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延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30:337-45, 年 休克( shock ) 的急诊救治 休克( shock ) 的急诊救治 教学题目 大 连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二 院 孙 树 杰.
外科休克 Surgical Shock 吴 肇 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概述 休克( shock )- 有效循环血量 ↓ 、组织灌注 ↓ 、细胞缺氧,功能受损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三要素- 充足血容量 充足心排出量 适当外周血管阻力 脓毒症的特点- 细胞器受损.
第五章 外科休克 ( shock )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第一节 概 述  休克 (shock) 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 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 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 起的综合征。  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是休克的本质,产 生炎症介质是休克的特征.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休 克 Shock.
外科休克.
第十章 休 克 (Shock)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李 菁.
外科休克 概 述 休克(shock)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病征。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与三个要素有密切关系,即充足的血容量、足够的心排出量和适宜的外周血管张力。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过敏性休克。在外科领域,最常见的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第 十 二 章 休 克 (shock) 病生教研室 秦迎松.
休 克 shock.
休克(shock) 概述 外护教研室 赵娟.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Pathophysiology of Shock
外 科 休 克 surgery shock 主讲人:王冰.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低血容量休克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杨 苹.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病理生理教研室 谭 红 梅
Shock (休克).
第十二章 休克 (shock) 第一节 概述 1.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抗高血压药概述.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十一章 休克 shock.
《急 诊 医 学》 休 克 齐鲁医院急诊科 唐梦熊.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长沙市第三医院 李江宁.
外 科 休 克 surgery shock 主讲人:陈玉宏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外科.
第五章 休克shock 沧州医专病理教研室 张玉华.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nursing for the patient of shock)
外科休克 概 述 休克(shock)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病征。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与三个要素有密切关系,即充足的血容量、足够的心排出量和适宜的外周血管张力。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过敏性休克。在外科领域,最常见的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第八章 休 克 休克是多由病因引起的、多发病环节的、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的,以循环功能障碍,特别是使组织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各重要器官结构、功能和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调节性危重病理过程。 1.
休克 (Shock).
Chapter 12 休克 shock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刘江月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水 肿.
第 13 章 休 克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外科学 外科休克.
Welcome.
炎症.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休克与循环支持 心脏中心 易忠.
失血性休克 主讲:王永珍.
家兔失血性休克 是晕过去吗? 机能实验中心.
外科休克 shock 九院临床医学院 张 伟.
休 克 《急 诊 医 学》.
外科休克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孟改兰.
同 学 们 好 病 理 生 理 教 研 室 刘丽华.
外科休克 外科学教研室.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六章 休克 麻醉学教研室.
休克是什么? 是晕过去吗?(昏厥) 昏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感染性休克 septic shock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王丽春.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许延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外 科 休 克 许延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第一节 概论 一、休克的定义 休克(Shock)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充足血容量、 第一节 概论  一、休克的定义 休克(Shock)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充足血容量、 有效排出量、良好外周阻力) ↓ 为主要病理改 组织灌注不足、缺O2 变的综合征 ↓ 细胞代谢紊乱、功能受损 早期:容量减少、灌注不足积极诊治→限制范围 未发现或处理不当 →严重灌注不足→细胞损害→加重灌注不足

二、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 感染性 心源性 神经性 过敏性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 主要包括: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 内脏继发性损害。 (一)微循环的变化: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休克的 过程中,占总循环血量20%的微循环也相应发生不同阶段 的变化.

