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胡绍先 学时数: 2 学时
1 、掌握 SLE 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及 其防治措施 2 、熟悉 SLE 的免疫学检查 3 、了解 SLE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讲授目的和要求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SLE 是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 病 SLE 患者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 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SLE 好发于 20 ~ 40 岁的育龄女性 我国的患病率为 1/1000 概 述概 述
确切病因未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1. 遗传: 部分患者亲属中 SLE 的发病率高 易感基因:如 HLA-II 类的 DR2 , DR3 频率异常,并与自身抗 体种类和症状有关; DR4 减少 SLE 与狼疮肾炎的易感性等 2. 环境因素:日光、紫外线、药物、微生物病原体等 3. 雌激素:发病在更年期前女性多,男 : 女 =1:9 病 因病 因
发病机制 易感者 紫外线 病原体 免疫耐受性减弱免疫耐受性减弱 Th 免疫异常 T 细胞和 NK 细胞功能失 调, B 细胞持续活化 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血细胞和组织损伤
病 理病 理 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中小血管 : 免疫复合物沉积, 抗体直接侵袭 管壁炎症和坏死,继发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 (1) 苏木紫小体 (2) “ 洋葱皮样 ” 病变
WHO 将狼疮肾炎的肾小球病变分六型: 正常或轻微病变型( I 型) 系膜病变型( II 型) 局灶增殖型( III 型) 弥漫增殖型( IV 型) 膜性病变型( V 型) 肾小球硬化型( VI 型)
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发热、疲倦、体重 下降等 2 、皮肤黏膜: 80 %患者在病程中 出现皮疹 颊部蝶形红斑,最具特征性 盘状红斑 指掌部或甲周红斑 蝶形红斑 掌部红斑
网状青斑 雷诺现象 光过敏 ( photosensitivity ) 网状青斑( livedo reticularis ) 口腔无痛性溃疡 (oral ulcers) 脱发( alopecia ) 雷诺现象 (raynaud's phenomenon)
与 SLE 相关的特殊皮肤类型: ①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 SCLE 皮疹广泛,位于暴露部位,病变浅表,呈对称性, 有时可形成疱状或大疱状,愈合不留瘢痕 ② 深层脂膜炎型 panniculitis—lupus profundus 较少见,累及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 不累及表皮,表现为皮下结节
3 、浆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4 、肌肉骨骼 关节痛、红肿,股骨头坏死 肌痛,肌炎 5 、狼疮肾炎( lupus nephritis, LN ) 约 75 %患者有 LN 的临床表现,尿异常、氮质血症、 肾性高血压、尿毒症 表现为慢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型,偶可为急进性肾 炎型
6 、心血管 心包炎,心肌损害,心瓣膜病,周围血管病变 可有气促、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7 、肺 35% 患者有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 狼疮性肺炎 肺间质性病变 肺动脉高压
8 、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狼疮( neuropsychiatric lupus , NP ) 提示 SLE 病情活动 病变累及脑表现头痛、呕吐、偏瘫、癫痫、意识障碍 ; 幻觉、妄想、猜疑等精神障碍症状 脊髓、周围神经均可受累
9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和肠系膜的血管炎有关 约 30% 患者有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腹水等 约 40 %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少数并发急腹症,如胰腺炎、 肠坏死、肠梗阻
10 、血液系统 贫血:见于 60% 的活动期 SLE , 10% 为 AIHA , Coombs 试验 阳性 白细胞减少: 40% 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能阳性 血小板减少: 20% 患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轻~中度淋巴结肿大: 20% 患者,病理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 生,少数为坏死性淋巴结炎 脾大: 15% 患者 11 、眼:约 15% 患者有视网膜血管炎;血管炎可累及视神经
