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歌仔調唱唐宋七言詩 中南四都七狀五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歌仔調唱唐宋七言詩 中南四都七狀五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歌仔調唱唐宋七言詩 中南四都七狀五江

2 台灣歌仔戲起源 歌仔戲來自民間,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   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3 台灣歌仔戲曲調Ι 曲調採自歌謠小調,且唱白皆使用閩南語白話,很容易被一般民眾所理解,因而,一時之間,便風行全省,成為台灣最主要的劇種。並流傳至大陸薌江流域一帶,及東南亞閩南移民聚集地區。  歌仔戲的「歌仔」二字,含有山歌、小曲之意,歌仔戲這三個字,其實就是一種以歌唱為主的戲劇,也就是說它是以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小曲為基礎,吸收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方式,並以台灣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

4 台灣歌仔戲曲調ΙI 歌仔戲中的音樂,它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雖然,台灣歌仔戲是從福建的「歌仔」所傳來,但是卻在台灣的土地上重新蘊育形成,並且滋生涵養後而產生了特殊的質素。在眾多的歌仔戲音樂中,總包容了較多悽惻哀痛的感人質素,而情感的表達方式,具有一種含蓄的安於天命的悽惋情調。

5 台灣歌仔戲曲調ΙIΙ 台灣歌仔戲曲調種類繁多,最主要的部份,也是最具特色的所在,就是「唱腔」,有不同唱腔的曲調以應用在不同的情境與場合。
常見的曲調有很多,列舉:中廣調、南光調、四季調、都馬調、七字調、狀元調、五更調、江湖調等八個調來欣賞吟唱。利用「尚和歌仔戲劇團」出版的CD伴唱來學習吟唱。

6 中南四都七狀五江 所代表的歌仔曲調名稱 中---中廣調tiong- kóng -tiāu 南---南光調lâm- kong -tiāu
四---四季調sù-kuì -tiāu 都---都馬調too-má -tiāu 七---七字調tshit-jī-á-tiāu 狀---狀元調tsiōng-guân -tiāu 五---五更調ngóo-kinn-tiāu 江---江湖調kang-ôo -tiāu

7 尚和歌仔戲劇團 【尚和歌仔戲劇團】1995年仲夏成立於港都高雄,深受各界肯定,不但蟬聯多年榮獲高雄市傑出演藝團隊殊榮,更於2010年獲得文建會團隊分級獎助扶植,是一具有實力遠征各文化殿堂的高雄在地團隊。 尚和歌仔戲劇團出版品中【歌仔戲古詩新唱】內容豐富,包含詩詞及歌仔戲曲調介紹,還有歌仔戲小學堂,介紹歌仔戲相關的小常識,適合闔家閱讀;令外,還有CD伴唱。有助於學習吟唱。

8 古詩新唱樂曲介紹

9 中廣調樂曲介紹 1950年以後,台灣最普遍的的媒體是廣播電台,台灣各地許多電台都播送歌仔戲。許多著名的歌仔戲明星如楊麗花是正聲天馬廣播劇團,林美照、廖瓊枝、陳美雲......等人都在電台唱過。有個曲調叫做【中廣調】就是中國廣播公司創造的。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客中初夏」司馬光的七言絕句。

10 客中初夏(khik tiong tshoo-hā) 司馬光su-má-kong 中廣調
四 月 清 和 雨 乍 晴 sù gue̍h tshing hô ú tsànn tsîng 南 山 當 戶 轉 分 明 lâm san tong hōo tsuán hun bîng 更 無 柳 絮 因 風 起 king bû liú sù in hong khí 惟 有 葵 花 向 日 傾 uî iú kuî hua hiòng ji̍t khing

11 中廣調【客中初夏】 樂曲吟唱

12 南光調樂曲介紹 台灣光復之後,歌仔戲可以說是重整旗鼓,復原的速度相當的快。在民國三十八年的前後,可以說是台灣歌仔戲的黃金時代,新鮮悅耳的新調亦逐漸吸引了觀眾,其中就以南光調較出色,我們來欣賞一下。為南光歌劇團所創編的曲調,並以團名為曲調的名稱。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題西林壁」蘇軾的七言絕句。

13 題西林壁 (tê se lîm pik) 蘇軾Soo-sik 南光調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峰 huâinn khuànn sîng niá tshik sîng hong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uán kīn kuân kē koh put tông 不 識 廬 山 真 面 目 put sik lôo san tsin bīn bo̍k 只 緣 身 在 此 山 中 tsí guân sin tsāi tshú san tiong

14 南光調【題西林壁】 樂曲吟唱

15 四季調樂曲介紹 「四季調」是歌仔戲劇團樂師所創作的,他們創作的數量很多,這是其中的曲調之一:稱為「變調仔」或 新調 。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春宵」蘇軾的七言絕句。

16 春宵(tshun-siau) 蘇軾Soo-sik 四季調
春 宵 一 刻 值 千 金, tshun siau it khik ta̍t tshian kim 花 有 清 香 月 有 陰。 hua iú tshing phang gua̍t iú im  歌 管 樓 臺 聲 細 細, ko kuán lâu tâi siann sè sè 鞦 韆 院 落 夜 沉 沉。 tsian-tshiu énn lo̍h iā tîm tîm

