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1.02.16 (四) ˙地點:社會處 第三會議室 ˙報告人:林佩儒 生態系統理論 ˙時間:101.02.16 (四) ˙地點:社會處 第三會議室 ˙報告人:林佩儒
報告綱要 生態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 生態系統理論的發展背景 生態系統理論的基本假設 生態系統理論的主要理論觀點與概念 生態系統理論的處遇原則與過程 生態對系統理論的評估 結語
壹、生態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 生態系統觀點是依據人與環境界面間之互動關係的特性為概念架構,來理解個人所在的複雜網絡力量如何正向地影響個人與其行動的場域,也關心阻礙個人成長、健康、及社會功能的負向生活情境。 生態系統觀點認為案主所經歷的困境為「生活中的問題」,並非個人的病態或性格的缺陷所致,社會工作干預的標的對象是指個人、家庭、次文化、社區等各個層面的次系統,其助人的實務模型則是綜合各種社會工作取向的方法,主張運用多元面向和多元系統的干預策略。 強調社工實務的干預焦點應將個人置於其生活場域,重視個人的生活經驗、發展時期、生活空間、與生態資源分布等有關個人與環境間的交流活動,並從生活變遷、環境品質、和調合程度三個層面的互動關係來導引社會工作的實施。
貳、生態系統理論的歷史發展 年代 代表人物 重要論述 1859 達爾文 發表進化論,特別是其所提出的「適者生存」的生態法則。 1917年 Mary Richmond 主張以「社會診斷」的方法來檢視案主個人需求與環境互動問題,提出「人在情境中」。 1920年代 Jane Addams 以社區發展的方式組織社區居民自助人助,從事社會改革以改善個人與家庭的生活。 1929 Milford Conference Report 提出社會工作需要一個綜融性的概念架構來統整社會工作專業的知識基礎。 1930年代 Mead的角色理論 & Blumer符號互動論 強調個人行為是個人與其文化環境相互流動、社會化、及角色期待的結果。
年代 代表人物 重要論述 1950年代 Gordon & Bartlett 強調社會工作的助人方法必須是同時注重個人與環境間相互搭配的雙焦點干預策略。 1960年代 Bertlanffy & GOrdon 建構了一般系統理論,強調社工實務應重視檢視個人所在的各個系統之改變。 1979年 Bronfenbrenner 其說明人類行為的發展其實是個人與其立即性環境之特質間的一種持續性、互惠性、與歷時性的互動過程。 1970年代 增權取向的理論觀點。 1980年代 提出生態系統理論,稱之為「生活模型」
叁、系統理論受到重視的理由 此觀點同時重視增進案主生活及環境情境,修正過去社會工作觀點發展中對「人在情境中」的「情境」面過於失焦。 此觀點結合各種有關引發成長的經驗,強調個人的成長是經由與助人專業者互動、加上正向生活經驗的取得而發生的。
肆、系統理論的基本假設 生態系統觀點的建構主要是引用生態學理論觀點中有關生物與其棲息環境間的交流與調適的過程。特別是生物如何運用環境中的資源,如何因應必要的變動來修正生活機制以維繫生存的需要,以及生物如何與環境相互調適以提昇環境的多元性和維繫生存的能力。 綜合而言,生態系統觀點的假設是指個人與其棲息環境的交流過程中,必須在其適當成長的時間點獲得足夠的環境滋養,才能進行各項生活歷程,而為了維繫生活歷程的前進,人就需要與其棲息環境保持適切的調和度以達到順利的適應。
