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一)定义: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 诱因或感邪而诱发,以致痰阻气闭,气 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一 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 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 平卧为主要表现。
Advertisement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中医系 陈良金 三峡大学医学院 1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 机。 2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 断和鉴别诊断。 3 、熟悉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高热 证的急救处理。 4 、了解外感发热的调护、预后 目的要求.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 述 以轻宣辛燥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 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之。 一、定义.
咳嗽 喘证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咳 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痰声并见 咳嗽并称 概述.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讨论汇报 囤荣梁 唐人彦 王 彧 张伟伟 宋 磊 房梁柱.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温 病 教 研 室.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咳 嗽. 一、定义: 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 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 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 主症的疾病。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解 表 剂.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痤 疮.
哮病.
病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肺系.
哮 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感 冒.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咳 嗽.
王 付 制作.
第六单元 解表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46、 痹 证.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支气管哮喘.
咳嗽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喘 证 新疆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 杨惠琴.
肺 胀.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经行感冒.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乳衄.
胃阴亏虚.
素问·咳论.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急性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泄泻.
第四节 喉喑.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肺系疾病---感冒 感 冒.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一章 第六 节 肺痨.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病因与分类 外感(六淫外邪 ) 邪实 咳嗽气喘 正虚 内伤(饮食、情志、劳欲)

病机病机病机病机 口鼻 六淫外邪 外感 咳嗽 皮毛 肺系受病,肺气上逆 情志刺激 饮食不当 内伤 气喘 劳伤脏腑 《素问 · 咳论篇》: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素问 · 至真要大论篇》: “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 《临证指南医案 · 喘》: “ 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 《类证治裁 · 喘症》: “ 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 肾 ” 。

预防( 1 ) 预防外感邪气: 主观调节: “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防风、防寒、防暑、防湿、防燥。 客观调节: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灵枢 · 百病始生》说: “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 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 形。 ”

预防( 2 ) 预防内伤脏腑: 1 、适饮食:饮食不当,或喜好凉冷;或过食肥厚辛辣, 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以致痰浊或水饮内生,上干于肺 则为咳喘。 2 、调情志:情怀不遂,忧思气结,既可使得肺气痹阻而 气机不利,亦可影响脾胃功能而使痰浊内生,或郁怒伤 肝,肝郁化火,肝气上犯于肺,而肺气不得肃降,诸此 之类,皆能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喘。 3 、慎起居: “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 是预防咳喘的一个重 要方面。起居不慎,过于劳累,尤其是房室太过,劳伤 肾气,是导致内伤咳喘的主要原因。劳欲伤肾,精气内 夺,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逆气上奔而为 咳喘。

治疗( 1 ) 外感咳喘: 其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因湿邪 困脾,久则脾虚而致积湿生痰,转为内伤之痰湿咳喘; 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成为内伤阴虚肺燥之咳喘。 故方书有 ‘ 燥咳每成痨 ’ 之说。 内伤咳喘: 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难取速效。 痰湿咳喘之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病久,肺脾两伤, 可发展成为痰饮咳喘,在病理演变上有两方面的转归, 一因阳气渐衰,病延及肾,表现为 “ 肺气虚寒 ” 的虚性咳 喘;或因痰湿转从寒化,气不布津,停而为饮,表现为 本虚标实之 “ 寒饮伏肺 ” 证。肺虚咳喘,虽然初起轻微, 但如疏忽延误失治,则往往日益加重。

治疗( 2 ) 治疗咳喘,要分清外感与内伤,正虚与邪实等一 般的寒、热、虚、实状态。 治疗的重点应在与咳喘相关的具体疾病上。在不 同的疾病过程中,咳喘的临床证候以及其发展变 化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好在外感或内 伤各种疾病中所出现咳喘的特殊性,对于咳喘的 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咳喘的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 表寒里热 外感咳喘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 痰湿蕴肺 实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内伤咳喘肾虚水泛 肺阴亏耗 虚肺气虚弱 肾气虚弱

风寒袭肺 临床特点:咳喘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 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 痠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 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平喘止咳。 常用方药:麻黄汤、三拗汤、桂枝汤、止嗽 散。

表寒里热 临床特点: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 煽,咳而不爽,痰吐稠粘,伴有形寒,身 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 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 ( 滑 ) 。 治法:宣肺泄热。 常用方药:麻杏石甘汤。

风热犯肺 临床特点:咳喘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 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 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常用方药:桑菊饮、银翘散。

风燥伤肺 临床特点:干咳,连声作呛,或气喘, 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 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 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 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 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 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宣肺。 常用方药:桑杏汤、杏苏散、清燥救肺 汤。

痰湿蕴肺 临床特点:咳喘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 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 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 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胸闷,脘痞,呕嚅,食少,体倦,大便 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宣肺。 常用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 临床特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 稠色黄、或有热腥味,或夹血色,伴有 胸中烦热,胸肋胀满,咳时引痛,身 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 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常用方药: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苇茎 汤。

肝火犯肺 临床特点:上气咳喘阵作,面赤,咽 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 少质粘,或痰如絮条,脚胁胀痛, 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 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常用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

肺阴亏耗 临床特点:气喘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 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 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 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 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燥,宣肺降逆。 常用方药:沙参麦冬汤。

肺气虚弱 临床特点:咳喘短气,气怯声低,喉有 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 风,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咽 喉不利,面潮红,舌质淡红或舌红苔 剥,脉软弱或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常用方药: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气虚弱 临床特点: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 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 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 微细或沉弱。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 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 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常用方药: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参 蛤散。

肾虚水泛 临床特点:喘咳心悸或水邪泛滥而肢体浮 肿、尿少,舌质淡胖,脉沉细。 治法:温肾益气行水。 常用方药:真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