1、早期(代偿期,微循环收缩期) 容量↓ A血压↓ 灌注↓ 细胞缺O2 机体代偿机制调节和矫正所发生的病理变化, 主动脉弓和颈A窦压力感受器,儿茶酚胺↑, 肾素+血管紧张素↑。

①微血管平滑肌,caps前括 约肌收缩→组织灌流↓ ②V-A短路,直捷通路开放, 外周阻力↑,回心血量↑ ① ② →caps血流↓→caps压↓→组织液回渗→ V回心血量↑→ BP基本恒定,保持主要脏器血供 这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易纠正

2、休克抑制期 组织灌注不足→乳酸,病酮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大量堆积 ①caps前括约肌耐受性差→舒张 ② caps后括约肌耐受性强→仍收缩 微循环只进不出→血大量灌入caps→caps内静压↑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和血液粘稠度↑→回心血↓ →心排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微循环的特点是广泛扩张 临床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酸中毒

广泛淤滞在微循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 高疑状态,红C和血小板聚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 →弥漫性血管内疑血→缺O2加重,C溶酶体破裂, 3、不可逆休克期(DIC) 广泛淤滞在微循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 高疑状态,红C和血小板聚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 →弥漫性血管内疑血→缺O2加重,C溶酶体破裂, 多种酸性水解酶溢出→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它 细胞,大片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二)代谢变化: 1、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缺O2→无O2代谢→糖酵解→ATP生成↓→产Q↓ 2、酸中毒: 微循环障碍→清除↓ 肝对乳酸代谢力↓→ 乳酸堆积↑ 酸性代谢产物产生↑ 早:心率↑,心排出量↑,血管收缩 晚:心率↓,心排出量↓,血管扩张,呼吸深快,血红 蛋白氧合能力↓

3、细胞各种膜的功能↓: Na-K泵失灵→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出现异常, 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自溶线粒体膜等功能障碍。 能量不足→影响细胞某些受体的生成→激素功能↓

(三)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1、肺: 肺泡正常结构 正常功能依赖于 充足灌注 二者比例适当(正常通气/血流=0.8)

休克时,低灌注和缺O2→损害caps内皮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萎陷→肺不张→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ARDS)

2、肾: 1) BP↓→肾血流量↓→滤过率↓→尿少   2)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水,Na重吸收↑→尿少 3)近髓短路开放,皮质外层血流↓→肾小管坏死 → →肾衰

3、心: 代偿期无明显变化 抑制期: 心排出量↓ 主A压↓ →冠脉灌流量↓→心肌缺O2 舒张压↓ 低氧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心肌受损↑ ↑ 高K 心肌抑制因子

4、脑 BP↓→脑灌注不足→脑缺O2 →脑水肿 酸中毒→血管通透性↑ →脑水肿 5、胃肠道 Bp↓肠粘膜上皮C屏障受损 胃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胃黏膜受损 肠道细菌移位

6、肝 肝缺血,缺氧→ 肝细胞受损 肝解毒能力↓ 肝小叶微血栓形成小叶,坏死 代谢能力↓

四、临床表现(见表5-1,P46) (一)休克代偿期: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 四肢劂冷,心率快、脉压差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 (二)休克抑制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发凉出冷汗,发绀,皮肤粘膜,消化道出血,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少尿,无尿,血压进行性下降,测不出进行性呼吸困难,脉迷,烦躁,发绀,给氧不能缓解,呼吸窘迫综合症

五、诊断:重在早期 兴奋、不安、出冷汗、 P↑、脉压↓、BP↓ 、尿↓ 若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及尿少者,标志病人进入了休克抑制期。

六、休克的监测: (一)一般监测 1、精神状态:反映脑灌流和全身循环血量的反应 2、皮肤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灌流 3、血压(动态):稳定的Bp在休治中很重要, Bp不是休克反应最敏指标,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

4、脉率(改变早):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反应休程度 5、尿量:反映肾灌流量的反应 >30ml/hr,表示休克已纠正 <25ml/hr,①比重高—说明肾血管收缩,血容量不足 ②比重轻,BP正常—可能有急性肾衰

(二)特殊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5-10cmH2O (0.49-0.98Kpa) 特点: 变化比动脉压变化早影响因素多(血容,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量,etc.) <5 cmH2O,血容量不足 >15 cmH2O,心功不全,V血床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增高 >20 cmH2O,充血性心衰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反映肺V,左心房,左心室压力 正常值: 6-15mmHg 降低: 血容量不足 升高: 肺阻力高,肺水肿 3、心排出量(CO)和心指数(CI): 正常值CO: 4-6L/min C1:2.5-3.5L/(min m2) SVR(外周血管阻力)