根據Greene及Ephress的歸納,生態系統觀點的假設大約包括以下: 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有能力與其所在的環境間互動,並有能力與其他人發生關聯; 基因及其他生物因素的多元多樣經常被視為是個人與環境互動之結果,而非原因; 人再情境中是一種整合的交流系統,人類與環境在此系統中相互影響,並且形成一種互惠性的關係: 個體與環境間之最佳調適狀態(Goodness-of-fit)為經由個人與孕育其成長之環境的交流達成調適可達成之最適狀態; 個人的行動是具目標導想,人類位咯適者生存而奮鬥,因此發展的關鍵取決於環境給個人的主觀意義內涵; 要了解個人,必須將其置於其生長的自然環境及所在的情境中(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etting); 個人的人格是個人與環境經年交流的長期發展的成果; 個人的生活經驗是可產生正向變遷; 所謂的問題指的是生活的問題,要了解一個人的問題應將個人置於其所生活的整體空間中來理解; 為協助案主,社工員應隨時準備好對案主生活空間之干預。
伍、生態系統理論的主要觀點 生態系統理論的核心概念 1.生命歷程:指的是影響個人發展的相關社會結構及歷史變遷的生活事件,對個人生活產生意義,因此運用時序列的方法可以重現案主所經歷的歷史事件。 2.人際關聯:指的是個人擁有與他人連結而建立關係的能力,此能力始於親子間的依附關係之建立。 3.勝任能力:指的是透過個人與環境間成功的交流經驗,可建立個人有效掌握環境的能力。 4.角色:指的是角色表現,是一種相互性期待的社會層面角色,非個人的角色期待,受個人感受、情感、和知覺的影響。 5.棲息地及所處位置:棲息地指的是個人所在文化脈絡中的物理與社會情境;位置指的是個人在其所在的環境或社區中所擁有的成員位置。 6.適應力:在個人與環境的交流過程中,個人與環境間相互影響和反應以達到最佳的調和度。
生態的評量在層次上包含微視、居間、外部、鉅視 四個生態系統: 微視次系統:指的是包圍著個人的初級團體(父母、兄弟、配偶、親屬等)所構成。 居間系統:係指介於前述微視系統與外部系統之間的部分,包含同輩、同宗、同學、同事、同鄉等人。 外部系統:指對個人發展有影響,但個人卻不參與其中或不具社會角色的系統,如志願服務團體、民間組織。 鉅視系統:指的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價值,乃至國際環境所構成。由於生態評量涉及範圍過度,在實務操作上雖稱完備卻不見得實用,多方評量的結果也易失焦,因此在運用時經常摘要,依照需要斟酌使用。
根據生態觀點所建構的「生活模型」對於人與環境間的互動動力提了三組相互關聯的觀念: 人與環境的調和程度:指的是人與其所在的環境間的適應性及互惠性。 環境的品質:指的是社會及物理兩種環境系統的好壞。 生活中的問題:指的是社會工作應聚焦於案主與環境交流的是否符合其生活任務和成熟需求,因此案主的問題、人格的發展、及環境的需求乃為生活中的問題,而非行為病態或品德瑕疵的問題。
陸、生態系統觀點的社會工作原則 視個人或家庭所經歷的問題與困境是環境資源不足或障礙,並非個人的病態,因而擴展了食物干預的焦點,並採取鉅視行動介入的拷量。 視個人或家庭所經歷的問題與困境是緣於多變項互動的結果,而非單一因素所致。 干預時,應善用個人的生活經驗及其非正式的支持,作為干預的切入點。 干預時,應切記生態世界中有關部分系統改變就能影響或連帶改變其他體系的原則。 干預時,確立問題的產生既非單一因素所致,同樣的干預解決之道也是多元的。
柒、生態系統理論的處遇過程 案主問題的界定: 經常是發生在人與環境複雜的交流系統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並進而產生壓力或危機的感受。問題的類型有困難的生活轉變與創傷的生活壓力事件、環境的壓力、人際過程的失功能。 生態評量: 指的是運用生態圖的工具描繪出個人與其所在環境交流的互動方向及關係強弱,並針對兩者交流間的調和度進行研判分析與決策的過程。生態的量,一方面詢問個人的需求所在,另一方面則確定滿足需求的資源提供,而最重要的評量就是在找出個人需求與資源間失衡或障礙,以便進一步找出連結的行動策略。 干預方法與策略: 進入系統、繪製生態圖、評量生態、創造改變的觀點、協調與溝通、再評量、評估。 社工員的角色: 與會者、始能者、中介者、調解者、倡導者、監護者。