17 四季調【春宵】 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18 都馬調樂曲介紹 福建漳州的都馬鄉,於抗戰時期,興起以演唱地方民謠為主的都馬戲,其歌調稱為都馬調,因為曲調經過改良創新,哼起來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所以很快的便被全省所有的歌仔戲團廣泛運用。為了便於和其他歌仔戲有所區分,加上這種改良調是由都馬劇團所引進的,所以就稱之為「都馬調」。舉凡風花雪月的場面或懷念感嘆時,都常以都馬調演唱。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的七言絕句。

19 送孟浩然之廣陵(sàng bīng-hō-jiân tsi kóng-lîng) 李白Lí-pi̍k都馬調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kòo jîn se sî hông ho̍h liû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ian hua sam gue̍h hā iông tsiu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koo phâng uán íng phik khong tsīn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uî kiàn tiông kang thian tsè liû

20 都馬調【送孟浩然之廣陵 】 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21 七字調樂曲介紹 七字仔調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它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一齣戲如果缺少了「七字仔調」,可說不能稱之為歌仔戲了。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夜雨寄北」李商隱的七言絕句。

22 夜雨寄北 (iā-ú kì-pok) 李商隱Lí-siong-ún 七字調
君 問 歸 期 未 有 期 kun būn kui kî bī iú kî 巴 山 夜 雨 漲 秋 池 pa san iā ú tiòng tshiu tî 何 當 共 剪 西 窗 燭 hô tong kiōng tsián se thang tsik 卻 話 巴 山 夜 雨 時 khiok huà pa san iā ú sî

23 七字調【夜雨寄北】 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24 狀元調樂曲介紹 或稱為「台北調」。狀元調調性熱鬧,為狀元遊街時演唱的曲調,因而名為狀元調。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觀游魚」白居易的七言絕句。

25 觀游魚 (kuan iû-hî ) 白居易 pi̍k-ku-i̍k 狀元調
繞 池 閑 步 看 魚 游  liāu tî hiân pōo khuànn hî iû 正 值 兒 童 弄 釣 舟 tsiànn ti̍t jî tông lōng tiò tsiu 一 種 愛 魚 心 各 異 tsi̍t tsióng ài hî sim koh ī 我 來 施 食 爾 垂 鉤 guá lâi si si̍t nī suî kiu

26 狀元調【觀游魚】 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27 五更調樂曲介紹 明末清初來臺的閩粵移民,最初以嘉南平原為他們開發臺灣的根據地,舊嘉南平原包括今日自彰化縣以南至高雄縣的大平原區,最早的閩南歌謠便是從這些開拓者的生活中逐漸孕育出來的。如:〈天黑黑〉、〈駛犁歌〉、〈採茶歌〉、〈五更鼓調〉、〈卜卦調〉、〈勸世歌〉,以及「六月茉莉」、「桃花過渡」等等。其中〈五更鼓調〉等被應用在歌仔戲曲調之中。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早發白帝城」李白的七言絕句。

28 早發白帝城 (tsá huat pi̍k-tè siânn ) 李白 Lí-pi̍k 五更調
朝 辭 白 帝 彩 雲 間 tiau sû pi̍k tè tshái hûn kan 千 里 江 陵 一日 還 tshian lí kang lîng it ji̍t huân 兩 岸 猿 聲 啼 不 住 lióng gān uân sing thî put tsū 輕 舟 已過 萬 重 山 khing tsiu í kò bān tiông san

29 五更調【早發白帝城 】 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30 江湖調樂曲介紹 在市集走唱賣藝時,大都是哼唱“江湖調”亦稱“歌仔”,如“什細調”中字連福肩挑擔子賣百貨時所唱的曲調,在歌仔戲中亦稱為”賣葯仔哭”。 適合吟唱的古詩是: 「行路難」李白的七言絕句。

31 行路難 (hîng-lōo lân ) 李白Lí-pi̍k 江湖調
吾 觀 自 古 賢 達 人 Ngôo kuan tsū kóo hiân ta̍t jîn 功 成 不 退 皆 殞 身 kong sîng put thuè kai ún sin  子 胥 既 棄 吳 江 上 tsú-su kì khì ngôo-kang siōng 屈 原 終 投 湘 水 濱 khut-guân tsiong tâu siong-tsuí pin

32 君 不 見 吳 中 張 翰 稱 達生 kun put kiàn ngôo-tiong tiunn-hān tshing-ta̍t-sing 秋 風 忽 憶 江 東 行 tshiu hong hut ik kang tong hîng 且 樂 生 前 一 杯 酒 Tshiánn lo̍k sing tsîng it pue tsiú 何 須 身 後 千 載 名 hô su sin āu tshian tsáinn bîng

33 江湖調【行路難】樂曲吟唱 請按我一下

34 參考資料 中華文化天地-歌仔戲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大家來唱歌仔戲 歌仔戲資訊站 尚和歌仔戲劇團出版品中【歌仔戲古詩新唱】


Download ppt "歌仔調唱唐宋七言詩 中南四都七狀五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