型。
线架模型练习二 Mastercam

19 (1) 绘制两矩形,在主菜单中选取File→New(文件→新文件)命令,其设置:视角为俯视图;构图面为俯视图;构图深度“Z”为20。
(2) 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Rectangle→1Point(绘图→矩形→一点法)命令。打开“矩形一点法”对话框,设置如下: 绘制矩形P1:矩形中心点为0,0;Width(宽度)为100;Height(高度)为150。 绘制矩形P2:构图深度为-20;矩形中心点为0,0;宽度为100;高度为150。 (3) 绘制四棱柱。设置Plane(构图面)为3D(三维构图平面),在主菜单中选择Create→Line→ Endpoints(绘图→直线→端点)命令,捕捉绘图区中的P1,P2点,连接这两个端点,使用同样方法连接其他对应端点。 Mastercam

20 (4) 绘制左侧面小圆弧。设置Cplane(构图面)为Side(侧视图)。选择构图深度“Z”选项,然后单击P4点,构图深度“Z”应为-50。将构图平面设置在与当前构图平面平行,且通过P1点的平面上。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Arc→Endpoints(绘图→圆弧→端点)命令,然后单击P3和P4点(其中P3是P2P4线段的中点),并输入半径65,选取所需要的圆弧。用同样方法绘制出P2P3段圆弧。 (5) 绘制右侧面大圆弧。单击构图深度“Z”选项,然后单击P5点,此时构图深度“Z”为50,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Arc→Endpoint命令,分别捕捉绘图区中P5,P6点,并输入半径130,选取所需要的圆弧部分。 Mastercam

21 a) b) c) 绘制线架模型练习二示例 Mastercam

22 (6) 绘制前面圆弧。改变构图平面,将Cplane(构图平面)设置为Front(前视图)选择构图深度“Z”,单击P7点(直线P1P6的中点),“Z”值显示为75。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Line →Endpoints命令,绘制出直线P7P8。 然后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Arc→ Endpoint命令。单击P2和P9点(其中P9是直线P7P8的中点),并输入半径50,选取所需要的圆弧。 (7) 同样方法绘制P9、P6段圆弧。 (8) 删除图中的辅助线。 Mastercam

23 练习三:绘制图a所示的线架模型图,图b为由此线架模型图生成的昆氏曲面。
线架模型练习三 Mastercam

24 (1) 绘制六边形D1、D2、D3和顶点P,设置:构图面为俯视图;视角为俯视图;构图深度“Z”为0。
操作步骤如下: (1) 绘制六边形D1、D2、D3和顶点P,设置:构图面为俯视图;视角为俯视图;构图深度“Z”为0。 (2) 绘制六边形D1。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 →Next menu→Polygon(绘图→下一页→多边形)命令。打开“多边形”对话框,其设置如下:Number of sides(边数):6,Radius(半径):30,Rotation(旋转角度):0。 选中Measure radius to corner(外接圆)复选框。 单击“OK”按钮,选取Center pt(中心点):0,0。可以得到六边形D1。 (3) 绘制六边形D2,改变的设置有: 构图深度“Z”:10;Radius(半径):20;输入中心点(0,0)。 Mastercam

25 a) b) c) 线架模型练习三示例 Mastercam

26 (4) 绘制六边形D3,改变的设置有: 构图深度“Z”:20;半径:10;输入中心点(0,0)。 (5) 绘制顶点P1。
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point→Position(绘图→点→位置)命令。 构图深度“Z”:25;输入点坐标(0,0)。 (6) 连接各六边形角点。设置如下: Cplane(构图面):3D(三维空间);Gview(视角):Top(俯视图)。 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Line→Endpoints(绘图→直线→端点)命令。依次连接各角顶点连线。 Mastercam

27 练习四:绘制图b中牵引曲面的线架模型,如图a所示。
线架模型练习四 Mastercam

28 操作步骤如下: (1) 设置:视角为侧视图、构图面自动设置为侧视图。
(2) 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Line→Polar(绘图→直线→极坐标)命令。选择原点为直线的一个端点,角度为10,长度为50,系统绘制出直线L1。 (3) 选取直线L1端点P1为端点,指定角度为75,长度为50,系统绘制出直线L2。 (4) 选取直线L2端点P2为端点,指定角度为15,长度为50,系统绘制出直线L3。按〈Esc〉键返回“Line”子菜单。 (5) 在主菜单中选取Modify→Fillet(修整→倒圆角)命令,半径值设置为10。 (6) 分别选取直线L1和L2,L2和L3后,绘出倒圆角。 Mastercam

29 a) b) 线架模型练习四示例 Mastercam

30 练习五:绘制图b中扫描曲面的线架模型,如图a所示。
a) b) 线架模型练习五 Mastercam

31 (1) 绘制直线L1和L2,如图5-20a所示,设置如下:构图面为俯视图;视角为俯视图;构图深度“Z”为0。
操作步骤如下: (1) 绘制直线L1和L2,如图5-20a所示,设置如下:构图面为俯视图;视角为俯视图;构图深度“Z”为0。 (2) 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Line→Polar(绘图→直线→极坐标)命令。 绘制直线L1:直线端点P1坐标为(0,0);极坐标角度为135;直线长度为40。 绘制直线L2:直线端点为L1的另一端点P2;极坐标角度为45;直线长度为40。 (3) 修整相切圆弧R10。在主菜单中选取Modify→ Fillet→Radius(修整→倒圆角→半径)命令,输入半径10,选取直线L1和L2。 Mastercam

32 a) b) 绘制直线和相切弧示例 a) b) c) 绘制圆弧示例 Mastercam

33 (4) 构建经过P1点且以直线为法线的构图平面。在辅助菜单选取Cplane命令,在主菜单中选取Normal(法线)选项,靠近P1点选取直线L1,可以在主菜单中选取Next选项,来改变绘图区显示的坐标系正方向,在主菜单中选取Save(保存)选项,辅助菜单显示为Cplane:9,构图平面9完成。 (5) 将构图平面9设置为当前构图平面。在辅助菜单选取Gview命令,在主菜单中选取Number(构图面号码)选项,在输入框中键入9,按〈Enter〉键,完成设置。 (6) 绘制圆弧A。在主菜单中选取Create→Arc→ Polar(绘图→圆弧→极坐标)命令,输入圆心坐标为0,0;圆半径为15;Initial angle(起始角度)为0;Final angle(终止角度)为180,完成线架模型。 Mastercam


Download ppt "三维线架模型和曲面基础 教研室主任(签名)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星期 周 Masterca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