抗磷脂综合征 (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APS ) 临床表现为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 产,血小板减少,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 APS 出现在 SLE 者为继发性 APS
干燥综合征 ( Sjögren’s syndrome, SS ) SS 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分为 原发性和继发性 约 30% 的 SLE 患者有继发性 SS ,表现为口、眼干燥, 腮腺肿大,抗 SSA ( + ),抗 SSB ( + )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异常 尿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血生化指标异常:白蛋白 ,球蛋白 ,严重肾损害者尿 素氮 ,肌酐 血沉增快
(一)抗核抗体谱 1. 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ies , ANA ) ANA 是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试验, 见 于几乎所有的 SLE 患者,特异性低 2. 抗 dsDNA 抗体 诊断 SLE 的标记抗体之一 多出现在 SLE 的活动期 自身抗体 ANA ( + )均质型 ANA ( + )斑点型
3. ENA 抗体 ( 1 )抗 Sm 抗体:诊断 SLE 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 99 %, 敏感性 25 %。阳性不代表疾病活动性 ( 2 )抗 RNP 抗体:阳性率 40 % ( 3 )抗 SSA(Ro) 抗体:往往出现在 SCLE 、 SLE 合并干燥综 合征及新生儿红斑狼疮的母亲 ( 4 )抗 SSB(La) 抗体:其临床意义与抗 SSA 抗体相同 ( 5 )抗 rRNP 抗体:阳性说明病情活动,提示有 NP 狼疮或 其他重要内脏的损害
(二)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 血清试验假阳性等 (三)抗组织细胞抗体:有抗红细胞抗体, Coombs 试验 阳性,抗血小板相关抗体 抗神经原抗体多见于 NP 狼疮 (四)其他:有少数的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中 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 – ANCA
补 体 常用的有总补体( CH50 )、 C3 、 C4 的检测 C3 下降是 SLE 活动的指标之一 C4 低下除表示 SLE 活动性外,尚可能是 SLE 易感性 ( C4 缺乏)的表现
一、狼疮带试验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的真 皮和表皮交界处有否免疫球蛋 白( Ig )沉积带 SLE 的阳性率约为 50% ,狼 疮带试验代表 SLE 活动性 狼疮带试验阳性 病理检查
二、肾活检病理 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治 疗和预后估计均有价值 LN 的免疫病理表现
X 线及影像学检查 X 线平片、 MRI 、 CT 有助于早 期发现器官损害 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心肌、 心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有较 高敏感性而有利于早期诊断 多浆膜腔积液
1. 颧部红斑 ( Malar rash) 2. 盘状红斑 ( Discoid rash) 3. 光过敏 ( Photosensitivity ) 4. 口腔溃疡 ( Oral ulcers ) 5. 关节炎 ( Arthritis ) 6. 浆膜炎 ( Serositis ) 7. 肾病变 ( Renal disorder ) 8. 神经系统病变 ( Neurologic disorder ) 9. 血液系统异常 ( Hematologic disorder ) 10. 免疫学异常 ( Immunologic disorder ) ( 与 1982 年诊断标准的区别是此项中将狼疮细胞阳性改为 APL 阳性 ) 11. 抗核抗体阳性 ( Positiv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如果 11 项中有 ≥4 项阳性者,在除 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 后,可诊断为 SLE 。其特异性为 85 %,敏感性为 95% SLE 分类标准 ( 美国风湿学会 1997 年修订) 诊断标准
SLE 病情的判断 疾病的活动性 常用 SLE 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 )进行评估 疾病的严重性 依据受累器官的部位和程度,伴心、脑、肾等主要脏器 受累,发生 AIHA 或血小板减少伴出血倾向时表明病变严重 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使病情加重
鉴别诊断 需与各种皮炎、癫痫病、精神病、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药物性狼疮、类 风湿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进行鉴别
治 疗治 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个体化治疗 治疗原则:疾病活动且病情重的患者,予强有力 的药物控制,病情缓解后,则接受维持性治疗 处理难控制的病例, 抢救 SLE 危重症 处理或防治药物副作用
心理治疗,使患者对疾病建立乐观情绪 急性活动期要卧床休息 避免诱发因素和刺激 药物,阳光曝晒和紫外线照射 注意避孕,防治感染 1. 一般治疗