4、动脉血气分析:“休克时酸碱平衡” 正常值: PaO2: 80-100mmHg PaCO2: 36-44 mmHg PH: 7.35-7.45 PaCO2>45-50 mmHg提示严重肺泡功能不全 PaCO2 >60mmHg且吸氧后无效,提示ARDS

5、动脉血乳酸测定:1-1.5mmol/L,无O2代谢和高乳酸血症,估计休克及复苏变化。 6、DIC的检测: 7、胃肠粘膜内PH(intramucosal PH, PHi)值监测:

七、治疗:原因+不同阶段——相应措施 (一)一般紧急治疗: 1、尽快控制出血 2、保证通畅的呼吸道 3、安静、少搬动 4、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以↑回心血量 5、保暖、吸氧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维持血压

(二)补充血容量: 1、补充已丧失量+扩大的血管床容量 2、据监测,调节补液量和速度,CVP、Bp、尿量 3、各种临床表现 (三)积极处理原发病 1、抗休克同时进行手术:内脏出血,绞窄肠梗阻,肠坏死等 2、休克纠正后或好转,积极手术(穿孔,腹膜炎)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轻度酸中毒往往不需用碱性药 重度休克时,酸中毒会影响扩容效果,需用碱性药,测着补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1、血管收缩剂: (1)去甲肾上腺素 (2)问羟胺 (3)多巴胺 2、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酚苄明(α受体阻断剂) 阿托品,6542 3、强心药: 西地兰,多巴胺

(六)治疗DIC, 改善微循环: 诊断DIC,用肝素抗疑 (七)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 短期、剂量要大,静脉给药。 1、阻断α受体,扩管,改善微循环 2、保护细胞溶酶体,防止破裂 3、加强心力,增加CO 4、增强线粒体功能,防止WBC凝集 5、促进糖异生,乳酸→葡萄糖,减轻酸中毒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三低: BP↓CVP↓心排量↓) 病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三低: BP↓CVP↓心排量↓) 病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 失血性休克 大血管破裂 损伤性休克 损伤和大手术,失血,血浆丧失 主要表现:CVP↓,回心量↓,CO(心排出量)下降所造成的低血压,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心率↑ 治疗关键:补充血容,处理原发灶

失血性休克 在外科休克中很常见,如:肝脾破裂,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 一、治疗: (一)补充血容量:估计失血量见表5-1, 早期快速补充平衡盐或等渗盐水 适当补充胶体 针对性的输血 高渗盐水的应用 碱性药物的使用 (二)止血: 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积极止血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一、病因:细菌及其毒素 多继发于释放内毒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又称内毒素性休克。 1、外科疾病: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大面积烧伤、静脉长期置管 2、细菌内毒素:内毒素:与机体内的补体、抗体、结合。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并损伤血管及内皮细胞。 结果: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器官功能不全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除可能以不出现明显感染灶,(38℃<T<36℃,P↑>90次/分,R>20次/分,WBC↑)

二、临床特点: 机体组织细胞损害发生早, 微循环各期同存,进入DIC快, V-A短路大开放,内脏继发损害严重 体液动力: 1)冷休克:G- 低排(高阻) 多见 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於滞, 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血容量及CO减少; 2)暖休克:G+ 高排(低阻) 少见 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 A-V开放 CO正常或升高. 暖→冷

三、治疗:治疗休克, 兼治感染 休克纠正, 重治感染 1、补血容量:恢复足够微循环血量 2、控制感染:抗菌素及原发灶处理 3、纠正酸碱失衡:常伴严重酸中毒, 纠酸时注意K+ 的补充

4、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扩张药物(补容、纠酸后) α受体阻断剂 和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 改善心肌 5、皮质激素:剂量大,时间短,静脉用 6、其它 全身支持 DIC 脏器功能不全的处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