捌、理論的評估 【優點】: 【缺點】: 【運用】: 1.綜合各學派,發展關切到環境與整體脈絡之議題與多重影響因素。 2.運用人與環境關係,發展環境中的增強力量協助案主。 【缺點】: 1為理論架構之智識概念出發,缺乏真實之實施典範。 2.無法具體提出社會工作解決體系問題之具體干預方案及專業承諾。 【運用】: 兒童福利、心理衛生、學校社工、健康照顧等。
玖、補充--名詞解釋 1.適應:所謂適應,指人與環境間之各種交流均達到令人 滿意的效果,意即依個之顯著他人、物理環境中的 時間、空間等面向及社會環境之組織、政經環境等 能正向的支持或提升他成長及生理與情緒滿足感( 馮燕,1995:107)社會工作中所談及的適應, 一方面指投入積極努力以改變個人,使其有機會 捉住環境中的機會,一方面也努力改善環境,使其 對個人的需求、權力和目標有最佳反應。 2.依附:親子連帶關係。 3.潛能:為環境交流過程中能有效達成目標的之歷程。亦即 能夠自我認同、自覺、自尊及有效於變遷中成長並 改變環境。
4.因應技能:面對壓力源有效改善消除或調適因應之行為。 5.生態圖:就環境中以家庭為單位描述與相關體系間的關係。 6.生態學:生態觀或生態區位觀,此一學科特別以生命體及其 環境為關注點,探究有機體如何於環境調適並達最佳 適應狀態。 7.充權:賦予內在權力與外在影響力之歷程,常經由建構社會 支持及減少社會不平等待遇而達成 。 8.環境:特殊情境設定以模塑行為與發展個人之外在力量生態 環境觀中,環境之三要素為物質背景(如地理環境、 天然世界及媒體與電腦構成的人造世界 )、社會背景 (指人際關係、社會網絡)及兩者在文化脈絡下之交錯。
9.外部環境(exosystem):對個體發展有影響,但個體居於 其間卻沒有直接角色的社會情境。 (如兒童vs父母工作單位,此社會機制雖與其有實際距離但其運作結果卻絕對會影響到兒童的微視系統或日常生活 ) 10.場域:依存之實體空間。 11.最適狀態:個體與環境間之最佳調適狀態。 12.棲身處:人在某個文化脈絡下的物質(住所)與社會背景( 統稱人的家庭生活、社交生活、工作生活、宗教 等),如兩者不一致,及人與環境交流不順,形成 孤立、失方向感、絕望等情緒,加重不良壓力負擔。 13.生命課題:歷經生命事件改變之歷程。 14.生活模式:強調社會工作之助人歷程中,重視人與環境交流、 互補並存並採取行動完成生命課題。
15.生活空間:總體心理範疇中人及其環境之依存空間 16.鉅視系統:此系統泛指於文化、教育或社會體系等組成之 系統意函。 17.居間系統:指系統間的互動關係。 18.微視系統:層層系中此系統居於核心與個人交流最密切互動 最頻繁影響也最大。 19.定位:指社區或社會成員在整個組織或結構所佔的位置。 20.壓制:社會中握有權力宰制其他成員。 21.現象學觀點:檢視如何由個人心理詮釋社事實體。 22.連結性:由依附理論發展而來,依附行為包含生物的及心理 的依賴層面。人群之情感與社會交換維持個體之 生理、情緒、社會功能之正常運作。人與自然環境 之關係(天人合一的大自然療法)。
23.空間:物理環境、建構世界及心理或意念。 24.壓力:個體知覺需求與可運用資源間之失衡狀態。 25.聯力作用:與系統作用下之產出大於個體能之總合。 26.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為生態學之基本功能單位,有機體及環境是維繫生存之基本要素,生態系統的目標在維繫系統穩定、增進內在互動狀態。 (2)生態系統為生活中有機系統與非生命有機體之物質交換關係,其自然形成之場域體系為無法分割並互生共生關係。 27.角色:生態觀點藉由角色理論詮釋個人受文化及環境互動之 影響。
報告完畢!! 謝謝各位聆聽~