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淨土宗 一、淨土經典及其信仰 本願思想——阿彌陀佛淨土——其他淨土 二、淨土宗的信仰與實踐 判教——淨土體性——往生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Advertisements

2009/5/20 永餘編製 1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2 慈悲道場懺法 此懺以發菩提心為宗 「但作福不發菩提心, 如耕田不下種,既無芽何處求實」 菩薩三要行︰ 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 《大般若經》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
現見的正法 釋開仁. 2009/12/3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何謂現見? 現見: 1 、眼見, 2 、定中見, 3 、證悟見。 《雜阿含 550 經》卷 20 :「聖弟子 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 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 緣自覺悟。」 (T02, no. 99, p. 143, c4-6)
慈濟月刊 ( 534 期, 出刊 ). 聞法、行善,但習氣未改, 如法水流過心地卻迅速漏失, 智慧有漏,修福未修慧。 至誠懺悔,改往修來, 清淨心入法而能造福人間, 則慧命成長,修福且修慧。 增長無漏慧 靜思晨語.
釋開仁  佛法不是泛談因果, (1) 是要在 現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 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也 不能使它改變,成佛也只是悟 到這必然理則, (2) 依著清淨的 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
點 觀世音菩薩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無 j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為何需要 學習佛法? 2 觀察思惟生命的 真實情 況 圓滿和諧的人生 是大家的 期望 佛法能實現清淨的世界 3.
慈 祥 的 菩 萨 像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莊嚴的藥師佛 藥師佛坐像 高麗14世紀 高88公分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庄严的药师佛 药师佛坐像 高丽14世纪 高88公分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放生功德大慈悲 海濤輯.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三)
「東方」與「東方」比較: 以耶穌禱文與持名念佛為例 發表人:潘馨逸 日期:2014年9月20日(六)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一心不亂習講 末學 施得勝 2011/03/27 謝班長、諸位學長,阿彌陀佛! 非常感謝謝班長的安排,讓末學有機會習講 「一心不亂」。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師道的現代省思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南大學華生死學系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水結晶報告彙集 與念佛殊勝利益 華嚴實驗室 2012年˙7月29日.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立 志 發 心 了 愿 林瓊婉 學講.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十住毘婆沙論》卷14 〈分別二地業道品〉第二十八 講義 p.13-22頁.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六)
景點介紹- 佛光山.
慈濟月刊 (552 期, 出刊).
妙 法 蓮 華 經 講 義 陳育殿恭撰.
觀世音菩薩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點.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
佛教的四大菩薩.
Tis So Sweet to Trust in Jesus
以無異曲線分析物價指數作為COL指標, 有高估或低估的現象。
生死的玄機解密 — 生死安頓與生死超克 南華大學代理校長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世界輪流轉 經文 : 路加福音16:19-31 講員 : 吳克定牧師 講題 : 「天國的奧秘 ─ 耶穌的比喻」:天國的性質之十
人間大學遠距教學 阿含經的菩薩道思想(8) 林崇安教授 2008年4月30日.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Chương Trình Thành Lập Đại Tạng Kinh Việt Nam
妙雲集導讀正聞篇 我們的身心 丘中仁.
法眼僧蹤 融熙詞曲.
敦煌石窟藝術之美.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I Love to Tell the Story S465 我愛傳講主福音 1/4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 聖嚴教育基金會經典講座 鄧偉仁 法鼓文理學院.
師父法語.
天國系列 - 2 Joh 3:1-15 重生是什麼?.
你的慈愛 高及諸天 你的信實 上達穹蒼 你的聖潔 無人能相比 我要終日 述說你的榮耀
【菩提道次第廣論 】
【金洲大師六加行】.
君 尊 義 僕 The Servant King.
Than tongue or pen can ever tell; It goes beyond the highest star,
真神之愛,偉大無窮, 口舌筆墨,難以形容 ; 高超諸星,深達地獄, 長闊高深,世無相同 .
第二講 鳩摩羅什與中觀學 早期般若學的傳譯講論 六家七宗 格義 鳩摩羅什 (Kumàrajãva, )
你的真實身份 約翰福音 3:17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 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與觀音菩薩的對話.
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居士的行为.
大法會日程表 - 1 Program Schedule
十善菩薩之修學內容 釋開仁,佛法度假 2012年7月5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puann1-ceh4-po1-lo5-bit8-to1 sim1-king1
147-當轉眼仰望耶穌Turn Your Eyes Upon Jesus
日式素雅商务模板 Office2010 and above, click to select the picture, right, Format Picture, fill, or image texture fill, file, select the image to your quest.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好要更好 Genesis創1:1-31, 2:1-3.
新生王 1-1. 聽啊 天使 高聲唱 “榮耀 歸於 新生王!” 天人 從此 長融洽 恩寵 平安 被萬方 1/9 普天頌讚 #105.
And reaches to the lowest hell
般若.
相續 ? 識 ?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 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成佛之道》 緣起支性 五取蘊 無明 愛取 六塵 取識.
佛教之開展與現代佛教 丘中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節 淨土宗 一、淨土經典及其信仰 本願思想——阿彌陀佛淨土——其他淨土 二、淨土宗的信仰與實踐 判教——淨土體性——往生方法

一、淨土經典及其信仰 本願思想:總願——別願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維摩詰經·佛國品》

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阿彌陀經》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之“三輩往生”: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

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十六觀” 、 “三福”(九品):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彌勒淨土: 《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彌勒上生經》 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藥師淨土: 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得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唯心淨土: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經·佛國品》

二、淨土宗的信仰與實踐 曇鸞、道綽、善導 “三經一論”: 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二卷 劉宋畺良耶舍譯《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阿彌陀經》一卷 世親造 元魏菩提流支譯《往生論》

(一)判教 難行道——易行道(曇鸞) 聖道門——淨土門(善導)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曇鸞《往生論注》卷上

(二)淨土體性 報土非化——超出三界 淨土勝妙,體出世間。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闇宅,雖復苦樂少殊,脩短有異,統如觀之,莫非有漏之長津,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溝,且因且果,虛偽相習,深可厭也。是故淨土非三界攝。 又依《智度論》云:淨土果報,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雖言地居,精勝妙絕。是故天親《論》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道綽《安樂集》卷一

(三)往生方法 信——願——行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佛說觀無量壽經》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回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善導《往生禮讚偈》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說無量壽經》 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

二行二業: ┌───正業————稱名正行 正行┤ ┌───讀誦正行 └───助業┤ 觀察正行 │ 禮拜正行 └───讚嘆正行 正行┤ ┌───讀誦正行 └───助業┤ 觀察正行 │ 禮拜正行 └───讚嘆正行 雜行————其餘諸善 念佛:實相、觀想、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