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定义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 FMD) 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 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 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一、健康( health ) 健康至少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二、疾病( disease )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
Advertisements

护理查房 —— 手足口病. 主要内容 1 病史简介 2 疾病相关知识 3 护理 4 出院指导 病史简介 床号 : 6 床 姓名 :聂柯羽 性别 :女 年龄 : 13 个月 诊断: 手足口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
成癮物質的真相. 物質濫用 所謂「物質濫用」是指反覆使用某物質, 造成生理上的危害,並可能出現與物質有 關的違法問題,即使可能出現無法擔任工 作、學校或家庭職務的情形,依然無法放 棄、繼續使用此物質。
主講者: 光復國小 吳亞芳 護理師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在全球有 13 億吸菸人數,每年因為吸菸導致死 亡的人數大約為 500 萬 人。 到了 2030 年,全 球每年死於菸害 者高達 1000 萬人全球菸害現況.
1 水痘. 2 什么是水痘 病原:水痘 - 带状疱疹 传播:呼吸道、直接接触 潜伏期: 7-21 天,平均 14 天 临床:水泡样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和躯干, 大多数孩子会在出疹前或出疹同时出现发 热 并发症:皮肤感染、脑炎、肺炎 预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耳聋耳鸣. 概述 耳鸣 —— 自觉耳内鸣响(蝉鸣、海 潮声、气笛声)。 耳聋 —— 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 耳鸣、耳聋 —— 听觉异常的一种症 状。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年台湾地区肠 病毒 71 型感染之流行病学 成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 陈国东 副教授.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從中醫看蔬果的療效 蔬菜篇 濟生中醫 院長 張維鈞 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長庚大學傳統中醫研究所碩士班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研究所博士班 高等考試及格之中藥師、 西藥師 國家考試及格之中醫師 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第四屆監事 中國醫藥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中醫社指導老 師、 文化大學中藥推廣教育講師.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5 消毒与灭菌 5.1 常用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法 5.2 船舶常见传染病的消毒处理措施.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王京仁 2017年2月25日.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安徽阜阳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疫情概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维中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办公室 银涛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蛋白质与维生素.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预防春季传染病 崇明县妇幼保健所
学校卫生要求.
长寿区卫生局手足口病 知识专题培训 主办 长寿卫生局.
手足口病(EV71) 诊断与鉴别诊断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李双杰.
捍卫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 人力资源部
手足口病预防与 控制措施 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 TELL: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鱼类病害防控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孔祥会.
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李建军.
水 与 生命.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怎样预防传染病 长江路小学 苏文华.
公共场所卫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第一章 疾病概论.
主題 : 飲食安全 主講人:護士黃淑美 ..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复习提纲.
手足口病疫情概况简析 齐鲁医院日照分院 魏有农
预防龋齿 从我做起.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如何吃才健康 (青春期營養) 教育處體健科 胡韻笙.
手足口病的预防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疫情概况及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4月23日,北京.
手足口病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感染科 孙建兰.
食物中毒及预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新版介绍 李开祥.
药物的体内过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诊疗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 李华河
南投縣立延和國中103學年度 交通安全教育宣導 報告人:葉明修 資料取自:南投縣監理站 楊永川.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托幼机构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科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卫生监督协管技术 规范及要点 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 2015年4月.
第二节 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一、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 二、干制原料涨发的工艺流程 三、干制原料的涨发方法 四、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手足口病的护理.
(摘自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北京卫生信息网) 时间:
第七章 焦化废水的检验 §7-1 水样的采取 §7-2 pH的测定 §7-3 浊度的测定 §7-4 氨氮的测定 §7-5 溶解氧的测定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探索更小的微粒.
紫外分光光度计 湖南科技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手足口病的定义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 FMD) 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 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 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流行概况  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 行的报道。 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 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 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 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 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 1959 年提出 HFMD 命名。

国外流行概况 (一)  1959年英国、美国也发生流行,1972年肠道病毒71 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 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 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 英国1994年4季度爆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 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952个病例;  其他欧、美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 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国外流行概况 (二) 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 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 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78年的2次流行均 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温和,同时也观察 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1997~2000年手 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 有分离,EV71毒株的基因型与以往不同 。

国外流行概况 (三) 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 1997年以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 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 。

国外流行概况 (四)  马来西亚概况  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型引起的手 足口病流行, 4~8月份共有2628例发病,住院 889例,39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仅4~6月 份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病 程仅2天 。

国外流行概况 (五)  新加坡概况  1970年首次发生,1972年、1973年和1981年 均有流行,1997年起又有许多儿童患病,2000 年秋季发生了大规模流行,有4名儿童死于肺部 并发症,部分病人中检出EV71型,全国的幼儿 园为此曾一度关闭。

国内流行情况 (一)  81年起,上海、北京、福建等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 天津83年CoxA16爆发流行,5-10月间报告病例7000,86年 又再度爆发,托幼机构两次爆发发病率分别为2.3%和1.9%;  1999年5-9月,深圳南山区66例;  2000年5-8月招远市立医院接诊1698例,6月15-7月15日发病 高峰,3例死亡,14例病毒性脑膜炎;  2000年苏州某幼儿园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引起爆发;  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爆发,患病率 达6.65% 。