2.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GC ) 根据病情以及对激素的反应行个体化使用 对不甚严重病例,泼尼松每日 1mg/kg ,晨起顿服 至 4 ~ 8 周后逐渐减量,每 1 ~ 2 周减 10 %, 减至每日 0.5mg/kg ,减量应更慢,再维持量 激素冲击疗法:用于急性暴发性危重 SLE ,甲泼尼龙 l000mg/d ,连用 3 天,接着泼尼松治疗
不良反应 如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高血压、诱发感染、股骨头 无菌性坏死、骨质疏松等,应密切监测 常用激素的等效剂量 泼尼松 5mg 、甲泼尼龙 4mg 、地塞米松 0.75mg 大剂量激素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4 ~ 12 周,激素在病情 允许情况下,宜尽快减小剂量
3. 免疫抑制剂 较严重的 SLE ,应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更 好地控制 SLE 活动,减少 SLE 暴发,减少激素 应监测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 1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 CTX ) CTX 冲击疗法,每次剂量 10 ~ 16mg / kg ,每 2 ~ 4 周 1 次, 6 次后,改为每 3 个月 1 次,至活动静止后 1 年 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等,当 血白细胞 <3×10 9 / L 时,暂停使用
( 2 )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 疗效不及 CTX 好,适用于中等严重病例,脏器功能恶化缓 慢者,剂量每日口服 2mg / kg ( 3 )环孢素( cyclosporin ) 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使用 4 ~ 12 周,病情仍不改善, 应加用环孢素,每日 5mg / kg ,分 2 次服, 3 个月后渐减量, 维持治疗,注意肝、肾损害
( 4 )麦考酚吗乙酯 ( mycophenolate mofetil , MMF ) 可与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 ( 5 )羟氯喹 ( hydroxychloroquine) 对皮疹、关节痛及轻型患者有效,久服可能对视力有 影响 ( 6 )雷公藤总甙 (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 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大,如对性腺的毒性
IVIG 静脉注射适用于某些病情严重而体质极度衰弱者 或(和)并发严重感染者 每日 0.4g/kg ,静脉滴注,连用 3 ~ 5 天 4.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轻型:以皮损和 ( 或 ) 关节痛为主,可选用羟氯喹 ( 或氯喹 ) , 辅以非甾体抗炎药。无效应尽早服用激素,每日泼尼松 0.5mg/kg 一般型:有发热、皮损、关节痛及浆膜炎,并有轻度蛋 白尿者,泼尼松,每日 0.5mg ~ 1mg/kg 重型:伴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溶贫或血小板减 少伴出血倾向时,泼尼松每日 1mg / kg 或甲泼尼龙冲击 疗法,同时免疫抑制剂治疗。 缓解期:每日晨服泼尼松 7.5mg 药物治疗方案
SLE 与妊娠 SLE 具备下列条件者能够安全妊娠 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肾或心脏损害 停用免疫抑制剂 3 月以上,仅小剂量泼尼松维持,病情缓 解半年以上 密切监测
非缓解期 SLE 易流产、早产或死胎 妊娠可诱发 SLE 活动,特别在妊娠早期和产后 6 周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或抗磷脂抗体阳性者,妊娠时应服低剂 量阿司匹林( 50mg/d ) 激素通过胎盘时被灭活(但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例外), 不会对胎儿有害,妊娠时及产后一个月内均可按病情需要 给予激素治疗 产后避免哺乳
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 有无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轻 合并感染?慢性损害评估 是否诊断 SLE 是否存在病情活动 活动性评估 自身免疫证据 重 4 ~ 6 周后评估是否有效 大剂量 GC 大剂量 GC+CTX 4 ~ 12 周后评估是否有效 对症治疗 避免免疫抑制 保护脏器功能 避免免疫抑制 是 是 是 是 否 否否 GC 减量 +CTX GC 减量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对症治疗 抗疟药 NSAID 小剂量 GC SLE 诊断治疗思路 否
预 后预 后 生存率 5 年约 85% , 10 年约 75% , 20 年约 68% 有下述者预后差 ①血肌酐已升高;②高血压;③心肌损害伴心功能不全;④ 严重 NP 狼疮 死亡原因 死于 SLE 本身病变者约占半数。最常见的是肾衰竭、脑损害 和心力衰竭。死于 SIE 并发症者亦约占半数,主要是感染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美国风湿病学会 SLE 的分类标准 ? 2 、 SLE 有哪些特殊临床表现? 3 、 SLE 的治疗包括哪些? 4 、 SLE 患者怎样才能安全妊娠? 5 、哪些因素影响 SLE 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