国内流行情况 (二)  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EV71流行,2001年出现首例 死亡病例;  1998年EV71感染在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 疱疹性咽峡炎,6月和10月流行中,共129106例, 重症405例,多为5岁以下儿童(91%) ,死亡78 例,其中65例有肺水肿或肺出血(83%)。并发症 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 软瘫等。 。

传染源 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 1. 流行期间 —— 患者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 咽部排毒1~2周; 2. 流行间歇和流行期 —— 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 例 。

传播途径  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  日常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 品传播;  水源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经口感染;  医源性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传 播 。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 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 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  患者主要为儿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 以内占85%~95%。

流行特征  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 季节分布: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见, 夏秋季多见;  流行方式: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 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病原学 (一)  病原型别很多,均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Picorna)、人肠道病毒属;  型别有CoxA5、10、16、19型及EV71型和新 肠道病毒,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有的 有待进一步证实。

病原学 (二)  70年代前,主要为CoxA16引起,随后EV71逐渐增多  日本病原学研究证实是由CoxA16及其变异株和EV71 型交替出现, 但以某个型为主;  CoxA16变异株出现,可能人群中抗体阳性率高,在抗体 影响下诱导而成;  我国80年代以CoxA16为主, 89年从成人病人分离出 EV71型, 年流行,各地报导均以EV71型为 主。

病原的生物特性 (一)  病原虽然型别多样,但却有许多共同的生物特性  来源于人体, 引起肠道暂时性感染,可由消化道 和鼻咽部分离出病毒,在正常人体血清和血制品 中可发现特异性抗体;  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 保留感染性(病毒结构中不含脂质); 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20~30nm。

病原的生物特征 (续)  耐酸试验是区别肠道病毒与鼻病毒、口蹄疫病毒的 方法之一,前者在PH3.5仍然稳定,而后者不稳定;  对阳离子稳定性;  对已知抗菌素及化学治疗药物具有抗性; 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乙醚,去氯 胆酸盐等不敏感; 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 氧化剂、甲醛、碘酒能使其灭活 。

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 特征。  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 至死亡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续)  潜伏期  一般2~7d,无明显前驱症状; 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 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 在38℃左右。

临床表现 (续)  四部曲 —— 主要侵犯手、足、口、屁四个部位;  四不像 ——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 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 四不特征 ——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

临床表现 (续)  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 食;  口腔粘膜疹出现较早, 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 有红晕,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 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 疱疹呈圆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 皮纹走向一致; 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合并症  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的发生;  近年发现EV71较CoxA16更易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合并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 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分级: 1. Ⅰ级为肌痉挛、共济失调、肌痉挛且共济失调; 2. Ⅱ级为肌痉挛和脑神经板受损; 3. Ⅲ级为脑干受损,短暂肌痉挛后呼吸衰竭、外循环衰竭、 休克昏迷、眼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多在入院12h内死 亡 。

合并症 (续)  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的变化, 分为: 1. 以小脑症状为主的局限性脑炎型,表现为共 济失调,肌阵挛和震颤; 2. 无菌性脑膜炎型; 3. 弛缓性麻痹型这三种临床类型,以无菌性脑 膜炎常见 。

诊断  诊断原则 1. 流行病学资料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4. 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鉴别诊断  本病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散在发生 时,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 口蹄疫  疱疹性口炎  疱疹性咽喉炎  风疹  水痘

鉴别诊断 (续)  不典型、散在性手足口病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 原学及血清检查 ;  与口蹄疫相鉴别 1. 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类似疾病, 目前有 7 个血清型、 65 个亚型; 2. 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 但不敏感; 3. 一般发生于畜牧区, 成人牧民多见, 四季均有; 4. 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 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 有痒痛 感。

鉴别诊断 (续)  疱疹性口炎  四季均可发病, 以散在为主;  一般无皮疹, 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鉴别诊断 (续)  疱疹性咽颊炎  可由 CoxA 组病毒引起;  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 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

治疗原则  本病如无合并症, 预后良好, 多在一周痊愈;  治疗主要对症处理,可服 Vit B 、 C 及清热解 毒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  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  有报道称,发热病人禁用阿斯匹林。

预防原则  尚无特殊预防方法, 加强监测, 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 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 做好疫情报告, 及时发现病人,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 止疾病蔓延扩散;  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 发现疑似病人, 及时隔离治 疗; 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 患儿粪便及排泄 物用 3% 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衣物置阳光下暴晒, 室内 保持通风换气。

预防原则 (续)  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 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病从口入; 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 减少被感染机会; 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 避免日光曝晒, 防止过度 疲劳, 降低机体抵抗力 。

预防原则 (续)  医院加强预诊, 设立专门诊室, 设立隔离输液室,严 防交叉感染;  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每接触 患者后必须洗手和进行手消毒;  医院诊疗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床单位、 地面、物体表明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 擦拭,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 患者的粪便、排泄物用 3% 漂白粉浸泡倒掉,产生的 生活垃圾均用双层塑料袋装后焚烧;  对严重合并症病例, 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也可 肌注丙种球蛋白;  及时采集合格标本, 明确病原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